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胖胖的香菇

    香菇棒的管理並不複雜。

    秋栽香菇8、9月份制袋的菌筒,到10月下旬轉色基本完成。

    轉色完成後的菌袋,千萬不要翻動。若翻動後遇低溫,將提前出菇,但菇質差,影響以後出菇的產量;翻動後若遇高溫,菌筒表面會再長一層黃色菌皮,使菌筒變硬,這種菌袋年內出菇困難。

    進入11月,白天氣溫在20℃左右、晚上氣溫在8℃以下時,準備上棚出菇。天氣預報連續幾天晴天,氣溫逐漸下降,轉色淡黃的菌筒在晴天的下午刺孔上棚出自然菇;轉色棕紅色的菌筒可在早上刺孔浸泡,中午上棚出菇。我地秋栽香菇多在室內養菌,這時溫度比室外高,下午上棚後溫度很快降下來,溫差大出菇整齊。早上浸泡,中午上棚也是人為拉大溫差。室內溫度高,浸泡水溫低,中午上棚增溫,晚上又遇低溫,溫差大,出菇好。而且透過浸泡洗去黃水,防止上棚後雜菌感染。上棚後,晴天中午溫度太高時,應做好遮蔭工作。

    天氣如果掌握不好,上棚後,遇上3-4天23℃以上高溫,又沒較大溫差,此時菌筒不出菇,4天后遇低溫,這時菌筒才陸續開始出菇,但單菇個大,出菇期較長,這種情況對以後沒有影響,這批通常稱“出自然菇”。上棚後遇持續23℃以上高溫天氣,菌筒表面會再長一層厚菌皮,若遮蔭不好,Sunny照射後,嚴重的表面菌絲死亡生長綠黴,輕微的會長一層黑硬菌皮,這種菌筒年內很難再出香菇。

    若上棚後遇連陰雨、雪天氣,氣溫12℃以下時,需爐火加溫催菇或等天晴後陸續出菇。

    若上棚後遇高溫天氣不出菇的菌筒,15天后再刺孔、浸泡、上棚增溫出菇,這種菌筒出菇時需15-20℃溫度維持幾天,才能出菇。這時往往已進入寒冬時節,可用爐火晚上增溫;也可利用Sunny蓋膜增溫,這時搭棚的場地向陽、通風尤為重要。

    秋栽香菇的產菇期主要集中在寒冬,靠Sunny照射增溫,透過早晚蓋膜、揭膜來人為調節溫度,使香菇生長,多長花菇。

    出菇後遇15-22℃的溫度,出菇快、個數多、菇柄長、菇質差,這種天氣需做好遮蔭工作,不能蓋膜。

    出菇後遇8-20℃的溫度,同一品種出菇比高溫個數要少、菇柄要短、菇質、產量相對提高。

    出菇後遇上下白霜天氣,同一品種這時菇質最好,產量最高,這時晚上一定要蓋薄膜,不需蓋嚴,防凍死香菇。有經驗的菇農主要管好這批和第二年春霜凍要結束時出的這兩批香菇。

    在溫度較高出菇後的菌筒,營養、水份消耗多,採菇結束後,養菌大約需要二十天左右。這期間要灑幾次水,待菌筒不易斷、有一定重量、變硬、採菇後的地方變白,這時可進行二批浸水催菇,此時的氣溫一般在10℃左右,這次還要刺一直孔,浸泡48小時,排水後,在水池內困24小時後上棚出菇。

    因此,進入出菇期的菌筒,需掌握好天氣進行出菇管理,才能獲得好的經濟效益。

  • 2 # 西雙版納的蜜蜂

    香菇菌棒管理方法

    發展食用菌因其投入少,勞動強度低,收益較高,是可以變廢為寶的綠色環保型產業,深受廣大農牧民種植戶的歡迎。在內蒙古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中,隨著各地特色農業產業的發展,香菇栽培已成為內蒙古地區主要栽培的食用菌之一。香菇菌絲生長髮育一般在4-32℃範圍,而子實體生長一般在6-22℃,高溫型品種可以在6-32℃左右出菇,超出這個範圍將對菌絲生長和子實體的形成有不良影響,甚至死亡。內蒙古地區夏季氣溫經常超過34℃,每年因夏季高溫引起的損失可能超過生產總量的15%以上。另外,香菇品種退化而導致抗性的下降,加劇了夏季爛棒現象,同時,也加劇了蟲害的發生。為此,提出以下幾個方面措施進行探討,促進我區香菇人工栽培健康發展。一、品種調整採用高抗品種是減少夏季菌棒損失的常用的農業措施。目前中國有名的高抗香菇品種有“9015”“939”和“慶科20”等。其中“9015”是目前中國應用量最大的高抗品種,而“慶科20”是近年推廣速度最快的高產、高抗、優質的香菇品種。二、接種時間調整正在發菌的菌絲體或尚未轉色的菌絲體的抗性明顯強於已轉色的菌棒。已轉色的菌棒趨於生理成熟,對環境十分敏感,而正在發菌的菌絲體或尚未轉色的菌絲體相敏感性較差,耐高溫和耐不良溫差刺激能力較好,從而表現出較好的抗性。利用這個現象,我們可以延遲接種時間,用白色菌絲體來對付夏季高溫和反覆無常的秋季。值得一提的是,減少接種孔數等於延長培菌時間,也相當於推遲接種,有利於越夏。三、及早做好菌棒散堆、排場香菇菌絲對外界溫度十分敏感,氣溫高於35℃時就可能引起菌絲死亡:應在高溫季節來臨前,選擇室內或室外通風散熱較好的場所完成菌棒的散堆、移堆工作。一般安排在早晚低溫時段操作,要注意輕拿輕放,避免振動菌棒,室內散堆菌棒應呈三角形或“井”字形堆放,堆高3—5層,堆間要留有通風道。高溫期間嚴禁翻動菌棒,以防菌棒受振動,菌絲呼吸作用加劇而使堆溫上升。四、提倡室外蔭棚培菌室外蔭棚通風好、降溫快,利用其發菌可有效減少“燒菌”發生。室外遮蔭棚宜建在山的背陰一面,棚頂及四周要遮光,外覆芒萁、樹枝等覆蓋物,在梅雨季節之後可以揭除內拱棚頂塑膠薄膜,以促進棚內空氣流通,避免造成棚內悶熱“燒菌”。棚四周可搭架種植南瓜、絲瓜等爬藤作物,以提高遮蔭效果。五、加強室內越夏菌棒管理菌棒在室內越夏時,宜選在通風良好、夏季涼爽的底層房間發菌,除疏散堆放密度外,應增加培養房間四周的遮蔭設施,如搭涼棚、掛遮陽網等。建議菇農們在太陽出來之前關閉朝陽方向的門窗,開啟背陽的、沒有被Sunny直射到的門窗,等外界的溫度慢慢降下來後再開啟關閉的門窗,這樣既可以防止外界的熱氣進入室內,又可以保證室內的空氣流通。遇高溫天氣,可在室內放置若干盆水,用風扇通風散熱,但室內空氣相對溼度控制在70%左右。有條件的還可將水噴灑在房瓦上降溫,避免室溫長時間高於33℃。六、高溫期間停止菌棒刺孔高溫期間,禁止對菌棒採取割袋、刺孔通氣等措施。刺孔通氣應選在天氣涼爽時進行,刺孔量可根據料的乾溼度適當增減,含水量高的菌棒可適當增加刺孔量。對同一房間內的菌棒刺孔,要分批進行。刺孔後,菌棒溫度上升較快,2-3天內應加強通風散熱,以防菌絲因高溫而死亡。七、極端高溫天氣的非常措施如遇連續極端高溫天氣,可以掀去蔭棚內的塑膠拱棚,並採用噴水降溫的非常措施:選用山溝冷水,以噴霧狀水為宜,有條件的採用小水泵接噴管噴霧,沒有條件的用噴霧器噴霧,噴霧時間根據氣溫高低而定,透過噴水,將棚內溫度降至30%以下;噴水過程和噴水後,一定要加強通風排溼。此外,可在大棚內四周及人行道兩邊挖掘出相通的地溝,引入“跑馬水”以幫助降溫。八、注意環境衛生、加強病蟲管理對於堆放菌棒的場所要保持清潔、衛生,以減少外界病原物汙染。在菌棒進場前,清除原來的爛菌棒和各類雜物,地上灑石灰,架上用石灰水噴灑。在給菌棒刺孔排氣的前三天要對堆放的場所進行殺蟲,採用一些高效、低毒、低殘留量的藥劑進行噴灑;在刺孔後的一個星期的時間內要連續噴灑殺蟲;在其餘的時期內,可以採用誘殺的方式進行殺蟲。誘殺劑可用三分之二廢菌糠加三分之一麥麩再加300倍敵敵畏混合配製,並保持一定的溼度。誘殺劑應裝入敞開的瓦罐或內襯塑膠袋的小紙盒,每房間分四個點誘殺。誘殺操作請注意人畜安全。對於前期的區域性爛棒。可徹底挖除腐爛菌塊,填充同品種新鮮菌塊,處理孔表面貼上透明膠布,並在膠布上刺上數個小孔。對於已全面“燒菌”的菌棒,應及時破袋曬料,以重新利用。

  • 3 # 豔豔生活記

    1、香菇菌棒安全越夏管理要點:⑴室外越夏。室外蔭棚通風好,降溫快,因此,利用室外蔭棚發菌能有效的減少"燒菌"發生。近兩年來,雲和縣食用菌技術人員在雲和鎮的河坑、高胥、三門等村推廣了室外蔭棚發菌技術,使越夏香菇菌棒"燒菌"率降低至28%以下,大大提高了成棒率,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利用室外蔭棚越夏發菌具體採取的措施:一是在蔭棚四周搭架種植藤蔓作物如南瓜、莆瓜等,提高遮蔭效果;二是在棚頂安裝自動旋轉自來水噴頭或噴霧管,在每天上午10時至下午4時進行噴水降溫;三是在棚內四周及過道兩邊挖20釐米寬,30釐米深的相通溝,在溝內放跑馬水降溫。

    ⑵室內越夏,選擇室內越夏發菌,宜選在通風良好、涼爽的土牆一層房內進行發菌。除疏散堆放外,應採取各種措施降溫。一是增加房內四周的遮蔭設施,如搭涼棚、掛遮陽簾等進行遮蔭;二是在晴天中午前後關閉房內門窗,保持房內陰涼,傍晚要及時開啟門窗進行通風散熱;三是中午時在房內擺放水盆,用電扇進行通風散熱,有條件的菇房可用空調進行降溫,效果更好;四是房頂可採用噴水的方法降低溫度,房內保持相對溼度在70%左右,過高過低都不利於香菇菌棒的發菌。

    2、發菌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⑴經過接種的香菇菌棒,在高溫季節來臨前,應選擇通風散熱條件好的場所完成菌棒的散堆,移堆工作。在高溫期間,嚴禁翻動菌棒,以防香菇菌棒受振動而增加菌絲呼吸作用而使堆溫上升,引起"燒菌"。

    ⑵越夏菌棒在高溫期間,禁止對菌棒進行割袋,刺孔,以防空氣進入菌棒內部,增加菌絲呼吸作用而使堆溫上升,引起"燒菌"。

    ⑶在發菌期間要做到勤檢查,一旦發現有爛棒要及時進行處理、消毒,以防病菌蔓延造成損失。一般在香菇菌棒感染腐爛前期可採用挖除腐爛塊、點的辦法進行處理。處理後用生石灰加適量水調成漿狀塗在創口部,進行消毒處理即可。對於一些已全部"燒菌"的菌棒,要及時進行脫袋曬料,以便重新利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天龍八部》全方位打造逍遙心得分享附帶野外PK的一些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