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思己過莫作他念

    西周的分封集權度低,各種往下封,陪伴著宗法制。天子死了嫡長子繼位,庶子封地,封地裡庶子死了,庶子的嫡長子繼位,庶子的庶子再行分封,形成多個級別。地方勢力不夠集權,維持當時的社會穩定,王室受諸侯拱衛。慢慢的中央衰落,無力或許也無心管理地方,諸侯透過兼併卻日漸強大,慢慢終於有一個挑頭的,楚王去問鼎了,西周分封也就基本實質結束了,只是個形式了。西周的分封是純粹的分封。

    西漢的分封與西周的又不同了,它不伴隨著宗法制,封庶子為王,王的繼承人又繼承王和這個封地的所有特權了。諸侯王不用幾年便發展成國中國,到了漢武帝,意識到地方的越發難以掌控,頒佈推恩令,讓諸侯王的兒子都參與分封,把諸侯國繼續割裂,這個就是西周的老套路了。結果王們造反了……

    最後總結,西周的分封等了幾百年,中央衰落,各自兼併發展才敢藐視中央。西漢的就猛了,沒用三代就和中央叫板了……利弊一眼便看出了……

  • 2 # 雲水禪心168808369

    西周分封制是按照天下共主,即各諸侯國都尊奉周天子為統一國君,周武王和周公的分封有其相對合理性,首先按照與周天子血緣關係的親疏,當時諸侯國多數是姬姓貴族,按親疏遠近進行封侯,其次是按照伐商的功績進行分封,異姓諸侯也佔有一定比例,再次周公分封時,將一些落後荒蠻之地分封給一些治理能力較強的人,齊魯分別分封給了姜尚和周公自己,使得齊魯的文化和經濟都得到了迅速發展,而地處長江入海處的吳地分封給吳太伯,使吳地迅速強盛,應該說,西周分封制在當時起到了穩定政局,恢復生產,富國強兵的作用,在歷史上具有積極作用。但隨著周天子繼任者越來越荒淫無能,而諸侯國國力強盛,相對獨立的諸侯國為了自己的利益,開始向鄰國發動戰爭,搶佔土地和人口,從春秋中晚期,五霸爭雄,進入戰國後,各諸侯國開始僭越王制,自立為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和榮耀不再,分封制的弊端徹底顯現出來,最終導致了列國兼併,秦朝一統。西漢建立後,劉邦採取郡國並行制,一方面在地方實行郡縣制,派官員進行管理,而為了維護劉氏王室成員的特權,對劉氏諸子分封,形成地方王國。西漢分封,不再按軍功,而是純粹按照血統,這些劉姓王國,在地方上利用特權壯大自己的力量,強佔地方財富,形成了與西漢中央爭利的局面,可以說,西漢乃至以後歷代王朝的分封制,都是王室特權的表現,從社會治理的角度考慮,這種分封制不僅不能起到穩定地方的作用,反而加劇了地方的動盪不安,不利於社會的發展。

  • 3 # 知未是也

    公元前1046年,周滅商後,周天子分封天下,將土地和連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貴族,讓他們建立自己的領地,拱衛王室。

    武王按照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分封諸侯。一封王族,就是武王對本族姬姓進行分封。如周公旦封在魯,召今奭封於燕等等。二封功臣,即對有功的異姓臣子進行封賞。比如對立有頭功的姜尚姜子牙封於齊。三封先賢的後代。就是對以前所有做過帝王的後人進行分封,包括炎帝、黃帝、堯、舜、禹等帝王的後人,尤其是武王滅了商紂,還能對紂王的弟弟微子起和兒子武庚進行分封,做到了滅國不滅族,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絕後的,特別是以後的帝王,不但亡了其國,而且還滅了其族,這正是周朝分封制最合理的地方。

    其中封了八個公爵國,其中六個是先朝後裔,兩個為姬姓,這兩個姬姓公爵國分別是武王叔爺爺和武王的叔叔,周公旦、周公奭只封了二等侯爵,周朝分封諸侯的目的是透過分封,透過血親和宗法加強周王朝對地方的統治,諸侯在其封國內享有世襲統治權,也有服從天子命令、定期朝貢、提供軍賦和力役、維護周室安全的責任。

    《荀子·儒效》記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這種現象是古代分封制所產生的,也是中國目前許多姓氏的源頭。

    西漢劉邦為了擴大勢力,奪取天下,分封了七個異姓諸侯王,天下平定後,劉邦忌憚異姓諸侯王的勢力,出於中央統治和天下穩定需要,一方面剪除異姓王,另一個方面汲取秦朝滅亡教訓,認為秦朝滅亡是因為沒有分封親王,因而大封劉姓諸侯王,透過辯證運用郡縣制和分封制的辦法,使地方權力相互制衡,來加強中央集權統治,這種辦法雖然有利於防止宮廷獨權,但由於諸侯王有人有地有財稅有經營有兵馬,容易對中央皇權形成威脅,西漢文帝、景帝出現的諸侯王叛亂,始終困繞著中央行政和天下穩定,直到漢武帝透過政治上頒發推恩令,經濟上收回鹽鐵等經營權,諸侯王的勢力才得到抑制。

    總之,不論是周朝分封制還是西漢的分封制,這種想透過血緣關係加強中央對地方統治的辦法,不是解決政治統治的最好辦法,容易導致諸侯坐大和天下大亂,權力過大是政治腐敗和天下不穩的主要原因,只有從制度上管住權力,實行民主政治制度,才是解決分封制弊端的最有效辦法。

  • 4 # 欲雲談史論今

    西周分封制與西漢分封制在本質上都沒有區別,只不過在形成原因上有所差異。

    西周分封制的成型,是周公旦在商人叛亂之後,迫於形勢不得已而採取的策略。天下太大,光是憑藉周王室一家人無法快速地平叛,不得已將天下未服之地分封給親戚和親信大臣,代為搶佔地盤。正如錢穆先生所言,西周封建“乃是一種傾略性的武裝移民與軍事佔領”。

    西漢分封制,是漢高祖劉邦在稱帝之後,剿滅了一堆異姓王,然後又轉封了一堆同姓王。所以,西漢分封制是劉邦一手推動建立,其目的就是“封建親戚,以番屏漢皇室”——這也是分封制之所以能存在的理由。

    分封制的合理性與弊端,西漢歷史都已體現得淋漓盡致。

    劉邦駕崩後,呂后把持了朝政。在呂后統治下,劉邦的兒子們被殺得七零八落,天下人幾乎就有劉姓江山將被呂氏取代的顧慮。然而,在呂后去世後,呂氏外戚集團被周勃與陳平聯手誅殺,立刻將眾人的擔憂給消除了。經過商議,眾大臣決定擁立代王劉恆為天子。

    然而,當劉恆接到這一訊息時,卻不是驚喜,反倒是憂心忡忡:劉邦統一天下才不過數十年,現在這幫大臣無一不是腥風血雨中走出來的梟雄。亂世之中,都是能者為王。現在呂氏被眾人剿滅,誰知道長安城中的這幫人安得什麼心思?萬一之中有人慾行不軌,將自己騙入長安殺死,那可如何是好?

    劉恆身邊的謀臣大多也是如此想法,紛紛勸他稱病,等形勢明朗後再說。

    可此時中尉宋昌卻勸劉恆要儘快入京,以免錯過良機:“秦失其政,諸侯豪傑紛紛起事,自以為能得天下者數以萬計,可最終登上天子之位的卻是劉氏,其他人都已絕望,此其一;高帝分封子弟為王,封地如犬牙交錯,互相制約,宗族實力如磐石般堅固,天下人都歎服,此其二;大漢建國後,廢除秦的暴政,制定法令,政施德惠,百姓人人安心,難以動搖,此其三。以呂太后的威勢,還分封三位呂氏王,獨攬政事,專權獨斷,可太尉周勃僅憑一符節闖入軍營,一聲高呼,將士們都左袒為劉氏,背叛呂氏,最終呂氏滅亡。這就是天意,人力所難更改。現在大臣們就是想造反,百姓都不聽從,他們怎麼可能三心二意?如今,朝廷內有朱虛侯、東牟侯等親戚,外有強大的吳、楚、淮南、琅邪、齊、代等諸侯國。現在高帝的兒子僅剩淮南王和大王,大王又年長,賢德聖明,所以大臣們才要順應民心,迎立大王。大王不要過多顧慮了!”

    宋昌的這番話中,支援劉恆入京的最關鍵性理由,就是漢王朝內外如今都有劉家人在把持——“非劉氏王者,天下共擊之!”漢高祖與群臣所立下的誓言,其政治基礎就是劉邦所分封的大量劉氏諸侯王。劉恆聽了宋昌這番話,思考良久,最後還是聽宋昌之勸,前往長安,順利地從大臣手裡接過了帝位。

    可見,劉家的諸侯王,關鍵時刻還是保住劉氏社稷天下的致勝法寶!

    這就是分封制存在的合理性,也是分封制最大的優勢。

    然而,分封制有其合理性,但也有其弊端。

    分封制最大的弊端,就在於諸侯的權力過大,對中央政權的治理天下,形成了嚴重掣肘。西漢初期,各諸侯國幾乎成了法外之地。西漢諸侯國,有的佔據數十座城市,地方延綿數千裡。漢皇室放任自流,諸侯王就驕奢淫亂;漢皇室稍加嚴管,諸侯王又聯合起來造反。漢景帝時,因為晁錯提出了削藩,吳王、楚王、趙王、濟南王、淄川王、膠西王、膠東王就聯合起來造反。這也就是分封制的最大弊端。

    諸侯國的強大,成尾大不掉之勢,嚴重製衡了西漢的發展。為此,漢武帝繼位後,在主父偃的建議實行了“推恩令”:允許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但分封出去的子弟就脫離原諸侯國,改由中央政府管轄。推恩令在實行幾代人後,西漢分封諸侯國逐漸縮小,慢慢就失去了與漢皇室相抗衡的力量。

    自漢武帝后,皇室的集權程度大大增加,諸侯不再對皇帝執政構成威脅。可這也意味著,漢皇室失去了親戚的屏障。推恩令實施135年後,王莽就輕易地篡奪了劉姓天下,建立了新朝!

    漢武帝實行推恩令,成功地防範住了劉姓諸侯的威脅,卻無法防範外戚的篡權!

  • 5 # 西山金菊

    西周的分封制有類似現代西方的聯邦制國家,人民有遷徒謀生的自由,客觀能使各諸候國在經濟文化上優勝劣汱,推進文明程序。但秦大一統後,雖有他好的一面,但強權壟斷一切,不利於民間自由自主創新,最後落敗於西方文明。

  • 6 # 秦立言

    西周時生產力低下,集權意思還很薄弱,無法控制京畿以外的地區。於是實行封邦建國,就是封建制,區別於秦朝以後的封建制。西周分封功臣,子侄兄弟,上古賢君後代為諸侯王,替周天子鎮守邊疆,開疆拓土,但要納貢朝見,隨從作戰。透過分封制,周天子權利加強,通知範圍加大。諸侯王由於有較大自主權,可自行收稅,擴建軍隊,隨著生產力發展,分封制沒落,退出歷史舞臺。西漢郡國並行制,是歷史逆流,肯定會出事,西漢統治者認為秦朝滅亡是沒有實行分封,又借鑑周,才郡國並行制。但是當時政治上已經實行大一統集權制度,經濟上小農經濟已經形成,國家承認土地私有,思想上無為而治,休養生息。這都與郡國並行制相悖,隨著郡國發展必須削藩才能維護封建統治。上層建築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不能忽略實際,要實事求是,生產力決定了生產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外國人的名字,名在前,姓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