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鄉村攝東東

    豬場母豬群繁殖效能的高低是決定經濟效益好壞的重要因素,要使母豬群發揮穩定且具有較高的繁殖效能,後備母豬的飼養極其關鍵。但是,許多豬場的管理者不瞭解後備母豬生理與飼養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把後備母豬當成育肥豬來飼養,用育肥豬料飼餵後備母豬,結果生產中經常出現後備母豬過肥、發情不正常、不易懷孕,甚至造成頭胎難產、哺乳效能差、斷奶後發情困難等不良後果。

      育肥豬飼養目標著重是提高生長速度、屠宰率和瘦肉率,而後備母豬飼養目標著重是促進骨骼和生殖系統發育,並保持健康體質。這就要求後備母豬飼料較育肥豬飼料能量水平低、蛋白質水平高、粗纖維含量高,使其營養水平達到:育成期(體重75-100千克)粗蛋白18%,消化能12.5兆焦/千克;後期(體重100千克至配種前)粗蛋白16%-17%,消化能11.7-12.1兆焦/千克,粗纖維8%-10%。礦物質元素和維生素對後備母豬骨骼及生殖系統的發育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並有助於提高頭胎的繁殖成績,所以,要求後備母豬飼料中鈣(0.95%)、磷(0.80%)等礦物質元素和生物素、葉酸等維生素必須適量而全面。

      由此可見,如果把後備母豬當成育肥豬來養,就會造成後備母豬運動不足,營養不平衡,激素分泌失衡,影響輸卵管的正常功能。後備母豬科學的飼養方法是:體重75-100千克階段應飼餵後備母豬專用飼糧(自配全價、優質、廉價的專用飼料,或者購買信譽可靠的品牌專用飼料),自由採食,並適量運動;體重100千克至配種前2周,限制飼養,飼料日喂量控制在2.5-3千克,最好適當飼餵青飼料,增加運動量;配種準備期(配種前2周)催情補飼有助於雌激素、促卵泡素的分泌,提高排卵數,所以在配種前10-14天飼料日喂量應提高到3-3.5千克或自由採食,配種後飼料日喂量立即降低到2-2.5千克。 催肥太快 身體容易過胖 育肥豬飼養目標是提高生長速度、屠宰率和瘦肉率。

  • 2 # 清龍蘭花8

    後備母豬是豬場的命根子,是豬場生產的後備力量,後備母豬的飼養管理不但影響到豬的發情配種,還會影響到豬的產後哺乳,斷奶後發情,還會影響到種豬的利用年限,最終影響豬場未來的生產效益。

    後備母豬必須飼餵後備母豬專用料,而不能喂生長育豬料。後備母豬需採取前高後低的營養水平,一般90千克前實行自由採食,90千克後至配種實行限飼與自由採食相結合,日飼餵2.5千克左右,分2~3次喂,並供給充足的清潔飲水。

    育豬的日糧設計不僅要求其要含有必需的營養成分,而且要保證其濃度平衡。

    後備母豬一般每欄3~5頭,每頭佔圈面積至少0.66米,每天應有適當運動,以增強體質,增強四肢的靈活性和堅實性。

    育豬一般採取群飼的大圈飼養方式,最適當的豬群大小應該根據生產成本的高低以及是否易於管理來決定,育豬群的大小一般在20頭左右,過密或過稀都會對生產造成一定影響,要做到既能合理利用圈舍面積又不影響豬的生長,還要儘量減少轉群和並群的次數。

    綜上所訴,後備豬和育豬不能養在一起。

  • 3 # 參鄉小象

    豬場母豬群繁殖效能的高低是決定經濟效益好壞的重要因素,要使母豬群發揮穩定且具有較高的繁殖效能,後備母豬的飼養極其關鍵。但是,許多豬場的管理者不瞭解後備母豬生理與飼養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把後備母豬當成育肥豬來飼養,用育肥豬料飼餵後備母豬,結果生產中經常出現後備母豬過肥、發情不正常、不易懷孕,甚至造成頭胎難產、哺乳效能差、斷奶後發情困難等不良後果。

      育肥豬飼養目標著重是提高生長速度、屠宰率和瘦肉率,而後備母豬飼養目標著重是促進骨骼和生殖系統發育,並保持健康體質。這就要求後備母豬飼料較育肥豬飼料能量水平低、蛋白質水平高、粗纖維含量高,使其營養水平達到:育成期(體重75-100千克)粗蛋白18%,消化能12.5兆焦/千克;後期(體重100千克至配種前)粗蛋白16%-17%,消化能11.7-12.1兆焦/千克,粗纖維8%-10%。礦物質元素和維生素對後備母豬骨骼及生殖系統的發育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並有助於提高頭胎的繁殖成績,所以,要求後備母豬飼料中鈣(0.95%)、磷(0.80%)等礦物質元素和生物素、葉酸等維生素必須適量而全面。

  • 4 # 粵北山區老陳

    後備母豬和育肥豬不能放在一起養養。後備母豬從母豬料、後備料,懷孕料,妊娠料,哺乳料,各個階段應對的母豬的需要的時期餵養。後備母豬在從早期選育後開始就應該提供特別配製的高營養日糧。保證母豬生長過程中性成熟和體成熟發發育平衡,生殖器官發育完全,提高母豬的後續生產能力。妊娠早期營養要全面,維生素、礦物質要充足,氨基酸妖平衡。妊娠早期的營養水平和採食量對胚胎的存活率及母體孕酮水平均有很大影響。

    育肥豬料就相對於簡單些,就是補充生長豬的營養,讓豬快速生長。

    選拔後備母豬,並採取不同於育肥豬的飼餵方式

    選撥後備母豬是一個長期計劃,當母豬幼小的時候就要觀察。60日齡離開保育舍的時候,留心那些個頭大的、體型好的,體重最好達到25公斤以上,這樣的小母豬會把好的生長效能遺傳給後代。在這前後,採食普通的育肥豬飼料即可,因為九州豐華的仔豬和育肥豬飼料完全能滿足迅速生長的需要。

    在小母豬群中,最晚到130日齡就要選拔,確定哪一個打算留種,確定後就應採取特殊的飼餵方式。這時的後備母豬不同於準備上市的肉豬,其營養需要和普通育肥豬不同。

    可見,130日齡後,後備母豬使用普通育肥豬飼料會讓母豬發育得越來越不適合繁殖,最終嚴重縮短使用年限。九州豐華的動物營養專家強烈建議:後備母豬需要專門的飼料,這種飼料不但要含有豐富的能量、蛋白質,還要特別加強鈣、磷、維生素。要讓小母豬自由採食,除非過於肥胖,不能限制飼料採食量。讓母豬有合理的皮下脂肪儲備,提高蛋白質能促進性成熟。

    評價脂肪厚度最準確的方法是使用“超聲波背膘測定儀”,P2(最後肋骨處)被膘厚度是常用的指標,表2的統計表明:合適的背膘提高母豬繁殖能力。

    表2 第4胎後仍有良好繁殖能力的比例

    由此可見,初配時背膘小於14mm的母豬在繁殖第4胎後很多就開始淘汰了,而胖一些的母豬就好得多,但也不鼓勵超過20mm,太胖可能難產。如果沒有背膘測定儀就只能憑經驗判斷了,一般情況下,後備母豬寧可養的胖一些。

    挑選留種母豬的時候往往按照育肥豬的體型要求去評價,喜歡前膀後座雙背肌的,希望這樣的體型能遺傳給後代,這樣的體型固然重要,其實後代的體型更多的決定於公豬。而母豬更應該關注強壯的骨骼、良好發育的乳頭、旺盛的食慾和比同窩豬更快的生長速度。

    後備母豬培育的目標如下:

    150-160日齡達到100公斤,100公斤時背膘12-14mm;

    166-171日齡初次發情;

    190-230日齡第二或第三次發情,體重125-135公斤,背膘16-18mm;

    四肢、蹄子強壯,12個以上良好的乳頭,生殖器官外觀良好。

    後備母豬的飼餵方式是:130日齡以前可以使用普通的育肥豬飼料,130日齡後就應該換用後備母豬專用飼料,並自由採食,直到初次發情。期間觀察每一個母豬的體況,適當調整能量和蛋白。鑑於後備母豬在預混料和濃縮料方面的營養與哺乳母豬差異很小,為了方便起見,可以通用哺乳母豬預混料與濃縮料,但大配方需要調整。從60日齡小母豬就開始留心選拔,到130天就必須做出決定是否留種;

    後備母豬必須使用不同於育肥豬的飼料和餵養方式,後備母豬分開餵養也有利用管理,所以後備母豬不能與育肥豬一起餵養。

  • 5 # 豬緣語論

    後備豬為什麼不能和育肥豬一起養,後備母豬與育肥豬飼養方法大不相同,由於不同階段豬的生理特點、消化功能、生長速度不同,所需要的能量、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數量和比例就不同,要求飼料原料和配方也不同。

    後備種母豬的飼料一般採用玉米、魚粉、豆粕、骨粉等配合而成。一般從20千克重起,留作種用的小母豬可比商品豬的粗蛋白質、賴氨酸及鈣、磷均高7%~10%。在生長後期,一般需適當限制食量,避免長得過肥。瘦肉型豬一般是提高飼糧粗蛋白質、賴氨酸以及鈣、磷的濃度,由其自由採食,母豬在80千克重開始限食,甚至更早一點,以保持中等體況為準。

    而育肥豬從豬隻生長髮育的整個過程中來看,仔豬階段主要表現為骨骼的生長、中豬階段主要長肉、成年豬階段主要長膘,育肥豬的生產目的是用較短的時間,獲得較快的增長速度和比較理想的肉質。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育肥豬和後備豬的飼餵方法不同。 所以,後備豬是不能和育肥豬不能養在一起的。

  • 6 # 養豬業

    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營養需求不同。育肥豬隻為了長肉,後備豬需要繁殖器官、肢蹄的發育,後備豬應餵給專業配方飼料。

    2、免疫不同。育肥豬後期會出欄,疫苗保護器短,後備豬需要更長期的保護,需要更多免疫次數,和更多疫苗,如乙腦、細小、藍耳等。

    3、管理不同。因為後備豬要參與配種,所以需要記錄初情期、查情,如果批次化生產還需要做同期發情處理。

    綜合上述三方面的因素,後備豬必須與育肥豬分開飼餵管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頭伏蘿蔔,二伏菜”,你還知道哪些關於伏天的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