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鳴沙古今
-
2 # 休閒宇宙
魏忠賢就是一個觸犯了官員利益,還做事不安官員套路出牌的宦官,現在世界上最出風頭的二貨特朗普做事風格跟魏秉筆有的一拼目的也基本差不多:給國家多撈點錢,但是做事風格的確不靠譜。不過呢,那個時代,太給官員面子的確解決不了稅收和黨爭問題。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魏忠賢更多保護基層民眾的利益,畢竟稅是面對富人收的,主要用於對努爾哈赤的戰爭上了。
-
3 # 歷史守望者
魏忠賢顯然不是一無是處的,魏忠賢的為人和作風確實有許多讓人詬病之處,但他留給後人的惡劣形象絕對是被東林黨人扭曲誇大加工過的。畢竟明末魏黨和東林黨人鬥爭太過激烈,東林黨人曾遭到魏黨的嚴重打壓傷亡慘重,而東林黨人又不都是正直之輩,在魏忠賢倒臺後對其進行抹黑基本上是可以確定的事。
從維護國家利益方面來看,魏忠賢是有采取過一些積極措施的,就以國家稅收為例來說吧。我們知道東林黨其實代表的是江南一帶士紳、地主階級的利益,所以東林黨人是反對朝廷向商人、地主階級徵收工商業稅、礦稅的。在戰事、災害頻繁的明末,國家是很需要有足夠的財政收入來保障各項事業的正常進行,然而東林黨人一味的以階級利益為出發點反對國家徵稅,這其實是舍大家為小家的自私行為,國家興亡匹夫尚且有責,更何況堂堂的朝廷大臣呢!
而魏忠賢在任期間是力主徵收工商業稅和礦稅的,拋開黨爭因素不講,魏忠賢為國家徵稅確實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從後來的崇禎年間國家沒錢打戰這個情況來看,也證明了當初魏忠賢力主向資產階級徵稅的正確性,至少說在徵稅這個事上魏忠賢做的比東林黨人要好。
-
4 # 仰望星空的小蝸牛
宦官亂政的頭牌——魏忠賢
大明王朝的奠基人朱元璋萬萬沒想到,自己確定的宦官不得干政的祖訓,再其百年之後,宦官慢慢滴由幕後到臺前,在慢慢走向舞臺中央,宦官干政、亂政,還執了政。這一現象表現的最為強烈的,莫過於與熹宗朱由校的在外7年,而魏忠賢則當之無愧宦官亂政的頭牌。
集權政治的怪胎在中國歷史上,大明王朝是講中央集權發展到登峰造極的一個封建帝國。明太祖朱元璋是個不怕苦、不怕累的皇帝,為了防止權利被分散,硬是取消了已經執行千年的宰相,所有的一切都親自上手,且留下宦官不得干政的祖訓。可是從成祖朱棣以後,大明王朝的皇帝遠沒有明朝開荒者朱元璋那麼勤勉,為了減輕自身負擔慢慢滴開始重用太監,為了監視部下成立東廠、西廠。於是,宦官的權利是大漲,掌印、批紅、特務、監軍……所涉及領域之多,權利之大,干政時間跨度之長,是前所未有。魏忠賢正是從這一王朝體制亂象中孕育生長的毒瘤怪胎。
亂政頭牌的晉級之路魏忠賢,曾用名李進忠,原本就是個市井無賴,小混混,原本結過婚,生有一女。奈何好賭成性,加之點子太背,欠了一屁股賭債。據說為了躲債決定進宮當宦官,為了湊路費竟然把女兒賣給人家當童養媳。就是這樣一個人,竟然自宮以求入宮,功夫不負有心人,魏忠賢做到了,而且在宮中與朱由校的乳母客氏勾搭上了,兩人聯手用“紅丸”讓明光宗朱常洛在皇位上待了一個月就崩了。朱由校繼位後,經客氏從中調和,魏忠賢很快得到了賞識。一個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魏忠賢竟然當上了司禮秉筆太監,後來又掌管了“東廠”,控制了特務機構。最後牛到自稱“九千歲”。就這樣,魏忠賢超越了他的前輩王振、汪直、劉瑾,爬上宦官專權的塔尖。
腐朽皇權的職業代理267年的大明王朝,手握大權的宦官者不是少數,但不是每個都能專權干政。明成祖雖然也重用宦官,但他本人是個狠角色,加上三輔政,宦官難以專權干政。三楊死後,王振才得你發揮,併成就了土木堡之戰。而到了大明王朝後期,皇帝是一代不如一代,朝堂也少有股肱之臣。由此給宦官以可乘之機,成為皇權的職業代理。朱由校16歲當了皇上,對木工製作情有獨鍾,對治國更本不放在心上,而是委託魏忠賢代為辦理。於是魏忠賢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皇權代理人,肆無忌憚地以皇權之名為所欲為。
壞事做盡的閹黨頭人做一件壞事容易,難得是一生做盡壞事不做好事。這個難事,魏忠賢做到了。魏忠賢這個沒有半點保守,沒有半點文化的渣子,一上臺就清除了楊漣、左光斗、周起元、李應升等人,徹底將東林黨人清除朝堂,而魏忠賢自己卻建立起自己的黨羽:五虎、五彪、十孩兒、四十孫……閹黨遍佈朝野,而這些黨羽所做的一切壞事,惡事都應該由起頭人來埋單!這一點是毫無質疑的!
宦官集團的徹底陷落年僅二十三歲的朱由校不知什麼原因,吃了本想長生不老的“仙藥”崩了。因為沒有子嗣,只得兄終弟及,於是信王朱由檢繼承皇位,也就是崇禎皇帝。要說崇禎朱由檢年紀輕輕,但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他上臺後的第一個 大動作便是剷除閹黨,不可一世的魏忠賢,也只能選擇自殺,閹黨成員也是殺得殺、剮的剮。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專權干政的宦官集團,因為朱由檢繼位17年後,大明王朝就落幕了。
混淆是非,顛倒黑白,妄圖將奸佞之臣洗白是絕對不可以的。魏忠賢是壞的透頂,壞事做盡的十惡不赦之人。如果他還有點作用的話,無非牽強附會兩點:一是以身自宮,算是為古代醫學外科做了貢獻,但因其沒有詳實記載,這點貢獻也就沒有了;另外一個就是專權干政推進了大明王朝的滅亡,我想努爾哈赤地下有知的話,會感激魏忠賢的!僅此而已,連做人渣都不配的魏忠賢。
-
5 # 驛城沒有土地的農民
首先說明魏忠賢絕不是一無是處,一個一無是處的人也到不了他那個位置。說他是好人肯定也不是,他也是靠勾心鬥角踩著別人一步一步上位的,那些敗在魏忠賢手下的人能力肯定是不如魏忠賢的,不然也失敗不了。魏忠賢上位的幾年,事實上國家都正常的運轉,各種危機都能以正確的方法處理,基本上物盡其用,人盡其長。這是魏忠賢的功勞是別人搶不走的。
回覆列表
隨著明亡於崇禎的幾百年來,後世對於魏忠賢的評價一直是有爭議的,大部分人認為他是十惡不赦的奸臣,卻也有人說魏忠賢是一個忠心耿耿的能臣,是對是錯議論紛紛,那麼魏忠賢到底是怎樣的人?他是否真的一無是處?實際上歷史上一直流傳著幾個疑問,剖析一下這幾個疑問的答案,或許能說清楚魏忠賢的一些問題。
疑問一:魏忠賢權傾朝野,一手遮天,為何不廢掉崇禎,自己上位?
彼時的魏忠賢,受到天啟帝的寵幸多年,黨羽眾多,權傾朝野,在宮內有他多年來培養的勢力,而且崇禎繼位不久,人心未穩,魏忠賢應該有可以殺掉崇禎的機會,為什麼至死他都沒有動手呢?終其原因說魏忠賢對大明還算是忠心的,隻手遮天也只是停留在對權力的慾望,他只是想攀附在皇帝身邊,爭權奪利,儘管他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九千歲”,但並沒有篡權的想法。
疑問二:為何天啟帝死前叮囑崇禎說“勿殺魏忠賢”?
天啟帝朱由校臨死前曾叮囑崇禎,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對魏忠賢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天啟帝何以如此評價魏忠賢?是因為魏忠賢做了一些對大明有利的事。前期魏忠賢能夠認識到遼東與京師的唇亡齒寒的關係,支援孫承宗的推進戰略;後期魏忠賢任由袁崇煥督師遼東,對袁崇煥從政治、物資、軍餉、軍備等各方面支援還算給力。也正是在天啟六年,在對抗後金的戰爭中,袁崇煥取得了歷史上著名的“寧遠大捷”,在此戰中,努爾哈赤身受重傷,不久死去,後金被迫退兵。這次大捷,對明朝的防禦戰起到了深遠的影響,延緩了後金對遼東的進攻。
所以說,天啟帝臨終前的叮囑雖然摻雜著個人私情,但最主要的是他認識到了魏忠賢身上有一些優點:在處理“大事”方面的清醒和果決,尤其是在維護大局、知人善任等關鍵問題上。
疑問三:明亡前4天,崇禎為何下令厚葬魏忠賢?
魏忠賢把持朝政期間,雖然專擅朝政、打擊異己,但同時卻迫使“東林黨”不敢大肆培植自己的勢力。魏忠賢一死,以東林黨人為首的文官勢力無人制約更加膨脹,開始變本加厲的撈錢。崇禎上位之際,國庫空虛,吏治腐敗。並且,此時外有後金勢力不斷強大,虎視眈眈欲侵略明朝,內有李自成等農民起義不斷,軍費和賑災費用便成了崇禎需要急切解決的事情。然而,沒有了魏忠賢,崇禎的話根本沒有威懾力,那些大商人、大地主、文官集團一邊囤積財產,一邊向皇帝哭窮,死活不願意拿出自己的財產。
在李自成攻克北京近郊時,太監曹化淳曾說:“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此時的崇禎想起當年天啟帝的叮囑,才幡然醒悟,明白了魏忠賢對於皇權的重要性,才秘密下旨將魏忠賢的遺骸收集起來安葬。
綜上,透過解開以上幾個疑問真相,我們應該能得出以下的結論:
魏忠賢並非一無是處。他是個大奸臣不假,掌權期間,排除異己,專斷國政,利用東廠殺死楊漣等辱罵彈劾閹黨的東林“名士”,以禁言御史們的彈劾。但是魏卻也是個效率極高的注重實用主義的幹練能人,牽制東林黨,支援遼東戰略,保證了帝國稅收系統的穩健執行;增強帝國凝聚力、控制力,南到廣西、北至錦州盡為掌握。
當然,魏即便不死,明朝早已腐爛也遲早會亡,只是時間的遲早罷了。說到底,魏忠賢充其量只是個衷心護主的奴才罷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檢視我前不久的一篇文章《有人說,魏忠賢不死,明朝不亡,你怎麼看?》,有更詳盡的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