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參鄉小象
-
2 # 村草五哥
第一、萌芽期至開花期
根部追肥:一般在4月上旬進行,萌芽前追肥也叫催芽肥,此次追肥北方棗區一般多在4月上旬進行,對於成齡大樹,萌芽前每株施尿素0.5-1.0公斤;磷酸二銨1.0-1.5公斤,硫酸鉀0.5-0.75公斤;幼果發育期施磷酸二銨0.5-1.0公斤,硫酸鉀0.5-1.0公斤;果實迅速膨大期施磷酸二銨0.5-1.0公斤,硫酸鉀0.75-1.0公斤。特別是秋季未施基肥的棗園,此次追肥尤為重要,不但可以促進萌芽,而且對花芽分化、開花坐果都非常有利。棗樹生長的前期,各器官對營養的爭奪激烈,此時往往由於樹體的貯藏營養不足而影響各器官的正常生長髮育,乃至造成開花坐果不良,果實發育受阻。因此,此次追肥不僅保證了棗樹正常生長對營養的需求,而且有利於產量的提高。
在開花前(5月下旬)追肥,配以磷肥。此次追肥的作用是促進開花坐果,提高坐果率。避免因物候期重疊養分競爭劇烈導致大量落花落果。
根部追肥:果實膨大期,在果實生長期(8月上、中旬),追肥以氮、磷、鉀肥配合施用,適當提高鉀肥施用量,作用是有利果個增大和光合作用,提高果實含糖量,增加果實品質,有利提高樹體貯藏養分。追肥施用方法主要採用穴施。8-9月份,施用膨果肥,每株以磷酸二銨0.5-1公斤,硫酸鉀0.75-1公斤為好;另外,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可用0.3%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施2-3次。
第四、果實成熟期
成熟期的平均氣溫在20℃以上為宜。低於15℃,成熟過程受阻。
根外追肥(葉面肥):後期追肥8-9月份追肥對促進果實成熟前的增長、增加果實重量及樹體營養的累積尤為重要,特別對於結果多的植株更不容忽視。後期追肥,不僅有利於產量和品質的提高,而且對翌年的生長和結果也有良好的影響。後期追肥可噴施氮肥並配合一定數量的磷、鉀肥。
第五、收穫前至收穫後
新疆棗樹10月中旬葉開始變色;當平均氣溫降至15℃時,進入落葉期;當平均氣溫降至5℃以下時進入休眠期;當平均氣溫降至0-5℃時,適宜進行埋土越冬工作。棗樹休眠期對地溫的適應性較強,能抗零下30℃的地溫。
秋施基肥採收之前施基肥最好,此時,葉片仍有較高的光合效能,Sunny充足,秋高氣爽,晝夜溫差較大,有利於有機營養的積累,以滿足翌年萌芽、花芽分化、開花坐果的需要。秋施基肥,應以圈肥、土糞等有機肥為主,適當配合施入一些速效肥。
基肥:復壯樹勢,提高樹體營養水平,關鍵是加強地下管理,秋施農家肥,增加樹體的貯藏營養。在棗果實成熟後落葉前每株施有機肥(廄肥、人糞尿等)70-100公斤,磷、鉀肥1-1.5公斤,在發芽、開花、果實膨大期各施一次複合肥或氮肥1-5公斤。施後澆水。無灌溉條件的應雨後施肥。另外,棗樹根系比較發達,喜深厚而疏鬆的土壤。
根部追肥:衝施含腐植酸水溶性衝施肥料一次,600ml/畝。有利於斷根傷口的癒合,並能提高地溫,刺激根系的生長減少根系的凍害。
根外追肥(葉面肥):棗樹採果後,必須每7-10天葉面噴施1次0.1%硫酸鋅、0.1%硫酸鎂、0.3%尿素、0.3%磷酸二氫鉀、1000倍三十烷醇混合液,連續噴施3-5次,可以防止採後落葉,加快樹勢恢復,促發促壯秋梢,提高結果母枝的質量。
紅棗屬於被子植物門,它的維生素含量非常高,被人們稱之為“天然的維生素丸”,適合在溫帶種植,適應性強,種植範圍廣泛。素有“鐵桿莊稼”之稱,具有耐旱、耐澇的特性,那麼種植紅棗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水肥管理技術有哪些呢?
-
3 # 鄉村大姐L
紅棗屬於被子植物,它的維生素含量非常高,被人們稱之為“天然的維生素丸”,適合在溫帶種植,適應性強,種植範圍廣。那麼種植紅棗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水肥管理技術有哪些?
萌芽期至開花期
根部追肥:一般在4月上旬進行,萌芽前追肥也叫催芽肥,此次追肥北方棗區一般在4月上旬進行,對於成齡大樹,萌芽前每珠施尿素0.5-1.0公斤,磷酸二銨1.0-1.5公斤,硫酸鉀0.5-0.75公斤。幼果發育期施磷酸二銨0.5-1.0公斤,硫酸鉀0.5-1.0公斤。果實迅速膨大期施磷酸二銨0.5-1.0公斤,硫酸鉀0.75-1.0公斤。特別是秋季未施肥的棗園,此次追肥尤為重要,不但可以促進萌芽,而且對發芽分化、開花坐果都非常有利。
開花期至坐果期
花期追肥,棗樹花芽為當年分化,多次分化,隨生長期分化,分化時間長,分化數量多。因此,棗開數量多,開花時間長,消耗營養多,而往往由於營養不足,造成大量落花落果。花期及時補充樹體營養,不但可以提高坐果率,而且有利果實的生長髮育。花期追肥,多采用葉面噴施尿素的方法,這樣吸收快,有利於營養的及時補充。
根部追肥:坐果期追肥,一般在6月上旬進行,每珠追磷鉀肥0.8公斤。幼果期,於幼果發育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追施氮、磷、鉀肥,作用是促進幼果生長,防止大量落果,增大果大。
根部追肥(葉面肥):花期,在盛花初期進行噴水、噴肥、噴激素和微量元素是一項投資小、增產效果顯著的豐產技術措施。在盛花期,即60%的花開放時,選擇晴朗無風的上下10時前或傍晚,向棗花噴灑清水,每隔2-3天進行一次,連噴2-3次就好。
根部追肥:果實膨大期,在果實生長期,追肥以氮、磷、鉀肥配合施用,適當提高鉀肥施用量,作用是有利果個增大和光合作用,提高果實含糖量,增加果實品質,有利提高樹體貯藏養分。
收穫前至收穫後
基肥:復壯樹勢,提高樹體營養水平,關鍵是加強地下管理,秋施農家肥,增加樹體的貯藏營養。在棗果成熟後落葉前每珠施有機肥,磷、鉀肥1-1.5公斤,施後澆水。綜上所述,在種植紅棗的時候多注意水肥的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紅棗的坐果量,給種植戶帶來的經濟量也是豐厚的。
-
4 # 一兜不轉圈
根部追肥:一般在4月上旬進行,萌芽前追肥也叫催芽肥,此次追肥北方棗區一般多在4月上旬進行,對於成齡大樹,萌芽前每株施尿素0.5-1.0公斤;磷酸二銨1.0-1.5公斤,硫酸鉀0.5-0.75公斤;幼果發育期施磷酸二銨0.5-1.0公斤,硫酸鉀 0.5-1.0公斤;果實迅速膨大期施磷酸二銨0.5-1.0公斤,硫酸鉀0.75-1.0公斤。特別是秋季未施基肥的棗園,此次追肥尤為重要,不但可以促進萌芽,而且對花芽分化、開花坐果都非常有利。棗樹生長的前期,各器官對營養的爭奪激烈,此時往往由於樹體的貯藏營養不足而影響各器官的正常生長髮育,乃至造成開花坐果不良,果實發育受阻。因此,此次追肥不僅保證了棗樹正常生長對營養的需求,而且有利於產量的提高。
在開花前(5月下旬)追肥,配以磷肥。此次追肥的作用是促進開花坐果,提高坐果率。避免因物候期重疊養分競爭劇烈導致大量落花落果。
-
5 # 愷易物聯網
紅棗品質的好與壞,和水肥一體化有很大關係,所以現在棗園都在推廣滴灌技術,確保合理灌溉、科學施肥。
研究表明,灌水對紅棗花期、膨大期土壤養分(全N、速效P、速效K)和灌溉水利用效率達到顯著水平,施肥對紅棗花期、膨大期土壤養分、肥料偏生產力達到顯著水平,水肥耦合效應對全生育期土壤養分、產量及品質指標均達到顯著水平。
紅棗花期、膨大期是需水需肥關鍵時期,對水肥需求比較敏感,需保證充足的水肥供應。採用建立的滴灌水肥投入與紅棗產量和品質關係模型,經分析認為研究區滴灌紅棗適宜的水肥投入範圍分別為651~806 mm和708~810 kg/hm2。
回覆列表
當前正是棗樹開始生長髮育的時期,切實做好棗樹春季肥水管理,為今年大棗增產增收打下堅定的基礎。廣大棗農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
加強發芽期的肥水管理
棗樹在春季要經過萌芽、開花、抽梢、穩果等多個重要“物候期”,營養消耗量是一年中最多的時期,應充分保證這一時期的肥水供應。
2
追肥
施好發芽肥。發芽肥以氮肥為主,適量配施磷、鉀肥,此次用肥量佔全年施肥量的30%。一般一株棗樹施尿素250克,過磷酸鈣750克,加人畜糞水一擔。掛果量多或偏少應適當增減。未結果幼株施100克尿素,適量配合農家肥。施肥方法:在樹冠下挖槽溝等方式。勤施根外肥。在開花展葉期,樹冠噴施0.2%硼肥1次,在穩果、抽梢期噴0.3%的磷酸二氫鉀加0.4%的尿素3~4次,每次間隔5~7天,以補充營養不足。
3
合理噴水
棗樹在開花期間,氣溫乾燥的情況下,早晚噴灑清水,以保證棗樹的開花、授粉、提高坐果率。
4
抓好土壤管理
搞好棗樹春季土壤管理能有效提高根部對肥水的吸收,增強棗樹的抗旱能力。一是對冬季沒有中耕鬆土或挖地不徹底的要全面進行中耕鬆土(即根據多年實踐經驗採用的根修方法),從而提高坐果;二是開溝壘“瓦背式”廂或做樹盤,以增厚根部肥土層;三是秸稈覆蓋樹盤。秸稈覆蓋既能保溼、增溫、抑草,又能培肥。覆蓋物可用稻草、麥稈、穀殼及腐熟的玉米稈、雜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