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翹課看電視
-
2 # 有雪片片57321
在《闖關東》的第二個環節裡,朱開山一家在放牛溝安家立業,熱熱鬧鬧,日子過得風生水起;而與此同時,朱家的三兒子朱傳傑在當地的元寶鎮春和盛當學徒做夥計,也是幹得有聲有色,得意正濃,這春和盛的掌櫃便是由實力派老戲骨畢彥君所飾演的夏元璋。
夏元璋與老朱家的緣分起始於闖關東的路上,傳傑的幾塊兒煎餅救了夏掌櫃一條性命,而夏元璋是良心純正知恩圖報的好人,為了感謝老朱家的救命恩情,他留下了傳武傳傑作學徒,並且一片誠懇用心栽培,無奈傳武志不在此,倒是傳傑聰明伶俐是個生意場的可造之材,所以不餘遺力地傾囊相授,更是沒想到兩人如此有緣,竟然也有翁婿之分,她的女兒玉書便成了朱家的三媳婦。那麼對於這位朱開山的親家夏元璋,該作如何評價呢?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一定是夏元璋的人品端正,都說無商不奸,而夏掌櫃在商海混得是八面玲瓏,遊刃有餘,生意做得是如魚得水,如火如荼,雖然事業做的紅火,靠的是智謀是本事,可不是做了奸商而富得流油,夏元璋最常教育傳傑的便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本分為主,童叟無欺。然而最過癮的還是他肚子裡那運用自如的商人三十六計:且看夏掌櫃智鬥吳胖子。
一.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元寶鎮的春和盛做的是皮草和山貨的生意,由於夏掌櫃道行夠深眼光如炬,所以這生意也是好的出奇!可是對面福興祥的吳胖子是個不守規矩不按套路的主兒,總是夏掌櫃進什麼貨,他便跟著進什麼貨,這可是生意場上最不地道的下流行徑,可是面對這蒼蠅似的厚顏無恥之徒有些人也是乾生氣而沒轍,還是夏掌櫃謀多智廣,鬥得他洩了氣的皮球一般服服帖帖。
傳傑很不明白夏掌櫃故意多進了大批次有可能賣不動的貨物,這葫蘆裡賣的究竟是什麼藥?夜裡起來一看心裡就透亮了,原來是掌櫃的使的兵書一計叫作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夏元璋和提供貨源的老闆早就商量好了,進貨不過是演的一齣戲給對面的福興祥,那自以為是的吳胖子還自作聰明的也跟著大批次進貨,結果是擠爆了倉庫才發現屯的貨根本就於市面賣不動,這才不得已回頭再求春和盛,於是夏掌櫃不費吹灰之力半價收購。
二.將計就計反敗為勝
元寶鎮上來了個佟先生,衣冠楚楚談吐不俗,很有些落魄貴族的意思,懷揣個神秘寶物,徘徊於春和盛與福興祥之間,欲左欲右不能決斷,夏掌櫃是個眼光獨到又且熱心腸的好人,主動請客上門,一問之下,那佟先生方才傷心地娓娓道來,原來是為救父命欲當傳家之寶-老山參,夏元璋一來義不容辭,二來原本也是一筆很賺的買賣,所以滿懷欣喜的攬了下來,卻沒想到玩了一輩子鷹,如今被鷹啄了眼,那老山參原來是個地地道道的贗品,不用說那個徒有其表酸文假醋的佟先生自然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假貨,這筆生意是眼瞧著就砸鍋,沒關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夏掌櫃胸中自有無窮韜略。
思來想去那佟先生不是本地人,如此和山貨的行家過招還一擊即中,絕對是受了指點有備而來,而春和盛在元寶鎮的冤家只有一個,那就是對面那個盡耍小人道道的吳胖子,於是夏掌櫃故意再擺了一局,當著吳胖子的面毀了那顆禍害商賈的老山參,來了個請君入甕。果不其然,那位衣冠楚楚的佟先生跟長了順風耳似的前來贖當,原本是想夏元璋拿不出原貨需得傾家蕩產,沒想到山參猶在,人家來了個完璧歸趙。
雖然最後的最後夏掌櫃還是陰溝裡翻船,栽在吳胖子手裡,不過縱觀他這商海里鏖戰的一生,夏掌櫃還是一個十分傑出肚子裡很有乾貨的地道生意人,他的生意經:做買賣的人,三分在嘴,三分在眼,三分在心,還有一分在攥在手心兒。
-
3 # 猛禽950
不喜歡這個人,
連他說話聲音都反感,
《闖關東》裡最出彩的演員要數~
三兒(小時候的傳傑)演的好,
大掌櫃(土匪)演的好,
鮮兒她爸爸演的好,
其餘,基本都生硬作做,高大上,
不過這部電視劇總體拍的還算好看,
再看《闖關東》第二集,就沒法看了,太差勁,
更沒法看啦,更差勁了,不為藝術只為掙錢,拍不出好來。
-
4 # 永遠是學者
畢彥君才氣超群,技壓群雄,在幾十部電視劇和電影作品裡,只要有畢彥君出現,準能獲得好評和誇讚,在闖關東里的逃難大掌櫃,父母愛情裡的軍校政委,情滿四合院裡的大幹部,畢彥君出色的演技把角色烘托得爐火純青,在闖關東里飾演的大掌櫃讓人過目不忘,形象好,氣質好,演技好,而且本人非常低調,從來不顯山露水,在文藝界這個大染缸裡的確不多見,很難看到。
回覆列表
電視劇《闖關東》中春和盛的老闆夏掌櫃是一個特定年代典型的生意人。他從十幾歲就跟父親一起闖蕩江湖。他為人講誠信,有同情心、正義感,知恩圖報;在生意上工於心計、經驗老到、敢於冒險。聽他講講生意經,可以引發我們對於經營之道的深層次感悟。
夏掌櫃帶著傳傑到穆公家赴宴。席間,夏掌櫃提出一個問題:經商第一要緊的是什麼?有人說:“那還用問?就是賺錢唄!”夏掌櫃道:“以我之見,應當是誠實,然而不是無原則的誠實,是巧妙地運用誠實。也就是說,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對適當的人說實話。經商的人免不了圓滑,可是如果一味圓滑,和實話不沾邊兒,就無異於自棄於市。為什麼?誰還願意和一個永遠虛偽、不說實話的人打交道呢?可是一味地誠實也不可取。打個比方,穆公方才請我的夥計落座,究竟是出於真心還是客套?若按真心就應當說:你是夥計,沒資格落座,這不就傷了孩子的自尊?穆公說得就很得體,前一句誇獎是實話,後一句‘請坐’就是客套。”
夏掌櫃為了歷練傳傑,讓他到對過兒福興祥吳掌櫃那裡討債,結果傳傑去了3次都沒成功。夏掌櫃語重心長地對傳傑說:“這做生意就是兩個字,一個‘買’,一個‘賣’。買要付錢,賣要收錢,聯絡買家賣家的紐帶是什麼?就是一個‘錢’字。收錢這裡面的學問大了。你今天三番討賬鎩羽而歸,是因為犯了討賬的三大忌。第一忌就是一個‘慈’字。討賬不能有慈悲心,凡是欠賬的,除非耍無賴,哪個不讓人可憐?有慈悲心就永遠要不回賬。第二忌就是一個‘昏’字。你二番討賬,吳掌櫃說的那些話全是些歪理,應當據理力爭。可你呢,讓他唬住了。第三忌就是一個‘懦’字,他一說要死要活你就怕了。要賬逼死人的有沒有?有,如果要得合理,逼死人也不犯王法!”
傳傑聽到這兒倒吸了一口涼氣,說:“掌櫃的,我於心不忍。”夏元璋嘆氣道:“孩子,我知道,你心地善良,這很好,這也是我看重你的原因。可進了商海,善良就是多餘的,所謂生意場上無父子就是這個意思。”
當傳傑委屈地抱怨,掌櫃的成天給他講誠信,而明明是春和盛欠福興祥的錢,掌櫃的卻騙了他,讓他去向福興祥討債時,夏掌櫃哈哈大笑道:“我給你講誠信不假,但講的是大誠大信。對生意人來說,誠是指什麼,信又是指什麼?就是對顧客不欺不詐,買賣公平,貨要地道,價碼要合理,足斤足兩,童叟無欺。可生意人畢竟有自己的秘密,不能所有的話都是實話。比方說吧,你把貨賣給顧客,顧客問:‘老闆,這批貨你賺了我多少?’你怎麼回答?講誠實?如實相告?不能吧?你是不是得說:‘咳,賺什麼賺?我給您的是最低價,賠本賺吆喝呢!’你講誠實呀!啊,你說:‘我呀,做買賣能不賺錢嗎?就這一筆買賣,我賺了個盆滿缽溢,您再精也精不過我們這些買賣鬼兒。’能這麼說話嗎?再比如,有位同行來打聽:‘您這批貨的進價是多少啊?’你能說實話嗎?能交實底兒嗎?啊?所以說生意人的誠信是大誠大信。我讓你去討賬不是說謊,是使了一計,三十六計上有,叫做瞞天過海,是錘鍊你呢。”
劇中夏掌櫃的死對頭吳掌櫃與一個姓佟的騙子相勾結,欲用一棵假山參假裝抵押借款,騙取夏掌櫃的兩千大洋。夏掌櫃起先看走了眼,之後又將計就計,透過燒仿冒的假山參引誘騙子提前上門贖回假參假,反賺取了兩千大洋,使得吳掌櫃欲哭無淚、痛不欲生。對此,傳傑心生同情,夏元璋見狀循循善誘道:“生意場上歷來如此,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我不痛下殺手怎麼能維護正經生意人的利益?這種害群之馬不除,元寶鎮的買賣家永無寧日!”“我夏元璋又何嘗是鐵石心腸的人?生意場從來都是劍戟叢生、險惡無比,你在裡邊滾得久了,一顆心就像被油鍋炸了,水分焅幹了,變硬了,眼窩子裡就不會有淚水了。”
這段話是夏掌櫃對於當時弱肉強食的市場環境的切身感受,集中反映了傳統商人的市場觀,很值得引發我們深思:正常的經營秩序理應嚴加維護,但生意場上是否只有無情的競爭?只有大魚吃小魚?當老大、搞壟斷是唯一的出路嗎?
夏掌櫃在彌留之際含混地對傳傑說:“遇著生客呢,你得端量,哪來的,像幹什麼的,有錢沒錢。十分買賣三分在嘴上,三分在眼上,三分在心上,一分在手上……”這是他對傳傑的最後教誨,也是其生意經的精華總結。
夏掌櫃做生意可謂足智多謀,他透過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偷樑換柱、連環計、將計就計等計謀跟老對手吳掌櫃鬥了個不亦樂乎,但他的結局卻令人嘆息。他過於相信自己的所謂定力,抽上了大煙。為了賺取高額利潤,他不聽傳傑的勸告,收手前最後一筆生意鋌而走險,進了三車松茸。結果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他上了邵老闆的當,元氣大傷,連自己的大宅院都抵給了對方,還欠了一屁股債。他又氣又急,加上煙癮折磨,不久即撒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