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菜九段的酒

    沐猴而冠引發的血案與冤案

    因項羽而產生的成語有一大堆,沐猴而冠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個。從字面上看就知道,把猴子洗淨戴上帽子,像人而不是人。意在諷刺人竊居高位而根本搞不定。因為這個成語提供了強烈的視覺效果,有點形象逼真,使得項羽的弱智成色大長。其實這個成語的產生及其對項羽名聲的影響,恰恰體現了華人最不認真的特色。

    沐猴而冠產生的背景是項羽主持分封。無論是血案還是冤案,其始末《項羽本紀》記得清清楚楚:

    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王見秦宮室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王聞之烹說者。

    原來獻策者出於好意,想讓項羽都關中,結果項羽沒有采納,獻策者就生氣了,大發牢騷,俏皮話說過火了,讓項羽不爽,一氣之下把獻策者燒煮了吃。項羽要氣成什麼樣才會這樣做呢?其中有冤屈在焉。

    項羽為什麼要氣?獻策者說的關中的好處,項羽比誰都清楚。當時的氣候條件與今天有別,關中即今天的陝西中部是物產最富饒之所,秦賴此一統天下。這麼好的地方,項羽不想據為己有嗎?他倒是想,可惜做不到。一來有楚懷王的滅秦號令——先入定關中者王之,在項羽之前入關滅秦的是劉邦,劉邦天然享有王關中的權利。這樣有利條件的關中落到劉邦手裡,最後興旺發達的就是劉邦,而不是項羽了。所以項羽使出很多手段阻止了劉邦將王關中落到實處。取締劉邦王關中的權利,是否就輪到項羽了?還是不行。如果不讓劉邦王關中,項羽自己定都關中,會留下話柄示不公於天下。何況此前項羽坑殺了秦降卒二十多萬,就得罪了整個關中人民,他成了關中人民的死敵,如果定都關中,就等於置身敵國,始終處於危險之中。除非他腦子進水,否則怎麼會選擇在關中定都呢?那麼,項羽就眼睜睜讓那麼好的關中旁落不成?怎麼會呢?項羽已經有更好的計較。項羽安排秦三降將為王,關中弟子幾十萬死於關外戰事,此三人亦被關中父老恨死,這三個人只有對楚對項羽效忠,才能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另外,項羽最後還留下三萬楚軍協助三秦王防守關中,這樣一來,不怕他們對楚不忠。何況關中的邊上還安排了劉邦王漢中,劉邦是三秦王的死敵與剋星,有劉邦在,三秦王更不敢有異動。所以項羽沒有定都關中,關中並沒有失控。至於衣錦還鄉之類的話,只是項羽搪塞獻策者的,豈實情哉?最終結果,三秦王擋不住劉邦,則是另一個層面的事,項羽的最初設計還是相當完美的。獻策者慮不及此,以為項羽不識好歹,熱臉貼到項羽的冷屁股上,什麼亂七八糟的話都不管不顧地說了出來,結果讓項羽了結老命,釀成一樁血案。血案還不僅於此,項羽從聰明絕頂變成一個人人嘲弄的蠢貨,其影響又遠遠大於那個實際送命者。這樁血案又是由冤案引發,因為項羽一點也不蠢,你說他蠢就動了項羽的殺心。獻策者製造冤案,送命是罪有應得嘛。

    這麼說吧,獻策者所說的好處,項羽都知道;而項羽的苦衷,獻策者沒有想到;項羽的妙算,獻策者更是無從知曉。沒有想到也不是什麼大錯。你結結巴巴地獻策,無非是想從項羽那裡得點好處。而這樣的事情並沒有誰給你打包票,得到好處與沒好處,都很正常。怎麼一旦得不到好處,就放刁撒潑,滿口胡噴,結果一命嗚呼,這又是何苦來哉?

  • 2 # Fjx我是追夢人

    首先,謝謝邀請!要是以現代的觀點而論,項羽不應該烹韓生。因為韓生說的話非常有道理,任何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都會採納的,可惜項羽剛愎自用,不納忠言;而韓生也有不對的地方,雖然提的建議正確,但作為一個謀士,如果君主沒有采納你的建議,那就證明你的話沒有足夠的說服力,你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沒有讓項羽感受到你是站在他的角度上考慮問題的,這就像現在的父母,一味的勸孩子學習,卻不講究方法,這樣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別人的頭上而已,所以韓生應該反思自己的行為,語言是否有不妥當的地方。再者,即使項羽沒有采納,但項羽畢竟是上司,應該得到韓生的尊重。而韓聲卻對上司出言不遜,將項羽比喻為沐猴而冠,實是大不敬,也可見其內心的狂妄,我認為謀士要有謀士的本分,而真正的忠諫,應該像弟子規所言:諫不入,日復諫,怡吾色,柔吾聲;也可審時度勢,因勢利導,方能體現謀士的本色。綜合而言,項羽殺韓生,一方面是韓生咎由自取,另一方面也是項羽器量狹小,無容材之量所致,最終,他們都為自己的行為買了單。但由這件事來說明項羽不是正人君子,似乎有些勉強。充其量只能說明項羽心胸、格局不夠大而已。而因為一句話而丟掉性命,因小失大,也不是讀書人的作派。

  • 3 # 一梭煙雨江湖行

    傳統觀點都認為項羽有貴族精神,劉邦才是流氓無賴。其實這屬於典型的“血統論”觀點,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迴歸歷史,我們發現項羽才是“真流氓”,劉邦是“真英雄”。

    看功勞,項羽跟著宋義“北救趙”,率領的是楚軍精銳,當時的楚軍名將基本都隨軍北上。項羽鉅鹿之戰只是擊敗章邯解了趙軍之圍,是“竊符救趙”再版。只是宋義扮演了晉鄙角色,項羽是魏無忌兼朱亥。此時秦軍主力尚存,項羽率領“多國部隊”只能擊敗章邯,不能消滅章邯。只是因為趙高的陷害,導致章邯擔心步蒙恬後塵而投降項羽,這就有了項羽率領“多國部隊”與章邯降軍向咸陽進發,途中還坑殺二十萬秦軍降卒。

    劉邦率領數千名楚軍二流部隊,向從來沒有被攻破的咸陽進發,麾下基本沒有名將。咸陽可是商鞅變法以來秦國的新首都,多少年來從來沒有被外敵攻入過,如同古羅馬“永恆之城”。周文的數十萬大軍也曾在攻入函谷關,卻被秦軍消滅。劉邦能夠“先入關”迫使秦朝投降,功勞不在項羽之下。項羽與劉邦的“共同領導”楚懷王,定下了“先入關為王”的規矩。劉邦“關中王”的地位項羽也應該遵守,畢竟項羽只是“臣”,楚懷王才是“君”。但項羽卻不請示楚懷王直接出兵攻破函谷關,試圖發動一場消滅劉邦的楚軍內戰。

    劉邦及時向項羽“服軟”,在“鴻門宴”上向項羽拱手交出浴血奮戰的關中地盤與秦朝戰俘。項羽沒有將這些“戰利品”轉交給“大領導”楚懷王,而是直接“笑納”,還越過楚懷王分封諸王。項羽忘了他只是楚軍將領兼“多國部隊”統帥。功勞最大的劉邦被分封到巴蜀,明其名曰“巴蜀亦關中之地也”,這是不是流氓?

    秦朝的三個投降將領,功勞遠不如劉邦,卻成了“三秦王”,這是不是流氓?有人建議項羽“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沃,可都以霸”,項羽不聽。就因為獻計的人說了句“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項羽就將獻計的人烹殺,這是不是流氓?項羽認為楚懷王沒有功勞,所以“大領導”被封到長沙郴縣,後來乾脆弒殺“大領導”,這是不是流氓?韓王成沒有軍功,項羽乾脆把他貶為侯爵,後來又殺死他,這是不是流氓?

    項羽與劉邦交戰,綁架劉邦的父母妻子,這是不是流氓?王陵追隨劉邦,項羽就綁架王陵的老母。王陵老母自殺後,項羽還烹了王陵母親屍骨,這是不是流氓?放開中國古代史,綁架人家妻小甚至老母的,除了項羽還有誰?曹操這樣的“真小人”,都知道善待劉備家小。“三姓家奴”呂布,也善待劉備家小。比起這些後人,項羽流氓嘴臉暴露無遺。

    此前項羽不是坑殺投降士卒就是殺戮投降百姓,甚至導致秦地與齊地、梁地紛紛背叛。這種針對平民使用暴力,是不是流氓?如果因為戰爭就可以對放下武器的軍人與手無寸鐵的老百姓大肆殺戮,南京大屠殺如何解釋?

    劉邦雖然出身不如項羽,也沒有受過良好教育,但“三年而亡秦,五年而有天下”,誰能不服?即使是韓信也不得不承認劉邦“善於將將”,韓信“漢中對策”認為劉邦雖然對諸將態度傲慢但有功必賞知人善任,項羽雖然待人和善卻有功不賞任人唯親,劉邦能取天下豈能是“時無英雄”?“從奴隸到皇帝”的石勒瞧不起“欺人孤兒寡母”的曹操、司馬懿,甚至認為可以與劉秀並爭天下,卻對劉邦大為佩服,這豈能不是“英雄”所為?

    劉邦也曾蔑視知識分子,但對張良、陳平這些知識分子言聽計從。陸賈向劉邦推薦詩書,劉邦謾罵陸賈說自己是“馬上得天下”。陸賈說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劉邦立即接受陸賈建議,還要求陸賈撰文總結秦亡漢興的原因,這就有了《過秦論》與《新語》。劉邦對知識分子有過傲慢與偏見,但正是這種傲慢,使得劉邦沒有自卑心理,不需要“文字獄”來掩飾自己的虛弱。正是這種偏見,使得劉邦可以在實踐中認識到知識分子的重要性,轉而對張良、陳平、酈食其、叔孫通等知識分子以禮相待。這豈是項羽動輒“烹之”或後人“鞭撻”、“廷杖”可比?

    劉邦與項羽相比,出身卑微,但懂得民間疾苦,知道重視人才 。劉邦堅持論功欣賞,這就有了“三年而亡秦,五年而有天下”的人間奇蹟。劉邦建立漢朝,一方面休養生息恢復發展社會經濟,另一方面偃武修文緩和社會矛盾,這就有了兩漢四百年的繁榮穩定。

    項羽弒殺嗜殺,動輒屠城、坑殺、烹殺、綁架,甚至把屠刀指向普通老百姓。這樣的人竟然因為司馬遷等人的吹捧變成“英雄”,悲夫。把屠夫當成英雄,本來漢家文化所不齒,不料因為司馬遷的悲情被後人所接受,甚至李清照都為其震撼,難道存在就是荒謬?

    項羽開創了屠夫英雄的先河,隨後也就有動輒屠城的鐵木真到多爾袞都被稱為英雄,全然不顧這些政治屠夫蔑視生靈的流氓秉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周琦可以進入季後賽12人名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