-
1 # 後時代斜陽
-
2 # 唐葉思琴
張藝謀是攝影出身,他對色彩的運用是非常厲害的,最主要是他轉行當導演後,拍攝的電影,還是很能代表中國特色的,基於中國歷史的沉澱,拍出來的畫面感厚實,濃烈,故事結構大氣!更能讓老外認可的還屬08年奧運會開幕式,這個不是隨便一個人都能行的!
-
3 # 空白集
張藝謀電影風格所承載的
一、悲劇情節
特殊的歷史時期導致的悲劇風格。 張藝謀電影中,直麵人生悲劇的影片是其電影藝術的代表,比如講述個人英雄悲歌的《紅高粱》;女性悲劇視角的《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講述人生悲劇的史詩視角的《活著》等。這些電影的內涵性和價值往往都是嫁接在人物和事件的悲劇情節之上的。導演在歷史的大環境中進行人性的拷問,揭示人與社會,人與歷史還有人性的卑劣性。表達這些問題,悲劇的表達方式無疑是最恰當的了。
二、抗爭的女性形象
歷史上女性在社會中只是作為男性的附屬,失去了應有的話語權和地位。 女性的定位是以男性為座標,處處體現出男性 的價值判斷和審美趣味。而在張藝謀的電影中,女性形象多為抗爭的女性形象。從《紅高粱》到《金陵十三釵》 展現了中國不同時期的女性在社會地位中的真實寫照,是按照不同時期男性的觀賞愉悅不同而安排女性的命運,由此表現出中國兩性關係雖具有隱蔽性,卻又不乏可見性。
三、濃烈的色彩
張藝謀最喜歡整體色調統一,《滿城盡帶黃金甲》的黃色,《十面埋伏》的綠色,最近的《影》的水墨黑白,他的第一部電影《紅高粱》則通篇都是紅色的,像是在鏡頭前蒙上了一層紅色的輕紗。
從幾個方面看出,張藝謀結合國際視野,使用大明星、大製作、大場面、高曝光、營銷手段等方式,將中國商業電影推大門開啟。
姜文的電影帶給人們嶄新的想象和絕對自由的文化精神,塑造出一系列具有自傳色彩和蓬勃原始生命力的人物角色,構建了一個浪漫奇絕的影像世界。姜文的電影也常常因有難以理解的元素而被認為是“任性”之作。
姜文的“任性”方式使觀眾清楚的看清和弄懂電影故事的人物,並被演員誇張搞笑的演技逗得開懷一笑。電影卻不顯單調庸俗而且趣味盎然 。
姜文抓住“在藝術領域中,技巧多半是一種強化後的感知能力。”大膽新穎的方式,給觀眾帶來感官刺激。透過人物對話、人物視線、環形軌等因素,合理打破軸線規則,場面驚心動魄,令人耳目一新。
姜文電影的精髓,以及大眾最近經常提及的“姜文時代的到來”除了精湛的視聽語技巧外,還有其講故事的手法。這些就造就了姜文電影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影視藝術的根本任務是敘事,即敘述一個或一組事件,在事件的安排中,重點表現人物的行動和生活。
回覆列表
下面列出來張導比較引人注目的作品。
《紅高粱》,原著莫言
《大紅燈籠高高掛》,原著蘇童,編劇倪震
《秋菊打官司》,原著陳源斌,編劇劉恆
《菊豆》,原著,劉恆
《活著》,原著餘華,編劇蘆葦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原著畢飛宇
《有話好好說》,原著述平
全中國的文藝青年都知道,老謀子不擅長編劇。
換個角度看,這也說明他眼光極準。畢竟,誰也不敢說電影得獎了/口碑好,劇本必須佔第一功吧!
而且擅長加工,總能給優秀故事找到合適的形式,並用鏡頭表現出來。
而我想說的,並非突出張導的電影技巧。
他是個聰明人。
或許,太聰明瞭。
西方主流電影圈,會不會對一個剛拆除文化壁壘不久的東方古國發生興趣?
百分之百會。
否則就沒有《北京故事》和《末代皇帝》那兩部電影了。
中國傳統文化以及它映射出的人文理念/社會問題,會不會打動西方人呢?
會。
尤其當時的西方普遍對中國不瞭解。
政治和意識形態背景,會不會加分呢?
張導的這幾部得意之作,具有被青睞的先天條件——至少,金獅獎不會說不。
2,《活著》被禁以後,張導做了什麼?
之所以將《搖啊搖》和《有話好好說》兩部電影放在前面說,私以為這兩部片不該被黑。
前者緊跟《活著》。
一個搞文藝的作品被禁,他該怎麼辦?
換成是你,你會如何選擇?
不是人人都想當高行健。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當高行健。
後者是一次很好的轉型嘗試。
張導從來不缺乏商業直覺,更不是不能拍城市題材。他連《古今大戰秦俑情》都能演,還有啥不能幹的?
一個如此聰明的電影導演,而且在創作高峰期,不可輕易小覷他的潛力。
就電影來說,那片並不差。
為他招黑的是《一個都不能少》。
此片讓張導再度稱雄威尼斯子,起初卻被戛納拒絕。原因是啥,大家自行搜尋。
它是否代表導演在藝術水準上的退步?或者說,審美水平堪憂?
我不敢亂說。
但在當年的批評家眼中,它標誌著一次對制度的屈服,一種投機或說八面玲瓏的見風使舵——屬於立場和態度問題。
3,後期《英雄》系列引發爭議,以及其它。
一眨眼,《英雄》已過去了十幾年。
假如將這部星光熠熠的大片放在當下,成片絲毫不加改動,也不用塞進賀歲檔不用保護月,我絲毫不懷疑它能問鼎歷史最高票房。
片中雖有“一夜之情”式的臺詞BUG,質量依然好過今天90%的中國產電影。
《捉妖記》會在那黃金陣容跟前,眨眼間灰飛煙滅。
張導的商業嗅覺遠超同儕,且本錢厚,人脈廣,拍商業片根本就不是“能否成功”的問題。
最重要的是,今時今日,彼時《英雄》引發的那些爭議——根本不成立。很可能國內口碑會更好些。
“惡俗”主導的多元文化洪流已經裹挾大眾,而主流輿論被“大一統”的紅色牢牢把持。
誰還會在乎某部電影主旨違背了古典俠義?
誰又會批評導演褻瀆了春秋義士捨身赴難的氣節?
張導的一大失策,在於他不能擺脫第五代導演的說教慣性(或者,他有意擺出高高在上的說教姿態)。
這沒法改。多年來他們學的就是那套東西。
即使最機靈的馮導,在《私人訂製》裡也忘不了洩憤,結結實實給觀眾上了有關“雅俗之爭”的一課。
而張馮的後輩們,大多已不在乎“自己要表達什麼”,只想著“觀眾要看點什麼”。時代在飛躍。
聰明人懂得吸取教訓。
立即拍了《十面埋伏》。格局小多了。
自負,某種難言的情結,江湖地位的壓力,等等,導致《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出臺。終於為有關《英雄》的爭議劃上句號。
一次華麗的失敗。
為何忘了當初發家的寶貝呢?
中國型別小說水平的確不高,但武俠有家底。就算嫌金古兩位沒新意,仍有大量素材可選啊,何必玩雷雨梗呢?
《雷雨》本是舶來品的山寨版——剝除時代元素之後,只剩下一個突出亂倫的人物架構。用它支撐最中國化的電影,觀眾會買賬嗎?
別忘了,武則天先服侍李世民,跟著才輪到李治。後世史官有意放過這件醜聞,每每抨擊大周皇帝的不檢點,先要拿“二張”或薛小寶開刀。於是我們這些熟悉或不熟悉宮闈歷史的後人,對皇族的醜聞既津津樂道,又有一種自發的寬恕。因為我們深知輕重,明白自己幾斤幾兩,不會對太子或皇后橫加指責。
一個完全仰仗簡單人物關係驅動的故事,撐不住那麼大的場面。
----------------------------------------------------------
有趣的是,這種失敗也傳染給馮小剛和陳凱歌二人。《夜宴》和《無極》均放棄改編武俠名著的辦法,硬要走出不同於《臥虎藏龍》的一條大道。
馮導不記得朔爺和劉震雲的功勞了?
陳導也忘了李碧華和蘆葦?
第五代導演是非常優秀的電影人。
即便到了瓶頸期,下限至少應該在。
我斗膽猜測,他們太不想輸給珠玉在前的《臥虎藏龍》了。
----------------------------------------------------------
4,截至今天的小結。
武俠三部曲之後,張導要忙活別的大業。
聰明人,不會放過成功的好機會。
後來發生的許多事,各位已知道了。一時他難以對拍片傾注百分之百的精力,在創作上觸到無形的天花板。
省點事。不談後面幾部電影了。
觀眾冷落成龍大哥,不僅因為他打不動了——人家對社會活動投入的精力,已遠大於對電影的投入。
觀眾忽視發哥,因為發現他成了爛片之王,將圈錢放在首位。
同理還有吳宇森。
觀眾忘不了星爺,哪怕《美人魚》並不出色。
對姜文仍有期待,哪怕《一步之遙》引發很大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