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幸福樹6588

    2、電視劇中孫悟空好像除了和二郎神武力單挑時不分勝負外,和其他的妖怪神仙武力單挑時全部佔上風(注意,我說的是武力,而不是法寶和法術);原著中能和猴子武力上平分秋色的太多太多,超過一半的妖怪頭目都有這個本事。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電視劇續集在這個問題上作了糾正,妖怪們翻身了,已經能和猴子不分勝負了,比如青牛精那一集,還有真假美猴王那一集,都處理成了平手的戲。

    4、電視劇中如來氣質鎮定,談吐儒雅;原著中如來經常爆粗口罵人。不止如來,有些其他人也是。

    5、電視劇中白龍馬與九頭蟲的矛盾是原著中沒有的。

    6、唐僧在電視上還算是慈悲為懷的聖僧,師兄弟三人雖然衝突不斷,但總還算是兄弟情深,但原著中唐僧怯懦,自私,一副世俗嘴臉,師兄弟三人也是貌合神離,各自肚腸,在獅駝嶺那幾回,孫悟空就曾拿獅駝嶺三兄弟同生共死的情誼與自己這三兄弟做對比,並表達出失望的情感。

    8、電視劇中唐僧向女兒國國王承諾來世之緣,但原著中唐僧可沒對任何一個女子動過情。

    9、電視劇中九頭蟲和後面的蜈蚣精都死了,但原著中兩個妖怪都沒死,九頭蟲受傷逃走下落不明,蜈蚣精被毗藍婆帶回去看門了。

    10、電視劇中獅駝嶺那集的孔雀是自己編的,原著中沒有。

    11、美化了唐僧的形象,在電視劇中,唐僧更像一個高僧。而在原著中,唐僧的形象太膽小而且有失高僧身份。比如收悟空的時候,電視劇是中是一個人去的,而在小說中是唐僧因為害怕懇求那個大唐的獵戶讓他多送一程的時候聽到悟空的喊聲的。還有比丘國,唐僧聽說國王召見並要挖他的心, “三藏戰兢兢的爬起來,扯著行者 哀告道:“賢徒啊!此事如何是好?”行者道: “若要好,大做小。”沙僧道:“怎麼叫做大做小?”行者道:“若要全命,師作 徒,徒作師,方可保全。”三藏道:“你若救得我命,情願與你做徒子徒孫也。”” 電視劇中弱化了這一情節也是為了塑造唐僧的高僧形象。

    12、第九回 (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中李定,張稍二人被描述為兩個賢人。還相互做了很多詩歌。而在電視劇中則被描述為老漁夫貪得無厭捕的魚太多而導致涇河龍王被斬讓人感覺都是那個老漁夫的錯,其實在原著西遊中更傾向於是龍王的錯。

    13、電視劇中在孫悟空為五莊觀的人參樹求醫方時曾去了方寸山找菩提祖師,經菩提點化而去了南海找觀音。但原著中並無這一節。 相比較來說,電視劇中的情節更簡單明瞭,故事更完整,更容易理解。西遊原著中有大量詩歌但用電視語言很難描述。但卻無法表達出西遊記的“遊戲文章”的味道。 就比如如果讓電視劇中的唐僧說出“你若救得我命,情願與你做徒子徒孫也”這樣的話來,大家都會覺得怪怪的,但在原著中出現就不會覺得奇怪。

  • 2 # 趣看好電影

    把電視劇《西遊記》和《西遊記續集》(續集是由唐僧向唐太宗講故事的形式回憶,屬於補拍)連起來,再和原著對比來看:

    唐太宗駕崩,而後地府還魂,又讓送瓜的劉全與公主成親; 烏巢禪師於浮屠山授唐僧心經,並指出孫悟空知道西天的路;五莊觀醫人參果樹,悟空去東華帝君與瀛洲九老求取仙方;唐僧有五方揭諦四值功曹六丁六甲(這幾位都是觀音管玉帝借的)十八位護教伽藍等三十九位道教佛教保護神保護,所以在原著中唐僧是不可能會死的。而電視劇中關於這些人的情節全部刪去——這些人曾在唐僧變成老虎之後保護唐僧,又曾暗中為悟空指路,幫助悟空脫離險境,也曾暗中幫助八戒沙僧,後來還合力擊退牛魔王,在此就不一一舉例了。小雷音寺黃眉怪,悟空曾往武當山蕩魔天尊處請龜蛇二將與五大神龍,還往盱眙山請得小張太子與四大神將,都被黃眉怪用人種袋收去;七絕山駝羅莊,悟空對李老漢說起自己是在靈臺方寸老祖門下學藝,這與悟空當年下山給菩提老祖下的【決不敢提起師父一字】承諾很不符合,饒有深意;涇河龍王一節,漁樵問答;劉伯欽救唐僧,唐僧唸經文為其父超度,其父得到解脫投胎,託夢告知家人 電視劇增加了一些情節(多為感情戲與搞怪,還是為了看點): 1、獅駝嶺虛構孔雀公主一角色,有了孔雀公主與唐僧以及大鵬的愛恨糾葛; 2、寇員外虛構他女兒與遠房親戚的一段愛戀,另有寇員外小老婆與唐僧一段; 3、五莊觀醫人參果樹,虛構悟空去靈臺方寸山求菩提老祖一節,菩提老祖指引其去南海求觀音;(其實原著中孫悟空自從下山後就再也沒找過菩提老祖) 4、七絕山駝羅莊虛構豬八戒偷李老漢的西瓜一節,虛構孫悟空假扮夜遊神讓李老漢開門一節; 5、碧波潭九頭蟲時,虛構小白龍與萬聖公主的感情經歷一節;

    電視劇改動了一些情節(顯示孫悟空更厲害,取經團隊更和諧):

    1、孫悟空從兜率宮打到凌霄寶殿的時候,電視劇中玉皇大帝被迫躲到桌子底下,而原著中孫悟空被三十六員雷將給困住了,玉皇大帝也只是被孫悟空驚動了,隨後便遊弈靈官同翊聖真君去請佛祖;(此處顯示孫悟空戰力其實不是極強,玉皇大帝完全有能力再次捉孫悟空,比如再讓二郎神與太上老君來一次,再次關起來,但孫悟空連八卦爐都不怕,防禦力太高,這樣就劇情重複了;故而讓如來解圍,用五行山壓住孫悟空) 2、黃袍怪在地上是呆了十三年,電視劇改成了三年——原著中黃袍怪與寶象國公主生有兩個兒子,被八戒和沙僧摔死了。3、金兜山青牛怪,悟空往如來處求助,如來令十八羅漢攜金丹砂去收復青牛怪,又被青牛怪的金剛鐲套去,此時降龍伏虎才對孫悟空說出太上老君——電視劇直接改成,如來直接讓悟空找太上老君了; 4、獅駝嶺應該是太白金星給悟空傳信,電視劇改成了孔雀公主假扮的村姑; 5、原著中大鵬是被如來直接一招秒的,電視劇中大鵬還打敗了十八羅漢; 6、碧波潭九頭蟲,原著中九頭蟲在悟空八戒二郎神還有梅山六兄弟的圍攻下,被打敗後逃往北海了,不過電視劇中後來九頭蟲被二郎神所殺,可見把九頭蟲的本事說小了,人家至少還能保命,這是唯一一個沒有被殺死或收服的妖怪——另外,原著中是孫悟空假扮九頭蟲騙萬聖公主取得佛寶,電視劇中是小白龍用巧言欺騙; 7、火焰山牛魔王,牛魔王是被佛教四大金剛,天庭李天王父子,唐僧的三十九位保護神,土地所率陰兵,悟空八戒還有無數過路神仙圍著打的,後來被哪吒的斬妖劍風火輪與李天王的照妖鏡所制服,無奈皈依了西天——電視劇直接改成悟空八戒加上哪吒制服了牛魔王(其實就是哪吒一個人解決); 8、原著九靈元聖認了七個獅孫,電視劇裡只出現了一個黃獅精。

  • 3 # 庸人自擾58

    其實《西遊記》的原著和電視劇,是兩種不同的風格。電視劇中的人物形象和原著中有不少差異,就像電視劇中常出現的“大師兄”“二師兄”這樣的稱呼,在原著中卻從未出現過。下面我舉個例子。

    在電視劇三打白骨精的時候,裡面的唐僧就會捂著臉說“你去吧”,一副欲說還休的羞答答模樣。

    而在原著裡面的唐僧這個時候則兇狠得多,甚至還發了個毒誓說“如再與你相見,我就墜了阿鼻地獄”。結果他沒有遵守這個誓言,還成了佛。

  • 4 # 智識與反思

    首先是傳播媒介的差異,紙質文字對意義的呈現,需要接受者的創造性參與,因此對接受者的要求更高,紙質文字可以實現格爾茨所謂的“深描”,而電視劇屬於影象文字,用海德格爾的話來講這個世界越來越被把握為影象,影象的優勢是形象直觀,也迎合了二戰以後文化工業的發展,影像文字實現的是“淺描”。其次是電視劇是編劇對原著的二度創造的結果,二者的關係是源與流的關係。

  • 5 # 風轉了幾個彎

    差別還挺大。

    首先在角色性格上

    電視劇裡唐僧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儼然就是一個聖僧,穩重得體,內心堅定,一副溫文爾雅的樣子,一路上不知吸引了多少女妖精。

    原著裡呢?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詞——膿包。膽小懦弱,一直就是一個被委以重任的普通人。看見妖怪會縮起來,會喊救命,四聖試禪心的時候他就是隱藏起來的小豬八戒。貪圖享樂,有虛榮心。但是他這個角色是豐滿的,西行取經的意志是在打怪途中越來越堅定的。

    電視劇裡那個美猴王,或機警,或可愛,同是無所不能,光外貌就俘獲了成千上萬觀眾的心。

    而原著裡“身軀猥鄙”、“不滿四尺”、“獠牙往外生”、“肉在裡面,骨在外面”,就是一個妖怪的模樣,關鍵是它之前就是個吃人的妖怪。

    圓眼睛,查耳朵,滿面毛,雷公嘴,面容贏瘦,尖嘴縮腮,身軀像個食松果的猢猻,雖然像人,卻比人少腮。

    其次在內容上也有不同的

    唐僧取經一路上可不止師徒四人,還有之前唐王給他的兩個徒弟,白馬,一開始就被妖怪吃了。還有四值功曹,五方揭諦,六丁六甲,十八位護教珈藍,白龍馬,菩薩也經常來幫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次去圖書館學習,就感覺焦慮坐不住,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