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時大彬

    董卓擅自廢立皇帝,篡逆之心顯露無疑,這引起了關東諸侯的反對,於是聯合起來討伐。但是這些諸侯們卻是各懷心思,只想著擴隊伍,撈地盤,對於討伐董卓之事卻並不是真心真力。因此,這些諸侯們雖然一個個來頭不小,但真正讓董卓放在心上的也只有袁紹、袁術、劉表、孫堅四人。那麼,官職不過長沙太守,地盤又在很遠的孫堅,為什麼會成為董卓畏懼的人呢?

    孫堅真心討伐董卓,只有他進入到了破敗後的洛陽城。

    在討伐董卓的州郡諸侯當中,真正盡心出力的應該說只有二個半人,一個是曹操,張邈給了曹操一部分兵,算是半個人吧。由於曹操兵少,又是孤軍奮戰,不幸戰敗受傷,只得再去招募兵士。在剩下這些人當中,孫堅官職不高,家族背景也不甚顯赫,勢力也不強大,但卻是真心攻打董卓之人,無論是戰果還是深入程度,都可堪稱是諸侯第一。

    孫堅所在的長沙,屬於荊州轄區,但荊州刺史王叡卻和其他諸侯一樣,首先考慮的是擴充勢力,因而,孫堅過荊州,將他殺了。等到了南陽,孫堅的軍隊已經有數萬人。軍隊到了南陽,南陽太守張諮既不給孫堅軍糧,也不給孫堅提供方便,同樣被孫堅殺了。就這樣,孫堅來到魯陽,見到了當時最有實力,也是朝廷任命最高軍職後將軍的袁術。袁術也上表讓孫堅代理破虜將軍,兼任豫州刺史。孫堅殺王叡和張諮雖有他的莽撞之處,但也說明了孫堅進攻董卓的決心。

    在魯陽城外,孫堅軍突然和董卓的數萬大軍相遇,孫堅號令大軍列陣不動,自己則置酒談笑,直到敵人列陣完畢才逐步撤回到城內。董卓軍也看到孫堅軍隊伍嚴整,不敢攻城而退還。在梁東,孫堅遭到了董卓軍隊的圍攻,逃出後,又收攏了失散的部隊,再和董卓戰鬥,終於在陽人這個地方打敗了董卓軍,斬殺了董卓軍的都督華雄。只可惜,袁術擔心孫堅強大後自己根本就約束不了他,於是斷了他的軍糧。儘管後來又發給,但這讓孫堅知道,他必須要受到袁術的約束,也就是他必須要聽從袁術指揮。這也充分說明,這些諸侯們謀取自己的私利是第一位的,討伐董卓,只是實現這種私利的途徑而已。正因為這樣,董卓遷都長安,也只有孫堅向前進入洛陽,把被董卓盜掘的陵墓修復平整。

    孫堅能戰,華雄就是他所殺。

    董卓忌憚的人有四個,在四人當中,袁術為左將軍,軍職最高,袁紹威望最高,被推薦為盟主,袁家四世三公,家族背景顯赫,董卓忌憚,自在情理之中。劉表年少時就很有名,後來被任命為荊州刺史。劉表可以說是單槍匹馬前去赴任的,到荊州後,他依靠當地豪強勢力,征討不服從管轄的宗族叛亂者,很快掌控了荊州局勢。荊州又是一個富庶之地,董卓忌憚他也有一定的原因。

    孫堅有什麼呢?孫堅一是能打,二是真心在討伐董卓。如果從董卓廢立開始算起,三國在戰場上斬殺的第一個大將就是華雄,而這個功勞正是孫堅所為。正是因為其他諸侯都在忙著擴充套件自己的地盤,沒有人再去管皇帝和董卓在幹什麼,所以董卓就想法拉攏孫堅。董卓讓李傕前來求和親,還答應孫堅列出自己的子弟們,任命他們擔任刺史郡守,一概被孫堅拒絕。

    董卓還非常瞭解孫堅。

    孫堅的能戰還來自於董卓對他的瞭解。早年邊章、韓遂聯合羌人叛亂時,董卓、孫堅都曾經跟隨張溫作戰。用董卓自己的話說,當年平叛所以沒有取得成功,就在於主帥沒有聽取他和孫堅的計策。董卓在此雖有自誇之嫌,但說明他對孫堅還是瞭解的,正因為如此,董卓才會說:“關東諸侯軍數次失敗了,都非常害怕我,他們不會再有什麼作為了。只有孫堅這個小愣頭青,他還能用人,應當告訴諸位將軍,要特別注意此人。”可見董卓對孫堅是多麼的畏懼。

  • 2 # 牡丹梅花鑫森淼

    孫堅驍勇善戰,他是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諸侯盟軍的前部先鋒,他首先打到汜水關,盟軍濟北鮑信怕孫堅搶頭功,暗中叫他的弟弟鮑忠帶三千馬步軍到汜水關挑戰,董卓部將華雄、李肅、胡軫、趙岑趕赴汜水關迎戰。

    鮑忠被華雄斬殺,孫堅部將程普殺死胡軫。在汜水關孫堅正激烈戰鬥的時候,需要糧草支援,盟軍內部不團結,總督糧草的袁術有私心,他怕孫堅打破洛陽殺了董卓,怕孫堅做大,袁術故意不發放糧草支援孫堅,孫堅的部隊因為沒有糧草,軍心渙散,又遭到華雄、李肅圍攻,孫堅用弓箭射殺追來的華雄,連射三箭被華雄躲過,因為用力過猛,弓箭折斷,孫堅部將祖茂和孫堅換頭巾,兩人分開逃走,孫堅得以逃脫,祖茂被華雄斬殺。

    孫堅問責袁紹、袁術,袁術只好殺進讒言的人以謝孫堅。

    董卓看見孫堅勇猛,想拉攏孫堅,想把女兒嫁給孫堅的兒子,孫堅大罵,使者董卓部將李傕被孫堅嚇得抱頭鼠竄。

    三英戰呂布沒有勝利,曹操大軍戰呂布、李傕、郭汜、徐榮,曹操也大敗而回。董卓燒燬洛陽城,遷都長安,諸侯盟軍屯兵洛陽,孫堅無意中得到玉璽,所以他決定帶著部將離開盟軍,因為劉表阻攔,孫堅大戰劉表。

    孫堅的兒子孫策跟隨孫堅攻打劉表,在這裡,孫堅上演草船借箭,孫堅把草船上得來的十萬枝箭全部射回岸邊,劉表部將黃祖阻擋不住,只得退走,孫堅登岸,孫堅部將程普、黃蓋、韓當分三路夾擊,孫策箭射黃祖部將陳生,韓當殺黃祖部將張虎,劉表部將蔡瑁也被程普打敗。

    孫堅部隊一直打到襄陽,劉表向袁紹求救,孫堅帶三十幾個人追趕出城人馬,因為孫堅的馬跑得太快,一個人跑在前面,進入了劉表部將呂公的埋伏圈,亂箭齊發,孫堅被亂箭射死,孫堅死的時候只有三十七歲。

    孫堅得到玉璽的時候,因為要離開,又有人走漏訊息,袁紹知道他得到玉璽,要他交出來,孫堅不得不對天發誓:“吾若果得此寶,私自藏匿,異日不得善終,死於刀箭之下!”孫堅果然應誓而死。

    孫堅草船借箭,很有智謀,非常勇猛,是智勇雙全的將軍,但性格急躁,死得很可惜,他的兒子孫策像極了他。

  • 3 # 漫步文史

    我是歷史話光年,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有點混亂了,十八路諸侯是出現在演義中,而董卓獨怕孫堅卻是正史中的。真正的討伐董卓也不會十八路諸侯齊聚滎陽虎牢關,那樣就將討伐搞成聚會了。鑑於歷代王朝都以劉備與孔明之間的君臣做表率,《三國演義》中便弱化了討伐董卓的主要人物孫堅,今天我們就題主的問題來聊聊歷史中討伐董卓期間真實的孫堅。

    孫堅響應袁紹的討董號召,自長沙來到魯陽,袁術為拉攏孫堅表其為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治軍魯陽。東漢時期洛陽有八關校尉守衛,八關分別是函谷、太谷、廣成、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孫堅欲自太谷出轘轅進攻洛陽,結果被董卓部將徐榮包圍。孫堅只帶著數十騎突圍,全軍潰散,在徐榮的追擊之下,幸得部將祖茂與孫堅互換頭盔,才得以脫逃。

    然而,上天還是眷顧孫堅的。

    大敗之後的孫堅,收潰散計程車兵,兵分兩路,向太谷與陽人進攻。董卓得知後,急忙令胡軫為大督護、呂布為騎督、華雄為都督,前往迎戰。怎奈剛剛投降的呂布與胡軫不和,大軍夜間休息的時候,呂布大喊孫堅來襲,頓時全軍潰亂。孫堅趁機出擊,擊敗胡軫,斬殺華雄。

    孫堅面對天下掉下來的勝利,當然是趁勝追擊了。

    此時,太谷一路也節節勝利,於是孫堅進逼洛陽。懷裡還抱著小妹妹的董卓聽聞孫堅兵至,慌忙派部將李傕來與孫堅講和,不想卻遭到拒絕。

    董卓非常生氣,於是親自上陣與孫堅交戰,結果再次敗於孫堅之手。無奈之下,董卓留下呂布守洛陽,自己向西而去,直奔長安。孫堅攻進洛陽,在宣陽門擊敗呂布,甄官井中得到了傳國玉璽。

    當然,三英戰呂布也是出自民間、演義的。呂布自殺丁原歸降董卓以來,並沒有出色的戰績。董卓部將大部分都不喜歡呂布的為人,也多與呂布不和。

    就在孫堅準備繼續西進,追擊董卓的時候,諸侯的私心便顯露無疑。

    首先是袁紹,突然任命會稽周昂為豫州刺史,周昂渡河之後直接就把孫堅的治所陽城給佔領了。其次便是袁術,斷絕了孫堅的糧草補給。眾諸侯此時均怕孫堅擊敗了董卓,獨得大功,同時也會影響自己割地自雄的計劃。

    面對後方不穩,糧草不濟,軍心無所歸,孫堅只得回軍進攻周昂,奪回陽城屯兵。隨著孫堅的撤退,董卓令朱儁再次佔領洛陽。如此,孫堅對董卓的討伐便以無功而結束。

    如若不是袁紹這個“盟主”的私心太重、見識淺薄,以孫堅兵馬的銳勢,或可直擊長安,擒殺董卓。

    綜上,董卓不僅僅是怕孫堅,其實孫堅可以說是董卓的剋星。在之前,跟隨張溫平定韓遂的時候,董卓數次違抗軍令,孫堅建議張溫斬之,溫不忍。

    關於此次討伐董卓,名義上是諸州郡均有參與,事實上卻只有曹操、孫堅在一線對戰。曹操此時兵少將寡,主力還是孫堅。然而,僅孫堅十萬軍隊就迫使董卓丟掉洛陽,提前逃入長安,孫堅的戰鬥力之強可見一斑。

    然而,上天也是嫉妒孫堅的,在此後與劉表的襄陽之戰中,被黃祖伏兵暗箭射殺,一世英雄也就此落幕。

    如若孫堅未死,或許曹操那青梅煮酒論英雄,也該把孫堅計算在內了。

  • 4 # 銪鋮

    董卓怕孫堅其實很好理解~十八路諸侯來討伐董卓,董卓其實一眼看穿就是一幫烏合之眾!明顯來拿自己刷榮譽的。果不其然各個諸侯之間心懷鬼胎,明爭暗鬥,不思進取,互相扯後腿!但是孫堅不一樣,本身就是江東猛虎,還意志堅定的討伐董卓!誰碰到這樣跟你死磕的也害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浙大教授說做他弟子男生得能喝50度白酒半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