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覺得,這個在古代技術難度應該挺高的,不知古代是否有此傳統
6
回覆列表
  • 1 # A股那些事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學界普遍認為,1971 年山西保德林遮峪商墓出土的109 枚銅貝是中國最早的金屬貨幣。早期的貨幣屬於商品交換的自然產物,是由直接從事商品交換的商人所鑄造。此後,隨著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貨幣在商品交換過程中的影響力逐漸增大,於是政府開始將貨幣的鑄造權收歸國有,這樣不僅可以從發行貨幣中大獲其利,而且也成為彰顯中央權力的一種方式。

    在貨幣實際流透過程中,人們逐漸發現即便是使用質量略低的貨幣,只要不太明顯,依然可以被市場接受。於是,一些不法之徒開始以降低貨幣的金屬含量與成色為手段,私自鑄造質量略次的貨幣,並試圖從中謀利,這便是史籍中常見的盜鑄,也就是我們所討論的貨幣作偽現象。

    古代貨幣作偽沿革

    中國古代貨幣作偽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列傳》記載,中山國“地薄人眾,民俗懁急,仰機利而食·······起則相隨椎剽,休則掘冢作巧奸冶”,大概意思就是說,中山國的民風並不淳樸,群眾大都不勞而獲,平日不是聚眾起來殺人劫物,就是私自盜鑄以獲利。1979 年,中山國靈壽故城出土發現了大量圓足布幣,以及鑄造布幣的錢範。如眾所知,圓足布屬於戰國時期趙國發行的一種貨幣,主要在趙地流通使用。而中山國遺址發現的這些圓足布大都鑄造低劣、文字漫漶,最為重要的是它們的重量僅有12 克,與標準趙國布幣20 克左右相差甚遠,這充分說明中山國在戰國時期曾大量仿造趙國貨幣,並透過此手段而獲得利益。

    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後,對貨幣的鑄造與使用進行了較為嚴格的規定:一枚貨幣標準重量為十二銖,面值為“半兩”,並且實行黃金與銅錢並行的貨幣制度。儘管如此,依然無法杜絕民間盜鑄現象,從出土秦國錢幣實物來看,半兩錢多呈大小不一的狀態,那些形制較小且重量明顯低於法定標準的劣質貨幣極有可能出自盜鑄人之手(圖二)。1975 年,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大批秦代木簡,其中就有官府破獲盜鑄錢幣的案例,簡文曰:“某裡士五甲、乙縛詣男子丙、丁及新錢百一十錢,容(鎔)二合,告曰:‘丙盜鑄此錢,丁佐鑄。’甲、乙捕索其室而得此錢,來詣之。”

    明清兩代,由於較多使用白銀和寶鈔,銅錢處於時停時鑄的狀態。此時民間市場上開始出現了偽造銀錠。偽銀主要是從兩方面做手腳:一是想方設法降低銀兩的成色,由於過去人們辨別銀兩成色的方法是看銀兩鑄成後在表面形成的紋路,因而不法分子就專門在假銀錠上偽造紋路。二是在銀兩的重量上做文章,就是千方百計地將一些其他廉價金屬加入銀錠之中。由於假銀錠日益猖獗,嚴重地影響到了市場正常交易,有一個叫陳懷軒的浙江人,將他從書坊中買的一本關於如何鑑別真假銀兩的書抄錄下來,取名為《新刻江湖杜騙術》,教人們如何識別真假銀錠,這也是已知最早的一部鑑別真假銀兩的著作。

    貨幣作偽屢禁不止的原因

    透過上面的論述,可以明顯看出,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均制定了較為嚴格的律法以防止偽幣的流通,但為何屢禁不止呢?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偽造貨幣可以獲得暴利,利益的驅使是一切經濟犯罪的原動力。清末文人黃鈞宰在其筆記《金壺七墨》中記錄,咸豐五年路過清江縣,見到縣衙私自銷燬、改造不足值的當十錢,而一旦當十錢因貶值無法流通的時候,又鎔毀大錢,摻雜以鉛沙雜質,鑄造更小的錢。作為政府管理部門,為了追求利益居然如此明目張膽地偽造錢幣,更何況百姓乎。

    其次,古代鑄造錢幣的過程並不需要較高的工藝技術,一般百姓在家即可開爐鑄錢,而且鑄錢所用的工具大都屬於常見工具且較易獲得。與此同時,官府鑄造的錢幣有時粗糙,這就使得私鑄錢更加易於模仿,在市場流通中增加辨認難度。

    封建政府對貨幣作偽的懲處與防範

    綜上所述,偽幣的濫發不僅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而且加劇了社會矛盾,成為封建社會的一個毒瘤。既然如此,歷代政府會採取怎樣的應對措施防止偽幣的使用與流通呢?事實上,歷代政府均十分重視對貨幣作偽的懲處與防範。一般情況下,政府會頒佈刑律,嚴禁偽幣的製造和流通,很多歷史時期,一旦發現錢幣私鑄現象,都是可以殺頭的。有的時候,朝廷嚴格控制了幣材的產區,不允許民間私自挖礦,這樣也在一定程度上杜絕了作偽的源泉。與此同時,政府加強貨幣的防偽功能,諸如宋代的交子,不僅提高印製紙張的質量,甚至還偷偷做一些暗記。到了明清時期,政府專門設定一些機構,查驗市場上的銀兩質量,有效地監管了市場。

    時至今日,假幣仍然是令世界各國都深感頭疼的問題。為此,熟悉古代貨幣的作偽現象,明晰古代對於假幣的防範措施,不僅是歷史研究的需要,對現實生活同樣具有借鑑意義。

  • 2 # 亦文亦物

    文物奇談:古代盜鑄屢禁不絕,北魏朝廷都急壞了

    說起來,歷史上沒有哪個王朝不重視鑄幣權,這是國家專營壟斷的財政大權,但是也有例外,第一是國家允許的私鑄銀錢,比如漢代的諸侯國就非常多自己鑄錢,屬合法。第二就是國家嚴禁的私鑄,那叫做盜鑄。

    遠的不聊,就說1500年前的北魏。

    北魏在建國的前一百年間根本就不用金屬貨幣,而是採用谷帛來實物交換,當時沒有這事。太和十九年(公元459年),國家始自鑄太和五銖錢,通行全國,盜鑄就特別嚴重。

    北魏分裂,東魏也是十分猖獗,所謂“遷鄴之後,輕濫尤多”,民間改大錢造小錢,鬥米竟然被抬高到2000錢的虛高價,可見情況嚴重。

    盜鑄到底怎麼掙錢呢?

    《魏書 高崇傳》曾寫過:盜鑄者在黑市上購買銅料,僅需要八十一文錢,而自己用買來的銅料鑄造錢幣,實際可得到200多文,中間的利潤竟有150%以上,要是在裡面摻入鉛、錫、鐵等雜質,利潤會更高,銅賤錢貴,獲利很大。

    所以,古代歷朝歷代都是實行銅山官營,也是為了防止民間大盜取銅鑄錢,特別是當時國內資訊滯後,難以有效監管,所以1500年前的北朝盜鑄就十分嚴重了,後面歷代都是如此。

  • 3 # 儒釋道緣

    古代錢幣分上幣,幣,下幣。做為下幣的方孔銅錢古代極少盜鑄,因為古代所鑄幣用銅由國家統一管制。另外鑄幣有一整套的制幣工藝,非有組織與經濟實力是不可能具備的。只有王候級的為稅收而發行鑄幣,但是也由中央授權才可以。

  • 4 # 開周說宋

    首先,古代並不都是銅錢(我很奇怪,哪個文盲會說出“古代都是銅錢”這樣的蠢話)。

    春秋戰國時代,黃金相對銀和銅而言,並不算多麼貴重,所以日常交易中也會用到大量的金餅、金梃,以及形如農具的金幣。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銅錢並不比金幣普遍太多。

    (戰國時代流通的金餅)

    元朝前期和明朝前期,朝廷強行推廣紙幣,嚴禁使用銅錢(既不瞭解歷史又不願意求證的蠢貨們可以翻翻《中國貨幣史》,可以查查《元典章》和《大明律例彙編》),後來因為通貨膨脹太嚴重,這種“用紙幣代替銅錢”的政策終於破產。

    (明朝前期流通的紙幣)

    明朝中葉以後,由於歐洲殖民者發現美洲,由於墨西哥銀礦的發現,由於美洲白銀的爆棚式增長,由於西方殖民者發現中國的金銀比價與歐洲有天壤之別,拿白銀到中國換黃金非常划算,於是不斷地將白銀輸入中國,使中國迅速成為“全世界的銀窖”。

    (明朝的銀錠)

    我們中國本來是貧銀國,美洲白銀一過來,銀再也不貧了,於是從明朝中後期開始,白銀逐漸成為日常交易中使用非常廣泛的貨幣。

    簡言之,中國從來都沒有過“都是銅錢”的歷史階段,春秋戰國時期流行金幣,元明前期流行紙幣,明朝中葉以後流行銀幣(銀錠和碎銀都屬於廣義的銀幣),銅錢則貫穿始終,大部分時間作為金銀貨幣和紙幣的輔幣來使用。

    那麼這種輔幣會不會被造假呢?

    當然會。

    古代銅錢造假,至少從三國時期就已經很普遍了。

    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罷五銖錢,使百姓以谷帛為市買”,宣佈廢除當時市面上最常用的銅錢“五銖錢”,讓老百姓用糧食和布匹代替貨幣,進行物物交換。

    (一直到唐朝初年都在使用的五銖錢)

    曹丕為啥要廢除銅錢呢?就是因為造假太厲害,本來一枚五銖錢應該重5銖(24銖為1兩),含銅超過90%。但不法分子將達標的五銖錢熔化重鑄,鑄成重量只有兩三銖、含銅不到七八成的薄錢,混入市場,欺騙百姓。甚至連政府都在這樣做,為的是籌措軍餉,相當於變相從百姓腰包裡掏錢。

    當然,曹丕廢除銅錢的政策不太現實,人民不可能一直搞物物交換。等曹丕死後,五銖錢又重出江湖,而銅錢造假也繼續存在。

    從三國到民國,銅錢造假始終沒有斷絕過。民國時代流通一種面值10文的大銅錢,俗稱“銅元”,又叫“大子兒”。這種銅錢在市面上共有幾十種,大部分都達不到標準成分和標準重量。

    (清末和民國時流通的當十銅元,俗稱大子兒,面值10文,因為重量不足,實際價值只有3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在外地會吃不正宗的家鄉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