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時代的過客

    太多了,國內有幾個是必須要提的。鉅鹿之戰,史記的描述有多精彩看了的人都會熱血沸騰。淝水,多少典故和成語,能看看東晉名士風流。洛陽,秦王破陣戲文傳唱。高郵,張士誠的死守接創造了奇蹟,推倒了群雄反元的多米諾骨牌。國內太多了,數不勝數。

  • 2 # 水下考古張瑞

    第一,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二戰中前蘇聯衛國戰爭的主要轉折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也是人類歷史上最為血腥和規模最大的戰役之一。

    第二,諾曼底登陸

    諾曼底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戰役發生在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這次作戰行動的代號Operation Overlord。這場戰役在8月19日渡過塞納-馬恩省河後結束。諾曼底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牽涉接近三百萬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前往法國諾曼底。

    第三,上甘嶺戰役

    上甘嶺戰役是北韓戰爭後期僵持階段的一次主要戰役,英文稱為Battle of Triangle Hill。戰役由美國第9軍發動,以爭奪北韓中部金化郡五聖山南麓村莊上甘嶺及其附近地區的控制權為主,屬於“聯合國軍”金化攻勢(Operation Showdown)的一部分。

    第四,列寧格勒保衛戰

    希特勒在制定“巴巴羅沙”計劃時,狂妄地叫囂一定要把這個城市"從地球上抹掉"。戰爭開始時希特勒妄圖佔領城市,但未能得逞,而後進行了長達900天的圍困作戰。列寧格勒解除圍困,共有64.2萬人餓死和凍死,2.1萬人死於德軍的空襲和炮擊。蘇軍向西和西南方向挺進150至200公里,殲滅德軍2個師,擊潰23個師。

    第五,莫斯科會戰

    莫斯科戰役(1941.9-1942.4),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蘇軍為保衛莫斯科並粉碎向莫斯科進攻的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各突擊集團而實施的一系列防禦戰役(1941年9月30日—12月5日)和進攻戰役(1941年12月5日—1942年4月20日)。

  • 3 # 二狗與富貴

    1、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是周赧王五十五年4月至周赧王五十五年9月(一說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又一說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

    秦國率軍在趙國的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西北)一帶同趙國軍隊發生的戰爭。趙軍最終戰敗,秦國獲勝進佔長平,此戰共斬首坑殺趙軍約45萬。

    此戰是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秦國由於連年戰爭,國內糧草消耗嚴重,戰場上的相持對峙局面對其不利,再加上廉頗用兵老道無懈可擊,遂用反間計。

    趙王由於初戰失利,見無利可圖,遂求和秦國,不成被戲耍,年輕氣盛的趙王遂要出擊,但廉頗堅守不出不聽趙王令,再加上秦國反間計,遂棄用名將廉頗,而起用趙括代替廉頗;

    趙括遵照趙王意圖,變更了廉頗的防禦部署及軍規,更換將吏,組織進攻。秦國見有機可乘,暗中換帥名將白起,白起針對趙括急於求勝的弱點,採取了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予以殲滅的作戰方針,最終獲得戰爭的勝利。

    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程序,長平之戰是戰國曆史的最後轉折,至此秦國的統一隻是時間問題。此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

    2、鉅鹿之戰

    鉅鹿之戰,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鉅鹿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項羽破釜沉舟,以大無畏精神在各諸侯軍畏縮不進時率先猛攻秦軍,帶動諸侯義軍一起最終全殲王離軍,並於八個月後迫使另二十萬章邯秦軍投降。從此項羽確立了在各路義軍中的領導地位。經此一戰,秦朝主力盡喪,名存實亡。

  • 4 # 漫步在竹林

    前言:這個問題提得好!為了尋找答案,我們不禁要在歷史的長卷中,去回顧、去發掘那些一個個驚心動魄的經典戰役;以及這些戰役給當時的朝代和政局帶來的變化!讀史明智,我們洞察過去,並不一定能預見未來;但不看歷史,一定不能看到未來!筆者根椐題意,拈指出歷史上二十個大的經典戰役。將從這些戰役所處的時代背景;戰役的起因與發展過程;戰略與戰術的運用;戰役成果;戰爭與政治的關糸等幾個方面,分別闡述。採取連載的形式,分單篇發表。望讀者指正。

    第一篇 長勺之戰

    一,歷史背景

    公元前770年一一前476年,中國處在諸侯爭霸的春秋時代。齊國與魯國互相眥鄰,是西周分封的重要諸侯國。魯國椐今山東西南部地區,都城曲阜,一直都是周室強藩。然而,疆域與國力,相對齊國,仍處劣勢,比不上齊國。齊國椐今山東北部、河北東南部、江蘇北部、安徵北部等部分地區。在當時諸侯兼併,動盪不安的時代,雙方矛盾突出,爭奪激烈!長勺之戰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

    二,戰爭起因

    齊襄公於周莊王十一年(公元前686年)年底被齊國大夫管至父、連稱勾結皇戚公孫無知發動政變所殺。立公孫無知為君,月餘公孫無知亦被華人所殺。史稱″公孫無知之亂。″見《左傳》。

    在外避難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各自從魯國及莒國返國。公子小白先至,即位。史稱:齊恆公。

    魯國為護送公子糾回國搶位,與齊軍在干時地區開戰,魯國大敗!

    齊桓公為魯國干預齊國立君一事,心存怨恨,欲報復魯國。

    三,戰役經過

    公元前684年春,齊桓公在鞏固了君位之後,自恃實力強大,不顧管仲的諫阻,決定興師伐魯,以報復魯國支援公子糾即位的宿怨,企圖一舉征服魯國,向外擴張齊國的勢力。當時魯國執政的是魯莊公,他聞報齊軍大舉來攻,決定動員全國的力量,同齊軍一決勝負。就在魯莊公準備發兵應戰之時,魯國有一位名叫曹劌的人認為:當政大臣庸碌無能,未能遠謀。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國家遭

    受齊國軍隊的蹂躪,因而入見莊公,要求參與戰事。曹劌詢問莊公依靠什麼同齊國作戰。魯莊公說,對於衣物食品之類的東西,總是要分賜給臣下,不敢獨自享用。曹劌指出,這樣做不過是小恩小惠,不能施及全國,民眾是不會出力作戰的。魯莊公又說,自己對神明是很虔敬的,祭祀天地神明的祭品從不敢虛報,很守信用。但曹劌認為,對神守點小信,未必能感動神明,神也是不會降福的。魯莊公想了一下又補充道,自己對待民間的大小獄訟,雖然不能做到明察秋毫,但是必定準情度理地予以處理。曹劌這時才說,這倒是盡到了君主的責任,為老百姓辦了好事,具備了同齊國決一勝負的基本條件了。為此,他請求隨同魯莊公奔赴戰場,魯莊公允諾了他的這一請求,讓他和自己同乘一車前往長勺。

    齊軍仗著兵強馬壯,侵入魯境。魯莊公暫時避開齊軍鋒芒,撤退到有利於反攻的地方長勺(今山東曲阜北郊)。齊國由於干時戰爭的勝利,鮑叔牙以下將士都輕視魯軍,認為不堪一擊,於是發起聲勢洶湧的攻擊。魯莊公見齊軍攻擊魯軍陣地,就要擂鼓下達應戰的命令。曹劌勸阻說:齊兵勢銳,我軍出擊正合敵人心願,勝利沒有把握,“宜靜以待”,不能出擊。莊公遂飭令魯軍固守陣地,只令弓弩手射擊,以穩住陣勢。齊軍沒有廝殺的對手,又衝不進魯軍陣地,反而受到魯軍弓弩猛射而無法前進,只得向後撤退。經過稍事休整,鮑叔牙又下令展開第2次攻擊,曹劌勸莊公仍然不要出擊,繼續固守陣地。齊軍攻勢雖猛,但仍攻不進陣內,士氣不免疲憊,再退回到原陣地。

    齊軍兩次進攻,魯軍都沒有應戰,鮑叔牙和齊軍將領都認為魯軍怯於應戰,決定再次發動進攻。於是齊軍聲勢浩大的第3次進攻,迅即出現於魯軍面前。曹劌看到這次齊軍來勢雖猛,但勢頭沒有上兩次大,認為出擊時機已到,立即向莊公提出反擊齊軍的建議。莊公親自擂起戰鼓,發出攻擊命令。魯軍將士聞令,士氣高昂,奮勇出擊,爭先恐後,銳不可擋,把齊軍打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節節敗退,魯軍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魯軍戰勝,莊公傳令追擊。曹劌認為齊乃大國,兵力素強,不容易判定是否真正失敗,很可能另有埋伏,阻止莊公下達追擊令。他登軾而望,見齊軍旗鼓雜亂,兵器倒曳,又下車觀察到齊軍戰車的車轍十分混亂,判定齊軍是真正潰敗,才向莊公提出大膽追擊的建議。莊公令下,魯軍猛打猛追,給齊軍以沉重打擊,俘獲大量甲兵和輜重,把齊軍趕出國境,並射殺齊桓公子公子雍,洗滌干時之戰所蒙受的恥辱,國勢為之一振。魯軍獲勝後,莊公與曹劌論及戰爭勝負的原因。曹劌說:作戰全憑勇氣,“一鼓作氣”(古代用兵“鳴鼓則進”,鼓聲一響,勇氣奮發);“再而衰”,再次擊鼓,則勇氣衰退;“三而竭”,三次擊鼓勇氣就沒有了。“彼竭我盈”,敵三鼓氣竭,而我初鼓氣盛,所以能戰勝敵人。至於追擊問題,曹劌則說:“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同意下令追擊。

    四,總結

    此役魯莊公採用曹劌計策,戰略上在國內施仁政,團結動員所有力量,上下同心,奮勇抗敵;戰術上採取疲敵之力,勞敵銳氣,麻敵之神,後發制敵的戰術,成功地打敗了齊軍,保衛了魯國領域!長勺之戰是以弱勝強、反敗為勝的經典戰役!至今仍被津津樂道!

    未完,待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全能型演員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