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夜史

    因為清朝和別人不一樣!

    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殺進北京,崇禎自縊,明朝崩潰。但是一個月後,李自成匆匆退出北京,隨後清軍入關,開始了清朝在中原的統治

    一般而言,顛覆前朝,必毀其標誌性建築,而後遷都別處,即所謂“隳宗廟,焚皇城”。周武王滅商後對商朝王墓進行了發掘性毀壞;朱溫滅唐後將長安和洛陽焚燬,從此長安再也沒能恢復帝都榮光。但是清朝似乎是一個例外,沒有毀城,沒有遷都。稍微修補,拎包入住,搖身一變成為紫禁城的主人。

    那麼,清朝為何要這麼做?誰給了它逆勢而動的勇氣?

    1、只是單純地想要收攏漢人的心

    相比於元朝98年的國祚,清朝之所以能夠統治中國268年,最大的區別在於清朝善於收服漢人民心。元朝雖然從《易經》中找到國號靈感,但蒙古統治者在心底還是非常牴觸漢文明的。

    清朝汲取了元朝教訓,在漢文明的接納上比元朝更加深入,因此清朝的統治也更加穩固。

    入關後,攝政王多爾袞宣佈明朝官僚一切如舊,照常任用,一下子就把漢人官僚的心收住了。要知道,李自成入京後,對京城四品以上官僚大範圍追餉,很多官僚死於農民軍的嚴刑拷打。現在好了,清朝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那麼還有什麼理由不擁護呢?至於誰當皇帝,和自己的榮華富貴相比真的很次要。

    多爾袞一再強調,自己是明朝的繼承者,大清入關的使命,就是替苦命的崇禎皇帝報仇,徹底消滅以李自成為首的農民軍暴亂分子。為了把戲演好,他們還厚葬了崇禎皇帝,順治皇帝還親自主持祭拜這位前輩。既是一家人,當然就沒有燒掉自己的家做打自己臉的事,所以清朝就順理成章地住了進來。

    2、比紫禁城更舒爽的,是圓明園

    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聯軍一把大火,將舉世聞名的萬園之園圓明園搶劫後燒燬,作為法國文豪的雨果痛心疾首,專門寫了一篇文章譴責這群強盜的行為。

    奇怪了,清朝政治中心明明在紫禁城,要燒也是燒這裡啊,為什麼英法聯軍哪裡不會點哪裡,把圓明園給點了呢?

    因為從康熙時代開始,清朝的皇帝們就已經“移情別戀”了。和唐太宗為父親建大明宮一樣,為了大清的萬壽,當然主要是自己的萬壽,一定要找一個舒適宜人的地方去,於是他們看中了西山,這是圓明園興建的最初緣由。

    從康熙初年開始,一直到乾隆時代,前後一百多年,圓明園終於成為萬園之園。每年夏天,每當皇帝不想去避暑山莊時,這裡就成為他們的落腳點,康熙最後也是在暢春園駕崩。

    所以,就和長安城中的太極宮一樣,北京城中的紫禁城也到了非常尷尬的地步,從神壇上掉落,最後就連侵略者都看不上,所以英法聯軍才會跑到圓明園放火。

    說到底,紫禁城毀滅與否都已經不重要了,不重要到已經代表不了統治者的意志,說起來也是一種悲哀。

    除此之外,清朝的統治者雖然努力在中原站穩腳跟,但是他們還是始終給自己留有後路。1673年吳三桂起兵造反時,康熙皇帝在氣勢洶洶的吳三桂面前,曾多次有退出關外的打算,關外,有瀋陽故宮。

    北京是清朝前出的一個支撐點,也是退卻的起始點,別人看來很重要的紫禁城,在清朝眼中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重要。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 2 # 這些歷史要讀

    其實,我們今天還能暢遊故宮,還真的得感謝滿清!因為,滿清一開始入關時,是打著為明朝報仇,消滅闖賊的旗號進來的。所以,並沒有對前明留下的物質遺產加以破壞。

    過去改朝換代,都會將前朝的宗廟、皇陵、宮室付之一炬。以求達到摧毀前政權的統治象徵的目的。

    但滿清入關就不同,他們是異族入主中原,為了爭取漢族百姓的心。他們入京後,多爾袞並沒有指使八旗大肆劫掠這座繁華的都城,而是對明朝留下來的宗廟、皇陵、宮室加以保護,厚葬崇禎皇帝,對前明的駐京百官也都加以安撫。

    同時,為了表示自己是明朝的繼承者,控制皇權象徵的紫禁城是最為重要的一項。於是,滿清統治者住進了紫禁城,接受了前明百官的歸順。

    這些舉動與之前闖軍劫掠百官,騷擾百姓的行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而讓京畿一帶的百姓接受和歸附滿清這個關外的異族政權。

    其實,滿清統治者雖然對紫禁城的雄偉壯觀讚歎不已,同時也為了統治中華而住進了紫禁城,但他們卻並不喜歡住在這裡。紫禁城高牆大院,夏天密不透風,宮內酷熱難耐。滿人畢竟是北方民族,習慣於東北白山黑水的寒涼,自然無法忍受皇宮的酷熱。

    因此,清朝時期,康雍乾等幾代皇帝都在承德修建避暑山莊,在京中修建圓明園等避暑宮殿。每當酷夏時節,就會離開酷熱的紫禁城。

  • 3 # 徐鵬遠

    在古代歷史中,毀掉前朝宮闕是新王朝經常乾的一件事,目的在於摧毀前朝的臉面,打擊舊勢力支持者的心態,樹立自己的權威,否定前朝政權的神聖性並樹立起自己的合法性,甚至還包含著一些破風水的意味。

    但滿洲人入關以後卻沒有毀掉明朝的紫禁城,反而搬了進去,成為新王朝的首府。在我們今天看來,這是保護文化遺產的重要歷史過程,但在當時的人眼裡壓根不存在什麼遺產不遺產的意識。那麼當時的清廷會這麼做呢?

    首先,滿洲人是從關外來的遊牧民族,本身在經濟實力和文明程度上就處於一種落後狀態,與明朝和農民軍的戰爭更是消耗了大量的物力人力。剛剛入關,南明小朝廷、農民軍殘餘和周邊蠻夷仍需征伐,中原百廢待興,處處需要用錢,沒有能力馬上興建一座新的宮殿。紫禁城是現成的帝王宮闕,正好省事了,而且才從白山黑水入關的滿洲人就算讓他新修一座皇宮,也未必有紫禁城這般富麗堂皇、氣魄雄大。

    其次,滿洲統治者在漢人眼裡是異族,坐擁江山缺乏道統,而且滿人數量遠遠少於漢人,文明程度又不及,想坐穩王座十分不易,所以多爾袞才在入關時聲稱是為崇禎報仇。那麼保留前朝故宮包括承繼明制,就是繼承了前朝的政權合法性,有利於穩定人心。而且佔用前朝皇宮並不比毀掉它差多少,就像你把敵人的老婆變成自己老婆天天睡她比把她直接殺掉更能羞辱敵人。

    最後,北京是離關外最近的都城,應該說滿洲人就沒想過遷都的事,遷到哪裡比離老家近更好呢,甚至剛進北京的滿洲人一定還有過實在呆不住就回去的想法。既然不遷都,那麼在北京設定權力中心沒有比紫禁城更好的位置了。

  • 4 # 小約翰

    因為紫禁城,,很貴呀!

    滿清不摧毀紫禁城,無論於情,於理,都是很合理的。

    雖然歷史上曾經有過後朝焚燬前朝皇宮地事情,比如項羽焚燒秦皇宮,劉玄燒王莽皇宮等等,但那多見於後朝跟前朝有仇,為了消滅前朝的遺蹟,所以必須焚燬前朝皇宮。

    但清朝和明朝是沒有仇的,至少在1644年沒有仇。雖然從努爾哈赤時期後金就宣佈了“七大恨”,但清朝在崇禎十七年入關的時候,打的卻是“為崇禎皇帝復仇”的旗號。這位與清朝打了將近二十年的皇帝,一夜之間就成為了滿清的朋友,讓清朝不惜傾國之兵來為他報仇,消滅李自成。

    做戲做全套,清軍入關以後,還將這位“感情深厚”的崇禎帝以帝王之禮厚葬,順治還跑到墳前哭著叫了幾聲大哥。做戲做到這個份上,怎麼好意思燒人家的房子呢?

    何況,燒了房子,清朝皇帝住哪呢?

    朋友們可能對故宮不太瞭解,我這麼說吧——紫禁城,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最精美的建築。它兼具了精美與宏大兩個特點,論規模,它比不上漢唐宮殿,但它的精美程度遠高於漢唐宮殿。論精緻和舒適,它比不上歐洲的皇宮(美泉宮,凡爾賽宮等等),但它的規模比歐洲皇宮要大上十倍,而且歷史更長。

    紫禁城是人類歷史上的瑰寶,而在古代,建造這樣一座宮殿更是極其艱難。

    當年明成祖朱棣決定營造紫禁城時,由於北京城市規模小,光從各地運送建築材料就用了整整十一年!雲南的巨木,蘇州的石磚,北京的石材木材,鋪地的大理石,都需要從各地運來。那年頭沒有起重機沒有大卡車,運送這些材料需要非常大的代價——生命的代價。

    當年進山取材的民工,號稱是“進山一千,出山五百”。為了開採和運輸材料,一路上累死病死壓死的民工難以計數。建造太和殿的巨石,因為沒有起重機,從北京西山開採之後,在寒冬臘月,沒隔一里地打一口井,用水潑在街上變成冰道,靠這種方法把石頭一路划進宮裡,這幾十公里走了二十八天。

    而云南的巨木,為了運進北京做大殿的柱子,一路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因為太過巨大無法轉向。用十年的時間才能從南方運進北京,其中耗費的金錢生命更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北京紫禁城,從籌劃到完工,用了整整十七年,是在明成祖時期以全盛的國力才勉強修成的。在清朝入關以前,它已經住過了兩百年見的十六代帝王。

    而清朝剛入關時,統治的區域僅僅只有東北和北直隸的一部分,國力還相當弱小,勝負還未可知。這時候急急忙忙的摧毀前朝宮殿是非常愚蠢的行為,何況他們也根本沒有能力能夠重建一座皇宮。

    如果清朝把紫禁城毀了,皇帝又要住到哪裡去呢?畢竟明朝沒有現成的頤和園圓明園,明朝皇帝只有嘉靖帝住在西苑裡而且規模很小,你把紫禁城燒了,皇帝總不能住野外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種說法言劉備自稱是漢室宗親,但命宗正查家譜卻發現無他。你怎看劉備謊稱為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