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017
-
2 # 宋宋談教育
現在初高中生寫作業寫到很晚很普遍,學業競爭壓力大,孩子承受的也很多,當然也不是所有都寫到非常晚。如果寫到太晚影響休息,對後續學習產生影響就要考慮和孩子談一談,如何加快效率解壓。
孩子寫作業太晚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現在老師佈置的作業量大,甚至有些是重複鞏固的內容;二是孩子的效率低,磨蹭或者不會做作業計劃,導致拖延很久。
那怎麼提高效率呢?寫作業,策略其實很關鍵。初中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要好些,但架不住作業量大,所以這些寫作業前的準備很重要。
一,列好寫作業的計劃。把所有學科的具體作業專案全都羅列出來,並且在作業旁寫上預估時間,開始寫和結束的時間,這樣也會提高對時間的把控能力。
二,作業之前建議先複習一天的知識,鞏固好再寫作業,效率也能加強,以免寫到不會做的,感覺沒學過,還影響心情。
三,寫作業的順序建議先做中等難度,需要腦力的,一開始做作業勁頭足,也最清醒,可以先做有點難度但能解決的,鞏固知識、鍛鍊逆商又增強信心,然後可以安排相對簡單的和難度高的穿插進行,最後寫最簡單不費腦的,因為最後精力可能不足,最簡單的輕鬆完成,給寫作業收個好尾,也有助於睡眠。
四,寫作的環境很重要,房間要安靜和整潔,沒有雜物,也沒有玩具和書籍分心干擾,建議有單獨的書房寫作業,桌子不對著門也不對著窗,讓孩子全心寫作業。
-
3 # 江海志
江湖滿地一愚翁認為,這是絕大多數初三學生和家長每天的痛。我教過5屆初三,非常清楚這個痛給學生和家庭帶來的創傷。江湖滿地一愚翁根據多年的觀察,嘗試給各位初三的學生和家長支幾招。這些招對初一、初二的孩子也有參考價值。
1.提高寫作業的效率。
每天寫作業到很晚,是因為作業的確多。不寫到很晚,是寫不完的。但一天就24小時,要想早點寫完,最根本的辦法就是提高寫作業的效率。畢業不久的一個學生,初三時作業再多,她也從來沒有在晚上10點半之後上床。她的作業質量很高。我讓她班會課分享經驗。她的發言不長,關鍵詞就是“心無旁騖”。
要想提高孩子寫作業的效率,要從兩方面入手,第一就是孩子個人的心無旁騖、高度專注。第二是我們家長要為孩子提供“心無旁騖”的學習環境。安靜的書房不被打擾。電視機的聲音調小,甚至關閉……這些是物質環境。我們家長更要重視“心無旁騖”的精神環境。夫妻之間有或大或小的衝突,不要讓孩子知道。初三的孩子一般已經很懂事了,父母衝突很容易分散他們的學習注意力,甚至嚴重影響其學習狀態。家庭遇到的一些或大或小的難題也儘量不要讓孩子知道,不要孩子因此分心。孩子太累的時候,我們家長一兩句鼓勵安慰的話,一杯熱茶,一個巧克力等等都會讓孩子振作精神,從而提高寫作業的效率。一言蔽之,隱藏和消除一切可能影響孩子“心無旁騖”的物質、精神因素,為孩子的“心無旁騖”提供精神加油站。
2.利用白天一切可利用的時間做作業。
那位從來都在晚上10點半前高質量完成作業的女生,經驗分享的關鍵詞還有一個:白天做一些。
她說,中午12點10分放學,她不到12點40就可以吃完午飯。下午2點30上課。中午這1小時50分鐘,除了睡30分鐘左右外,其它時間基本都用來寫作業。這段時間她差不多可以做完老師佈置作業的一半。
她還說,儘管初三幾乎沒有自習課了,但偶爾還是有的。自習課可以做不少作業。
她還說,放學回到到家跑完1000米後,離吃晚餐的時間還有30分鐘,她會立刻寫作業。
前一陣子,上高二的她回校看我。我問她現在還能10點30半上床睡覺嗎?她笑著說,基本可以。
3.跟老師協商作業。
剛剛提到的學生畢竟是個別。大多數初三的孩子一時半會是養成不她的好習慣的。但是每天作業寫到很晚的問題必須解決。否則休息時間不夠,影響第二天的學習狀態,影響第二天做作業的狀態,如此惡性迴圈,成績越來越差,身體也會支撐不住。
由於班級授課制體制下很難實施因才施教,連分層作業都也難以較好地落實。我們老師佈置的作業一般是統一的,即所有的學生做同樣的作業。當然,這是不科學的。於是有人就採用分層作業的辦法,不同的層次的學生做不一樣的作業。但是如此一來,作業評講就成了大問題——課堂上到底評講哪個層次的作業?全都評講,沒時間;評講某個層次的,對另外層次的就不公平。佈置統一的作業是不得已而為之。但是事實上,很多學生某些作業是完全不必要做的。我們老師非常清楚這一點。所以跟老師協商做統一作業中的哪些作業,不做哪些,是減少作業負擔的很好辦法。我們絕大多數老師都能接受這一做法。因為這既減輕了學生的作業負擔,又減輕了教師批閱作業的負擔。有些人或許會認為,大概只有優秀的學生可以跟老師協商作業吧?其實不然。只要學習態度沒問題的學生都可以跟老師協商作業。把作業中對於自己而言,太簡單的和太難得剔除掉,作業負擔就會大大減輕。
另外,像一些理科作業,若看一看,在紙上畫一畫就會做的題,就跟老師協商,申請不把答題的全過程寫下來,或者乾脆不做。
4.跟學校教導處協商作業佈置。
由於教育理念的落後和教學方法的不科學,很多孩子剛上初一,學習的主動性就被完全扼殺,老師若不佈置作業,他們就不會主動學習。因此,為了讓學生課後還能學自己的學科,各科老師都最大限度的佈置作業,唯恐作業少了,學生學自己學科的時間少了,導致班級成績下滑。這是作業太多的根源。如果您孩子的初三老師都是這樣,您可以跟教導處協商,建議教導處給老師立規:(1)語數英家庭作業完成時間不超過40分鐘,理化政不超過30分鐘。雖然這難以把控,但有規定總比放任不管好。
(2)教師要先做自己佈置的作業。教師要剔除一些無價值的或價值很小的作業,絕不佈置不必要重複訓練的作業,也不佈置過難或過易的作業。
(3)對教師的期末考評增加作業質量這一項。對於佈置不必要的重複作業等情況要追責。
5.以上所有辦法,還是不能解決每晚寫作業寫得很晚的狀況。我建議,到了10點半,做不完的作業就不做了。先做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作業,到了10點半,必須上床睡覺。對於學習而言,最重要的是課堂學習。保證充足的精力上好課才是提高成績的王道。至於作業,盡最大努力完成。不能讓作業成為摧殘孩子健康、降低孩子上課學習效率的“罪魁禍首”!
江湖滿地一愚翁用生命答題,渴望您的欣賞與批評!
回覆列表
我今年剛好帶的就是初三畢業班,有不少孩子經常寫作業寫到很晚,究其原因有: 一是老師佈置的作業量太大,二是孩子的動作慢,學習效率低下。
我們先來說第一個方面原因。初三到了後期的總複習階段,有不少老師喜歡題海戰術,兩天一套甚至一天一套模擬試題,孩子只管埋頭苦寫 。我堅決反對這樣的做法,實際上,每一套模擬試題上都有大量的重複題型,而學生對於已經掌握的知識點再做大量的重複訓練,只能說是在浪費他們有限的複習時間了!
那麼老師應該怎麼辦?複習要有針對性,訓練也要有針對性,也就是我們經常強調的“精講精練”。
所謂“精講”就是指複習既要整體把握,又要抓住重難點。比如英語老師在複習八大時態時,首先從定義,謂語構成,時間狀語及運用四個方面全面地歸納總結,然後抓住時態的重難點進行復習,重點是各個時態的運用語境,而難點顯然就是現在完成時態。
所謂“精練”就是訓練要有針對性,訓練量要適中。現在的複習資料五花八門,把握不好的話,學生的題目是永遠做不完的。所以授課老師對複習資料的質量要做好甄別工作,即便同一套模擬試題,我們沒有必要要求學生全做,要為他們篩選出有價值的題目來做。
作業做到晚的第二個方面原因就是孩子自身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家長或老師總喜歡歸咎於孩子動作慢,問題的實質是孩子的學習效率低下。導致孩子學習效率低下的因素有:
1、對45分鐘的課堂教學接受得不好。有時候是孩子不夠專注,有時候是他們沒有聽懂,跟不上老師節奏。我對孩子的上課專注度要求很高,通常 我可以原諒他們在作業上犯些錯誤,但上課走神了是嚴懲不貸的。還有就是不可以不懂裝懂,兩天見不到孩子問問題,我是要私聊的。
2、作業前不復習,這是大多數孩子的通病。很多孩子回家抓到作業就開始做,結果上課的很多知識遺忘了,作業做起來自然就慢。克服遺忘的最好辦法就是複習,作業前的複習對於孩子學習至關重要,所以我會要求家長協助我,強制性地養成孩子的這一習慣。下圖我是我的作業通知:
3,注意力不集中。很多孩子做作業磨磨蹭蹭,有時候人在心不在,有時候又是做一會兒玩一會兒,這樣怎麼能把作業做快做好呢?
要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可以給孩子制定科學的作息時間及計劃,讓他們有條有理地學習。還有就是限時作業,這可是很多高考狀元的學習法寶之一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