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東仔啦

    蜀地易主——南北朝均勢打破

    西魏廢帝2年,南梁承聖2年。南方梁朝內部太清之亂仍在持續,梁朝廷內部亂作一團,各地豪強並起,其中在江陵承皇祚的梁元帝蕭繹與在蜀地的武陵王、益州刺史蕭紀為爭奪皇位爆發衝突。在此中,元帝東西受敵,情況窘迫,被迫向西魏求援。據史料載:‘上甚懼,與魏書曰:子糾,親也,請君討之。’可見其憂懼失常。

    蜀地,因其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和事宜氣候條件,自漢、三國兩晉南北朝以來一直為天下富足之所,其地理位置優越,北可出劍閣指關中,東接天下之腹荊州,南可法後世蒙古滅宋進行大迂迴包抄南方。人口富足,物產經濟豐富,以及地理位置優越,以致進入南北割據之時,一直被南方政權倚作戰略重地。

    再說西魏實際掌權者宇文泰得知後大喜,史載他豪言曰:‘取蜀制梁,在茲一舉。’於是遣尉遲迥督六軍,帥甲士萬三千、騎萬匹,自散關伐蜀。並於同年八月成功攻取蜀地。自此蜀地不復南朝所有而歸西魏(即後來的北周)。

    其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

    對南朝而言:梁雖滅亡在即,但蜀地的淪喪仍毋庸置疑大大的削弱了其國力,蜀地淪喪4年後,陳霸先代梁建立陳朝,其國力也已遠不如南朝前三朝,更只能在與北齊、北周的戰爭中勉強自保,在北周武帝的強勢下,又相繼丟掉寧州(今雲貴)、郢、信、綏、襄等州,長江以北盡歸於北周。其僅依賴長江天塹阻隔北朝大兵。

    對北朝(主要是北周):平蜀之後,原本地窄民少國力較弱的西魏(後來的北周)實力大為加強,並以蜀地為跳板相繼攻取雲貴,將版圖擴充套件一倍,中原之地三分、周佔其二。尤其在周武帝建德六年(公元577年)滅北齊,從此統一北方。

    對於隋朝而言,蜀地對於其最後一統同樣具有重大作用:其一,開皇五年,隋文帝以清河公楊素為倌州總管,經略蜀地,並以此為滅陳的西路軍,日夜操練水軍,形成了隋朝的長江水軍,打破了陳朝賴以為傲的長江水上力量的壟斷。其二,陳對蜀地之師極為警惕,並在沿長江的巷道設定重兵,而正是利用陳朝這一心理文帝制定的‘上下游呼應’的戰術才得以實現。

    開皇九年二月,由晉王楊廣、秦王楊俊、清河公楊素統帥的下、中、上合計50萬隋軍滅南陳,從此結束了近400年的魏晉南北朝分裂。

  • 2 # 無慾金剛

    不知道你是不是四川人,你提出的這個問題,實話說,非常打臉,唐高祖對他的一個兒子說過,蜀兵弱,易掌控,這足以說明蜀地沒有任何戰略價值,衝起量在天下大亂的時期,最多是割據自保,沒有任何戰略性的作用,近代四川的作用突出,實際上是民族戰爭時期的武器裝備的差距造成的

  • 3 # 求圓4

    謝謝邀請;蜀地自秦國李冰父子開發都江堰工程後,以糧食為主的農業生產跨上了新的臺階,才有後來的“天府之國”的美稱。對魏晉南北朝而言,蜀地的崇山峻嶺,易守難攻,正好可以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對於儲存一方軍事實力,避免因頻繁的戰火遭受損失。另一方面蜀地盛產的的糧食等農作物,可為為前方戰場提供源源不斷的物質保證,在古代兩軍交戰時,充足的糧食等物資的供應,是克敵制勝重要的條件之一,很多戰場上失敗的原因往往是糧草匱乏,造成軍心慌亂已至潰不成軍。

    南北朝時期的蜀地,其地位和戰略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隋能夠順利推翻南方陳朝的統治,是由於將帥指揮有方、士兵用命,還有就是蜀地起到了很重要的戰略大後方的作用。

  • 4 # 劉一千五

    諸葛亮說劉備,益州險塞,沃野千里,民殷國富。想來他沒說錯。

    自先秦司馬錯伐蜀之後,這蜀地就漸漸由"生地"變成"熟地"了,教化的作用不牙小視,歸附大秦大漢及後來的中原文明王朝,使僻遠的地區成了天府之國。一直是和平年代的大後方,戰爭之時的割據地。為什麼?因為地勢決定了它自己本身的價值。它幾乎就是一個相對的孤立存在。

    戰國時,是秦國所轄,秦末天下大亂,蜀地孤懸於外,沒有戰火擦邊。漢之後三國時才被遠在東方而來的劉備霸佔,建立漢,稱蜀漢。從此開了割據勢力佔蜀為王的先例。以後的晉朝有成都王。更是個獨立王國。到南北朝時,蜀地在西,南朝北朝打仗,反覆爭奪,對站在西面的蜀地不感興趣,鞭長莫及。所以,能奪就奪,不能擁有就讓它坐大。成了個夜郎國一樣的地區。

    南北朝時期的蜀地 ,說了一通,誰擁有,誰對長江中下游戰局就擁有優勢。秦滅楚,兩晉"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揚堅攻打陳朝,都是有了巴蜀的順流而下的地域優勢,幾路並進滅陳。完成統一大業。蜀地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

  • 5 # 江北陸遜

    蜀地的戰略價值從來有二:

    一、蜀地沃野千里,成都平原是個大糧倉,能夠作為很好的後勤基地;

    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沿江而下,順流而為,可獲得水軍優勢,化解依託江淮、吳越水面層層據守的南方割據政權。

    歷朝歷代華夏的統一,基本上都是依託關中,兵分三路:一路出河東經山西,略晉陽(太原),越太行,掠燕趙,佔齊地,橫掃中原,統一北方,比如楚漢爭霸,韓信即是如此;其次,出武關,走荊襄,由江漢東下,直取建康(南京);另一路則通常越秦嶺走蜀道,沿巴蜀東下,與荊襄軍會合東下;如有多餘兵力,另一路則走江淮,經睢陽、徐州等地,直撲江南,也在建康與沿長江東下的主力大軍會合;如此三路大軍齊聚圍攻建康,無有不克者。

    大家可以看下圖。圖是“地圖帝”所制,圖上那些線條是我畫的,製圖實在是不會,所以大家對付看。但整體意思應該還是很清楚的。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南方的政治中心一直都在建康(南京、金陵),那麼,出關中走武關據荊襄順長江東下,配合東路出淮南直搗江南,不就可以了嗎?為什麼要從巴蜀繞一大圈,那是不是有點脫褲子放屁的感覺呢?

    似乎是有點多此一舉。

    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裡。比如東晉桓溫北伐,事先也是入蜀攻滅成漢,然後一路出武關,一路由蜀經子午道攻關中,其實路線是反過來的。為何如此?因為桓溫不攻滅李氏的成漢,只要前秦和成漢聯合,荊襄而武關如果攻擊不順,巴蜀的成漢就能順江而下抄了桓溫的老巢,荊襄。

    同樣,如果僅僅從武關取道荊襄,敵方同樣可以由巴蜀東下攻擊南下大軍的側翼,使得南下大軍顧此失彼而失敗。

    也就是說,只取荊襄不取巴蜀,容易讓別人捅你屁眼,抄你的後路。

    比如,很多人都不能理解重慶合川的釣魚城為什麼能拖住當時軍功臻於極盛的蒙古大軍三十餘年?原因同樣,因為巴蜀和荊襄是互相成就,互為犄角的。如果試圖從荊襄南下取江南,那麼就必取巴蜀。目的有二,一是免除後顧之憂,二可以得巴蜀之利,獲得後勤的支援。

    歷史已經反覆證明了這一點。秦滅六國之前,也是先攻滅巴蜀;隋唐統一全國、北宋統一江南等等,莫不如此。

    巴蜀的重要性可見一斑。而且由於它身居內陸,地形相對獨立,也是華夏政權最後的歸宿和安身之地。比如安史之亂唐玄宗入蜀、民國政府以巴蜀為依託抗日,都是如此。

  • 6 # 放棄的回憶

    蜀地無論是在南北朝時期,還是在古代中國其它的歷史時期,都沒有絲毫的戰略地位可言。

    蜀地,主要是指四川盆地,他最重要的是經濟地位,成都平原畢竟是一個大糧倉。這個大糧倉比較封閉,別人不容易打進去,它也不容易打出去。四川盆地北部是大巴山,東部和南部是雲貴高原的多條丘陵,西部是青藏高原。

    以蜀地為根基的政權沒有絲毫的希望可言,進取的王朝也不會把蜀地作為根基,一般都是作為大後方,提供兵員糧草。當一個王朝把蜀地作為屏障的話,那麼這個政權也就完了。蜀地的最大的價值就是作為漢中的後方,失去了漢中,蜀地就沒有價值可言,隨時會丟。

    南北朝時期,各個政權的對抗或者成敗都與蜀地的得失無關,衰弱的政權自然無法守住漢中,漢中不保,蜀地必丟。

    南北朝時期,傳統的文明中心長安與洛陽還是有很大優勢的,新崛起的文明中心燕薊的北京以及江南的南京發展還需要時間。當大陸擴張時代南北擴張階段穩定下來後,各國內部都得到了比較充分的開發,人口達到了時代階段的最大規模後,都會對外進行戰爭,擴大地理環境,獲取土地。

    歷史上幾乎所有的統一戰爭,都是北方的政權先奪取蜀地,再攻略東南,完成統一。例如魏晉滅吳、周隋滅陳、元滅南宋、清滅南明。這不是說奪取了蜀地,南方的政權就一定會失敗,南方政權的突破口在襄陽,至於蜀地其實可有可無,即便丟了,也就是少一個糧倉。

    南方的政權最容易丟失蜀地,根本原因是一旦北方政權攻略漢中,南方政權只能依靠蜀地支援,其它地區的力量根本供應不上。而相比蜀地區域性的力量,北方政權動用的是自身所有的力量。所以,一旦蜀地的力量被消耗,其它地方因為蜀道難,不容易進去,補給不上,漢中就很容易丟。漢中一丟,蜀地也就丟了。

    關鍵點是漢中,蜀地沒有任何戰略地位可言,況且蜀地作為糧倉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僅僅依靠它的力量根本守不住漢中。

    南北朝時期,後周奪取了蜀地,並非蜀地多麼重要,而是蜀地最容易奪取。當然,在外部陷入大分裂的時候,蜀地的力量比起其它割據勢力要強,那麼就很容易守住漢中。而一旦外部實現了局部統一,力量超過了蜀地,那麼漢中根本就守不住。一個偏僻的糧倉根本就沒有戰略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覺得《親愛的,熱愛的》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