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民俗勝芳
-
2 # 筆下有情寫凡塵
既然是家鄉,自然是土生土長的,也自然談不上適應之說了。
我的家鄉山東,我生在那兒長在那兒自然也是適應那兒的。家鄉重孔孟之道,禮節繁多。比如從小奶奶就教育我們,吃飯時長輩坐上位,第一碗飯端給長輩,長輩不動筷子,晚輩不能先動。不能咬筷子頭,不能敲碗筷,不能吧唧嘴,喝湯不出聲。給人添飯不能問還要飯嗎。有客人來,水要倒淺,酒要倒滿。客人在不掃地。
在外地的子孫,過年一定要回家陪長輩。過門的媳婦不能在孃家過年,生孩子。要過了大年初二才能回孃家,因為我們這兒初二是給祖先上墳的日子。
過年時晚輩要給長輩磕頭拜年。在我十幾歲是還有很多這樣的禮節,現在隨著老一輩的人過世,磕頭拜年已經看不到了,大多以鞠躬代替了。
年後我們家鄉有大秧歌,跑旱船,跑驢,高蹺等。正月十五花燈節,放煙火。我小時候還有唱戲等。
正月二十五要打囤,囤就是農村盛糧食的物件,圓柱型的裡邊空心。早上小孩子們還沒起床,老人會在院子裡用灶底灰畫一個圓圈,再畫一個梯子形狀,每個圓圈裡扔一種糧食,還要有一個錢囤,裡面放上從大到小面額的錢,太陽一出就把這些都收拾了。一直熱鬧到出了正月。
正月裡,有舅舅的不能理髮,過去叫剃頭,說法是正月剃頭死舅舅,起源無從考究,一直延續到現在還有這種習俗。
出了正月,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剃頭鋪子要排隊了,稱為剃龍頭。這一天要上供,吃餃子或者烙盒子,炒豆子,因為驚蟄到了各種蟲蟻經過蟄伏都甦醒了。過去都住平房,像蜈蚣蠍子這一類的會蟄人。炒豆子,烙盒子的意思是《炒蠍子蜈蚣爪》從此家裡沒有這些蟲蟻。
還有很多的風俗習慣,有好的也有陋習。經過一代又一代去糟粕留精華,現在流傳下來的基本都是一些文明,和諧的風俗。
-
3 # 傳哥37677215
我們是客家人,對自己的傳統民風民俗當然很適應嘍!從客家風情到客家文化處處都顯現出客家人的特色民俗。客家人的教育觀是:養子過學堂,養女過家娘。家無讀書子,官從何處來。秀才不讀書、好像窮家不養豬。客家婦女必須會:灶頭鍋尾、田頭地尾。生兒育女、孝敬老太,侍奉老公,勤儉持家。客家男人做到:發家致富、買田置業。孝順父母,管好婆娘。男人還有一種責任:閒時莫鬥伍、年節莫退辭。
-
4 # 浮蓋山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區域的本土除了使用特殊方言交流外,還有繼承先輩遺存下來的風俗習性和習慣,這種民俗性的民間傳承,已經深入人心和深深印在人們的腦海中……!
我的家鄉位置和環境比較特別和少有,處在三省交界地帶,西南面沿接武夷丹霞地貌至江西交界地,東北面沿接浙江龍泉地貌至北浙江小鎮交界地。
唯一的好處是方便,上外省去猶如去自家菜園子般自由省心,一是能使人眼界開闊,二是能學別人之長,克自之短,旅遊、學習、交流,一站式到位;對於本土的生活習慣外、民俗和風俗習性一般體現在節日中,人們比較重視,承辦的積極性也特別隆重:
一,浦城剪紙浦城剪紙大者盈尺、小僅方寸,因題材而異,其形狀或方或圓或菱或矩,其藝術特色既保有閩北民間藝術韻味,又深受歷代文人詩詞和中國畫藝術影響。
2014年11月,浦城剪紙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擴充套件專案名錄。福建浦城剪紙源遠流長,據清代梁章矩《歸田瑣記》記載:“常見家人饋贈果品,必嵌空剪雕四字好語,如長命富貴、諸事如意之類,其婚娶喜慶之家,所用尤繁”。
浦城剪紙主要透過線條表現形體、質感,注重神情意態變化,富於傳神,畫面豐滿、質樸,俗中見雅,雅不脫俗,生機盎然,寓意祥和。浦城剪紙取材多源於民間各種歷史人物和飛禽走獸、花鳥蟲魚、瓜果菜蔬等等。
浦城剪紙藝術,是畫中有字,字中有畫,有高超藝者,已收徒傳術或辦培訓班,但它畢竟是勞神勞力的一種高腦力勞動,短時間內難已見效,頗有點後繼乏人的意味,近年已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希望浦城剪紙藝術能在原有的基礎上發揚光大、傳承式發展。
二,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一項重大的賽事和活動,是端午節包粽子、嘗粽子、划龍舟必不可少的節目。一般在賽前二至三個月預備賽事、人員、划船等各項事宜。
大賽一般先選擇在寬闊的水面進行賽事活動,選出幾支或多支隊伍參賽,比賽結束分出甲、乙、丙三個大項,即冠亞季軍,按級別分給獎金和一定的物質鼓勵。
一般在賽龍舟前三天舉行祭祀河神話動,預示能完美順利完成比賽等各項活動,也有贊助商出錢出物的,可在分割財物上不一定非常完美順從人意,造成一定的怨言;可對贊助商來說,這種吃力不討好,花錢辦不成好事的感受,隨後就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現在一般是本地村基層合辦!
三,舞龍燈這種舞龍燈不象廣東特殊大型幾支隊伍競賽的舞龍比賽。一般在舞燈前一個月準備好舞龍燈的各種材料。
這種舞龍燈沒有競賽,舞者具備一定的水平即可,透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就可以走馬上場。用材料做好一條長龍形式,按每段分段式,可以舉著揮舞就行,再把每段連成一條完整的龍,並在上面配置燈火即大功告成。
舞龍燈的形式是走村串鎮,在舞龍前每家每戶派發燈貼,收過燈貼的表示接收,並有一定的金錢獎賞。舞龍燈一般在夜晩舉行,碰上舞草龍者(稻草裝粉、舞者是小孩),還得讓道,見者大三分;接燈貼者都得準備一定數目的錢幣,還得上香、放鞭炮,準備霄夜等格式迎接舞龍燈者的到來……!
四,皮影(提線木偶)皮影一般出現在東南沿海一帶,如泉州、晉江範圍,內地少有。後來有人學成皮影戲,拿到內地演出,並受到一定的歡迎和喜好;由於現在的年青人很少學皮影,傳承有一定的難度,再後來皮影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內陸地區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消失於無形之中。
一個地方的民俗風俗習慣是特定的形式,很難改變,如果是形成一種良好的習性風氣,哪是值得學習、傳承,然後發展的;至於哪些微弱、渺小的風俗習性也會漸行漸遠,逐步被人淡忘,遺忘在不人注意的旮旯角落之中!
回覆列表
我的家鄉勝芳鎮隸屬於河北省霸州市。這裡的民間文化異常豐富,人們熱愛自己的家鄉,對家鄉文化非常自信和自覺,對家鄉有特除的情懷和情節。
勝芳雖然地處北方,卻因周圍被溼地所環繞,有多條運河交匯,從而孕育出獨特的有別於北方農耕文化的勝芳文化。在文化視角下的“勝芳現象”在華北文化區猶如干旱地帶中的一塊綠洲,其所傳遞的文化資訊難能可貴,勝芳文化在中國民間文化中具有它的獨特性、多樣性、原真性和專業性,從河北省的非物質文化遺存來說,勝芳古鎮是最為集中、最為豐富和最為完整的,即使在全國能與勝芳非物質文化相比的地區也並不多見。這裡仍然保持著傳統社會中縣治一級所有國家禮制完整性的存在,其保留的許多歷史細節都值得研究者去發掘,可以稱之為漢學研究理論的試金石。因此,專家們普遍認為勝芳堪稱為華北地區民間文化的活化石。
自從隋唐運河開闢了勝芳的文化之源,這裡成為了南北文化、北方遊牧文化與中原文化等多元文化交匯碰撞之地。金朝定都北京以後,這裡又是天子腳下一個重要的京畿重鎮。明朝永樂年間奉旨移居此地的官宦家族使得江浙文化融入勝芳。尤其明清時期這裡倍受中國皇城文化和“儒釋道”的影響;在清朝進入鴉片戰爭以後,這裡又過早地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影響。由於這裡水路發達、多元文化的彙集融合,加上物產豐富,在明清時期已經成為了中國北方重要的商業文化重鎮,清末民初的勝芳已經成為繁榮鼎盛的歷史時期。這些厚重的歷史積澱和文化底蘊,加上百姓的富足,人們抱著“好者為樂不為冤”的心態去參加各種民俗活動。勝芳歷史上發達的航運、漁行和草行傳統行業,承載著傳統文化底蘊的娘娘廟會、關帝水會和火神祭祀三大廟會體系;勝芳傳統社會的民間文化生活異常豐富。歷史上“勝芳的會”的盛況,從天津流傳“北京的人、天津的水、勝芳的花會、安國的藥”的一句俗語中得到了充分認證。
隨著歷史變遷、生產條件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勝芳的娘娘廟會和關帝廟水會雖然已消逝沉寂在歷史長河之中,但是勝芳目前仍然儲存著非常豐富燦爛的文化遺產,有花會、民間信仰、節日、民歌等多個體系構成並互相巢狀的文化系統,還有獨特的婚俗和語言文化。勝芳深厚的文化沃土,使得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了良好滋孕和傳承。具體地來講:一是勝芳傳統文化的思想在百姓頭腦里根深蒂固,文化與生活緊密相連,已融入勝芳人血脈裡的文化基因是勝芳傳統文化生存的根本。二是勝芳以民營經濟佔主體,百姓相對富足,人們要追求精神層面的享樂,在不排斥外來文化的同時,人們積極投身到了各種花會活動中去。三是勝芳年輕人不外流,即使上了大學,學業有成後大部分返回家鄉繼承父業或著創業,這與國內大部分村鎮及邊遠山區、少數民族地區的年輕人外出創業打工緻使人員流失嚴重,造成了傳統文化傳承困難的情況。勝芳的情況與此狀況恰恰相反,勝芳的很多年輕人及兒童成為花會會眾,已經成為了民間文化傳承的主體。這些正是當今勝芳傳統文化佔據社會文化主流地位的主要原因根本所在,豐富多彩的勝芳民間文化不愧稱之為華北民間文化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