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中醫老李

    並不是中藥大多數的中藥都是很苦的,中藥也是有分類的。中藥分為五味:酸、苦、甘、辛、鹹五種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療作用。 有些藥物還具有淡味或澀味,因而實際上不止五種。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種滋味,所以仍然稱為五味。

    藥物五味的認定,首先是透過口嘗,即用人的感覺器官辨別出來的,它是藥物真實味道的反映;但五味更重要的則是透過長期的臨床實踐觀察,不同味道的藥物作用於人體,產生的不同反應和獲得不同的療效,而被歸納總結出來的。也就是說,五味不僅僅是藥物味道的真實反映,更重要的是對藥物作用的高度概括。自從五味作為歸納藥物作用的理論出現後,五味的“味”也就超出了味覺的範圍,而是建立在功效的基礎之上了。因此,本草書籍的記載中有時出現與實際口嘗味道不相符的地方。

    總之,五味的含義既代表了藥物味道的“味”,又包含了藥物作用的“味”,而以後者為據構成了五味理論的主要內容。五味和其他一切事物一樣,具有陰陽五行的屬性,《內經》雲:“辛甘淡屬陽,酸苦鹹屬陰。”《洪範》謂:“酸味屬木、苦味屬火、甘味屬土、辛味屬金、鹹味屬水。”《素問・藏氣法時論》指出:“指出:“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這是對五味屬性和作用的最早概括。後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補充,日臻完善。現據前人的論述,結合臨床實踐,將五味的作用及主治病證分述如下: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發散、行氣、行血的作用。一般來講,解表藥、行氣藥、活血藥多具辛味。因此辛味藥多用治表證及氣血阻滯之證。如蘇葉發散風寒、木香行氣除脹、川芎活血化瘀等。此外,《內經》雲:“辛以潤之”,就是說辛味藥還有潤養的作用,如款冬花潤肺止咳,菟絲子潤補腎等。大多數辛味藥以行散為功,故“辛潤”之說缺乏代表性。此外,一些具有芳香氣味的藥物往往也標上“辛”,亦稱辛香之氣。這樣,辛就不只與味覺,而且與嗅覺有關了。隨著中外交流的發展,外來香料、香藥不斷輸入。到了宋代,由於香藥盛行,應用範圍日益擴大,對芳香藥物作用的認識也不斷豐富。具有芳香氣味的辛味藥,除有能散、能行的特點之外,還分別具有芳香闢穢,芳香化溼,醒脾開胃,芳香開竅等作用。

    甘,“能補能和能緩”,即具有補益、和中、調和藥性和緩急止痛的作用。一般來講,滋養補虛、調和藥性及制止疼痛的藥物多具有甘味。 甘味藥多用治正氣虛弱、身體諸痛及調和藥性、中毒解救等幾個方面。如人參大補元氣、熟地滋補精血、飴糖緩急止痛、甘草調和藥性並解藥食中毒等。

    酸, “能收能澀”,即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斂肺止咳、澀腸止瀉、固精縮尿、固崩止帶的藥物多具有酸味。酸味藥多用治體虛多汗、肺虛久咳、久瀉腸滑、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崩帶不止等證。如五味子固表止汗,烏梅斂肺止咳、五倍子澀腸止瀉、山茱萸澀精止遺以及赤石脂固崩止帶等。

    苦,“能洩、能燥、能堅”,即具有清洩火熱、洩降氣逆、通洩大便、燥溼、堅陰(瀉火存陰)等作用。一般來講,清熱瀉火、下氣平喘、降逆止嘔、通利大便、清熱燥溼、苦溫燥溼、瀉火存陰的藥物多具有苦味。苦味藥多用治熱證、火證、喘咳、嘔惡、便秘、溼證、陰虛火旺等證。如黃芩、梔子清熱瀉火,杏仁、葶藶子降氣平喘,半夏、陳皮降逆止嘔,大黃、枳實瀉熱通便,龍膽草、黃連清熱燥溼,蒼朮、厚朴苦溫燥溼,知母、黃柏瀉火存陰等。 鹹,“能下、能軟”,即具有瀉下通便、軟堅散結的作用。一般來講,瀉下或潤下通便及軟化堅積、消散結塊的藥物多具有鹹味。鹹味藥多用治大便燥結、瘰癧痰核、癭瘤、瘕痞塊等症。如芒硝瀉熱通便,海藻、牡蠣消瘰散癭,鱉甲、土鱉蟲軟堅消等。此外,《素問・宣明五氣篇》還有“鹹走血”之說。腎屬水,鹹入腎,心屬火而主血,鹹主血即以水勝火之意。如大青葉、玄參、紫草、青黛、白薇都具有鹹味,均入血分,同具有清熱涼血解毒之功。《素問・至真要大論》又云:“五味入謂,各歸所喜攻……鹹先入腎。”故不少入腎經的鹹味藥如紫河車、海狗腎、蛤蚧、龜板、鱉甲等都具有良好的補腎作用。同時為了引藥入腎增強補腎作用,不少藥物如知母、黃柏、杜仲、巴戟天等藥用鹽水炮製也是這個意思。

    淡,“能滲、能利”,即具有滲溼利水的作用,故不少利水滲溼的藥物都具有淡味。淡味藥多用治水腫、腳氣、小便不利之證。如薏苡仁、通草、燈心草、茯苓、豬苓、澤瀉等。由於《本經》未提淡味,後世有些醫家主張“淡附於甘”,然淡味與甘味的作用,各具自己的特點,應該分別論述為是。

    澀,與酸味藥的作用相似,多用治虛汗、洩瀉、尿頻、遺精、滑精、出血等證(症)。如蓮子固精止帶,禹餘糧澀腸止瀉,烏曲骨收澀止血等。故本草文獻常以酸味代表澀味功效,或與酸味並列,標明藥性。 以上是五味藥性的基本內容。但就某一具體藥物來說,則當具體分析。藥物的味往往單味者少,多數藥物具有幾種味,對這些藥物功效的認定,必須全面綜合並結合臨床療效來認識概括。此外,上述的五味作用,只是藥性的一個方面,對於藥物效能的全面認識,必須結合其他特性,才能全面地掌握藥物功能。

  • 2 # 南風過夢西周

    中藥苦的原因往往是因為藥材裡的成分導致的,比如黃連、黃柏、黃芩、芒硝就是苦味的藥物,如果中藥成分裡含有這些藥物,就會變得苦澀難嚥,這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常言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在喝苦中藥時最好喝溫的,能緩解苦味,同時服藥時應迅速一口氣喝下,並在服藥後大量的飲溫水或喝一杯蜂蜜水、吃幾口水果等都可以,都能緩解苦味。

  • 3 # 黃藥師手記

    首先,中藥不是隻有苦味的,一般來說,中藥有五味——酸苦甘辛鹹(澀、焦、淡、麻、鮮都是它們的延伸),之所以大多數中藥煮出來覺得是苦的,原因有幾點:

    1、 因為苦味味道較重

    苦味味道較厚,能掩蓋一些味薄的味道,比如苦味和甘(甜)味一起,苦味更重;

    2、 人更容易記住苦味

    人類在原始社會中,遇到過有很多有毒的物質是苦的,所以這個記憶就留存在進化的基因裡,排斥所有的苦味,即使這個苦味的物質並沒有毒。所以一旦吃到苦味的東西,本能的記憶就調動起來,加深對這個味道的印象。

    3、中藥大部分是苦的

    雖然中藥有酸苦甘辛鹹五味,但你翻遍中藥書籍也會發現,苦藥還是佔大多數的;中藥中清熱解毒藥非常多,而清熱藥有很多都是苦寒的。

    4、化學成分有苦味

    中藥的苦味,從中藥化學的角度講,是因為中藥中含有很多化學成分比如生物鹼、黃酮等具有苦味。

    關於題主的問題,回答到這裡就結束了,如果想看點延伸,可以看後面的內容。

    讓中藥沒那麼苦的辦法

    如果實在不喜歡吃苦味,或者藥的苦味程度很重,到了難以入口的程度,有幾個方法可以降低、減少苦味。

    1、控制湯液溫度

    湯藥的溫度冷卻至20℃-36℃之間,則可稍微降低苦味。

    因為正常人口腔內的溫度為36.2℃-37.2℃,當湯藥溫度與舌的溫度相近時,味覺神經的感覺最靈敏,此時喝湯藥感覺味道最苦。當湯藥的溫度高於38℃或低於36℃時,味覺神經靈敏度降低,苦味會相對減弱。

    2、避開舌部苦味區域

    對苦味最敏感的是舌根(如圖)。所以服用中藥時,可使用吞飲法,儘量使藥物不在舌根部停留,頭向後仰迅速嚥下,也可用湯匙直接將藥液送至舌根而順勢嚥下。

    3、喝完立即漱口

    喝藥後立刻用涼水漱口,然後喝少量溫開水。也可用糖水漱口,漱口完把糖水吐掉。

    4、服藥時閉氣

    人對外界事物的感覺大都是混合在一起的,比如視覺、嗅覺、味覺、聽覺,大腦接受到的是一種“綜合訊號”。當閉氣或者捏著鼻子喝一些較苦的中藥的時候,訊號單一,主觀感覺苦味少很多。

    5、加矯味劑

    中藥方劑中,常用一些中藥來做矯味劑,比如甜葉菊。儘量不要選擇糖類做矯味劑。

    甜葉菊非常甜,可卻含有極低的糖份,每一副藥加入少量甜葉菊,即可將很苦的中藥變為很甜的湯,且對藥效影響較小。

    對於吃苦藥的一些建議

    我們生的很多病,都是心病,五味對五臟來說,苦味對應的是心,而且我們飲食裡面缺苦味。

    我們平時的飲食裡面,最不缺乏的是甜食,有的人還會吃點兒辛辣的,有些人還吃點水果,酸的。菜裡面都有鹽,鹹味也不缺。唯一缺了苦味。

    所以懂點養生的人,或者有靈性、智慧的人,會有意識地補充一點兒苦味。他覺得吃點苦以後,能夠有胃口、舒服。比方說有些人會喝點兒苦丁茶;有些人會喝點兒苦咖啡;有些人還會吃點苦瓜,或者炒點苦菜。

    苦寒藥大劑量用時,清火力度大,苦以瀉火,所以,如果你的藥大多是清熱瀉火藥,可能苦味會比較重。

    苦味小劑量使用時,有一個作用是堅腎、堅陰——能夠把腎精鞏固住。

    所以常吃一點苦味沒有壞處,所謂“良藥苦口利於病”,就是這麼來的。

    只是不要長期、大量的吃苦味。苦寒太過,也容易傷胃。

  • 4 # 鍾文整脊康復

    由於中藥很多原材料都是草本植物, 通常這些植物都含有苦味物質,可以分為生物鹼、苦味肽、萜類化合物。而現在的中藥顆粒的苦味降低一方面是加入了糖分,另一方面透過提純,在保持療效的同時儘量析出這類苦味物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年人人UMP9,如今卻不同往日,吃雞的衝鋒槍為何沒人再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