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口腔醫生牙小仙
-
2 # 教育瞭望
除了讀書外,最關鍵的就是多寫啦!
只有真正動筆寫起來,才能推進思考的深入。正是在那冥思苦想搜腸刮肚的過程中,檢索檢驗於你的“庫存”,梳理打磨於你的素材,探查挖掘於你的認知,斟酌磨練於你的語言,感受沉醉於你的想象,並同時也感知到自己的不足和缺乏,儘管能體驗到“創造”的成就感。
這就是一種痛並快樂著的過程。一旦進入,有種上癮的感覺,體會到的是一種深度的快樂!
-
3 # 金風359
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是一切藝術的源泉,當然也是寫作的源泉。不仔細觀察生活,寫作就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葉聖陶先生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息。”寫作的材料從生活中來,離開了生活,高談闊論,那只是空中樓閣。怎樣使文章寫得有血有肉,感動讀者?我們必須親密接觸生機盎然的大自然、五彩繽紛的社會、校園、家庭生活、熱點話題等,盡情體驗“原汁原味”的生活。
一方面我們要學會用眼拍攝,定格美好瞬間。即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我們投入精彩生活的懷抱中,“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只要處處留心,時時在意,就能用明亮的眼睛隨時隨地拍攝一道道亮麗的風景。春日的生機,夏日的浪漫,秋日的收穫,冬日的凝重;白雲悠悠飄蕩,鮮花吐蕊綻放,草兒扭腰跳舞,風兒來回拂動;清早噴薄的晨霧,傍晚頑皮蹦跳的夕陽,晴朗夜晚眨著調皮眼睛的星星……如此眾多的美好瞬間,必定會引發更多美好的回憶,寫作因生活的回放而更加美妙絕倫。
另一方面,我們要及時記錄,錄製感人鏡頭。實踐出真知,勤奮出天才。作文要生活化,只有在生活實踐中,才能獲得真知。因此我們要以實踐為契機,體驗生活中的許多東西。記下那些讓你激動不已、回味無窮、很受啟迪的事情,抓住感動,趁熱打鐵,拿起手中的筆,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下來,用我手寫我心。你就會驚喜地發現自己也能神情興奮,奮筆疾書,種種有趣的情景便會從自己的妙筆下流淌出來,一篇篇佳作就會應運而生。那一句句質樸純真的話語,就是生活的真實寫照,是心靈的聲音。
-
4 # 發發微筆記
我經常覺得,簡書的讀者就像《我是歌手》的觀眾,我們寫作的人像歌手,你好像摸不透他們的心思,但是其實又知道他們喜歡怎樣的文章。但是我並不想刻意去迎合和討好,只有寫使自己舒心的文字,別人讀來也才愉悅。
我把我的分享簡單粗暴地概括為六個字,這六個字其實是老生常談,那就是:多讀,多想,多寫。這三個詞是遞進的關係,也是並列的關係。下面我將一一說明。
一、多讀多讀有益,人人皆知。至於如何讀,讀什麼,簡書上有許多文章給出了回答,我也就不說他們那一套了,只說說我自己的看法。
1、透過看別人寫的故事,擴大自己的腦洞。
這裡我就介紹兩本書,一本是拉丁美作家科塔薩爾的《克羅諾皮奧與法瑪的故事》,另一本是中國朱嶽的《說部之亂》。這兩本書都很薄,但是其中的故事特別有意思。尤其是前者,真的真的真的特別精彩。讀完這兩本書,你會對他們的想象力和文字敘述能力歎為觀止,原來文字竟可以如此妙用。
教寫作的書很多,但我就是看不下那些方法論。我反而喜歡透過讀故事來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這樣更加自然,我也不容易犯困。
2、讀別人的語言。
好書和一般的書,二者的差別真的很大。這差別體現在各個方面,遣詞造句、文章的結構、敘事口吻、寫作手法等等。
我以前讀書抄筆記,喜歡抄下有哲理的句子。現在我傾向於生動的比喻句,好的比喻句可以讓文章靈動得多,積累的多了,慢慢也能為我所用。
這裡我推薦一本書《萬物停止生長時》,我曾寫過它的簡短書評及書摘。
我前段時間讀《佩德羅·巴拉莫》,作者超越生死界限、多視角的敘事方式精妙絕倫,就連大作家馬爾克斯都是因了這本書才會寫出許多轟動全球的著作。這是一本讀過一次就立馬想讀第二次的小說,在此也推薦給大家。
3、培養語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體驗,當你某一段時間內看某本書或者某部電視劇時,你會不知不覺地模仿其中人物的口吻說話。
比如我看《金枝欲孽》,總會冷不丁來一句“玉瑩小主吉祥”。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就喜歡模仿“你若負了我,我便棄了你,永不相見”。看《紅樓夢》和《甄嬛傳》時,也會被其中的語言模式洗腦。
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又如我看《中國詩詞大會》,也會學著時不時來一句古詩詞,彷彿內心的某個部分被喚醒。
所以,多讀點好書和好文章,無形之中,腦子被優秀的文字薰陶過,寫下的文字也會淨化了般,有了進步。
二、多想李笑來曾在直播裡說,如果你有一個問題,把它放在心裡,時時想,刻刻想,久而久之你就能想出答案。
同理也可用於寫作。如我有一個靈感,我成天掛念著它,走路時想,吃飯時想,也許不經意間,我就想出了怎麼把它寫出來會好看。亦舒師太寫小說喜歡用“電光火石”一詞,我們想法的形成也往往產生於電光火石間。
這裡的“想”,我又分為三小部分,分別是聯想、全面地想、深入地想。
1、聯想
許多人寫故事的靈感都是源於生活。
馬爾克斯寫故事就是這樣,他看到一個女孩在曬被子,把她寫進故事,放大了想象,讓女孩被風帶著被子吹走了。又如他看到烈日下一對穿著黑色衣服的母女,寫出了《禮拜二午睡時刻》這篇短篇小說。
所以做一個忠誠的生活觀察家,我們可以發現生活裡藏著許多故事的好點子。
2、全面地想
這部分就是想文章的起承轉合。
如何開頭?如何結尾?如何連線?
在心裡有一個大致想法後,寫在紙上,再慢慢細化,漸成雛形。
3、深入地想
一篇文章不能沒有主題,主題是靈魂。所以,構思好了起承轉合,就要想想透過這篇文章或者這個故事,你想傳達什麼?是某種感情?還是某個道理?有了主題,一篇文章才得以昇華。
“多想”還有另一層含義,就是另闢蹊徑。比如寫書評,有些人會選擇寫整本書的書評,先概括情節然後談感想。這樣其實容易大眾化,也不好把握——我就寫不好這樣的文章。
所以我會挑選一個點來寫,如我讀《白鹿原》,寫出了《白鹿原》中最打動我的5個地方。又如我讀《巨人的隕落》,寫的是《巨人的隕落》中沒有主角光環的4個女性。
這裡有一個小套路,標題中有諸如“幾個、幾點、幾大”字樣的文章,會比較好寫一點,因為容易把握,不易跑題。
三、多寫小說《非普通讀者》裡英國女王愛上讀書,當她讀多了,她萌發了寫作的念頭。我們普通人也是如此。
讀書是一塊肌肉,當我們將這塊肌肉鍛鍊得差不多了,我們就會對另一塊肌肉垂涎欲滴,而那塊肌肉就是寫作。
剽悍一隻貓有一句經典名言:不去做,然並卵。一針見血地指出行動的重要性。
參加寫作訓練營後,我寫的好幾篇其實都是老早前就有想法的了,只是我遲遲不動筆。只有當我寫下了這些想法,它們才真正屬於我。
有時候我回顧以前寫的東西,會驚訝原來我引用過這些句子、舉過這麼恰到好處的例子,如果當初不寫下來,未來的我就不會收穫這些驚喜。
至於寫什麼,選擇什麼文體,這都要依靠多寫慢慢摸索。
不管怎樣,寫自己擅長的,讓自己有話可寫,才是最正確的。寫自己的故事我們就是最專業的。
還有一點最為重要,真誠。在真誠二字面前,所有的套路和技巧都黯然失色。有感而發,走心了,文字自然就好。當寫作者走心、用情,讀者也與你共情。
回覆列表
熟讀唐詩三百首,
不會寫詩也會吟。
寫作,首先需要資訊輸入,需要素材,這是把資訊變為自己可以用的材料的部分。可以多看別人的寫作素材。
比如,形容天氣熱,除了直接寫天氣熱外,還可以透過人們的行為來表現。比如農民伯伯們在田地裡汗流浹背,毛巾都溼透了;比如小朋友們玩得滿頭大汗,奶奶在一旁擔心地追他,要給他擦乾;狗狗們伸出舌頭,哈哈地散熱…
另一方面,寫作需要把自己心裡所想,變為文字寫出來。這就可以模仿別人是怎麼寫的。
這就需要多學習,需要攢素材。這就可以多看看別人是怎麼寫的。
比如,寫一篇領導發言稿,就可以把別人寫得好的發言稿拿出來,好好看看格式是什麼樣,第一段大概寫了什麼,第二段又寫了什麼,最後結尾重點是什麼,裡面的遣詞造句的特點,有的特殊名詞、特殊用法。比如提高能力,加強鍛鍊這樣的固定搭配等等。
熟讀唐詩三百首,
不會寫詩也會吟。
可以把別人寫得好的句子段落抄下來。以後碰到寫類似情節的時候,把他人的寫法變為自己的寫法。
比如,別人寫的是:她忽閃忽閃的大眼睛,讓我的心砰砰直跳。
可以改寫為:他飽含深情的眼睛,讓我的心砰砰地亂跳起來。
總而言之,寫作,就是寫什麼內容、怎麼寫出來這兩件事。
用心體會生活,多學習別人的寫法,慢慢形成自己的素材庫,慢慢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