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史回聲

    天生郭奉孝,豪傑冠群英。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運籌如范蠡,決策似陳平。可惜身先喪,中原棟樑傾。

    這是羅貫中先生在他的小說《三國演義》中,對郭嘉的評價。“可惜身先喪,中原棟樑傾”。足可以看出郭嘉對曹操的重要性。曹操在赤壁之戰一敗塗地後,就曾經當著群臣的面,感嘆:“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可見郭嘉在曹操心裡是有多麼的重要。

    對於郭嘉此人,大家那是早有耳聞。如果說諸葛亮是三國迷心裡謀士的第一位,那麼郭嘉郭奉孝就是當仁不讓的第二位。為啥這麼說?有人就斷言:若郭嘉不死,曹操也不會在赤壁一戰中慘敗。有人就問了:不是有個荀彧嗎?是的,荀彧此人也是曹魏集團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物,如果他隨曹操一同南下,曹操也不會慘敗。但可惜的是,荀彧沒一同前去。原因很簡單:當時北方初定,其後方並不安穩。北有遼東的公孫度,西有馬騰馬超父子的西涼軍。其大本營許昌需要一個重要的人鎮守,雖然有世子曹丕在,但他資歷尚淺,還無法控制局面,那麼作為最早投靠曹操的荀彧就是最佳人選。

    如果說荀彧是曹操身邊的蕭何,那麼郭嘉就是曹操身邊的張良張子房。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在曹操徵烏丸時病逝,享年三十七歲。

    在曹操眼裡,郭嘉是作為他死後輔佐世子創大業的不二人選。曹操心裡很清楚,統一天下必定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兩代人才能完成。而當時郭嘉很年輕,三十歲左右,很適合。除此之外,郭嘉提出的謀略和建議總能夠符合曹操心裡的意圖,這點和荀彧一樣。他知道主公曹操心裡在想什麼,可他沒點破,反而設身處地地為自家主公著想,提出讓曹魏集團利益最大化的想法,這點很讓曹操欣賞。難怪每次曹操一遇到棘手的事兒,開口就問:“奉孝教我。”有這麼知心的手下,哪個領導不喜歡。臨敵制變,臣策未決,嘉輒成之。

    經天緯地實可誇,少年才學冠中華。曹公深識真樑棟,兵敗猶然想郭嘉。

  • 2 # 天史宇記

    那時候,曹操心腹謀士戲志才剛剛去世,“莫可與計事者”,於是荀彧就向曹操推薦了郭嘉。曹操召見郭嘉,與他議論天下大事,詢問攻打袁紹的方針策略。郭嘉胸有成竹,侃侃而談,從道義、用人、執法、用兵、決策等十個方面,將曹操與袁紹作了充分對比,認為曹有十勝而袁有十敗。郭嘉最後斷言,雖然眼下袁曹雙方實力對比懸殊,但就像當年劉邦和項羽一樣,最後失敗的必將是“雖兵強”卻失道寡助的袁紹。曹操聽後大笑,對郭嘉的精闢分析十分滿意,感慨地說:“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討張繡新敗,袁紹寫信羞辱。曹操正擔心自己不具備與袁紹抗衡的能力之時,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之說。他一連舉出十條理由,以證明“公有十勝,紹有十敗。”郭嘉的分析很具說服力,不但振作了曹軍將士的鬥志,更助曹操擬定了遠期和近期的作戰目標。同時,郭嘉也正式確立了自己在曹操軍事智慧團中的核心地位。

    建安三年(198年),劉備為呂布所破,依附於曹操。謀士程昱向曹操建議殺死劉備,以絕後患,曹操便問郭嘉有何意見,郭嘉認為:“的確。但曹公舉劍起義兵,為百姓除暴,推出誠信用以招攬英雄俊傑,恐怕仍未做到。現今劉備有英雄名聲,他在窮途末路時投靠我們而我們將他殺害,這是殺害賢士的惡名。那麼智者、將士都會自疑,再次想選擇誰作主人,那曹公要和誰平定天下?所以除掉一人之患,而危害到四海的聲望,安危的選擇,不可以不明察!”曹操亦有感於此,想到自己曾經因為殺死名士邊讓而引發張邈、陳宮等兗州士大夫們的集體造反,因此,便決定不殺劉備。 不過,郭嘉亦認為劉備有萬人敵關羽、張飛跟隨,而劉備得人心,不會為人之下。所以向曹操上諫:“古人有說:‘一日放縱敵人,便成數世的禍患。’宜早些建立恰當的位置。”意思就是要軟禁劉備,但曹操卻不接納軟禁劉備的計謀,為了使他心服於自己,反而對劉備更親近。

    同年九月,曹操出兵攻打虎踞徐州的呂布。曹軍先破彭城,再敗呂布,最後圍困下邳。呂布堅守不出。戰役持續了大半年,曹操見士兵疲憊,準備放棄。這時,郭嘉卻看出了勝機。他以項羽為例勸諫曹操,提出“有勇無謀者若氣衰力竭之時,便不久於敗亡”的觀點,勸曹操急攻。曹操依郭嘉計策而行,一面攻城,一面決堤水掩下邳,果然於同年月攻克下邳,擒殺呂布。

    建安四年(199年),劉備借趁袁術北投袁紹之機,主動向曹操請求前去截擊。這時,恰好郭嘉、程昱不在身邊,曹操就同意了劉備的請求。待郭嘉與程昱回來,得知此事後一起勸阻曹操:“放走劉備,會生變數了!”但此時劉備已走,而且奪取下邳,舉兵對抗曹操,曹操悔恨不聽郭嘉之言。

  • 3 # ____雅各布羅

    曹操陣營第一謀士是侍中尚書令荀彧,第二謀士是軍師荀攸,而郭嘉是司空軍謀祭酒,位居曹操陣營謀士的第三位。郭嘉不論生前還是去世後都沒有達到謀士的首位。

  • 4 # 回望歷史的青年

    哀哉奉孝!惜哉奉孝!痛哉奉孝!這個是曹操對於失去郭嘉的哀痛,郭嘉的死是他自己選擇的,和諸葛亮一樣,都是為了侍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郭嘉本來身體比較柔弱,喜歡酗酒,知道到了南方他的身體必死無疑,但是確每次都建議打荊州,曹操就說郭嘉這是在堵上了性命。所以郭嘉死後,曹操痛哭流涕: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可謂真摯。並且曹操也是打算將郭嘉作為自己死後的託孤之臣的,只是沒想到先一步而去。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足以看出郭嘉的過人之處,可惜英年早逝,否則天下就是曹操的掌中物。

    他經典的謀略就是曹操討伐袁紹時他進獻的《十勝十敗論》,這個論斷極大鼓舞了曹軍計程車氣,最後取得對袁紹作戰的勝利。還有他勸告曹操冒險征戰烏桓、遼東的建議也是非常切中要害,曹操一舉蕩平遼東。郭嘉為什麼這麼厲害?因為他總是在其他眾多謀士反對的時候堅持自己的意見,並且最後證實自己是對的。所以曹操對他非常歎服。如果郭嘉不死,必定是臥龍諸葛亮的一大勁敵,並且大家都深信郭嘉克諸葛亮,因為郭嘉專門弄險,而諸葛亮小心謹慎。所以諸葛亮要是跟郭嘉交手,一定討不到啥便宜。

  • 5 # 庭下靈

    曹操對郭嘉真的是非常喜愛的,每次行軍打仗都有郭嘉陪伴在身邊出謀劃策,而且每次都算無遺策,可以說這樣的頂級謀士哪個主公都會非常喜愛了。郭嘉受到曹操喜愛主要是他的那些謀略,下面列舉幾條。

    第一:曹操征討張繡失敗後,袁紹派人寫信羞辱曹操,因為曹操在這場戰鬥中和張繡的嬸嬸那啥,損失了大將典韋和長子。正是此時,郭嘉說出了歷史上著名的“十敗十勝論”,穩住了曹操的軍心。

    第二:在征討呂布時,兩軍打了有半年之久,曹操想要退軍,郭嘉說呂布屢戰屢敗,現在只有下邳城,可用水淹,於是呂布滅亡。

    第三:曹操想要消滅劉備,又害怕袁紹在背後偷襲,郭嘉說袁紹多謀但不善斷,劉備實力弱小,我軍只要進兵,劉備很快就會失敗,袁紹再要進攻我們,我們早就有時間回防了,後來事情果然不出郭嘉所料。

    第四:擊敗袁紹後,袁紹的兒子投奔烏桓,因為當時袁家的影響力還是很大,如果時間長了,肯定會實力壯大,所以郭嘉建議曹操快速進兵,於是有了兵貴神速這個概念,從而一舉擊敗烏桓。

    郭嘉算無遺策,為曹操奪取天下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只可惜英年早逝,哀哉奉孝!痛哉奉孝!

  • 6 # 胖嘟嘟okay

    郭嘉生於潁川,少年時已有遠見,料東漢天下必然大亂!隱居求學,以待時變。後投袁紹,然觀其人,多謀而少斷,不足成大事,故棄之。賦閒六年後,經荀彧推薦,與曹操共論天下大事,生逢明主。

    建安二年,曹操討張繡新敗,袁紹與信羞辱。操恐不足以抗衡袁紹,問計眾臣,郭嘉遂表“十勝十敗”之論。有節有理,大振軍心,後曹操大破袁紹。

    建安三年,劉備為呂布所破,依附於曹操。程昱進言殺劉備,以絕後患,曹操問計郭嘉。郭嘉言到,曹公舉劍起義兵,為百姓除暴,以誠信招攬英雄,今劉備有英雄名聲,殺之恐危害四海聲望,不可不察!然劉備,英雄也,且有關羽、張飛隨之,不會久居人下,應剪其手足,淫其志向,曹操不納,欲收服劉備,更加親近,後放虎歸山。

    同年九月,曹操出兵攻呂布。曹軍先破彭城,後圍困下邳。呂布堅守不出。曹操見士兵疲憊,準備放棄。郭嘉卻看出了勝機。以項羽為例勸諫曹操,提出“有勇無謀者若氣衰力竭之時,便不久於敗亡”的觀點,勸曹操急攻。曹操依郭嘉計策而行,一面攻城,一面決堤水掩下邳,果然於同年月攻克下邳,擒殺呂布。

    建安五年,曹操為戰袁紹,決議先滅徐州劉備。當時諸將皆怕袁紹乘機攻許都,曹操也疑,於是問郭嘉,郭嘉言道:“袁紹素來多謀少斷,劉備人心未歸,立足未穩,迅速進攻,他必敗無疑,而後回師袁紹,必不會腹背受敵敵。”遂曹操舉師東征,大破劉備,擒了關羽,進而又擊破了和劉備聯合的東海賊寇。正如郭嘉所料,袁紹果然還沒有作出反應,劉備就已被擊敗。

    而後,官渡之戰,袁紹病故,操攻袁紹二子。連戰連捷,郭嘉力排眾議,分析二人矛盾,建議假攻袁術,以待其變。果然,曹軍剛回到許昌,袁軍生變的訊息就已傳來。曹操乘機回軍北上,將袁譚、袁尚各個擊破,二袁一死一逃。

    以上皆為奉孝妙計,進取天下。如收民心,收名士的諸多諫言,均出郭嘉,故而奠定其第一謀士之地位,然天不假年,英才早亡,才有赤壁之敗,曹公之感嘆,如郭奉孝在,何以有此敗。

  • 7 # SundaySeventeen

    很奇怪,郭嘉的死和後來三權鼎立似乎是前後呼應的,大家只拼內政,很少打仗,誰發動戰爭說明內政有問題,和三大戰役也是呼應的,誰首先發動戰爭誰輸,還都是以少勝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癢感對人體健康有沒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