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誠學習
玄奘法師自出家以後,在各地參訪學習佛教大小乘教典。由於當時傳入中國的經典有限,很不完備,眾師解說不同,深感異說紛紜、無從獲解,於是為了“一睹明法了義真文”,以求得佛教真理,決心西行求法,雖未得唐太宗批准,仍偷渡出境,冒險尋求真理。
2、不顧安危
在西行路上,備經艱難險阻,走過八百里大沙漠的行程,情況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四顧茫茫,人馬俱絕”。有時忍飢挨餓,有時盜賊威脅,但法師志向堅定,誓言:“不求得大法,誓不東歸一步。”這種為法忘我、不怕犧牲的精神,體現了大乘菩薩“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行願。
3、苛求真理
法師西行,歷經50餘國,向各國佛教學者學習大小乘經典,還有因明、宣告乃至婆羅門教典籍。在那爛陀寺依止戒賢法師學習《瑜伽師地論》、《中論》、《百論》等,被選為深通三藏的十德之一。法師通達內外、大小、空有教義,並能會通融合、登峰造極。
4、建正法幢
法師為破斥外道邪說,捍衛真理,寫出《制惡見論》;為融合般若瑜伽,建立中道觀,息滅空有之諍,寫出《會中論》。在戒日王召開的曲女城佛學辯論大會上,立“真唯識量”,無人能破,一時名震五印,萬人景仰,被大乘人尊為“大乘天”、小乘人尊為“解脫天”;又應請參加無遮大會,受到帝王、宰官、僧俗群眾的尊崇。
5、熱愛故國
在西行的道路上,被高昌王阻留,毫不動搖,絕食三日,以死明志,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骨氣。回國以後,撰成《大唐西域記》12卷,備載唐代西北邊境至印度的疆域、山川、物產、風俗、政事和大量佛教故事和史蹟,成為後人研究西域和印度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民族關係等問題的珍貴文獻。
還把印度的天文、歷算、醫學、因明乃至制石蜜技術等介紹傳入到中國,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寶庫,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傑出使者,其愛國精神和巨大貢獻,被魯迅譽為“中華民族的脊樑”。
6、誨人不倦
法師先後在長安慈恩寺和銅川玉華宮等地譯經十九年,共譯出經論75部,總計1335卷。其數量之巨、譯文之精美、內容之完備信達,實超前代譯師,後更無與倫比。法師白晝譯經,晚上繼續,三更暫眠,五更復起。
除譯經外,每天晚飯後還要抽出時間,為弟子講演新譯經論,解答提出的種種問題,並與寺中大德研討各種理論,評述諸家異同,融會貫通。其譯業彪炳、不辭勞瘁,講學論道、誨人不倦的精神,也是空前卓絕的。
7、照亮印度
“無論怎麼樣誇大玄奘的重要性都不為過。中世紀印度的歷史漆黑一片,他是惟一的亮光。”這是英國曆史學家史密斯對玄奘的評價,而讓玄奘贏得如此讚譽的是一本名為《大唐西域記》的書。
《大唐西域記》為玄奘口述,門人辯機奉唐太宗之敕令筆受編集而成,玄奘在成書之時曾進表於唐太宗:“所聞所歷一百二十八國,今所記述,有異前聞,皆存實錄,非敢雕華,編裁而成。全書12卷,共記述了玄奘親身經歷的百餘個國家的情況。
《大唐西域記》不但拓寬了當時華人的眼界,為後世儲存了珍貴史料,而且對中國日後的文化藝術產生了巨大影響。
如今在印度,只要讀過小學的人幾乎沒有不知道玄奘的。印度人知道玄奘,一是透過民間傳說,二是透過教材,在印度很多教科書中就有關於玄奘的故事,其中課文《佛的影子》,講的就是玄奘如何感化一夥強盜的故事。
印度如此推崇玄奘,主要是因為玄奘在印度歷史上有著非常獨特的貢獻。印度人沒留下文字歷史,其歷史多存在於傳說之中。馬克思曾經感嘆,古代印度儘管創造了輝煌的文明,但“印度社會根本沒有歷史,至少是沒有為人所知的歷史”。
因此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印度的歷史天空“曾經一片漆黑”,印度人不知道佛教發源於本國,也不知道自己國土裡掩埋著那麼多輝煌的過去。
《大唐西域記》像一把火炬,照亮了印度塵封已久的真實歷史。1300年後,英國考古學者和印度學者一道,手持英譯本《大唐西域記》,在古老的印度大地上按圖索驥,陸續發掘出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藍毗尼等眾多佛教聖地和數不清的古蹟,甚至現今印度的國家象徵———阿育王柱的柱頭,也是根據這本詳細的史料發掘出來的。
中世紀印度的歷史從此得以重見天日。印度歷史學家阿里曾經這樣評價:“如果沒有玄奘、法顯等人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唐代的玄奘法師,在印度求學時曾受到了當時全印度舉國上下的尊敬。法師返國時,唐朝太宗皇帝也親自出迎,並希望法師出任大臣,但被玄奘法師婉言謝絕,後法師圓寂時,朝野送葬者竟達數萬人。
玄奘法師對中國乃至世界文化所作出的傑出貢獻,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實為罕見,所以魯迅先生也讚歎玄奘法師為中國歷史上堪稱“民族脊樑”的優秀傑出人物。
1、真誠學習
玄奘法師自出家以後,在各地參訪學習佛教大小乘教典。由於當時傳入中國的經典有限,很不完備,眾師解說不同,深感異說紛紜、無從獲解,於是為了“一睹明法了義真文”,以求得佛教真理,決心西行求法,雖未得唐太宗批准,仍偷渡出境,冒險尋求真理。
2、不顧安危
在西行路上,備經艱難險阻,走過八百里大沙漠的行程,情況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四顧茫茫,人馬俱絕”。有時忍飢挨餓,有時盜賊威脅,但法師志向堅定,誓言:“不求得大法,誓不東歸一步。”這種為法忘我、不怕犧牲的精神,體現了大乘菩薩“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行願。
3、苛求真理
法師西行,歷經50餘國,向各國佛教學者學習大小乘經典,還有因明、宣告乃至婆羅門教典籍。在那爛陀寺依止戒賢法師學習《瑜伽師地論》、《中論》、《百論》等,被選為深通三藏的十德之一。法師通達內外、大小、空有教義,並能會通融合、登峰造極。
4、建正法幢
法師為破斥外道邪說,捍衛真理,寫出《制惡見論》;為融合般若瑜伽,建立中道觀,息滅空有之諍,寫出《會中論》。在戒日王召開的曲女城佛學辯論大會上,立“真唯識量”,無人能破,一時名震五印,萬人景仰,被大乘人尊為“大乘天”、小乘人尊為“解脫天”;又應請參加無遮大會,受到帝王、宰官、僧俗群眾的尊崇。
5、熱愛故國
在西行的道路上,被高昌王阻留,毫不動搖,絕食三日,以死明志,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骨氣。回國以後,撰成《大唐西域記》12卷,備載唐代西北邊境至印度的疆域、山川、物產、風俗、政事和大量佛教故事和史蹟,成為後人研究西域和印度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民族關係等問題的珍貴文獻。
還把印度的天文、歷算、醫學、因明乃至制石蜜技術等介紹傳入到中國,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寶庫,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傑出使者,其愛國精神和巨大貢獻,被魯迅譽為“中華民族的脊樑”。
6、誨人不倦
法師先後在長安慈恩寺和銅川玉華宮等地譯經十九年,共譯出經論75部,總計1335卷。其數量之巨、譯文之精美、內容之完備信達,實超前代譯師,後更無與倫比。法師白晝譯經,晚上繼續,三更暫眠,五更復起。
除譯經外,每天晚飯後還要抽出時間,為弟子講演新譯經論,解答提出的種種問題,並與寺中大德研討各種理論,評述諸家異同,融會貫通。其譯業彪炳、不辭勞瘁,講學論道、誨人不倦的精神,也是空前卓絕的。
7、照亮印度
“無論怎麼樣誇大玄奘的重要性都不為過。中世紀印度的歷史漆黑一片,他是惟一的亮光。”這是英國曆史學家史密斯對玄奘的評價,而讓玄奘贏得如此讚譽的是一本名為《大唐西域記》的書。
《大唐西域記》為玄奘口述,門人辯機奉唐太宗之敕令筆受編集而成,玄奘在成書之時曾進表於唐太宗:“所聞所歷一百二十八國,今所記述,有異前聞,皆存實錄,非敢雕華,編裁而成。全書12卷,共記述了玄奘親身經歷的百餘個國家的情況。
《大唐西域記》不但拓寬了當時華人的眼界,為後世儲存了珍貴史料,而且對中國日後的文化藝術產生了巨大影響。
如今在印度,只要讀過小學的人幾乎沒有不知道玄奘的。印度人知道玄奘,一是透過民間傳說,二是透過教材,在印度很多教科書中就有關於玄奘的故事,其中課文《佛的影子》,講的就是玄奘如何感化一夥強盜的故事。
印度如此推崇玄奘,主要是因為玄奘在印度歷史上有著非常獨特的貢獻。印度人沒留下文字歷史,其歷史多存在於傳說之中。馬克思曾經感嘆,古代印度儘管創造了輝煌的文明,但“印度社會根本沒有歷史,至少是沒有為人所知的歷史”。
因此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印度的歷史天空“曾經一片漆黑”,印度人不知道佛教發源於本國,也不知道自己國土裡掩埋著那麼多輝煌的過去。
《大唐西域記》像一把火炬,照亮了印度塵封已久的真實歷史。1300年後,英國考古學者和印度學者一道,手持英譯本《大唐西域記》,在古老的印度大地上按圖索驥,陸續發掘出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藍毗尼等眾多佛教聖地和數不清的古蹟,甚至現今印度的國家象徵———阿育王柱的柱頭,也是根據這本詳細的史料發掘出來的。
中世紀印度的歷史從此得以重見天日。印度歷史學家阿里曾經這樣評價:“如果沒有玄奘、法顯等人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唐代的玄奘法師,在印度求學時曾受到了當時全印度舉國上下的尊敬。法師返國時,唐朝太宗皇帝也親自出迎,並希望法師出任大臣,但被玄奘法師婉言謝絕,後法師圓寂時,朝野送葬者竟達數萬人。
玄奘法師對中國乃至世界文化所作出的傑出貢獻,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實為罕見,所以魯迅先生也讚歎玄奘法師為中國歷史上堪稱“民族脊樑”的優秀傑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