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遇春之塵境心影錄

    或許,看到本文題目,您就會想:

    清廷的官員評價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肯定是感恩戴德、山呼頌聖,別無他言了。

    因為,按照自古及今的一般的慣例,本朝官員評價本朝最高統治者,肯定多是諂媚奉承了。

    其實,不然。

    本文出自清人何剛德的筆記《春明夢錄》捲上。

    按照何剛德在文中的描述,在他寫作這本筆記時,大清王朝已經傾覆了;所以,自己筆記中這一節的內容,即關於慈禧太后的記述,是沒有太多對朝廷的顧忌的。

    這個時候,何剛德的寫作,基本上是忠於事實;或者,準確來說,他基本上是忠於自己所認知的事實的。

    另外,還必須知道。

    作為曾經的清廷官員,何剛德食過朝廷的俸祿、受過朝廷的優遇、他還曾被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光緒帝召見過三次,被慈禧太后召見過兩次。按照對當時讀書人的一般思維來判斷,何剛德對清廷肯定還是有著深深的感情的。這種感情的存在,可能會讓何剛德在評價慈禧太后時,懷著敬仰、懷著感恩,懷著尊重……這也是必須清楚、需要說明的。

    相關情況,需要說明的,總體上已經交代清楚了。

    下面,就展開正題。

    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聯軍燒燬了萬園之園的圓明園,京師震動。

    咸豐十一年(農曆辛酉年,公元1861年),清文宗在熱河崩逝,終年31歲。

    這個時候,孝欽太后(即慈禧太后)才二十八歲。

    根據何剛德的記述,說是咸豐帝駕崩之後,端華、肅順圖謀不軌,醇親王奕譞奉了太后的懿旨,在客邸之中逮捕了肅順。

    端華,即愛新覺羅·端華,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26年)襲爵鄭親王。咸豐帝死後,與怡親王載垣、其弟肅順等受命為“贊襄政務王大臣”(顧命八大臣)。

    肅順,即愛新覺羅·肅順,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七月,咸豐帝駕崩前,受命為贊襄政務王大臣。

    奕譞,即愛新覺羅·奕譞,清宣宗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咸豐帝即位後,封為醇郡王。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被加封親王銜。

    醇親王奕譞奉了太后的懿旨之後,那一天,天色極早,肅順所住客邸的屋門還沒開,醇親王領人,捶門大聲傳話說:

    “有旨意!”

    客邸裡面迴應到:

    “如果是後宮旨意,我不接!”

    聽裡面這麼說,沒有辦法,醇親王遂領人,破門而入,當場拿下肅順,法辦治罪。

    進行了這樣的處理之後,太后一方已經掌握了朝廷的局勢,隨後,才安排咸豐帝的梓宮(指皇帝﹑皇后或重臣的棺材)返回京師。

    此時,新的君主也已確定,由同治帝繼承大統,成為清朝的第十位皇帝,是為清穆宗。

    在新舊交替的政治鬥爭中,太后一方取勝,於是,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的局面自此成型。

    這一次兩宮的成功掌權,雖然說是恭親王奕訢與各位王大臣翊贊,但是,事件發展的整個過程中,碰到大大小小的事情,他們都不敢自專,都是要奉請懿旨之後,才根據旨意進退、開展工作的。所以,不能說,這次權力交替的整個鬥爭過程中,兩宮皇太后沒有發揮什麼作用。

    奕訢,即愛新覺羅·奕訢,道光帝第六子、咸豐帝同父異母兄弟,生母為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道光帝遺詔封“恭親王”。

    掌權之後,就兩宮皇太后論,雖說孝欽太后比孝貞太后(慈安)精明很多,但是,剛開始垂簾聽政的時候,朝廷的各種事體,她畢竟沒有親自治理過,所以,處理起來,並不嫻熟。

    關於垂簾聽政初期,孝欽太后不熟悉政務的事實,當時,曾文正(國藩)被召見後,他曾在日記中有所記錄,說是:

    “兩宮才地平常,見面無一要語。皇上衝默,亦無從測之。時局盡在軍機恭邸、文、寶數人,權過人主。恭邸極聰明,而晃盪不能立足;文柏川正派,而規模狹隘,亦不知求人自輔;寶佩蘅則不滿人口;朝中有特立之操者,尚推倭艮峰,然才薄識短;餘更碌碌,甚可憂耳。”

    也就是說,就曾文正慧眼看,兩宮皇太后的才能平常,見面問詢,一句切中肯綮的話都沒有。

    想來,作為朝廷的臣子,在曾國藩的日記中,他這樣評價“至高無上”的主政者兩宮皇太后,如若被發現,一定會落個滿門抄斬的下場。

    幸好!

    幸好!

    不信,可以想想滿清治下的諸多文字獄。

    其實,猜想曾文正通俗的說法,應該是這樣才是:

    兩宮皇太后才具平庸,見面說話,半句話都說不到點子上,盡是些不關痛癢的閒言碎語。

    其實,兩宮接見曾文正的時候,她們才執掌政權三年。猜想,一來呢,她們的確對政務還不熟練;二來呢,那些擁戴她們上位的大臣,都替她們處理了很多事務(當然肯定也有不願意她們插手樞機事務的心思)。基於此,我在引用曾文正的日記時,特別加長引用了他對當時朝臣中手握重權的幾位人物(恭親王奕訢、文祥、寶鋆、倭仁)的評鑑。

    關於曾文正對兩宮皇太后的評定,筆記作者何剛德的說法相對中允。

    何剛德對於曾文正的日記表示肯定,認為曾文正的記述,的確是真是可信的。

    同時,何剛德對於兩宮皇太后召見曾文正時的講話不多、言辭敷衍也表示理解。

    為什麼呢?

    因為何剛德對於召見一事,很有發言權。何剛德在官場時,曾經被皇帝(清德宗光緒帝)召見三次,被孝欽太后召見一次(時光緒帝在座)。關於此事,我已另文詳說過了,此不贅述。

    想起自己曾經被孝欽太后召見時的情景和談話內容,何剛德感嘆說:

    “自垂簾聽政到庚子之亂後的再次主政,慈禧太后前後掌權四十多年,期間,她經歷了很多的事變、政變和世變,為了江山社稷,她備嘗艱辛,多歷險難,對於下情,她均能知悉體恤。”

    “關於這一切,我在座師寶鋆處多有耳聞,周知甚詳。”

    “關於孝欽太后召對大臣的情景,我早有所知。”

    “我在甲午(公元1894年,農曆甲午年)年外放蘇州時,孝欽太后召見我,那時,她已完全能夠侃侃而談。談話之中,她的英明之處,不能不令人欽服。”

    “當然,孝欽太后也有她不是的地方,主要如下:

    一是平常在宮中,她對下屬統馭太過嚴厲。

    二是她的個性喜歡觀賞遊樂。比如說,關於重修頤和園這件事,我的座師寶鋆曾經在談話中間有所提及,並且對孝欽太后在這件事上的做法頗有微詞。

    第三,自從英法聯軍入侵、兩宮(皇帝和太后)倉皇出逃,從西安返回京師之後,因為宮中舊有的器物大半已經散失,所以,她難免喜歡接受各處的貢獻。雖然說,這種喜歡貢獻之物的行為可以解釋成她晚年的無聊,但是,這些舉動,還是大大地對她的高大品德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最後,總結一句,就孝欽太后一生的政治履歷來看,四十多年之中,她支撐江山社稷危急局面的功勞,也不會因為一兩件事情被全部遮掩。”

    (全文結束)

    https://www.toutiao.com/c/user/6134662558/#mid=6134493673

  • 2 # 頑心不變

    忠君保囯是古代士大夫的應具備的基本操守。在清代食朝廷俸祿、受朝廷恩惠且具有忠君保國精神的典型代表是曾國藩,曾國藩對清廷的忠是深入骨髄的精忠。曾國藩曾經受到過慈禧的召見,曾在受召見後給至親好友的信中談到了受召見的感受,其中有對慈禧的評價:在整個召見過程中,兩宮無一要語,所問所談都是不切要害的平平之語。當然一次短時間接觸並不能全面的瞭解慈禧,但依曾國藩識人能力和對天下大局的見解能力,他對包括慈禧在內的兩宮的評價還是有客觀的成分。

  • 3 # liang來閒談

    客觀上說,她的過遠遠要大於她的功,她所做的一切遠遠抵不上她對中國和華人民造成的莫大災難和悲劇,對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莫大阻撓和破壞。

    可能現在的人們對她的印象都不會太好,因為現在的人們還記得的,只是她的昏庸無能,因為她是清政府晚期的實際統治者。但是,清政府在她的治理之下,腐敗無能至極,和西方列強簽訂了很多不平等的條約,比如說《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等,喪權辱國,使中國喪失了大量的白銀,割讓了大量的國土。對此她甚至還說過:“結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在我們看來,她是應該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的。

    慈禧太后的一生一共經歷了五次西方列強入侵中國的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候是1840年,當時慈禧太后還只是一個五歲的孩子。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時候,他已經是咸豐皇帝的嬪妃。再到後來的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她都是清政府的實際掌權者。因此,清政府與西方列強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都與她有很大關係,因此後人對她的印象不好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雖然說洋務運動是由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具體負責,但是還是由慈禧太后主導,她的功勞也是不可磨滅的

  • 4 # 陳輝紀實

    清朝官員評價慈禧太后前後掌權40多年,經歷了很多事變、政變和世變,為了江山社稷,她備嘗艱辛,多歷險難,對於下情體桖,有支撐江山社稷的功勞。當然,慈禧太后對下屬統駕太嚴厲,喜歡遊樂,生活奢侈!

    總之,清朝官員是站在封建統治者的立場評價慈禧太后,有美化的成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花形透,赤木,魚住,高砂四個人中誰的技術最好,誰最好看,誰最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