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尋陶8
-
2 # 紫砂郡主工作室
紫砂壺塗黑對身體有害嗎?如何避免吐黑?
首先要理解紫砂壺為什麼會吐黑?吐黑主要是指用質地鬆散的段泥制壺,泥料緻密度本來就差,如果制壺者明針功夫不到位,如果燒結溫度不足(欠火),都會形成壺表氣孔密度過鬆,過大。這種壺在使用後,茶汁葉綠素中的鐵離子,會經過鬆而大的氣孔在壺表積聚,沉澱,形成不同色調的黑色素。
從純理論的角度講,因為雙氣孔結構,凡是紫砂壺,泡茶時間越長,壺體的顏色就會變得越深,一般都會吐黑。只是壺色深淺不同,吐黑部位不同,茶葉品質不同,養壺經驗不同,吐黑程度就有差異,眼不見心不煩。
目前宜興的制壺者,大都不經營燒造,多是向獨立專業的窯燒者提出自己壺的燒製溫度和時間要求,並不參與燒製過程。儘管窯工在燒造時非常上心,但無法保證所有的壺一定不出現區域性吐黑。
段泥壺因色調較淺,吐黑也就比較明顯,紫泥,綠泥壺色調較深,吐黑也不容易察覺。
質地堅密的泥料,製作功夫到位,,燒結度合適,是不會嚴重吐黑的。原礦段泥製品,高溫燒成後,泡養越久整體顏色越沉,通常也不會嚴重吐黑。
透過上面分析吐黑的原因,就明白了吐黑對身體無害,它反而證明了你所用的是真正紫砂壺,題主的壺吐黑嚴重,與爐溫,茶葉關係更多。
如何避免吐黑?知道吐黑原理,原礦紫砂壺避免不了吐黑,只能夠減輕吐黑。不同的茶葉也會使壺吐黑效果不一,茶湯顏色淺,吐黑就輕;茶湯顏色深,吐黑就嚴重,一般情況下,段泥壺應泡鐵觀音,老白茶,不應泡熟普洱,紅茶和黑茶。
那麼進一步提問,吐黑了怎麼辦?唯一的辦法是回爐重新燒結,在高溫下,茶垢和鐵離子這些有機質會燒得一乾二淨,壺不僅能舊貌換新,壺表氣孔松而大的問題,也可以得到適當修正。需要注意的是,回爐有風險,燒損率在10%左右,回爐前一定要使壺體充分乾燥。
也有人將吐黑的壺投入醋罈,靠醋分子去中和那些汙斑,壺的汙點可以減輕了,到解決不了壺表氣孔松而大的根本原因,難保以後不“二進宮”
-
3 # 汲老
第一種就是在還沒有使用時泥料就有黑色砂點,這種是泥料本身帶的鐵元素,在我們實際看著過程中我們稱之為“黑星砂”因為本身含鐵量比較大,所以呈現黑色的沙粒感。
第二種就是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吐黑”的現象,表面上出現不均勻的黑色斑點,這種現象一般出現在段泥壺上,由於在燒製的過程中溫度不夠,所以在日後泡茶的過程中會出現“吐黑”現象。
第三種就是在茶葉泡養過程中不及時清理,使得壺身上出現的茶垢,這類的“吐黑”現象是在使用過程中可以避免的。
所以紫砂壺的吐黑現象不可怕,在使用過程中也不會對身體產生危害。
-
4 # 大都紫砂文化
你好,朋友。吐黑最最主要的問題沒有別的,就這一點《溫度問題》它是因為紫砂泥本身的溫度沒有達到,分子顆粒沒有結晶完成,所以產生所謂的吐黑現象。紫砂泥在經過1000多度的溫度燒製是不會影響身體的,給予放心。
-
5 # 琢砂記
專業的同行真多,
講的都很清楚,主要是窯溫不夠
解決辦法是烘乾十來天后再入窯燒一次。
-
6 # 紫砂匠邵一
1、吐黑產生的原因?
很多壺友都知道紫砂壺有雙氣孔結構,而茶葉含有的鐵離子經氧化後是黑色的。吐黑就是茶湯中的鐵離子順著壺壁的氣孔跑到壺表的這麼個過程形成的。嚴格來講,只要是原礦紫砂或多或少都會出現吐黑現象,如果一把壺一點吐黑現象都沒有,極有可能泥料不純。從這一步可以看出,吐黑就是茶葉中的鐵離子,這種物質對身體沒有害處。
說到這,估計有壺友會問,為什麼有的泥料吐黑特別嚴重,有的吐黑不明顯?
這和紫砂砂性、燒窯的溫度有關。紅泥壺的砂性最小,泥性偏大,不易吐黑;紫泥砂性適中,顏色越深越不容易吐黑;段泥砂性較重,容易吐黑。如果燒製時,窯溫過低,就容易出現吐黑現象。這是因為窯溫越低,紫砂的燒結程度越松,燒結程度越松,紫砂的氣孔越大,紫砂氣孔越大,越容易吐黑。
2、如何避免吐黑現象 ?
吐黑現象是茶葉、泥性和窯溫共同決定的,避免吐黑是不可能的,但是有方法可以減少吐黑現象。多泡茶湯顏色淺的茶葉,少泡茶湯顏色深的茶葉。拿段泥壺來說,這種泥本身顏色較強淺,砂性大,本身就容易吐黑,如果這個時候,你再拿這種壺去泡黑茶,那麼這把壺鐵定吐黑嚴重。如果用茶湯顏色較淺的綠茶,吐黑相對來講肉眼不易看見。
3.壺已經吐黑了怎麼辦?
壺已經吐黑,只能送回窯裡面再燒製一遍。但從業界多位大師和工人的經驗來看,用過的壺回爐重新燒製有燒壞的風險,因為這種壺氣孔中含有水分,如果沒有風乾再燒,容易炸裂,如果不影響使用,不建議回爐重燒。
-
7 # 紫砂壺韻
首先紫砂壺吐黑,是一個正常的現象,對我們的身體,並不會帶來傷害的。那麼紫砂壺,為什麼會吐黑呢?其實紫砂壺“吐黑”的主要原因就是:窯溫過低。在這其中,我們經常能夠發現吐黑的紫砂壺,多數都是段泥壺,那麼段泥為什麼會吐黑呢?其實這個和結晶度也有關係。比如:朱泥壺的結晶度高,一般很少出現吐黑,然後紫泥壺的結晶度就要次於朱泥壺,就會出現吐黑現象。但是,大多數的紫泥壺,由於顏色比較深,不容易被發現,所以對於紫砂壺“吐黑”而言,問題並不大。最後段泥壺的結晶度又要低於紫泥壺,所以段泥壺,是最容易出現吐黑的,同樣段泥壺氣孔率大,段泥的色澤也比較偏淡,出現吐黑之後,很難對吐黑的區域有所隱藏。但是段泥壺的透氣性也是最好的,正所謂有利亦有弊吧。
那麼段泥壺如何避免“吐黑”呢?其實這個一般很難避免的,因為現在的紫砂壺,一般都是需要燒製兩遍的。第一遍燒低溫,需要在燒製完成之後,進行紫砂壺整口等一系列的工藝操作。第二遍燒高溫,在這其中呢,有的紫砂壺“吐黑”的地方,可以在燒製,第二遍的時候得以改善,有的吐黑的地方則還是不理想。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去看待,紫砂壺“吐黑”這個情況呢?其實紫砂壺“吐黑”,是屬於一個正常的表現。只要不是大區域性的“吐黑”,的確是影響到觀賞性了,這也不屬於什麼特別大的瑕疵哈。那麼有的壺友朋友可能會覺得,紫砂壺出現“吐黑”是不完美的表現。其實紫砂就是如此,並不完美其實才是紫砂,真正的意義和價值。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就拿,朋友們都追求的全手工紫砂壺而言。一把全手工製作而成的紫砂壺,其實在很多細節上的表現,可能並不會像模具壺、半手工壺那樣的準確和完美。即使是同一款壺型、同一個工藝師、同一個窯裡出來的,很多細節上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但是就是因為這些“不那麼準確和並不完美”,造就了全手工紫砂,獨一無二的特徵和價值所在。我們經常說:藝術源於生活,但卻高於生活。其實很多寶貴的東西,往往不是技術上的準確,更多的是藝術價值的體現。金無足赤,紫砂亦是如此,世界上本就沒有完美的東西,完美的東西,違背了事物運動的規律。所以說,紫砂本不完美,但是一點不影響世人們對於紫砂如痴如醉的熱愛,那麼更何況區區的“吐黑”之象呢?
-
8 # 紫砂壺友紫砂吐黑對身體有傷害嗎?如何避免吐黑?
1. 什麼是紫砂壺的吐黑?
在使用紫砂壺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的,紫砂壺整體或者區域性有小黑點出現,或者說顏色加深的現象出現,一般都認為是紫砂壺吐黑了。
2. 為什麼紫砂壺會吐黑?
有可能是因為,這個紫砂壺在燒製時溫度不夠,泥料收縮不到位導致紫砂壺的氣孔疏鬆,所以只要一泡顏色比較深的茶湯,鐵離子就會鑽進氣孔中,在壺表面形成吐黑的現象。
當然,就算紫砂壺燒製到位了,像一些顏色比較淺的紫砂壺如果你不注意清潔,茶中的鐵離子慢慢沉積,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吐黑。
3. 紫砂壺的吐黑現象是不是正常?
從理論上來說,只要是紫砂壺都會出現吐黑現象!首先,紫砂壺在燒製時不同泥料對於窯溫的要求完全不同,在燒製時到底能不能燒到位,也是要等出窯之後能知道。
而且,紫砂壺用來泡茶,因為特殊的雙氣孔結構,茶湯或多或少都會沉積下來,時間久了,自然而然會有顏色的加深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吐黑。
只不過因為茶壺本身顏色深淺不同、茶壺“吐黑”部位不同、所泡茶葉不同、養壺經驗不同等原因,“吐黑”的程度有一定的差別。有些肉眼看不見,有些比較明顯。
4. 紫砂壺吐黑對人體有害嗎?
前面也說到了,紫砂壺的吐黑現象,是茶水中鐵離子析出的表現。除了影響紫砂壺的品相外,對於人體是絕對沒有任何健康問題的。
5. 紫砂壺的吐黑會消失嗎?
想要紫砂壺的吐黑現象消失,你可以選擇迴路重燒。因為在高溫下,茶垢和鐵離子這些有機質都會燒損,紫砂壺也就能恢復到原來的容貌。
但請注意:第一,回爐前一定要保證壺體充分烘乾,否則壺體會燒裂。第二,回爐有風險,回爐的燒損率約在5%-10%左右。
回覆列表
如果是因為燒製溫度低造成的吐黑,建議不要使用。主要是溫度未到造成幾種情況1.一般土腥味較重,影響茶湯品質。2.胎體密度鬆散 茶水易滲透 造成壺體不幹 造成細菌滋生!3.未燒熟會不會造成其他元素析出有待科學實驗 就像食物不熟最好不要食用!建議烘乾回爐重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