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觀念引領行為,願景設計自己。 書法、寫字教學的觀念、路線、方法不清晰,將對師生形成侷限。 我是寫字老師,關注這個問題。 請不吝指教!
8
回覆列表
  • 1 # 春雨書齋

    書法之法,粗略說包括用筆之法(筆法)、結體之法(字法)、用墨之法(墨法)及佈局之法(章法)等等。

    變化二字,是上面四法的核心,不知變化的筆法字法墨法章法叫不得法。沒有變化的字和作品,不叫書法叫字。

    法在哪裡?在先賢經典碑帖中,在歷代書法理論中,尤以前者為主。

    關於如何取法,楊守敬書論…梁山舟(同書)答張芑堂(燕昌)書,謂學書有三要:“天分第一,多見次之,多寫又次之。”此定論也。嘗見博通金石,終日臨池,而筆跡鈍稚,則天分限之也;又嘗見下筆敏捷,而墨守一家,終少變化,則見少之蔽也;又嘗見臨摹古人,動合規矩,而不能自名一家,則學力之疏也。而餘又增以二要:一要品高,品高則下筆妍雅,不落塵俗;一要學富,胸羅萬有,書卷之氣自然溢於行間。古之大家,莫不備此,斷未有胸無點墨而能超軼等倫者也。

    黃山谷雲: “古人學書不盡臨摹。張古人書於壁間觀之入神,則下筆時隨人意”,是說透過讀帖悟法取法。

    康有為雲:觀千帖,方能帖。是說不"觀千帖"者,則將少見多怪。黃康二人雖強調讀帖,然而並未否定臨帖。不勤臨帖者,定難悟書之法度,何能得法?而若能學趙孟頫公日書萬字,當然是取法之要途也。

  • 2 # 劍歌硯田

    書法之法在字法、筆法、章法、墨法,現在用紙(拚貼、染色...)似乎也是一種法了,但古法中不講這個。如何得法,惟有追古,從經典中取法,無外讀帖、臨帖和學習書論。這樣,才能在臨創中“依法”為書,有理有據、不失法度。

  • 3 # 天勤畫館姚遠天

    人類社會發展的文明進步,全賴文字記錄。文字的書寫工具、介質、方法、結體、佈局等成了歷代人工作生活中一項重要內容。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們先賢對文字結構和書寫的規範法都是有明確規定的。因此,書寫的文字,首先就必須做到表述正確,不能臆造,不能寫錯別字,點、橫、豎、撇、捺等都要做到正確。

    書法與書寫不同。書法是要講法度,講規則的,是書寫藝術的簡稱。主要工具是毛筆、墨,介質古為龜甲、竹片,絹、帛,今多用宣紙。毛筆和絹、紙較易於書寫線條藝術的表達。

    書寫的法,也就是書寫的藝術性。歷代前賢經過幾幹年研究,留下了浩心如煙海的書法藝術,為後人學習書法提供了豐厚的瑰寶,如顏真卿、柳公權、王維、王羲之、張遷、米芾、蘇軾、趙孟頫等書法作品與藝術思想,奠定了中國書法藝術的重要基礎。並被後人在踐行中不斷豐富了書寫藝術的表現。透過運筆筆鋒的中正側逆以及線條粗細大小,行筆的徐疾頓挫,用墨的濃淡乾溼焦,以及內容之於書者的情感融入等,在宣紙上展示出具有個性風格的藝術。

    如何得法?掌握好這門書寫藝術?首先要打好基礎,多學習多讀書,確保文字規範正確。其次要選擇好自己喜歡的法帖,認真去讀去模去臨,要學得進去。再次,要擴大視野,博取眾長,集各家之長,逐漸形成自己的個人風格。用最大的力氣打進去,再用最大的力氣打出來。書寫時合規矩,有法度,顯個性,融匯貫通,這可算是得法。

    如何用法?書法必次在遵循規律的前提下,做到活學活用。默守成規,那是對古人的重複,藝術就沒有新意。標新立異,脫離現實,也不為社會所接受,便會成了醜書怪書。藝術是為人民服務的,這是每一位書法藝術家立德修行的頭等大事。藝術的真正意義要在服務社會中才得以體現,在繼承前人優良傳統中不斷髮展和創新。

  • 4 # 吳成功

    一、書法“之法”

    這裡的“筆”指的就是用毛筆書寫的“筆法”。中國書法史上第一部論述毛筆的著作《筆經》,是改良毛筆的第一人蒙恬所著,他不但不但出了《筆經》還一改李斯短鋒扁筆寫“篆”的作法改良了毛筆。也就是說,早在兩千多年前,古代先賢就已經開始在研究用筆之法了。跨越千年,董其昌就曾講過:“書法之法,全在用筆”。因此我們得出最終結論,筆法才是今天回答問題的重點。

    二、如何“得法”

    世上之事,不畏其難,惟畏不專。書山有路勤為徑,多學習。

    由於“筆法”首位在書法中不可撼動,兩千多年來,歷代書法家、書法理論家都進行著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其中李斯、王羲之、褚遂良、張旭、顏真卿、懷素、黃庭堅諸家都有絕妙的比喻和形容。均涉及到用筆的重要性、動作、技巧、效果等各個方面,也就是我們所要了解的“筆法”。

    最早形容筆法的文字是:“用筆法,先急回,後疾下,如鷹望鵬逝……”意思就是說,書法用筆要像蒼鷹、鵬鳥那樣,發現目標之後,先進行空中迴旋、觀望,然後以迅急之速貼近獵物近而捕之。這就是要求我們書寫才在書寫之前,先要謀篇取勢,做好一切落筆準備。書聖王羲之曾在《書論》中說:“下筆不用急,故須遲,何也?筆是將軍,故須遲重。”褚遂良在《論書》說:“錐畫沙”、“印印泥”意思就是在紙上用筆,筆鋒行線上條就要像武器的錐鋒畫入沙地一樣,沙形兩邊凸起,中間凹成一線。不顯起、止,深入有力、清晰可見。唐代書法家張旭關於用筆,說過:“孤篷自振,驚沙坐飛,餘思而為書,而得奇怪。”關於“屋漏痕”筆法之說,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與懷素的對話。原話文是:“素曰:‘吾觀夏雲多奇峰,輒常師之,其痛快處如飛鳥出林,驚蛇入草。又遇坼壁之路,一一自然。’真卿曰:‘何如屋漏痕?’素起,握公手曰:‘得之矣!’”四句排比“夏雲奇峰、飛鳥出林、驚蛇入草、坼壁之路”懷素聽了,如醍醐灌頂,可見“屋漏痕”的比喻更為形象、貼切、準確、經典。

    千百年來,書者都對筆法有總結、有研究,還有蔡邕的《九勢》,孫過庭的《書譜》等等,不勝列舉。

    三、如何“用法”

    簡單回答,依據各體各帖,但“起、收”筆的方法各有不同,靈活運用。真正的筆法,都在微妙之間,也都在師父的保留之中,但對於多研究的人也會有所發現,活學活用即可。

    文章內容部分引自網路,一併感謝。

    2019.2.22 成功創作於烏魯木齊

  • 5 # 藝寶68059091

    有人學習寫字,寫了幾十年還是寫不好,根本原因是路子不對,沒有找到真正的方法。不會方法的學習,寫得時間越長情況越糟糕。不得法的學習,就只能在原地轉圈,像遇到了“鬼打牆”,雖然走了不少路,勞神費力,徒費了時光,最後還是走不出來。

    書法關鍵是學習方法。要學會學習,學會舉一反三,用最少的精力獲取最多的回報,在有限的生命裡獲得更多的知識。

    清ㄠ敧貞《書學捷要》中雲:學書六要,一氣質、二天資、三得法、四臨摹、五用功、六識鑑,六要俱備,方能成家。故細察六要,吾以為“得法”最重要,氣質再好,天資再高,如不“得法”,就會走彎路,再“用功”也無濟於事。氣質不好,天資不高,只要“得法”,再加上“用功”,也會學好書法。

    在生活中我們說一個人做事情很得法,就是說他行事進退有餘,分寸拿捏得很好,給人一種做事從容老練的感覺,那麼在書法學習中我們如何才能做到在方寸之間運筆自如、隨心所欲不逾矩的得法境界呢?

  • 6 # 學古書堂

    書法,就是書寫法度,法度就是用筆法,筆法,沒有法度的自由體不叫書法,而是寫毛筆字,所以,平時我們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多問為什麼?比如,一個帖中,這個筆畫是怎麼寫出來的?那就要思考,這個筆畫肯定有它特有的筆法,而不是自己想當然去寫。如今歐體盛行,田氏在這方面做的也很好,但他的筆法是符合現代審美的,是現代的書法,原因就是筆畫不符合古人用筆。所以很多人會說這是在畫字,描字,也是批評的有道理的。

  • 7 # 師範小王子

    書法之法就是筆法、墨法、結字法和章法。按這些方法去書寫就叫得法。至於如何使用這些方法,每一本字帖只能使用這些方法的一部分。這需要臨習者作具體研究,靈活運用。

  • 8 # 仙人球花442

    書法之法,在心,在風,在雨,在天,在山,在宏大,在微未!

    善別人之法者匠!

    顯寡人之意志者聖!

    有心為之俗!

    無意為之上!

    謀名利者衰!

    求閒逸者秀!

    總之,紙墨之內十之一也,紙墨之外十之九也!

    不可不察!

  • 9 # 華蓮生

    講幾個古代書法家的絕技,懷素夏雲奇峰,顏真卿屋漏痕,黃山谷搖櫓蕩槳,王鐸沉窪沙,墨法也在對比中,登峰造極的畢生功力也是非非法的。

    黃山谷用“搖櫓蕩槳”解決流體動力問題。懷素之“夏雲奇峰”說的也是動力問題。而飛鳥出林,驚蛇入草講的是定向速度,定向速度也是勁力,沒有定向的速度是無法精準、集中的表達勁力,結果會散,飄。顏真卿之“屋漏痕”說的是流體動力,半阻力引流,一定範圍中減少了人為的干預,是半自然狀態,好處是一定程度降低人工痕跡,表現自然狀態,缺點是增大失控偏軌的可能。黃庭堅加大了人工調控的用筆引向與引流墨,主觀目的性更強,表現出一定的主控力度,所以執行力更強,表現力也豐富起來了。

    因而,夏雲奇峰會多變,屋漏偏逢連夜雨。搖櫓蕩漿槓槓人,各有各的優劣,目的最終都是為了使筆,引流也是在使筆下帶動的,筆法與墨法的協調性之難處,來了徐渭時,畫法之墨法開始高強度介入到書法中協同筆法同步,後面又有王鐸再次升級,比例更高的“破窪沉沙”法,大有衝破筆法臨界處。至此,筆法與墨法的主觀性與客觀性就清晰體現出來了。

    還有一個“錐畫沙”的,其中的任意在運用過程中都能產生錐畫沙,它的條件是等同力量,互不排斥,形影不離。

    書法是非非法,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建水是個怎樣的地方,都有哪些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