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美國有一醫學組織,曾對幾百具屍體進行解剖,發現這些屍體生前患癌症的人有10%以上,而他們生前卻都不知道,而這些人的死因卻都不是因為癌症。經過長期的研究,發現有些癌症是發展緩慢的,(同一種癌症如乳腺癌,病理都一樣,但在不同人身上,其發展情況也不一樣)有些癌腫瘤是會慢慢停止發展的,但搞清哪些人的癌症是會停止發展,是一個難題。所以。一般治療都是手術加化療。 因此,有些人的癌(不發展的癌稱謂區域性癌),也是手術和化療。
7
回覆列表
  • 1 # 腫瘤醫師王曉陽

    經過多年的努力,癌症死亡率終於開始穩步降低。每年國際大型癌症研究會議都把聚焦點放在尋求更好的治療措施,更好地控制腫瘤。然而近年來,隨著癌症死亡率一直在下降,科學家們開始提出另一個重要問題:患者是否因癌症而被過度治療?

    這幾天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的年會,得出答案是肯定的。內容分享如下:

    過去幾天來自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在芝加哥召開的會議的答案是肯定的。

    會議上揭示的一個戲劇性例子,乳腺癌患者被診斷為激素受體陽性、HER2陰性,且沒有擴散到淋巴結時,只要正常的手術並進行抗激素治療就足夠了。研究發現,手術後的多輪有毒和不舒服的化療並不會對女性有太多益處,但是現在中國乳腺癌患者往往在醫生建議下進行化療,遭受著不堪回首的折磨。

    為這一大群女性治療乳腺癌將變得更容易。對於許多已經選擇不接受化療的女性來說,他們可以放心,這是正確的選擇。

    同樣,來自法國的研究人員提出的證據表明,嚴重結腸癌患者不會從常規治療中受益,這種治療涉及在手術時給予熱化療。這種治療已經使用了15年,沒有充分的證據表明它的實際效果。一些醫生堅持使用它,而另一些醫生卻避而遠之。法國蒙彼利埃地區癌症研究所的Francios Quenet博士說,對265名患者的研究發現它沒有效果。

    來自Memorial 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的代表ASCO發言的腫瘤學家AndrewEpstein博士說,這項研究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了如何減少更多癌症”。

    根據會議上提出的另一項研究,患有晚期腎癌的患者也可以免於手術。

    “根據20-30年前所做的研究,去除腎臟的患者的壽命更短,”ASCO主席兼Dana Farber癌症癌症醫生Bruce Johnson博士波士頓研究所告訴Shots。一項由巴黎研究人員協調的450名患者的研究發現,手術毫無意義。

    去除腎臟的患者並不比接受化療的患者好。那些避免手術的人免受了這種手術的創傷和費用。

    在會議的大型全體會議上,ArnaudMejean為大家呈現了這項研究的外科醫生在他的演講結束後釋出了一個動畫片,並向人們展示了自己在腳下的射擊之後,為觀眾帶來了巨大的歡呼。他的觀點是,這種研究並不符合外科醫生的自身利益 - 但應該為了患者的利益而做。他建議所有癌症醫生應該思考自己的做法意味著什麼。

    為什麼醫生給病人帶來挑戰和不必要的治療?

    約翰遜說,其中一個原因是癌症治療方式的演變。在乳腺癌的情況下,化療最初被開發用於治療晚期癌症。在那裡,它被積極地用來殺死儘可能多的癌症。多年來,醫生開始將其用於較晚期的病例,並且最終作為治療頂級預防癌症迴歸(被稱為“輔助治療”)。

    醫生和患者已經知道,在用作輔助劑時,許多女性獲益相對較小 - 可能將癌症復發的風險降低幾個百分點,對於基因檢測風險低的女性來說,可以幫助預測風險的復發。但要縮小這種風險,需要進行一項大規模的研究,涉及10,000名女性,需要花費很多年的時間。

    資助許多癌症研究的藥物公司對該研究的資金沒有興趣,因此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在海外政府和美國境內的倡導組織的幫助下支援該研究。

    可能有許多其他癌症治療不需要,甚至可能有害。許多長期的醫療實踐都是基於傳統和薄弱的證據。但約翰遜擔心聯邦政府一直在失去對這種昂貴而費時的研究的興趣。他指出,在過去十年中,ASCO會議上提出的由美國政府資助的研究數量已從575個減少到143個。“它減少了四分之一!”

    事實上,歐洲研究人員在今年的會議上提出了許多重要的研究。在那裡,政府似乎對可持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研究有更多的耐心,並且關心研究可以為政府衛生服務機構節省不必要的治療費用。

    可以肯定的是,製藥行業正在資助大量研究- 但大多數他們的目標是將昂貴的新藥投放市場。根據瑞士洛桑大學醫院的SolangePeters博士和歐洲醫學腫瘤學會當選主席的說法,單單在免疫治療的熱門領域,就有超過2000種藥物在開發中。可能的聯合療法的數量令人難以置信,並且很難找到真正的贏家。 “許多組合不是基於生物機制,很可能會失敗,”她在一次演講中說。

  • 2 # 普外科曾醫生

    你好,做為一名醫生,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確實如題目中所說的,有些癌症是發展非常緩慢的,可能終身都沒有變化,患者最後也不是死於癌症,我們在臨床上也見過一些這樣的例子。

    雖然,每一種癌症都有自己的診療規範化指南,但是完全遵照指南去執行的醫生又能有多少呢?癌症確實存在過度治療,同時,也存在治療不足的情況。

    癌症過度治療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第一,醫生的觀念沒有更新

    有很多早期的癌症,只需要單純手術即可,根據治療指南,術後並不需要放化療。但是,有部分醫生不放心,擔心復發和轉移,明明不需要化療的患者,也建議患者化療,沒有掌握好適應症,觀念還是比較保守的。

    第二,患者要求

    如果你發現患者體內有一個腫瘤,醫生告訴他不需要處理,只需要定期隨訪即可。很多患者都會存在焦慮不安,擔心腫瘤的危害,自己強烈要求進一步治療,這種情況在臨床上是非常常見的。因為,定期的觀察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而且對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一個重大的考驗。

    第三,目前醫學的侷限性

    目前醫學存在很大的侷限性,還不能夠做到個體化的診斷和治療。同樣分期的腫瘤,接受了同樣的治療,為什麼有的患者會復發和轉移,有的患者不會,目前還不能個體化的預測,到底誰會復發,誰不會。

    同時,目前也無法精確的預測治療的效果,到底誰對化療敏感,誰不敏感,還很難說的清楚。導致所有的病人都接受了同樣的治療。其實,可能很多患者都無法從化療或者放療中獲益。希望以後能做到個體化診療。

  • 3 # 晴月浩新雪

    呵呵,資料雖然不會撒謊,但用有偏見的腦子去解讀資料,自然也只能得到帶偏見的結論。

    就算從屍體解剖中,發現存在帶癌生存多年緩慢發展的死者,也不能說明所有癌症都是緩慢發展的,更不能說明癌症不危險!以偏概全,那是中醫吹的祖傳法寶,不要動不動去跟一群蠢貨騙子學這些歪門邪道。

    過度治療還是正常治療,需要一把客觀的尺子而不是虛假廣告來評估。從目前看,最保險的最可靠的評估方式就是通過幾十年來用全球無數患者的病例資料堆積出來的惡性腫瘤臨床實踐指南。每當有新的治療手段或新的發現,癌症治療指南也會隨之更新,用於指導正規醫務工作者臨床實踐。如果任何一個鼓吹中醫治療癌症有多麼神奇的騙子,能拿出這樣多的真實病例來證明自己所言非虛,才有資格來挑戰這把尺子的權威性。

  • 4 # 霍體清

    現在的癌症治療是不是有點過度?

    我說的是一個真實案例,是一個將近60歲,即將退休的公務員,不慎得了癌症,也住進醫院,醫院治療的時候採取了化療,化療一次之後病人感覺萬分痛苦,請求醫院和醫生自己回家,是自己自願停止治療的,自己的死活和醫院沒有任何關係,只是因為太痛苦。幾年過去了,這位病人健在,並且說,當年一個病房堅持化療的人,現在只有自己活著。

    這個例子說明什麼,說明癌症確實存在著過度治療問題,並且不是個案,我說的這個例子考慮隱私問題,不能說哪的人。但是大家可以參考北大大名鼎鼎的魏延政,我覺得魏延政就存在過度治療,還可以參考同期患上淋巴癌的羅京和週一萍,採用的方法不同,結果也是大不一樣。

  • 5 # 中西腫瘤張華教授

    是的,癌症治療已經走入過度治療的誤區,還競相追逐天價藥物和天價治療……其天價唯有房價與之媲美,簡直就是很有走火入魔的感覺。

    只有減少過度治療,才能延長生命。

    以下提供一些非過度治療的真實病例……過度治療和天價醫療可以出來走兩步!

    肝癌真不易,且行且珍惜。

    健康十三年,病歷在這裡。

    病人原話真情告白:

    ‘’我本人己在13年前就己經好多大醫院講我只有半年的命,但是我喜歡唱歌,和食了張醫生的中藥,我從來都不食西藥,所以我還活到現在,祝群友開心快樂。‘’

    感謝病人儲存完好13年的就診資料並提供整理成檔案資料如實展示,彌足珍貴。

    堅持門診中藥調理,前十年每日一劑,十年後兩日一劑。

    忌口,基本上不吃肉食。

    沒錢!CT做不起,檢查只做B超和抽血檢查。

    有錢有錢治,沒錢也要治。有錢也不一定行,錢多官大死得快!

    病人現在仍然是天天上白雲山唱歌遊玩,健康,並快樂著……

  • 6 # 肺擎望食

    你說的死後解剖發現癌症的,是前列腺癌,本身發展很慢,不做任何治療,很多也能管十多年,即使出現轉移了,再接著治療效果也很好。每種癌症性質不一樣,每個人的體質也不一樣,從統計學來看,大樣本結果治療肯定比不治療平均生存時間長,而且是長的多,有統計學意義,醫學上才會建議治療,但對於某些個體來說,可能確實治療的作用不大,目前的問題是無法篩選出來這些個體,因此存在治療無意義的情況,但也不是醫生故意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產科醫生告誡:避開月子3大禁忌,若月子坐不好,將給身體埋下健康隱患,是哪些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