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大雷最有錢6699

    有這個可能。德國也就是太過於自信了,他們的失敗,不光是幫義大利收拾殘局一個因素,最主要的是大戰略方針的失誤。從西歐、非洲再到東歐的蘇聯,戰線拉得多長啊,士兵都訓練有素嗎?軍需裝備供得上嗎?武器製造跟得上嗎?過分的自信,對形勢分析嚴重不足,導致他們陷入了拉鋸戰的困境之中,惡劣天氣更讓他們雪上加霜。本想短平快結束對蘇戰爭,沒想到,最終失敗的卻是自己。

  • 2 # 戰略論

    1941年德軍主力進攻蘇聯之際,德軍在北非的隆美爾非洲軍不過只有3個師的兵力,2個裝甲師和1個輕型師,如果德國不幫助義大利,最多也就是讓東線德軍增加3個師的兵力,即一個裝甲軍的實力。那麼問題來了,一個裝甲軍能夠改變東線的局勢嗎?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即使德軍在1941年佔領了莫斯科,戰爭也不可能結束,蘇軍的抵抗仍舊繼續,儘管形勢會對他們極為不利。當時不只是在莫斯科,在北方的列寧格勒和南方的羅斯托夫,德軍都由於兵力的不足和冬季的到來而無法奪取這些極具戰略價值的目標,德軍缺少的不是幾個師的問題,而是十幾甚至幾十個師的問題。

    當時德國總計有205個師,投入東線作戰的只有145個師,在這場快速的關乎命運的突襲中,更驚訝德軍只投入了其3/4的兵力,剩下的大部分兵力都駐守在西線(38個師)和挪威(12個師),它們用於防範英國可能的登陸行動。當時用50個師的兵力來對付忙於本土自保英國顯然過於多餘,和這幾十個師的無所事事相比,僅去節省北非的三個師顯然微不足道,不能抓住問題的重點。

  • 3 # 兔哥哨位

    二戰蘇德之間的較量是整個二戰歐洲戰場上重要的戰場,同時也是二戰的節點,蘇聯正是靠二戰的勝利逐步發展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的一員。德軍失敗的原因除了蘇軍拼死的抵抗,蘇聯寒冷的冬天環境也是其重要一環。那麼,如果蘇聯不去解救在埃及戰場上陷入絕境的義大利軍隊是否就能錯過嚴冬提前佔領莫斯科呢?。要驗證這個問題,就必須回頭看看希特勒在戰略上所犯下的失誤,因為任何結果都是有其過程,有因才有果。二戰前的蘇德都是歐洲的實力大國,兩國實力不相上下,都渴望征服歐洲大陸,德國的經濟發展使得希特勒的夢想得已實施,而蘇聯也並非老實人,兩國開戰前,蘇聯的軍隊迅速擴張,從195萬急劇發展到了470萬人,並首先入侵芬蘭,入侵波羅的海三國,正是蘇聯的擴張姿態堅定了希特勒發動對蘇入侵的“巴巴羅薩”計劃,應該說,蘇德兩國早晚要有一仗,只不過希特勒先動手了。作為德國入侵蘇聯的鋪墊,德國和蘇聯打的火熱,簽定“蘇德友好條約”,共同舉行閱兵,共同入侵波蘭,德國把佔領的一個要塞交給蘇聯,以此麻痺蘇聯,其實,蘇聯始終對德國保持著警惕,只是被麻痺而已,開戰後,德軍勢如破竹,150個師的龐大軍團迅速撕開蘇軍防線,潮水般湧入蘇聯境內,蘇軍損失慘重。特別是損失了大量裝甲,飛機,火炮等重灌備。從戰爭角度看,這到成全了蘇聯,讓蘇軍被迫舉全國之力生產更好的坦克,飛機,火炮抗擊德軍。蘇軍前期的失敗,是由警惕性不高,開戰時因德國特別行動隊破壞了蘇軍的通訊,導致各級無法感知戰場動態,有效調動軍隊等等,使蘇軍陷入混亂,再有,面對德軍大叢集的坦克“閃電戰”不用有效的適應。對德國來說,蘇聯這塊肥肉並不好吃,容不得半點失誤,而希特勒恰恰出現了失誤。縱觀整個德國對蘇戰略,導致失敗的原因有以下幾點。過於自信,對蘇聯軍民對斯大林的擁護出現誤判。希特勒認為,斯大林的獨裁主義和高壓政策民怨沸騰,不會為他賣命,面對強大的德軍,蘇軍必會一潰即潰。失去人們擁護的斯大林必會屈服,結果,希特勒錯了。交友不慎,德國和日本,義大利結成了軸心國。事實證明,這是希特勒對這兩個“朋友”認識不足。日本,陰險,狡詐,作事鬼鬼祟祟,典型的小人作派,人稱“鬼子”。雖然和德國是盟友,但從不替朋友著想,利用德國自撈好處,日本主動製造了“珍珠港事件”,使美國對日宣戰,而德國作為軸心國不得不對美國宣戰,這對希特勒絕不是個好事,把德國和美國推到了直接對抗的位置。美國的參戰,改變了戰場格局。日本對珍珠港的偷襲,把美國拖入二戰,也給德國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使德國四面臨敵,處於被群毆的境地。義大利,這是在二戰中製造笑柄的豬友,更是把德國坑的不淺。看看義大利的戰鬥力吧,1935年9月,為了章顯古羅馬帝國的雄風,墨索里尼出動裝備坦克,大炮的30大軍入侵還配置有裝備大刀長矛的窮困小國,衣索比亞,結果被人家打的屁滾尿流,最後放毒氣才制服了對手,這一仗消耗了義大利3年的軍費開支總和。在二戰中,義大利笑柄頻頻,一次打仗,意軍根本不抵抗,英軍很納悶,走近一問,原來裝子彈的鐵盒子沒放工具,打不開,其實就根本沒想開啟。一次,開戰前,英軍派人去勸降,結果,意軍非要英軍給開證明,證明意軍投降了,沒辦法,英軍只能給他們發傳單以茲證明,結果有很多意軍要好幾張,非要給他們認識的老鄉代領了,而且很自覺的自己走到戰俘營,根本不用人看押。一次,在戰俘營,一個義大利士兵回戰俘營晚了,關門了,這個士兵一直在門口等了一夜,開門後,自己進去了。縱觀義大利在二戰中的表現,的確是為血腥慘烈的戰場增添了一絲浪漫的喜劇色彩。德軍的觀點認為,如果義大利中立,德國等於增加了10個師,如果義大利是德國的對手,等等增加了20個師,如果和義大利作盟友,德國就得派50個師保護他們。蘇聯戰場上,蘇軍在頓河上游對義大利第8集團軍發動打擊,而意軍的任務就是負責德軍兩側翼的安全,沒想到,幾個人小時意軍的防線就被突破,到晚上就突破27公里,第三天又擴大到90多公里,這下義大利扛不住了,敢緊溜號,22萬大軍跑的比兔子都快,把德國側後翼完全暴露在蘇軍面前,使德軍陷入絕境。當時有位義大利官員去德國,自然問到意軍的傷亡情況,德國官員聳聳肩,說,“他們很安全,因為他們都拔腿跑了”。1941年2月,正值德軍為發動“巴巴羅薩”入侵作準備時,義大利軍在埃及面對3個師團的英軍,在兵力對英軍具有壓到優勢的被英軍打的落花流水,被俘的救有13萬人,還丟了重要城市基勒內卡,只能向德軍求援,無奈,德軍只能抽兵前去救援意軍,當時德軍總共集結了14000輛汽車,為救意軍就抽去了一半,給德軍入侵蘇聯的計劃拖後了一個月之久,為德軍遭遇嚴冬埋下了伏筆。戰史學者認為,義大利作為德國的盟友,拖了德軍的後腿,幫了到忙,義大利雖然不能為德軍在蘇聯戰場上的失敗負全責,但義大利的作用的確為納粹德國的滅亡起到了推手作用,加速了希特勒的失敗,變相的為二戰作出了貢獻。所以雖然納粹德國的失敗是所有侵略者必然的下場,但以上幾點也是因素,當然,希特勒本身在戰略上的失誤也是其原因所在,而且是主因,因為他才是罪有應得者。

  • 4 # 國平軍史

    二戰時期,柏林-羅馬-東京結成了軸心國,事實就是講,軸心國聯盟並不緊密,特別是日本一直呈現遊離狀態,在莫斯科戰役打得如火如荼之際,德國請求日本出兵,從背後夾擊蘇聯。

    但日本卻置之不理,停止了北進計劃,執行了南下戰略,揮師東南亞,發動了太平洋戰爭,偷襲了美海軍珍珠港,迫使德國不得不向美國宣戰。

    日本人的所作所為,等於是喚醒了沉睡北美,只管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執行孤立主義政策,不願干涉國際事務的美國,其龐大的戰爭機器終於開動起來,從而埋下了軸心國戰敗的命運,須知美國一國的戰爭潛力就超過了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國三國的總和。

    義大利,更是豬一樣的隊友,其妄圖獨霸地中海的心態尚可理解,但搞定非洲衣索比亞的土著黑叔都付出了陣亡2萬餘人,受傷減員18萬意軍的慘重損失。

    意政客竟然還不吸取教訓,在埃及和大英帝國扛上了,被英國佬揍得屁滾尿流,只得又向德國求救,隆美爾中將率領他的裝甲師殺奔埃及,總算是救下了義大利軍隊,不到兩個月時間就迅速扭轉了北非戰局的態勢,提拔為陸軍上將,1942年6月,又晉升為德國陸軍元帥。

    但德國的資源畢竟有限,網上包括歷史教科書中說德國是二線作戰,導致最終戰敗。其實,德華人何止是二線作戰,簡直是N線作戰,由於義大利在希臘、南斯拉夫等國的失敗,德華人為救義大利人,又將97萬大軍投入到了對德國毫無戰略價值的巴爾幹半島,並由此拖延了執行“巴巴羅薩計劃”一個多月,導致德軍喪失了最可寶貴的時間。

    倘若德國軍隊不介入巴爾幹地區,將這近百萬大軍投入到東線,並準時啟動“巴巴羅薩計劃”,那麼德軍完全有可能在冬季來臨前攻入莫斯科城,那麼二戰的歷史,將由此極有可能改寫。

    隆美爾的非洲軍團,只有第15、第21裝甲師、第90輕裝甲師,攻克了託卜魯克,隨著戰線的不斷推進,德軍的補給線變得非常漫長,由於義大利海軍無能,地中海始終被英國海軍牢牢掌控,導致德國非洲軍團得不到彈藥和燃料的補給,不斷遭到英軍的空中打擊,最終戰敗只是時間問題。

    綜上,如題所示如果德國沒有幫義大利去收拾埃及,而是直接打蘇聯,在蘇德前線,也只是增加了隆美爾三個裝甲師的兵力而已,所以德軍也無法在入冬之前結束戰爭。

    倘若德國軍隊不去挽救希臘等地的義大利軍隊,將進攻巴爾幹半島的將近百萬德軍,全都投入到蘇德戰場,並按時啟動“巴巴羅薩計劃”,那麼德軍完全有可能在冬季來臨前,不一定能馬上結束戰爭,但至少可以攻克蘇聯首都莫斯科。

    首都一旦被攻陷,對蘇聯軍民的打擊將極其沉重的,軍政高層包括軍民的抵抗意志,或且就沒有這般頑強,所以有可能會結束戰爭,當然歷史不能假設,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漢字拼音數量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