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衝仔學歷史

    提醒自己不忘奇恥大辱。為了活命,為奴、吃屎,什麼都做了。不報此仇,誓不為人。

    臥薪嚐膽的故事是家喻戶曉的。簡單來說就是,越王勾踐為了洗涮自己在吳國的囚徒恥辱。告誡自己不要忘了復仇血痕,他每天睡在堅硬的木板或柴草上,還在門上掉了一顆苦膽,吃飯和睡覺前都要品嚐一下,讓自己記住所有受的恥辱。

    越王勾踐到底受了什麼奇恥大辱,居然這樣的跟自己過不去呢?

    這件事就得從公元前496年開始說起。496年,長江下游的吳國和越國因為一點小事而爆發戰爭。事發地點在今天的浙江嘉興附近。吳國統帥是著有《三十六計》的用兵大師孫子。越軍的統帥是年輕的范蠡。戰爭結果,越國勝。年老的吳王因傷重而亡。從此,吳越兩國結怨。(和本題無關,不再細說)

    年輕的夫差在伍子胥的協助下,登上吳國王位。他發誓消滅越國,為老吳王報仇。三年後夫差率兵伐越。戰鬥結果,吳國勝。越國成為吳國的附屬國。勾踐的大臣聞仲買通了吳國大臣,與夫差極力周旋,終於讓夫差動了懷仁之心,不滅越國,讓越國得意儲存。

    越王勾踐帶著王后和范蠡入吳為奴。范蠡為快速讓勾踐回國,出計勸勾踐放棄曾經為王、以及作為男人的全部尊嚴。從而博得了夫差的憐憫和同情。不準伍子胥殺掉溫順如羔羊的勾踐。

    沒多久,勾踐遇刺,身體中劍奄奄一息。吳王也怕勾踐死在越國引起麻煩,從而釋放了勾踐。回國後,越王勾踐放棄了舒適的王宮,搬進了破舊的馬棚中居住。睡在柴草上,在房梁掉下一根繩子,繩子上拴著一顆豬膽。每天早上一睜眼,第一件事就是嘗一口苦膽,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奇恥大辱。

    二十年的時間,每天臥薪嚐膽的越王勾踐,終於等到了報仇的時機。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密起藏於民間的三萬雄兵,將姑蘇城團團圍住。此時,夫差還有五萬兵馬,但因糧草短缺而不敢出城應戰。

    夫差想效仿二十年前的勾踐求和。然而此時的勾踐可不是當年的夫差。已經沒有放過你一隻羔羊的憐憫之心。結果,吳國的版圖被全部併入越國,夫差自殺而亡。

  • 2 # 雪濤剛

    勾踐的人生是一個人在世上所以立足的答案。不吃得苦中苦,難做人上人。

    勾踐從一國之君淪為階下囚,再到裝瘋賣傻,受到的苦難數不勝數。當他還是一國之君時,不會想到以後會有這麼多的苦難在等著他,當他威嚴掃地,連一隻狗都不如的生活,連糞便也會去吃時,無非是想要活下去。他堅持了下來,無疑他的毅力更強了。挺過了這一段,整個人都變了,一個強大的人誕生了,最終勾踐贏得了勝利,自己的生命獲得了儲存。可見生命的延續是人最高的追求。

    人生苦短,沒有人會知道以後要經歷什麼,我想勾踐經歷了這麼多磨難後,會對生命充滿了敬畏,從而變得更加強大。

  • 3 # 名利不如閒86380201

    勾踐沒有“臥薪嚐膽”,史書只有勾踐“嘗膽”。

    “臥薪嚐膽”出自北宋蘇東坡寫的《擬孫權答曹操書》:

    〔僕受遺以來,臥薪嚐膽,悼日月之逾邁,而嘆功名之不立,上負先臣未報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明。〕

    這是蘇東坡替孫權擬的一篇文章,其中,“嘗膽”用的是越王勾踐的典故,“臥薪”不知典出何處。蘇大學士學問大了,他讀過的書我們沒讀過的有的是,臥薪的典故一定是個偏僻的典故,後來失傳了。

    這樣後人就把“臥薪嚐膽”附會到了越王勾踐身上。

    《史記•越王勾踐史家》是這樣記載的:

    越王勾踐繼位不久,吳王闔閭領兵攻打越國。勾踐派了三個死士到吳軍陣前自戕,然後趁吳軍分神從側後攻擊,大敗吳軍。吳王闔閭負傷,回吳國以後死去。

    闔閭的兒子夫差為父報仇,終於打敗了勾踐,把他圍困在會稽。勾踐一再請降,願意稱臣,賄賂了吳太宰伯嚭,夫差終於被說動撤兵。

    勾踐死裡逃生,回到越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他用這個辦法激勵自己不忘被吳國打敗的恥辱,苦練精兵發誓報仇。最終終於如願打敗了吳國,殺死了夫差。

    夫差手下的伍子胥一再進言夫差防備勾踐,他對夫差說:“句踐食不重味,弔死問疾,且欲有所用之也。”也就是說勾踐不追求享受,反而到處收買人心,是胸懷大志的表現。

    勾踐為什麼要嘗膽呢?我們知道,為了實現理想,就要刻苦努力。而吃苦不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性追求的是安逸美好的生活。所以,要想取得成功就需要強大的精神意志來忍受那種苦。

    越王勾踐用嘗膽來告誡和激勵自己的鬥志,不要讓它被奢靡的享受所消弭。同時也向自己的手下傳遞自己誓報此仇的決心,激勵他們跟自己一起奮鬥。

  • 4 # 叄牛不讀書

    勾踐這個人,怎麼也無法讓我喜歡。

    勾踐是個狠人,對別人狠不算狠,對自己狠才叫狠。而且有心機,懂得隱忍。在歷史上留下臥薪嚐膽的典故,後世用來激勵在遭受屈辱下的人生逆襲,絕對的勵志。

    但就是不喜歡他。

    勾踐是個講究形式的人,上升到必須用行動證明。大多數人將屈辱記在心裡,叫做暗下決心。勾踐不可以,對他來說沒有行動力的決心絕對不是真有決心。

    必須讓自己時時記得,要想改變屈辱,非在痛苦中,不能涅槃。

    這種人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太痛苦,而且讓人擔心,擔心這種人的太狠。

    這種痛苦拿來麻痺自己,叫做勵志。

    拿來麻痺其他人,叫做誅心。

    勾踐在公元前496年掌權,在他主導的第一次反侵略戰爭中,他取得了勝利。

    勝利來之不易,因為勾踐讓他計程車兵,他的子民,他計程車人階級中最優秀的王國保衛者們,排成幾排,走到吳王士兵的面前,自刎。沒錯,都是最優秀的越國軍人,國家的守衛者。

    這個連敵國士兵們都驚訝的手足無措的舉動,被勾踐拿來利用。

    他利用了春秋末期戰爭殘存的最後一點軍人榮譽。

    他也利用了作為春秋末期貴族之間戰爭中最後殘存的人性。

    他讓自己計程車兵在敵人面前自殺,用以迷惑敵人的軍心。他贏得了這次戰爭,但已經輸光了他的所有貴族尊嚴。

    就如同一個潑皮面對對手時,先拿板磚把自己拍成個血葫蘆,你看我有多狠。

    從此以後,即便他臥薪嚐膽,即便他東山再起,即便他復仇逼吳王自殺,佔領了吳國整個國家,都沒有意義。

    當所有人記住了勾踐臥薪嚐膽的典故,我卻只記得勾踐,讓他的優秀計程車兵排成幾排,整齊的在敵人面前,齊聲吶喊著,自刎。

    原本他們應該自豪於在戰場上廝殺,即便是被敵人砍成幾段。

    勾踐有機會讓自己臥薪嚐膽,那些自刎計程車兵沒有。

    所以要問勾踐為何要臥薪嚐膽,因為他要為了他自己,那有什麼好說的。

  • 5 # 尚武菌

    我是尚武先生,我來回答。

    越王勾踐的祖先是夏禹的後裔,傳說禹死後葬在會稽(也有傳說是在“蒼梧之野”),勾踐的祖先就是被封在那裡為禹守陵的。到了勾踐的父親越王允常的時候,越國與北邊的吳國經常互相攻伐。

    吳王闔閭聽說允常去世,便率兵去攻打越國,被勾踐使用計策打敗,還受了箭傷。吳王臨死前叮囑他的兒子夫差,千萬不要忘記與越國的仇恨。三年後,勾踐聽說夫差日夜練兵,準備要來越國報仇,就想先發制人去攻打吳國。謀臣范蠡不贊同這次行動,可是勾踐不聽,執意前往,結果夫差岀動所有精兵強將,把越國軍隊打得大敗,勾踐只得帶著僅剩的五千人馬退守會稽。

    夫差率軍窮追不捨,將會稽圍住,看勢頭是要把勾踐殺掉才罷休。勾踐這時才後悔沒有聽范蠡的話,於是再向範蓋問計,範蓋說我們現在只能低聲下氣多送禮物去求夫差了。於是勾踐就讓大夫文種到吳國去祈求寬恕,夫差想要答應,但伍子胥卻說這是上天把越國賜給我們,不可以答應。勾踐聞訊,幾乎要絕望自殺,文種建議可以透過賄賂貪財才的太宰齬來說服吳王放越國一馬。太宰齬接受了越國的禮物後,果然在吳王夫差面前做了工作,使夫差終於同意撤兵。但此後越國被嚴加控制,規定勾踐只能在會稽這塊地方容身。勾踐感到非常痛苦,文種就勸解他說,當年商湯被夏因禁在夏臺,周文王被商囚禁在關裡,齊桓公小白出奔莒,晉文公重耳出奔狄,他們都經歷了艱難困苦,後來不是成王就是成霸;由此看來,受挫未嘗不是上天賜福的一種方式。

    於是勾踐開始振作精神。他把一塊苦膽懸掛在屋中,每天無論坐下、躺下,還是吃飯之前,都要把它放到嘴裡嘗一嘗那苦澀的味道,以此來提醒自己不要忘記被圍困在會稽的恥辱。他生活極其節儉,睡在柴草堆上,布衣蔬食,禮賢下士,與士卒百姓同甘共苦。越國在默默地恢復實力、積蓄力量,《左傳·哀公元年》中所說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就是這一段史事。而吳王夫差因為“擺平”了越國,並且在對齊國的戰爭中取得了勝利而志得意滿,思想上放鬆了警惕;大臣伍子胥屢次直言進諫,竟遭到了誅殺。越國君臣感覺雪恥的時機已到,於是趁著吳王帶著精兵北上與諸侯會盟的時候,襲擊了吳國都城,並殺掉了吳國太子。四年後,越軍再次伐吳,終於把吳徹底扌敗,吳王自殺而亡。 勾踐平吳之後,又揮兵北上,與齊國、晉國等諸侯在徐州會盟然後向周王進貢,取得了“越伯”的封號,還和楚、宋、魯等國修好這時的越國,已橫行於江淮流域一帶,成為春秋時代最後的一方霸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出山打的第一仗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