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柳五河

    如何培養孩子的文學素養?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如果要培養孩子的文學素養,甭管是什麼素養,先問問自己。

    意思就是說,如果你的文學素養很好,相信你孩子的文學素養一定不會差。

    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就先去成為這樣的人。

    所以,問題就變更為:如何培養自己的文學素養?

    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不難了。

    當你家裡書香滿地,充滿了文學的味道,孩子每天看著自己的爸爸媽媽都在詩詞歌賦,我想多多少少,孩子都會耳濡目染、耳熟能詳。

    當然,這個也不絕對,如果孩子志不在此,即使你給孩子請了國學大師來教他,孩子就是喜歡數學,那就得另當別論了。

  • 2 # 黃灣吳先生

    要培養孩子的文學素養,我們可以學古人。《三字經》、《弟子規〉、〈百家姓〉,這些古時候兒童啟蒙讀物,沿用了千年。其中的故事哲理,運用短句表達方式,讀來朗朗上口,易記易懂,給孩子打好文學的基礎。

    孩子再大一點,就可以教他詩詞歌賦了。這些都是文學發展史上的璀璨明珠,培養孩子對文學的興趣,是提高文學素養的基本。

    多讀現、當代的優秀文學作品,更是提高文學素養必不可少的途徑。

    當然,文學理論、哲學、心理學、邏輯學,都是昇華文學素養的養料。

  • 3 # 秋晴有樂

    培養孩子的文學素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急於求成。

    就說我吧,我是上小學三年級才開始讀課外書的。我們那個時候爸爸媽媽根本沒時間搭理我們。完全放養式的,學成什麼算什麼。但是我爺爺是有文化的,他有好多書。小的時候爺爺經常給我們講故事,講的都是一些小故事:比如邯鄲學步、買櫝還珠等等。還有一些小說裡的故事,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氣死兀朮笑死牛皋”,這個是《說岳全傳》裡的。當時聽完覺得不可思議,有人還能笑死。就這樣聽我爺爺講了好多故事。我爺爺講故事的時候不是拿著書本在讀,而是用自己的話給我們講,有時候晚上吃完飯了,在院子裡納涼的時候,爺爺就說給你們講個故事吧,然後就開始了。講完一個,我們總纏著爺爺再講一個,爺爺搖著蒲扇說讓我想一想啊。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有一天我在我家的抽屜裡發現一本書,這本書叫《中華上下五千年》,我開啟一看裡面的字大部分都認識,我就開始看,越看越熟悉,這裡面的故事不就是爺爺經常講的嗎?原來爺爺是看了這本書才有那麼多故事的。從這天開始我的腦子裡像出現了一道光,頓時變的清明起來。說實話,以前總覺得混混沌沌的,因為家人從來沒有督促過我的學習,他們也沒有時間。當然他們也不在乎我的成績,所以我總是倒數。但是從這天開始一切都不一樣了,我竟然發現了讀書的樂趣,腦子突然就開竅了,再回學校上學的時候老師講的所有東西我竟然都聽懂了,成績也是越來越好。我的家人這時候才發現我竟然每天在看書,不認識的字就查字典,剛開始不會查字典,因為在學校沒好好聽課,我就讓我爺爺教我。

    所以培養文學素養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多看書,我覺得這個最重要。

  • 4 # 藝術印象館

    語文隸屬於人文科學,所以有很強的藝術性、文學性、實用性。語文課堂是中學生提高文學素養的主要陣地,文學在精神、智力、思維上影響著人們,歷史沿襲下的文學承載了民族精神的優秀部分,充分展示了民族的希望和勇氣。它給予人在人生觀、價值觀上的獨特體驗,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情感溝通,在語言環境中提高人們的文學素養。文學素養包含多個方面,它包含了學生的文學審美能力、寫作水平、文學思維藝術性以及基本文學知識體系等多個方面。文學素養的提高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思維的創造性與開拓性有積極的作用,把文學素養納入學生素質評價體系已經成為當前教育發展的主要趨勢。然而中國目前的語文教學現狀卻並不樂觀,文學素養並未受到各中等學校的重視,語文教學依舊停留在基礎知識的教育階段。為改善目前的現狀,筆者認為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一、激發學生興趣,確立文學素養的學習動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在教學中對課程參與度的高低直接影響整個教學成果。因此,要提高學生文學素養的學習動機,首先就必須增強學生對文學的興趣。傳統語文教育的照本宣科、教學方法的生搬硬套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對文學的要求。學生希望在語文課堂上學到更多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不再是停留在基礎語文理論知識的學習上,還有對更深層次的文學探究,追尋新時代下的文學發展趨勢。中學語文教師必須尋找有效的教學模式和途徑激發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最終對文學產生興趣,提高文學素養。比如,引用多媒體技術,利用聲、色媒體的直觀性和豐富性讓學生感受漢字的魅力所在,感受文學作品下的精神力量。因此,教師應注重用新穎獨特的教學方式激起學生的興趣,從而構建文學素質培養的學習動機。

    二、引導學生閱讀文學著作,開拓視野,提高學生的文學鑑賞能力

    中學教育的閱讀能力培養僅僅侷限於課內閱讀或者考卷閱讀題型的分析。中學階段學生在巨大的課業負擔和考試壓力下,幾乎沒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進行課外閱讀,長此以往,對文學的鑑賞和欣賞能力也會逐漸淡化,最終導致文學修養逐漸降低。這在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中表現得尤為明顯:錯別字、語病、詞不達意等。要改變這種現狀,需要學生和學校的共同努力。學校必須為學生創造拓展文學素養的機會,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比如舉辦文學講壇、文學欣賞等啟發學生多看、多想;學生則應主動廣泛閱讀課外文學作品,在賞析中提高文學鑑賞修養。

    三、廣泛閱讀,養成積累的好習慣

    文學素質的培養是在一本本好書中構建起來的,在閱讀中積澱文學知識,開創想象力,在思維的感知中提高文學鑑賞能力。中學階段,學生的閱讀量很小,無論是閱讀的深度還是廣度都遠遠不夠。據此,教師可利用學生這一時段對新鮮事物的好奇感,抓住他們的特徵,引導他們從課外生活開始文學作品閱讀,緊扣這一點,以文學作品閱讀為主線,最終使學生對文學作品閱讀充滿興趣。閱讀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關鍵在於對這些別緻新穎方式的實施。比如,引導學生吟誦詩詞,透過課外閱讀與課內相結合的方式,把詩詞歌賦的教學陣地延續到課外。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一半,在習慣中逐漸養成讀書的好習慣,逐步向文學素養靠近。讀書可以淨化人的心靈,發散思維,它帶給我們的成效往往不是一兩天能看到的,而是在不斷的累積中匯聚成巨大的力量。作為教師,應該儘可能讓學生的閱讀從硬性規定到後來興趣而為。每一階段都要為學生推薦書目,並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由淺及深,由近到遠。由此,在開放、互動的環境下,加深學生對閱讀的興趣,營造班級良好的閱讀文化氛圍。

    四、文學是思想與情感的聚集地,是靈魂與生命的藝術創造

    要提高文學素質,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就必須學會積澱情感、學會情感表達,要用美的眼光來學習語文,將感情融入文字。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體驗是文學最打動人心的地方,它將語文學習的境界上升到了思想和精神層面。沒有情感和思想的創作是缺乏靈性的,文學的魅力就在於它與讀者學者之間的心靈交匯、情感溝通,這便要求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培養思考的好習慣。語文閱讀不是簡單的資訊瀏覽,它需要讀者發揮想象,將生活經驗與文學語境相關聯,對文學作品做出深刻理解和分析,感受文學的人文精神。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再別康橋》一詩時,可以借鑑這樣一種虛實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體悟其中的情感境界。首先讓學生通讀整首詩,勾劃出其中的幾個意向,比如雲彩、青荇、浮萍等;然後教師播放詩朗誦音訊,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在自己的腦海中將這些意向串聯為一幅畫;最後讓學生講解透過自己的描繪作者的中心思想和主要情感基調。文學是與作者的情感共鳴,只有產生共鳴,文學才能在學生心中體現價值。在語文學習中多思考,多想象,把現實經驗與情感體驗相結合,從而在文學欣賞中培養文學素質。

    語文教學旨在讓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全面發展,更重要的是它要培養學生的文化素質,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語文是中國母語教學的基礎,它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聯,在中學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學習語文不僅是教學大綱的內在要求,更是文學素質培養的重環節。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要求培養全民發展的高素質人才,與社會發展程度相適應,這就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觀念,還要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實現全面可持續發展。

  • 5 # 張56天

    如何培養孩子的文學素養?哇,感覺這個問題好大呀!摸摸良心,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得先掂量掂量自己文學素養有幾斤幾兩。嗯,我喜歡看小說、聽故事、讀散文、誦詩歌,就連廣告有時也會瞎琢磨……好吧,貌似夠斤兩了,那我就說了。

    首先呢,這個小孩子的成長是有關鍵期的,而且不同領域的關鍵期還不一樣。雖然我不能確定小孩子在文學領域接受的關鍵期具體時間段,但我可以肯定從小孩還在學說話時就讓他經常聽經典、聽名著,是可以打好小孩先天文學素養基礎的。

    這第二個呢,就是要營建好的家庭氣氛。小孩子嘛,都是有樣學樣。家裡讀書看報的多了,小孩自然會模仿。等他識字,閱讀多了,恐怕你以後就是想讓他沒有文學素養都難吶。當然啦,手機、電腦這樣的東東還是要少看的好!

  • 6 # 柳五河

    如何培養孩子的文學素養?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如果要培養孩子的文學素養,甭管是什麼素養,先問問自己。

    意思就是說,如果你的文學素養很好,相信你孩子的文學素養一定不會差。

    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就先去成為這樣的人。

    所以,問題就變更為:如何培養自己的文學素養?

    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不難了。

    當你家裡書香滿地,充滿了文學的味道,孩子每天看著自己的爸爸媽媽都在詩詞歌賦,我想多多少少,孩子都會耳濡目染、耳熟能詳。

    當然,這個也不絕對,如果孩子志不在此,即使你給孩子請了國學大師來教他,孩子就是喜歡數學,那就得另當別論了。

  • 7 # 黃灣吳先生

    要培養孩子的文學素養,我們可以學古人。《三字經》、《弟子規〉、〈百家姓〉,這些古時候兒童啟蒙讀物,沿用了千年。其中的故事哲理,運用短句表達方式,讀來朗朗上口,易記易懂,給孩子打好文學的基礎。

    孩子再大一點,就可以教他詩詞歌賦了。這些都是文學發展史上的璀璨明珠,培養孩子對文學的興趣,是提高文學素養的基本。

    多讀現、當代的優秀文學作品,更是提高文學素養必不可少的途徑。

    當然,文學理論、哲學、心理學、邏輯學,都是昇華文學素養的養料。

  • 8 # 秋晴有樂

    培養孩子的文學素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急於求成。

    就說我吧,我是上小學三年級才開始讀課外書的。我們那個時候爸爸媽媽根本沒時間搭理我們。完全放養式的,學成什麼算什麼。但是我爺爺是有文化的,他有好多書。小的時候爺爺經常給我們講故事,講的都是一些小故事:比如邯鄲學步、買櫝還珠等等。還有一些小說裡的故事,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氣死兀朮笑死牛皋”,這個是《說岳全傳》裡的。當時聽完覺得不可思議,有人還能笑死。就這樣聽我爺爺講了好多故事。我爺爺講故事的時候不是拿著書本在讀,而是用自己的話給我們講,有時候晚上吃完飯了,在院子裡納涼的時候,爺爺就說給你們講個故事吧,然後就開始了。講完一個,我們總纏著爺爺再講一個,爺爺搖著蒲扇說讓我想一想啊。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有一天我在我家的抽屜裡發現一本書,這本書叫《中華上下五千年》,我開啟一看裡面的字大部分都認識,我就開始看,越看越熟悉,這裡面的故事不就是爺爺經常講的嗎?原來爺爺是看了這本書才有那麼多故事的。從這天開始我的腦子裡像出現了一道光,頓時變的清明起來。說實話,以前總覺得混混沌沌的,因為家人從來沒有督促過我的學習,他們也沒有時間。當然他們也不在乎我的成績,所以我總是倒數。但是從這天開始一切都不一樣了,我竟然發現了讀書的樂趣,腦子突然就開竅了,再回學校上學的時候老師講的所有東西我竟然都聽懂了,成績也是越來越好。我的家人這時候才發現我竟然每天在看書,不認識的字就查字典,剛開始不會查字典,因為在學校沒好好聽課,我就讓我爺爺教我。

    所以培養文學素養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多看書,我覺得這個最重要。

  • 9 # 藝術印象館

    語文隸屬於人文科學,所以有很強的藝術性、文學性、實用性。語文課堂是中學生提高文學素養的主要陣地,文學在精神、智力、思維上影響著人們,歷史沿襲下的文學承載了民族精神的優秀部分,充分展示了民族的希望和勇氣。它給予人在人生觀、價值觀上的獨特體驗,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情感溝通,在語言環境中提高人們的文學素養。文學素養包含多個方面,它包含了學生的文學審美能力、寫作水平、文學思維藝術性以及基本文學知識體系等多個方面。文學素養的提高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思維的創造性與開拓性有積極的作用,把文學素養納入學生素質評價體系已經成為當前教育發展的主要趨勢。然而中國目前的語文教學現狀卻並不樂觀,文學素養並未受到各中等學校的重視,語文教學依舊停留在基礎知識的教育階段。為改善目前的現狀,筆者認為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一、激發學生興趣,確立文學素養的學習動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在教學中對課程參與度的高低直接影響整個教學成果。因此,要提高學生文學素養的學習動機,首先就必須增強學生對文學的興趣。傳統語文教育的照本宣科、教學方法的生搬硬套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對文學的要求。學生希望在語文課堂上學到更多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不再是停留在基礎語文理論知識的學習上,還有對更深層次的文學探究,追尋新時代下的文學發展趨勢。中學語文教師必須尋找有效的教學模式和途徑激發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最終對文學產生興趣,提高文學素養。比如,引用多媒體技術,利用聲、色媒體的直觀性和豐富性讓學生感受漢字的魅力所在,感受文學作品下的精神力量。因此,教師應注重用新穎獨特的教學方式激起學生的興趣,從而構建文學素質培養的學習動機。

    二、引導學生閱讀文學著作,開拓視野,提高學生的文學鑑賞能力

    中學教育的閱讀能力培養僅僅侷限於課內閱讀或者考卷閱讀題型的分析。中學階段學生在巨大的課業負擔和考試壓力下,幾乎沒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進行課外閱讀,長此以往,對文學的鑑賞和欣賞能力也會逐漸淡化,最終導致文學修養逐漸降低。這在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中表現得尤為明顯:錯別字、語病、詞不達意等。要改變這種現狀,需要學生和學校的共同努力。學校必須為學生創造拓展文學素養的機會,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比如舉辦文學講壇、文學欣賞等啟發學生多看、多想;學生則應主動廣泛閱讀課外文學作品,在賞析中提高文學鑑賞修養。

    三、廣泛閱讀,養成積累的好習慣

    文學素質的培養是在一本本好書中構建起來的,在閱讀中積澱文學知識,開創想象力,在思維的感知中提高文學鑑賞能力。中學階段,學生的閱讀量很小,無論是閱讀的深度還是廣度都遠遠不夠。據此,教師可利用學生這一時段對新鮮事物的好奇感,抓住他們的特徵,引導他們從課外生活開始文學作品閱讀,緊扣這一點,以文學作品閱讀為主線,最終使學生對文學作品閱讀充滿興趣。閱讀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關鍵在於對這些別緻新穎方式的實施。比如,引導學生吟誦詩詞,透過課外閱讀與課內相結合的方式,把詩詞歌賦的教學陣地延續到課外。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一半,在習慣中逐漸養成讀書的好習慣,逐步向文學素養靠近。讀書可以淨化人的心靈,發散思維,它帶給我們的成效往往不是一兩天能看到的,而是在不斷的累積中匯聚成巨大的力量。作為教師,應該儘可能讓學生的閱讀從硬性規定到後來興趣而為。每一階段都要為學生推薦書目,並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由淺及深,由近到遠。由此,在開放、互動的環境下,加深學生對閱讀的興趣,營造班級良好的閱讀文化氛圍。

    四、文學是思想與情感的聚集地,是靈魂與生命的藝術創造

    要提高文學素質,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就必須學會積澱情感、學會情感表達,要用美的眼光來學習語文,將感情融入文字。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體驗是文學最打動人心的地方,它將語文學習的境界上升到了思想和精神層面。沒有情感和思想的創作是缺乏靈性的,文學的魅力就在於它與讀者學者之間的心靈交匯、情感溝通,這便要求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培養思考的好習慣。語文閱讀不是簡單的資訊瀏覽,它需要讀者發揮想象,將生活經驗與文學語境相關聯,對文學作品做出深刻理解和分析,感受文學的人文精神。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再別康橋》一詩時,可以借鑑這樣一種虛實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體悟其中的情感境界。首先讓學生通讀整首詩,勾劃出其中的幾個意向,比如雲彩、青荇、浮萍等;然後教師播放詩朗誦音訊,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在自己的腦海中將這些意向串聯為一幅畫;最後讓學生講解透過自己的描繪作者的中心思想和主要情感基調。文學是與作者的情感共鳴,只有產生共鳴,文學才能在學生心中體現價值。在語文學習中多思考,多想象,把現實經驗與情感體驗相結合,從而在文學欣賞中培養文學素質。

    語文教學旨在讓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全面發展,更重要的是它要培養學生的文化素質,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語文是中國母語教學的基礎,它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聯,在中學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學習語文不僅是教學大綱的內在要求,更是文學素質培養的重環節。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要求培養全民發展的高素質人才,與社會發展程度相適應,這就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觀念,還要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實現全面可持續發展。

  • 10 # 張56天

    如何培養孩子的文學素養?哇,感覺這個問題好大呀!摸摸良心,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得先掂量掂量自己文學素養有幾斤幾兩。嗯,我喜歡看小說、聽故事、讀散文、誦詩歌,就連廣告有時也會瞎琢磨……好吧,貌似夠斤兩了,那我就說了。

    首先呢,這個小孩子的成長是有關鍵期的,而且不同領域的關鍵期還不一樣。雖然我不能確定小孩子在文學領域接受的關鍵期具體時間段,但我可以肯定從小孩還在學說話時就讓他經常聽經典、聽名著,是可以打好小孩先天文學素養基礎的。

    這第二個呢,就是要營建好的家庭氣氛。小孩子嘛,都是有樣學樣。家裡讀書看報的多了,小孩自然會模仿。等他識字,閱讀多了,恐怕你以後就是想讓他沒有文學素養都難吶。當然啦,手機、電腦這樣的東東還是要少看的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座椅加熱、座椅通風、座椅按摩,你覺得哪個功能更實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