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熱帶雨林的午後
-
2 # 人能弘道
孔子說:“人可以弘揚人生理想,而不是靠人生理想來弘揚人。”
孔子說的“道”是指人生理想,再偉大的人生理想也不可能讓人完美,除非人主動去體驗實踐它。
-
3 # 梁興揚
孔子曾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這句話的註釋在古書中有N種,後世的道教經典也多次引用這句話,當然這種引不是批判,是支援,如《太上妙法本相經》中說“是以聖人之道何求乎?有心者志之耳!是故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這句話可能讓人覺得蒙,人憑什麼去弘道啊?大家須知傳統文化中道不是神,故至高無上,順道者昌,逆道者亡!道不是神,沒有神格和感情,這道可以說儒道、佛道,亦或是我們道教所尊稱的道。
甚至可以是其他信仰所堅持的道,當人選擇了信仰,其實也在選擇不同的道路。很多宗教傳教喜歡用我這個宗教出了多少名人,有多少名人臨死前信我們,這就是認同人能弘道。道能弘人則是某些人信了某個宗教,於是乎我就高貴了,其他信仰的人就低賤了,這就是道能弘人的思想。
所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這句話其實也在說“人不因信仰分別有高低貴賤之分,只因言行有高低貴賤之分。”簡單來說就是儒道兩家認為,哪怕你信仰我們的思想,也不代表你比別人厲害,除非你真的能有超凡之能。
在思想的傳播中這點更明顯,有很多人信仰一個宗教,是因為這個宗教有先賢讓他敬佩感動,反之很多人討厭一個思想,更多的是因為有不少信仰這個思想的是壞人。
作為傳統文化愛好者,我們在生活中如果惹人討厭,那麼必然會讓人厭惡傳統文化!反之如果我們能活得讓人尊重,使人羨慕,那麼你不用宣傳這些,身邊的人自會對傳統文化產生好感,這就是人能弘道。
從心態上看,相通道能弘人這認為信什麼就高人一等者,對自己所信的是盲從狀態,認為信了即可。反之認為人才能弘道者,其實在不斷驗證自己的信仰,透過行為檢驗信仰中的思想是不是對的,有哪些不合時宜了?是在不斷思考。
所以我們可以肯定孔子等支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華夏先賢,他們人格上在信仰
面前並不卑微,他們也不希望後世子孫會卑微盲從。
相信是道弘人,還是人弘道,這不僅是對信仰的態度,也涉及到人生。人活著總要有依靠,如果我們有了依靠便盲從,就想一靠到底,那麼就是相信依靠可以幫助自己一切,相通道能弘人;反之如果人有了依靠,想的是努力壯大這個依靠,能不損耗就不損耗,那麼就是相信人能弘道。這兩種人,那種人會過的更精彩,對於成年人來說答案基本上是不言而喻的,因為這世上沒有人會一直給你扶持。
在生活上,相信是道弘人者,依賴心理更重,遇事喜歡麻煩人,別人有能力幫不幫還會怨恨人!但相信是人弘道者,生活更為獨立,在生活中會作為他人依靠,久而久之這兩種人在生活上就會有巨大差距。
當然這種心態還會體現在選擇、學習能力、伴侶等方方面面,這是一個很基礎的觀念,如果讀者以前的選擇不對,現在改變亦為時不晚。
道是超越人的,沒有人之前道已經存在,人只是道的產物。但所謂的道,如果沒有人,道也就沒有了意義,那道與人是怎樣的關係?道本就在那裡,還需要人去宏嗎?人只有不在道上了,才需要修正糾偏,讓人們迴歸到道上來。難道孔子是指這個嗎?但如果迴歸了道,卻不能宏人,那麼,道又有何作用呢?
回覆列表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這句話出自《論語·衛靈公》。對這句話的理解,說得透徹的較少,大多數表現得慎之又慎,又表達得迂曲難解。
簡單說,這句話的意思是,道在社會上的流行和體現,可以由人的作用得到光大;弘揚天道的精神和規律,是提升社會治平和管理水平的根本,道的流行和體現越充分,社會越符合道的規律,社會就管理得越好。儘管如此,道的這種作用,一定要依靠人自己的認識和實行才可以實現,天道在社會的弘揚廣大,是不會自動實現的。
要確切掌握這句話的意思,還有必要做一些細緻的分析。
對這句話的解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兩個:一是對於人與道的關係,要說清;二是對這句話裡前後兩個“弘”字,理解要到位。關鍵點在於說清怎麼算“人弘道”,怎麼算是“道弘人”。這些也是歷來解釋比較糾結的地方。
道和人是什麼關係?
道這個概念,在孔子的時代,已經成為了一個知識和統治階層認識到的關於客觀存在的最高概念。道已經取代了天帝的人格化天道概念,作為理性認識的物件,理性的根據,佔據了知識界思考和敬畏的中心地位。道論是當時知識分子思想的主要理論基礎,大家對於道充滿了尊崇之情,殷殷切切,無比嚮往。孔子說,“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甚至說,“道不同不相為謀。” “朝聞道,夕死可矣。”可見道在孔子心中的地位。
最有代表性的道論,就數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了。
老子的道,孔子的道,雖然有差異,但共同點是主要的。都認為道是不以人的意志和需要為轉移的,道是高於天地,先於人而存在的。道不是人格化的上帝,道產生人,但不是有意識地創造人。道也不是專為人而存在的工具,道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都認為,人和道的區別點在於人有意識,道無意識,道是第一性的,人的存在是第二性的。這是人和道的關係的第一層意思。
春秋時期的這種認識,是中國思想史上的一次巨大進步,是中國社會理性精神的完全自覺的覺醒。由此開啟了諸子百家的思想能夠奔湧而出的閘門。這個時候的道論,是中國思想史上的一個高峰,後來的獨尊儒術,引申出來的天人感應理論反倒是歷史的倒退,是神學回潮的逆流。
先秦時期的道,是理性的道,但道論是完全服務於現實政治和社會生活的。兩者對道的理解有分歧,由此形成的社會主張有分歧,但對道的客觀性、至高地位的認識,沒有分歧。而且都把對道的理解運用到政治、社會的治理思想上。
孔子和老子的道論,都認為社會有道,大道流行,就會迎來治世,大道廢,就是不折不扣的亂世。對道的認識和實行程度,道在社會上的體現程度,決定了社會命運和治亂興衰。而道的流行和體現程度,取決於人,而不取決於道,人是不是自覺地認識和實行道,使社會和人表現出的治亂程度、境界高低,產生了天差地別的距離。
人可以高揚天道,使得社會興盛,人也可能違道而行,社會就昏亂一片,人是天道在人間流行的決定性因素。這是人和道的關係的第二層意思。
從孔子一門的思想看,人要弘道,就是要體現仁和禮、義。《易傳》中說,陰陽之道具體分為三個方面,即天道、人道,地道,在人道的體現就是仁和義。儒家把仁義和天道完全視為一體了。行天道,就是施行仁義。孔子的後學孟子認為人心裡就有仁的種子,可以發揚出來就是仁心。又一位後傳弟子荀子則認為人心本來沒有什麼仁和禮、義,但可以培養起來,也就是“化性起偽”。也就是說,在孔子一門看來,不管有沒有,都要在人心裡培養道心、培養體現道心的仁義禮智信。只有培養起仁心,才能支撐這個社會的生存和秩序。
孔子同時也提出了另一個問題,就是道不能主動在人心和社會上流行和體現出來。
孔子在《論語》裡一再申說,德不是自然就有的,不是容易取得的。孔子對他的弟子說過,“由!知德者鮮矣!” “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這些言論說明孔子及其弟子,對指望人自發地形成體現天道的道德精神,是不抱幻想的,相反,都特別強調,天道體現在人道方面就是仁和義的道德精神,人的道德精神必須依靠人為的、有意識的灌輸和培養。這是道和人的關係的第三層意思。
概括一下道和人的關係方面:
1、道是萬事萬物之本,道是第一性的存在,道支配者人的存在;
2、道是社會治亂之本,道在社會中體現為道德精神,道德興則社會治,道德衰則社會亂;
3、道沒有意識,道德也不會自發在社會和人心中產生和提升,道在社會流行和發揚光大,必須依靠人對道德精神的認識、培養和弘揚。
道和人的這種關係,就回答了人如何弘道,道又為什麼不能弘人的問題。
“人能弘道,”就是指道和人的關係的第三點意思,唯有人的自覺認識和實踐,才可以使得道的規律、本質、作用得以體現出來。
“非道弘人”,就是指道和人的關係的第一點和第二點意思,道雖然是萬物之本,社會治亂之源,但道在人間是表現為仁和義這樣的道德精神的,這樣的道德精神不會天然地產生和光大,人的道德精神也不會自發地自己提升自己,而是需要培養才能提升的。道只能管到自己在人心中起不起作用,管不到自己在人心中到底能不能被認識和應用。治理社會和人心要靠道德,但人的道德修養的,在人不在道,人應當具有的道德精神,需要依靠人自己的自覺意識和自覺努力來養成。養成了道德精神,才可以履行道的使命,順道而為,建立理想的社會秩序。
這麼看來,人弘道,這個“弘”是人依靠自己的意識,去認識、體現、實踐、弘揚道。
道弘人,這個“弘”,是想象由道來提升、養成人的精神。
當然,前者可行,而且必須這樣去做。而後者是不會無條件地發生的可能的。這種觀點,倒是反映了孔子對道德認識的客觀精神。後來的儒家中,荀子是對此理解得最深刻的一位。
過去對這句話的解釋中,錢穆曾說:“道指人道,道由人興,亦由人行。……若道能弘人,則人人盡成君子,世世盡是治平。”儘管他的解釋還有侷限,畢竟觸及到了一些原意。其他解釋,難言妥帖和切近要義,往往顯得很侷促和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