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王談健身
-
2 # sunjin6278
在封建社會儒家的三綱五常一直是人們行事做人的規範。所謂的三綱就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臣必須聽君的,子必須聽父的,婦必須聽夫的。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讓子做,子不得不做;夫讓婦走,婦不得不走。君、父、夫在臣、子、婦面前可以為所欲為,想怎麼做就怎麼做。而臣不得違君,不然那就是不忠;子不得違父,不然那就是不孝;婦不得違夫,不然那就是不遵守婦道。君、父、夫可以不按常理做,但臣、子、婦在君、父、夫面前必須按禮法來,守制度規範。春秋時期楚平王在年少時就作風不檢點,在楚的屬國蔡國,未成禮結婚,就與一蔡國女子亂搞,並把女子肚子搞大了,生了個兒子,就是後來的太子建。到楚國做了國君後,楚平王也不管什麼禮法不禮法,就把自己的女人兒子都接回來,又封兒子為太子。等太子建年長,就為他找物件,派使者到秦國,與秦國的公主定了親。使者回來向平王彙報,說秦國公主長得天姿國色,傾國傾城,美貌極了。把個本來就風流不羈的楚平王,說得心猿意馬,春心蕩漾,想把兒婦佔為己有。秦國公主迎來以後,讓其先入平王住處來拜見,楚平王一見果然美若天仙,就將兒媳留為己用,而把一個陪嫁之女當作公主送到太子那兒。一年以後秦國公主生了孩子,才把此事公開。但木已成舟,平王是君是父,太子又能說什麼呢,只有自己打掉牙齦往肚裡咽。這種有壞人倫之事,在古時候發生過不少,但有三綱五常的嚴格規範,君、父、夫不行正道,不遵禮法,一意孤行,做臣、子、婦的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
3 # 欲雲談史論今
春秋時期,包含楚平王在內,比較出名的這種“爬灰”案例大概有三例。這三案例都發生在當時比較重要的諸侯國內,影響較為深遠。至於其它小國,肯定也發生過,只不過影響沒那麼巨大而已。
春秋中首個出現“爬灰”醜聞的國度,是傳統的禮儀之邦——魯國。《左傳》開篇就提到:“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繼室以聲子,生隱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為魯夫人,故仲子歸於我。”宋武公之女仲子,因為手上文字,就嫁給了魯惠公,成為魯國夫人。然而,《史記·魯周公世家》卻記載,原本仲子所嫁物件是魯惠公的長子魯隱公,但等仲子嫁到魯國時,魯惠公見仲子長得漂亮,便“奪而自妻之”!
通常而言,對於春秋史,人們更相信《左傳》而不是《史記》。然而,對於魯惠公“爬灰”之說,從各類史料分析,應該是史實。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記載仲子出生於宋武公十八年,即公元前748年,當年宋武公即去世。十五年之後,當仲子到及笄之年可以出嫁時,正是魯惠公執政第三十六年。可見,魯惠公年紀幾乎與宋武公差不多,至少大了仲子二三十歲。宋國有必要將一個花季少女嫁給這麼一位父輩人物嗎?
仲子嫁入魯國的時間正常應該是在公元前728~公元前726年間,可嫁入魯國不到十年,生下兒子魯桓公後在公元前721年就去世了,年僅二十七歲;更加異常的是,魯惠公於公元前723年去世,魯隱公母親生子在公元前720年也隨之去世!短短四年內,魯隱公家族中竟然有三人過世,這個家庭到底是遭遇了什麼樣的不幸?
魯惠公先娶宋女孟子,隨之又立繼室聲子,晚年又娶了宋女仲子,以此看來春秋之初魯、宋兩國關係應該非常密切。可在魯惠公去世那年,即公元前723年,魯、宋之間關係突然惡化,在宋國黃邑(今河南民權東)爆發一場戰爭,結果宋國戰敗。為什麼會發生黃邑之戰?
以上種種疑點,與《史記》記載的魯惠公“爬灰”醜聞聯絡起來,就都非常容易理解了。仲子原本是嫁給魯隱公,可卻被公公半路橫刀奪愛,婚姻當然是難言幸福,所以生下兒子不久後就鬱鬱而終;魯惠公雖然得逞一時之慾,但他爬灰醜聞傳出後,宋人不忿前來為仲子主持公道,所以雖然魯國戰勝了宋國,但魯惠公也羞愧難當而死;聲子原本應該是仲子的姑姑輩,見侄女遭受如此悲劇,而丈夫又行如此醜事,也承受不住而去世……。
魯惠公這次的“爬灰”醜聞,短期對魯國不大;但長期來說,卻是讓魯國走向了衰退。如果沒有這次“爬灰”醜聞,魯隱公就是魯國正式國君。以魯隱公執政十一的業績而言,如果他繼續執政下去,魯國就絕不可能輕易被齊國所控制。然而,正是因為有了這次醜聞,魯桓公才得以出生。魯桓公弒兄得位後,娶了齊女文姜為妻,從此魯國的命運出現了轉折。
春秋中第二個出現“爬灰”醜聞的國家,是衛國。公元前715年,在調解完宋、衛、鄭三國之間的矛盾後,齊僖公與衛國聯姻,將女兒宣姜嫁給了衛宣公的太子姬急。然而,當宣姜到了衛國後,“老色鬼”衛宣公見宣姜長得太漂亮,便不顧廉恥,強佔兒媳為妻!
衛國文人感嘆衛宣公的無恥,寫下了“新臺”一詩加以諷刺:
新臺有泚(音此), 新臺鮮亮,
河水瀰瀰。 河水豐饒。
燕婉之求, 欲得佳偶,
籧篨(音渠除)不鮮。蟾蜍不少。
……
新臺之詩,就是衛人諷刺衛宣公的為老不尊:原本就是又老又醜的癩蛤蟆,卻偏偏要搶奪如花似玉般的兒媳!然而,諷刺歸諷刺,宣姜卻不得不接受了這一無情的現實。
衛國的這次“爬灰”事件,比較出名,對衛國未來的影響更是巨大。在宣姜生出兩個兒子姬壽與姬朔後,衛宣公決定殺死太子姬急,改立宣姜之子。這引發了衛國史上著名的“二子乘舟”悲劇,宣姜之子姬壽與太子姬急都死於非命。其後一年,衛宣公也隨之去世。
這時,齊僖公利用宣姜的獨特身份,控制了衛國國政:不但立外孫姬朔為衛國國君,更強迫宣姜嫁給衛宣公之子姬頑,以穩固宣薑母子在衛國的地位。此後,宣姜與姬頑又生下了三男二女,其中就包括衛國被赤狄滅國之後兩任國君:衛戴公與衛文公。
但不管如何,經歷衛宣公這次醜聞之後,衛國就失去了“國魂”:外交上被齊國控制,內政也極為腐敗。公元前660年,不思進取的衛國被赤狄一舉滅國,國土失去了大半,從此再也沒能完全恢復過來。
春秋時期第三次“爬灰”醜聞,就是問答中所提到的楚國了。公元前530年,趁兄長楚靈王出兵乾溪,楚國公子棄疾在身邊人慫恿之下,決心造反。進入楚都郢後,造反者殺死了楚靈王的兩個兒子,並立公子比為王。還在乾溪的楚軍聽聞此事,很快就崩潰了。楚靈王眾叛親離,最後孤獨一人逃回楚國,死在大臣芋尹無宇家中。
此時,公子棄疾卻趁夜製造混亂,宣告楚靈王已殺回楚都,嚇得兄長公子比和令尹子晰都上吊自盡,然後自己坐上了王位,即楚平王。
楚平王為政之初,積極撫慰民眾,對外和睦諸侯。即位時就宣佈五年之內不對外用兵,而且還答應讓蔡國和陳國復國。看似一位明君,但楚平王骨子裡的貪慾比之於楚靈王,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楚平王即位後,就立兒子建為太子,並讓伍奢為太傅,費無極為少傅。公元前527年,楚平王為太子建從秦國聘秦女孟嬴為夫人,並派費無極前往秦國迎親。但費無極見秦女極美,便勸楚平王自娶。楚平王無法抗拒美色的誘惑,便強行自娶秦女為妻,從此在父子之間埋下了一條裂痕。
此後,在費無極的慫恿和離間下,楚平王與太子建的關係越來越疏遠,並將太子調離楚都,駐守邊境。公元前527年,費無極又誣陷太子建與太傅伍奢密謀造反,將太子建逼走宋國,伍奢則被殺死。
公元前506年,在發誓報仇的伍子胥、孫武等人的指揮下,吳軍殺入楚都郢,幾乎將楚滅國。幸得大夫申包胥到秦國求援,得到了秦軍協助後,楚昭王才得以復國。
所以,楚平王這次“爬灰”醜聞,給楚國也帶來了滅頂之災。
然而,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正是因為這場大亂,將楚國國內原本複雜的宗族勢力統一起來,一度重新恢復了春秋初期那種“力出一孔”的局面,讓楚國度過了瓶頸期,重新踏上了擴張的征程。吳國滅楚之役,彷彿是對楚國進行了一場外科手術,雖然沒能徹底斬除病根,卻將楚國已經惡化的毒瘤切除了大部分,讓楚國幾乎恢復了健康,又開始繼續其爭霸江湖的步伐。
三個大諸侯國先後出現這種醜聞,足見當時在婚嫁習俗方面很少出現什麼習俗來防範。倒是後續中國陸續出現了新娘結婚前蓋頭、不與夫家人見面的習俗,是不是就是為了防範此類事件的發生呢?
回覆列表
楚平王把原準備嫁給兒子的兒媳婦據為已有,是因為聽信讒言,自已好色,利用權利之便行不義之事,對於當時的封建統治是無奈的,皇帝是至高無上的,他的話就是聖旨,這就是一個皇帝不顧別人非議而做的荒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