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優音視聽

    也許肖邦本人在內心深處是一個很孤獨的人,所以他創造出的音樂意境比較淒涼傷感,又或許是他的一種藝術形式的展現,讓別人聽起來比較悲傷,鋼琴本身的聲音給人聽起來就有一點這樣的感覺,如果這首曲的意境偏向一點就會讓人聽起來就有這種感覺。

  • 2 # 靜思一刻丶

    《夜曲》。很強的旋律感,能牽動聽眾隨著音樂的旋律走。第一次聽就把我震撼到了。雖然悲情但是依然壓抑不住自己的心。

  • 3 # 瑞兒與鋼琴

    這個跟作曲家的生活背景也是很大關係的,肖邦自身常年體弱多病,幾段感情也都不怎麼順利,也是生活得很受挫折。

    但不是很受挫折的生活會讓作曲家作出特別傷感的音樂,就比如莫扎特,他的生活就不像他曲子中的風格天真浪漫的感覺,很年輕就離開了人世,甚至在死前還過得很拘謹,很被迫,不停的埋頭寫譜子,很多時候也不能解釋為什麼他的音樂和他生活感覺那麼的截然不同。

    至於肖邦他的作品也不是說特別傷感,而是特別有抒發感情的感覺在裡面,他的《升c小調圓舞曲》和《幻想即興曲》等等都是比較有知名度的,聽起來其實也不那麼憂傷,曲子裡面的高潮部分抒發的時候沒有那麼的憤怒或者無奈。可能個別的曲目聽起來會感覺憂傷吧……比如說他的夜曲聽起來比較憂傷一些,很柔緩,特別像他本人生活的寫照。肖邦作品特別多,可以多聽一些,聽了也有很多不同感覺味道在裡面的。

  • 4 # 逸懶無餘

    藝術源於生活,作曲的風格肯定跟創作者的人生經歷有關係。其實肖邦創作的鋼琴曲風格和感情還是挺豐富的。也有特別激昂,雄渾的曲子。但是在華沙起義時期,是他創作的一個跳躍,那時身在巴黎的他把對祖國的熱愛和對家鄉親人的思念融入了自己的曲子裡。思念,掙扎,擔憂這些情感的交織使得他的曲子裡總能讓人在不經意間聽出憂傷。還有他的夜曲系列,也是表達了對自己命運的沉思和反抗。應時應景,才感受至深。雖說我們現在沒有經歷他那時的戰亂,但當你恰好在失意迷茫時聽到他的一些曲子時,就會覺得他貌似剛好在表露你心裡那種憂傷的感覺。所以,人們慢慢的給他冠以“憂傷”的代名詞。

    還有,當然,是我個人的愚見:我覺得長久以來鋼琴曲這型別的音樂在國內的受眾比較少,有的人早前可能並沒有去聽過肖邦的音樂,而是在杰倫大火的時候,透過他的一張專輯《十一月份肖邦》才瞭解到並去聽的。而且裡面剛好有一首也起名為夜曲,剛好也是表達的憂傷的情感。所以也就更容易理解了。

    流傳度極高的大概是Nocturne No. 2 in E Flat Major, Op. 9, No. 2了吧。

  • 5 # 彈鋼琴的小福星媽媽

    肖邦有很多流傳度較高的旋律,如夜曲op9no2、#c小調圓舞曲等。憂傷的感覺不足以概括肖邦作品所反應出來的情感世界,比如革命練習曲,是他愛國情懷的寫照;波蘭舞曲,是輝煌莊嚴的體現;夜曲透露出無盡的雅緻浪漫;敘事曲更是展現了極為豐富細膩的情感變化。

  • 6 # 小城故事liu

    肖邦就是個矛盾的混合體,古往今來能彈好肖邦的人有多呢?他的曲子用“憂傷”來概括並不是太合理,用“悲情”更妥帖。

    他的憂傷的曲子的確多,升c小調圓舞曲(Op.64, No.2),f小調幻想曲(Op.49),第二敘事曲(Op.22 No.2),e小調前奏曲(Op.28 No.4),e小調夜曲(Op.72 No.1)……但憂而不傷的曲子更多,幻即(Op.66),B大調前奏曲(Op.28 No.11),離別練習曲(Op.10 No.3),降E大調夜曲(Op.9 No.2)……還有一類是悲憤的,d小調前奏曲(Op.28 No.24),革命練習曲(Op.10 No.12),冬風練習曲(Op.25 No.11),c小調波羅乃茲(Op.40 No.2)……

    憂傷=憂+柔,憂而不傷=喜+憂,悲憤=憂+剛,這三類共同鑄就肖邦“悲”的核心,這三類之外的就是些“傻白甜”了。在1830年華沙起義失敗後,肖邦身上“悲”的比例就越來越大了,即使是寫些優美歡快的曲子也是強顏歡笑。演奏肖邦的曲子,“度”的把握相當重要,要合理權衡悲和歡的比例,悲過頭了便是矯揉造作,歡過頭了就是缺乏內涵深度。

    可見這種矛盾是多麼難以捉摸,何況是普羅大眾呢?大眾對於超出認知範圍的事物的簡化方式之一就是貼標籤,比如:廣東人——吃,維也納——古典音樂,帕格尼尼——炫技,小約翰施特勞斯——do me so so……這就不難理解,肖邦由於其代表作往往浸潤著悲傷,故化作“憂傷”的代名詞,雖然片面,但是概括性還是令人滿意的。

    第二問,我表示反對,肖邦是19世紀旋律大師,貓和老鼠引用他的樂曲有10多首,郎朗有一首專輯是離別的改編歌曲。

    沒有任何一首音樂廣為流傳到讓所有人都聽到,也沒有一首音樂能讓所有人喜歡。

    在這個莫扎特奏鳴曲片段的《土耳其進行曲》、貝多芬歡樂頌、巴赫的《G弦上的詠歎調》都有很多人沒聽過或者叫不上名字的時代,流傳度極高是相對的。

    在波蘭,肖邦是音樂界的英雄。地位也許如同冼星海之於中國。

    如果硬要比較,也許是因為貝多芬的致愛麗絲,莫扎特的K545(中文《簡易奏鳴曲》),相對於琴童而言接觸的較早。

    肖邦在世界流傳度較高的《雨滴》前奏曲,《革命》練習曲,等等。在電影《普羅米修斯》和其他很多電影中都有《雨滴》片段,《革命》更是被高考生彈爛了。

    說一說夜曲OP9NO2,對於高考,曲目過於簡單。對於琴童,技術難點又相對較多(之前曾作為中國音協考級8級曲目),相對而言推廣就少的多。

    但是這首在肖邦夜曲集中算是彈得比較多的了,喜歡的人也很多。

    這首曲子《OP9NO2》為降E大調。小調多陰暗憂鬱,大調多寬廣明亮。這也是一個原因。

    一個作曲家並非所有作品都是悲傷陰鬱的風格,如果這樣,作曲家本人的曲路就太窄了。

    很多曲目受代表作的影響,對於作曲家本人有定性影響。

    還有人說過,肖邦最好的作品在於他的瑪祖卡。

    所以最流行一詞,真的是因人而異了。

  • 7 # 溜達HIFI頻道

    肖邦,任何一個學習鋼琴,喜歡鋼琴曲,即便你只是個音樂愛好者,都不可能不知道的,鋼琴作曲家。

    要說為什麼肖邦的音樂被大眾認為是“憂傷”的代名詞?這應該和他的經歷和性格有關。肖邦出生在波蘭華沙,父親是法華人,母親出自波蘭貴族家庭,他母親會彈鋼琴喜愛波蘭民歌。肖邦繼承了他母親的天賦,從小就在鋼琴和作曲方面展現了高度的才華,六歲彈琴七歲發表作品,八歲公開鋼琴演奏,無疑是天才。也許天妒英才從小他就體弱多病,因此十三歲才進學校讀書,很多功課他都自己在家自學,造成他性格內向孤僻,天才總是孤獨。到畢業時他那從來不愛誇獎人的老師,“石破天驚”的誇肖邦為天才、音樂奇人。

    他在成長學習的過程中,經常隨母親到波蘭民間鄉村去“採風”,對波蘭民間音樂的精髓有深刻體會和領悟,同時在這個過程中,祖國山水風光、詩情畫意也深深的刻在心裡。漸漸的也激發了他的愛國主義精神。但隨著沙俄入侵,波蘭人民起義失敗。國內的局勢動盪。肖邦聽從了他老師和親友的勸說,開始旅居國外,用他的音樂為祖國抵抗侵略,也為他的祖國贏得了更大的榮譽。但這一去,就沒在有生之年再踏上他深愛的祖國。因此,悲傷、憂鬱、痛苦和對祖國親人的思念,幾乎伴隨他主要的人生。他的絕大多數代表作,都是在他旅居國外飄無定所時創作的。所以他的音樂也充分抒發了他內心的情感。

    肖邦作為著名的浪漫主義“鋼琴詩人”,肖邦的音樂又被稱為“花叢中的大炮”,得到同時代另一位音樂大家李斯特,和當時著名的音樂評論家、音樂大家舒曼的激烈的推賞。也許是情感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他一生鍾情於五個女人,和法國一個女作家同居9年一直未婚,也許是他的“憂鬱”吸引打動了當時上流社會女性,當他39歲客死他鄉時,巴黎很多上流社會貴婦都以哭暈在他臨終的臥室為幸福,可見肖邦當時的魅力和他粉絲的忠實度。後人用“生於華沙,靈魂屬於波蘭,才華屬於世界”來作為對肖邦的評價,他在音樂裡的成就。對於波蘭人,肖邦已然成了波蘭的象徵和波蘭的名片,他所承載的意義也超出了音樂和鋼琴的範疇。

    對於說他流傳度極高的旋律,我想分兩類來說,一類是專業學琴的音樂人,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最著名、最嚴苛、最權威、最高級別的鋼琴比賽就是——肖邦國際鋼琴比賽,我想所有學鋼琴的沒人沒彈過肖邦的鋼琴練習曲。所以對於這些人,肖邦鋼琴練習曲就是流傳度極高的旋律。《C小調練習曲》被稱作“鋼琴藝術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而對於普通的樂迷來說,可能流傳度最高的是他的“夜曲21”這是他夜曲的總稱,他的夜曲共有21首,鋼琴夜曲是肖邦自己獨創的一種鋼琴獨奏形式,它具有平和恬靜、寧靜悠瀾的特點,輕緩中偶有一點點沉思,在夜深人靜之時,聽取特能舒緩情緒,是現代人緩解壓力的“良藥”。

  • 8 # 衛斯理漫談

    夜曲和圓舞曲是肖邦裡面好聽的曲子,很多人沒聽過,裡面的旋律特別優美,夜曲曲如其名,適合一個人夜晚聽,把一個浮躁受傷的心靈給慢慢撫摸平靜,肖邦不愧是一個旋律大師,周杰倫也寫過一首夜曲算是致敬吧,

    圓舞曲是一種音樂的體裁,類似有小奏鳴曲,小步舞曲等等,同樣肖邦寫的圓舞曲取材於波蘭,多數以三拍子為多,旋律律動感足不失優雅,讓人聽了之後久久回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T-34-85與M4坦克誰的實戰能力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