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乖嘛了了
-
2 # 阿娥你好
“性別認同感”在我的理解裡就是“男生有男生樣”、“女生有女生樣”。記得女兒初中時,孩兒爸的兩個老同學(男)來訪,中年人的對話往往離不開孩子,家裡也有女兒的同學看著我家女兒感慨說孩子們都長大了,並誇我家女兒有她這個年齡該有的女孩兒樣,聽了這樣的話我很安心,因為這是我刻意為之的結果,看來我的功夫沒白費。
我沒有養育男孩的經歷,只說女孩吧。
女兒在嬰兒期,我就經常和她說“你是一個漂亮的小姑娘”,嬰兒服粉色居多,每天洗換的很乾淨,誇她是個“乾淨漂亮的小姑娘”。
女兒在幼兒期,外出穿著有褲裝也有裙裝,都是淺彩色系,回家換家居服,玩具除了毛絨系列就是芭比系列,洗澡是我幫她洗,換衣服也是我幫她換,我和她說女孩子背心內褲遮蓋的地方不能讓別人碰,身體別的地方不願意讓別人碰就拒絕,稍微講了下女孩兒和男孩兒的生理構造區別。
同時幼兒時期開始有意培養“站有站相,坐有坐樣,吃飯講禮儀,說話有禮貌,幹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等等行為規範。
這個時期幼兒園發生了一件事,有天接女兒回家她告訴我,她上廁所有個小男生進來了,她趕緊穿好褲子並趕他出去還告訴了老師。
我誇她做的對。
女兒上小學週一到週四穿校服,週五可以穿自己的衣服,記得那時她特別喜歡過夏天,因為她有很多漂亮的連衣裙。從小學開始女兒就留長髮扎馬尾一直到現在,那時為了節省時間,我把自己頭髮剪短,每天早上幫女兒梳頭髮扎頭髮,各式各樣的辮套每天換。
記得有段時間有個說法,說生個女兒就象擁有了一個可以精心裝扮的洋娃娃,你可以盡情打扮她。
女兒在上初中後就沒再穿過裙子,為了方便也為了安全,褲裝全是牛仔褲,穿著整潔得體,言談舉止大方,給她在學校的形象加了不少分,班主任老師很信任器重她,她也在小幹部的工作裡得到不少鍛鍊。
高中的生活就是早出晚歸的學習,其實無論男孩女孩,12歲以前是主要人格塑造期,過了這個年齡,內在人格基本定型了,除非自願改變,突破的機會不多了。
女兒上大學後經常和我感慨,她看到室友不疊被子,東西亂放,白天躺在床上玩手機,吃飯叫外賣從不去食堂,垃圾堆在桌上等等行為習慣,徹底明白了媽媽常說的“女孩兒樣”有多重要。
性別角色認同主要指的是對社會性別角色的認同,即根據社會文化對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應的動機、態度、價值觀和行為並發展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徵,就是所謂的男子氣和女子氣(來自百度百科)。
-
3 # 羊駝媽媽
在性別認同這方面,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從小培養性別意識。一般來講2-6歲是孩子性別認同的關鍵期,孩子在這個階段如果沒有接受到來自家長對其外形、角色的認同和引導的話,很有可能會造成孩子出現性別認同障礙,長大以後心裡上的自我認同出現偏差。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性別角色意識從3歲以後慢慢建立。而真正形成這一意識是在孩子小學6-12歲時,這個時期父母應該做的就是樹立孩子正確的性別差異化。有的家長可能生的是男孩,但是又偏偏比較喜歡女孩子,有可能就會給孩子打扮、穿著都偏向女性化。這樣是絕對錯誤的,這樣會給孩子造成男性角色認同不夠。而導致以後性別認同困難。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所以父母一定要給孩子樹立好正確的觀點。孩子的行為通常是源於觀察生活中得到的知識和啟示。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本身的性別行為,在生活中要相互支援,相互認可。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實際情況適當的對他進行性別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父母在給孩子豎立正確性別認同教育時注意不能太“刻板”。比如非要求男孩要有男子氣概、女孩要文靜淑女等傳統觀念,尊重孩子先天的氣質型別的差異,注重孩子優良個性的培養。只有孩子對自己性別感到滿意,才會對同性性別有好感。
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成長髮育、家庭教育、母乳餵養、疾病護理,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
4 # 兜大姐TU
孩子童年時期對性別的好奇和認知,因為中國的儒家文化倫理文化深厚,許多家長對於給孩子性別的解釋或引導都趨向於敷衍和省略。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和時代高速變遷,我認為,童年時期的孩子應該足夠可以接受正常的性別認知!我們不必再遮遮掩掩,或者用繪本代替答案。為了阻止青春期孩子對性別的過分探索,我們應該先消除兒童時期對性別的好奇!簡言之,面對這個時期的孩子,我們明明白白的說清楚,按照人類的進化程度,現在的幼兒完全可以接受並瞭解!另外,在異性親子關係中,我們的家長從幼兒時期就應該開始注意親密界限了。
青春期是實現同一性和角色認同的關鍵期!
我們的孩子在這一階段會經歷家長們頭疼的青春期。他們會在探索中不斷確定自己應當成為怎樣的人!他們分別作為男生女生將會有什麼特徵出現,家長們應該有距離的觀察有耐心的等待,瞭解孩子的各個階段的特徵和表現,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探討性別之差,對他們的性別探索抱以理解,併為可能發生的行為做深度分析!在輕鬆的環境下給孩子阻止的警示!同時努力為孩子創設良好的生活氛圍,正面引導孩子朝積極的方向發展,最終讓孩子找到真實的自我,形成完善的人格!
!
-
5 # Amy魚魚
首先,孩子1.5歲開始,我會挑選講述男女生不同的繪本,講給孩子聽。繪本可以把很多晦澀難懂的道理用幼兒可以理解的方式表達出來。讓孩子透過繪本,瞭解男孩和女孩的不同,這些不同,包括身體器官的不同,還有男女思維方式,喜好等多維度的不同。
其次,孩子2-3歲開始,我會告訴女孩子,胸部和生殖器這些穿內衣的地方,屬於個人隱私部位,除了父母(對於低幼兒童,暫不排除爸爸),去醫院看病時必要時才可以讓醫生檢視。其他人,其他場景,不可以向外人展示,做好個人隱私工作。同理,男孩也需要父母做好隱私常識的普及,及授予自我保護意識。
再次,在生活中,讓女孩更多的跟隨母親,母親首先要做孩子的榜樣,母親需要學會愛自己,為作為一位女性可以享受美麗事物,可以孕育神奇的生命感到驕傲自豪,那麼她的女兒也會為自己是一位女性而感到驕傲自豪。同理,兒子需要更多的和父親學習,如何果然堅毅,擁有男性特有的魅力。
最後,父母雙方要努力經營兩性關係及家庭關係。恩愛的父母,母親溫柔具有智慧,父親和藹並果敢堅毅,這些源於愛的源泉,都會如神奇的魔力,讓身在其中的孩子體驗身為男生或女生從未有過的認同自豪與喜悅。
綜述,我認為幼兒時期孩子對自己的性別認同,需要父母給予重視,結合科學知識及和諧的夫妻關係及良性的家庭關係共同塑造。
和大家分享我的育兒之路與心得,與大家一起學習並進步。
-
6 # 樹洞工作室
性別是男女之間生理上的區別,而性別角色則是男女之間社會行為上的區別,即社會性別。性別完全是由遺傳所決定的,而性別角色卻主要是在後天的環境中形成的。能否進入正常的性別角色,這對人的一生有極大的影響。而性別角色的培養始於人之初,在達到性成熟期時,性別角色也基本固定,此時再行改造就困難了。
因此,父母要從小重視對孩子的性別教育,男孩子就應該意志堅強、性情豪爽、堅定自信、勇於獻身、有淚不輕彈;女孩子就應該心地善良、溫柔賢惠、感情豐富、禮貌謙讓。當然,這種培養並非單純的語言傳授,而是要透過日常生活潛移默化的影響。
父母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一定要做好對孩子的性別教育,那麼究竟該怎樣做呢?
1.男女平等的性別教育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父母都要從小灌輸給他們男女平等的思想。男孩不比女孩尊貴,女孩也不比男孩卑微。而且從小就要做起,男孩不能蠻橫、霸道,欺負女孩,女孩子也不要因為自己是女孩就甘願吃虧。
2性別定位的教育
父母要對孩子進行性別定位的教育。男孩子和女孩子在身體上有什麼不同,在裝扮上有哪些別,有哪些事情是女孩子可以做的,有哪些
是男孩子可以做的,都要教給孩子。這種教育是隨時隨地的,結合生活的。男孩子要教他勇敢、果斷、剛強,女孩子要培養她多一些溫柔、嫻靜。
3.及時糾正孩子的性別錯位行為
有的父母可能覺得孩子還小,有點問題不必在意,這樣是萬萬不可的。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是重要的,童年的經歷對成年後的性格乃至整個人生都有深刻的影響。如果孩子的行為出現性別錯位,一定要及時糾正,否則小問題就可能變成大問題。
青年的可教性大概在性慾勃發的時期即告結求。教育家們都深明此理,故常採取相應的措施;但他們或許也會接受精神分析成果的影響,而將教育的重點移至從哺乳期開始的幼兒時期。小孩多在四五歲即已成為一個完全的人,來的歲月不過是將這一時期埋藏下來的素質逐漸加以顯意罷了。
-
7 # 新中e
如果女孩就要當媽的多親近親近,如果是男孩就要當爸的多親近親近。留這麼簡單。
如果搞反了,孩子的認同就反了。對自身性別認可下降,後面就有隱患了。
回覆列表
比如我會說,你跟媽媽是一樣的,是可愛漂亮的女孩子,爸爸是帥帥酷酷的男孩子,跟我們不一樣。我們可以穿漂亮的裙子,戴髮箍,爸爸不可以然後女兒會很認同地說,是呀,我們最漂亮,爸爸不可以,跟我們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