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小時候沒電腦沒網路,沒有現在這麼多的娛樂活動,但是能感覺到濃濃的過年氣氛,穿新衣,放鞭炮,簡單的娛樂都能讓人感到滿足。現在可玩的娛樂活動多了,KTV,酒吧,手機電腦等等,為什麼感覺不到年味了呢?
10
回覆列表
  • 1 # 鴕鳥隨筆

    1.過去物質匱乏,很多東西都是限量供應,一年到過年才能穿件新衣服,才能吃到平時吃不到的肉等大油水,因為缺,所以那個時代對於過年有期待,很多願望到過年才能得到滿足,自然年味也會足。現在人們物質生活豐富,不再是缺衣少食的時代,吃的穿的用的不用等到過年也可以擁有,所以沒了那種期許。

    2.現在已經是網際網路時代,基本人手一機,天天網上衝浪,從小孩到大人,人與人之間的現實中的互動少了許多,基本上大家就算坐在一起,也很少聊天說話,各自抱著手機玩;小孩子之間也不會玩什麼線下的遊戲,跳橡皮筋啊之類的這種,可能只會打打電子遊戲。大家都沉浸在網路世界裡不能自拔,人情味淡了,哪裡還會有什麼年味。

    3.年味很大程度上是儀式感帶來的,從臘月二十三開始為過年做的各種準備,除舊迎新的大掃除,貼對聯,準備各種吃食,置辦年貨等等,這些步驟不被重視,把每一天都當做普通的一天來過,那必然會少了年味,而且現在很多地方為了保護環境和人身財產安全規定不能燃放煙花爆竹,少了這些聲響之後也會讓人覺得年味少了。而過年時候走親訪友的拜年也不再受重視,大家聚在一起只剩攀比,壓歲錢越來越失了本質,越給越多,也讓人承受不起。

    總而言之,沒了儀式感,少了人情味,過年不再是最特別的日子。年味自然會淡。

  • 2 # 培訓愛好者

    我記得小時候家裡都會聚在一起放炮仗、放煙火。但現在過年在一起大家也都是各自刷手機,連紅包都是在手機上搶了。

    都說網際網路讓複雜的世界變簡單,但卻也讓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互動變少了,心的距離變得更遠了。

  • 3 # 東北薛多多

    首先對過年的期待感不一樣了,以前大家都特別盼著過年,因為過年能吃到很多平常吃不到的東西,有新衣服穿,有糖吃,這是一年一次獎勵自己的機會,所以內個時候的人都盼著過年,大家熱熱鬧鬧的聚在一起。現在呢,過年吃的東西,穿的衣服,平時想買也能買到,不用非得等到過年這個特殊的日子,朋友想聚可能抽空聚一下,國民生活水平高了,對過年的期待感就有所降低了

    其次對過年的看法不同,以前有句話: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現在很多人覺得過年是一筆非常大的開銷,還必須得花,尤其是回到老家,有些人的攀比心理一發作,總想找回點面子,這個年過得就很累,心情影響氣氛,之前過年大家都圖個團圓樂呵,現在想法一多,這個氣氛未免有些尷尬,所以有些人愁過年,這樣可能會讓他經濟有些崩潰

    再次年代壓力感不同,現在都是快節奏,高效率,便捷式生活,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以前因素太小了,而今過年成為了一種唯一一次放“長假”的機會,很多人都選擇了好好休息,睡了個懶覺,宅在家裡,出門還得精挑細選,梳妝打扮,太麻煩,逛街的少了,自然感覺年味淡了

    最後交通和通訊的發達,其實我現在覺得現在最有年味的地方還得是火車站,你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為過年而忙碌這,現在交通和通訊特別方便,平時就可以語音影片。過年見面也不那麼期盼了,網購快遞尤其發達,買點年貨可以直接從網上訂,不用逛街,省時省力,出去的人少了,感覺年味也就淡了

  • 4 # 最浪漫的事

    現在的我們老說:年味越來越淡了!現在鞭炮也不讓放了,更不像過年了!

    真的是這樣嗎?我們遙想的曾經的春節,真的比現在好嗎?

    不如我們先探究一下,曾經過年過的是什麼吧!

    第一肯定是期盼:

    新衣服、好吃的、壓歲錢。。。。

    說通俗點就是物資極大的豐富,平時捨不得,想要得不到的,不管是什麼理由什麼目的,都會在這幾天突然的就實現了。所以,小時候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常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到過年就怎麼這麼樣。

    人生的意義不就是這樣,有盼頭才有動力,才會在乎。

    如今的時代,每一天都是物資極度豐富,只要你經濟能力許可,你每天可以穿新衣,每天可以山珍海味,還不會重樣,孩子根本沒有缺錢的概念。那麼,問題來,過年和平時有啥區別呢?

    沒有了期盼,也就沒有了在乎!

    第二是過程

    過年的準備在過去來說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進入臘月基本就算年了,各家各戶,開始年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物資的稀缺和人口的眾多,以及經濟條件的不允許,往往會為買到一塊肉高興半天,為託一次人情搞到一些年貨開心,鄰里之間也相互幫襯、討論,你家這個怎麼做,我家這個怎麼弄,我幫你你幫我,看著年一天天近,家裡的櫃子、罈罈罐罐,房樑上,掛的裝的都是滿滿的年貨,這種滿足感,會在長時間的準備過程後極度舒適。

    現在卻不同了,會做的越來越少,現成的東西太多,包裝還好看,以前忙碌大半個月還不一定搞定,現在開個車過去,半天完事!

    這可能就是我們常說的過程比結果重要吧!沒有了過程,結果也就寡淡了!

    最後是氛圍

    其實這個最後才是年味消失的主因!

    有人說不準打爆竹,所以不像過年。

    不排除爆竹的作用,但年味的消失缺的只是一掛爆竹嗎?

    擇業方式的改變,城市的大發展,原有的較為固定的生活環境,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一家人天南海北,老的單位,居民點,甚至村鎮早就四散分裂,交通更便利,人卻懶惰了,忙忙碌碌一年,不想再勞累了,快節奏的生活,你也無暇抬頭看看鄰居是誰,人情淡了,親情也遠了。

    消費方式的升級,有人過年去北方看雪,有人去南方曬太陽,春風得意都在路上,你去的地方是他鄉,旅遊點人多了,家鄉人就少了,過年不就圖熱鬧,沒人鬧誰去呢?

    娛樂方式的多樣性,以前一家看一個電視,看同一個節目,為了看電視搶遙控器,春晚喜歡也好討厭也罷,沒有選擇,單一但有共同性,有共同話題才有互動,現在不一樣了,不愛看不愛玩,那你忙你的我忙我的,電視給你,我不還有手機嘛!你看的是晚會,我玩我的遊戲,你說的我不懂,我玩的你不會,和平時並無不同,寡淡的平靜!

    不能說社會、科技的發展,給我們帶來的便利,和造成的鴻溝是沒殺年味的主因,或許該說生活在變,而我們對年的觀念卻沒有變,我們需要年味,但不應該是曾經的那種,古人可以創造出屬於他們的節日文化,我們為什麼不可以呢?

  • 5 # 琉璃沙2

    時代不同了,過年主要是團員,回家,探親訪友。而現在的年輕人往往更喜歡外出社交,網路交際,等等。娛樂方式不一樣了。

  • 6 # 中華好詩詞

    年味越來越淡的六大因素

    很多人覺得年味越來越淡,過年越來越沒有意思。我認為,年味越來越淡主要有一下六大因素:

    一、物質條件的充裕,讓人們過年的期望值降低。

    以前過年,無論是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的農村,還是剛過上好日子的城市人,一到臘月就期盼過年,希望過年能夠吃好、穿好、玩好。以前過年,對小孩而言,意味著放鞭炮、掙壓歲錢、有好吃的。對大人來說,則是走親訪友,把盞歡飲,舞龍耍獅。如今,這些事情平時都能做到,平時也能享受和過年一樣的生活,日常生活和春節期間已沒有多大區別,人們對過年的熱情必然會消減,也就沒有了更多的歡樂與期待。

    二、以前過年的許多風俗,沒有保留和延續。

    春節期間,鞭炮聲、鑼鼓聲給春節增添了許多熱鬧、喜慶的氛圍。近年來,由於空氣汙染,禁放、限放煙花爆竹已經成為常態。敲鑼、打鼓、舞獅子、踩高蹺、街頭評書等民間娛樂,現在也基本看不到蹤影,我們正在和一些曾經深入骨髓的文化與傳統告別。

    三、交通、通訊的發展,降低了人們過年團聚的激情和熱情。

    與過去相比,交通和通訊的發展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發個微信、打個電話便可以加強聯絡。電視、電腦、手機以及各種社交軟體,提供了很多新的過年方式,這些方式新鮮、有趣。與之相比,傳統過年的內容則遜色不少。網路平臺推出搶紅包、集福字的活動,讓人們忙於搖手機、求福字、發紅包,沒有時間和家人們一起品味過年的歡樂。

    四、城鎮化的快速發展,讓人們過年歡聚的時間越來越短。

    外出務工人員大多在年三十回家,過了正月初五,又離家返到工作崗位。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子女是在這家過了年,又往另一家趕赴。來去匆匆,回家過年的時間,大部分都耗費在路上,家庭的歡聚也只有一兩天時間,轉眼又變得冷清,這種快節奏的生活使過年相聚時間變短、內容變少,甚至成為一種流於表面的儀式,失去了全家人一起過年的樂趣。

    五、傳統信仰的缺失。

    年味越來越淡的另一個原因,是信仰缺失。過去新年,老人敬畏神靈,信仰祖先,祈求幸福。春節一個重要部分就是祭祖、請神,包括送灶王爺上天、祭財神,祈求風調雨順和五穀豐登等。祭灶神、貼春聯、貼門神年畫等春節習俗,都是與祭祀相關。現在的年輕人,不瞭解過年的根源,體會不到過年的重要性,當然就無法從內心深處產生對年的敬畏。

    六、對過年的重視程度在降低,為過年而精心準備的人在變少。

    過年這一習俗,是發源併成長於農耕文明。以前過年的時候,大家一起休息、娛樂,很早就準備過年,年味就很濃厚。現在,人們常年在外打拼,沒有多少精力為營造年味兒做大量準備工作,年味自然要淡了許多。

    導致年味越來越淡的因素還有很多,請更多的朋友一起來進行分析和探討,共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與途徑,讓中國年的味道越來越濃,越來越有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採超照膝關節能看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