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昔兒說電影
-
2 # 電影周邊事
《海神號》傾覆以後留在大廳的人們基本就是等待死亡的降臨了。船的玻璃很脆弱,堅持不到救援隊的到來。只有前往船底逃生的人們有一線希望。
現在回答一下問題,這個很好理解,船進入了更多的水肯定是加速下沉的。不過如果不開啟壓載水倉。這幾個人也不能逃出昇天。
另外本片劇情雖然不復雜,但是場景設計的確實很緊張,在前往船底過程中的層層關卡,困難重重,代入感很強。看著逃生的人碰到困難,自己的心也跟著揪在一起。等到最終成功逃到海面,也同樣讓人感受到那份九死一生後的釋然。
-
3 # 康康剪影區
從還沒有看到《海神號》這部電影開始,我就對各路媒體紛紛將其與當年的《泰坦尼克》相提並論心存懷疑,理由只有一個,《泰坦尼克》的片長將近200分鐘,而《海神號》只有不足100分鐘。當然,這樣講絕不等於說短片不能成就優秀的電影,但是對於既要合情合理地推進故事發展、充分完整地刻畫人物性格、恰如其分地鋪排煽情段落,還要張弛有度地安排對觀眾的視覺衝擊的一部災難片來說,區區100分鐘顯然是不夠的。最終,事實證明了我的懷疑。 電影中的災難來得太快了,影片開始僅僅十幾分鍾,我們還沒來得及融入到新年將至的歡樂氣氛中,還沒來得及看明白每個人物背後的故事,體會他們的甜蜜、痛苦、憤怒……甚至還沒來得及記住他們的名字,滔天的巨浪就掀翻了海神號。當災難來臨的時候,影片沒有塑造傑克與露絲那樣的情侶、相擁赴死的老夫婦,也沒有刻畫視死如歸的樂隊,海神號上有的只是盲從無知的一群人和不想坐以待斃的幾個人。在佔據了影片大部分時間的逃生段落中,我們沒有看到任何表現人類智慧的細節,逃生者不掌握海神號的結構圖,也從沒有想過穿過一道門、爬過一段管道會不會是死路一條,他們就像螞蟻一樣只知道水來了就要向高處爬,而不可思議的是命運之神卻總是眷顧著他們。儘管逃生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但諸如螺栓在最後時刻被擰開、與母親即將陰陽兩隔的孩子在最後關頭得救之類過於老套的橋段根本無法滿足越來越挑剔的觀眾的口味。 今天的《海神號》是根據1972年的《海神號遇險記》重拍的。《海神號遇險記》當年獲得了僅次於《教父》的票房亞軍和八項奧斯卡提名,但最終僅捧回最佳視覺效果和最佳原創歌曲兩座小金人。之所以如此,想必是該片除了在特效技術並不發達的七十年代以逼真的場景設計、當時難以想象的視覺效果獲得認可之外,在思想內涵、人物塑造、導演技巧等方面並沒有突出的成績。如此看來,三十四年之後的重拍片不僅沒有去設法彌補原作的不足,使影片更加豐滿完整,反而沿著原作的老路走得更遠,我們甚至可以這樣以為,整部《海神號》就是為了那幾個驚險的瞬間而拍攝的。 回顧近幾年來災難片,我們不難發現,隨著人類認識自身侷限和反思科學技術的日漸深入以及生態意識的不斷加強,大多數災難片都蘊含著人類的自醒和對人與自然關係的重新思考。《泰坦尼克》——巨大的災難源於人類的盲目自大;《完美風暴》——主人公們的悲劇中包含著海明威《老人與海》中桑地亞哥身上的那種精神;《後天》——如果人類繼續肆意破壞環境世界末日就離我們不遠了……幾乎沒有哪一部影片所表現的災難是一次完全的天災,幾乎沒有哪一部影片不是在強烈的視覺衝擊背後還要引發觀眾們深入地思索。但是《海神號》卻恰恰與之相反,海嘯是“純粹的”,災難是“純粹的”,數百名死於海難的人們除了讓我們感嘆“命運不濟”之外竟然不能引起我們任何的悲痛與反思,而我們卻能夠分明地體會到影片對於利用高科技特效手段表現人類災難的迷醉。 電影的編導們顯然是忽視這樣一個問題,即使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故事核心缺乏張力、以特技取勝的影片都沒有能夠真正得到人們的認可,更何況今天已被視覺盛宴慣壞了的觀眾。他們早就透過各種途徑知曉了電影特技效果的製造過程,知道了哪些鏡頭採用了微縮拍攝法,哪些又不過是電腦狂人的指間遊戲,所以妄圖單純以特技取悅觀眾的影片,就像洩了底的魔術和被“刨了活”的相聲,毫無魅力可言。 因此,我們真的沒理由為《海神號》拍手叫好。原因很簡單,如果災難片不能讓觀眾們意識到故事中那些與我們相似的人正在“遭受不該遭受的厄運”並反思該如何避免厄運的再次降臨的話,影片就是失敗的。還有,特技是嚇唬不了人的,我們見識過“9·11”事件,見識過印度洋海嘯,也見識過印尼日惹地震,現實生活或許比虛假的幻想更具有震撼力。
回覆列表
如果你曾經被《泰坦尼克號》所打動,那麼你不要期待再一次被《海神號》所打動,儘管兩部影片有著極為相似的題材“海難”,但實際上在完美特效包裹下的核心卻是全然不同。這也就是詹姆斯卡麥隆與沃爾夫岡彼得森這兩位導演之間的差距,如果說卡麥隆是個駕馭大片的一流天才,那麼彼得森這位德華人只能算是匠氣頗重的二流導演,卡麥隆懂得如何在一個災難特效中講一個完美故事,而彼得森卻只會不斷重複特效與大場面,他的故事則顯得千瘡百孔。
在大片《特洛伊》上的受挫,倒並沒有完全葬送掉彼得森的好萊塢事業,他再一次被選中操刀海難大片。影片《海神號》選擇彼得森來執導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他曾經成功奉獻了諸如《從海底出擊》和《完美風暴》這類海洋題材的作品,有理由相信他在此類影片上駕輕就熟的能力。從他昔日作品來看,彼得森似乎更善長和熱衷於宏大場面的視覺衝擊,而不精於人物的刻畫與劇情的編排,他多少是個略顯粗獷缺乏細膩的導演。
《泰坦尼克號》曾經以一段建立在空前海難上的悽美愛情打動觀眾的心,導演卡麥隆用了將近一半的篇幅來講述這樣一個動人故事,然後才開始用海難將故事推向高潮,可謂緊緊牽住觀眾的心。實際上卡麥隆將主次分得極為清楚,海難的特效是為傑克與羅絲的愛情服務的,如果沒有動人愛情海難也就沒有如此地動人心魄了。而《海神號》的故事從一開始切入便沒有任何鋪墊,草草介紹完幾位主要人物,沒有讓觀眾瞭解詳盡的背景便開始讓大海發難,一個巨浪將豪華遊輪打翻。隨後的故事發展卻是呆板而陳舊的套路,毫無新意可言。觀眾隨著故事的開始便可猜到結尾,即便和片中主人公們共同經歷了艱難的歷險過程,其間也不曾投入過一絲情感,哪怕最終看到他們逃出生天,也斷然無法與片中獲救人物之間產生互動的喜悅。除了在幾個聲效合一的特效橋段中略感緊張外,一走出影院只怕早已忘了一乾二淨,彼得森無力帶觀眾進入這樣一個電影故事。
影片中人物的空洞表面是顯而易見的,我們不明白喬什盧卡斯飾演的這位領頭大哥是如何對輪船的構造如此清楚,影片僅僅只用了一句話交代他曾加入過海軍,其他觀眾根本一無所知。而對那個偷渡女孩與廚師之間的關係更是不曾交代,事實上那位建築設計師曾因自救將廚師踢下電梯間,因此兩人之間本有很多微妙的故事可以發生,最終卻什麼都沒有。寇特羅素飾演的父親與女兒及她男友之間的故事實在也很老套,同《世界末日》中的情節一模一樣,父親最終為女兒的幸福自我犧牲。影片所有的這些人物都是蒼白的,所有應該產生的情感也都被弱化,乃至無疾而終,角色存在的必要有時都令人值得懷疑。
一部投資了上億美元的大製作,為什麼在演員的選擇上和情節的投計上不多投入一些,難道錢全都砸在特效上了不成。並非說現在的演員陣容不足以擔當起表演任務,而是以寇特羅素這樣早已過氣的二線明星和喬什麼盧卡斯這類不恤不火的演員實在不可能為影片起到多少票房號召力,加之影片本身就象打闖關遊戲一樣的情節發展,除了在過關時遇險營造出緊張氣氛外,缺少必要的起伏和高潮,無法調動觀眾的情緒。
影片事實上在表達主題上也存在一些問題,廚師捨己為人讓其他人先逃離,可一遇險便被建築設計師一腳登下。雖說這樣的犧牲處理也是危難時的迫不得已,然而影片在表達眾人暫時脫險後的情緒卻又是如此輕描淡寫,這實際上是很不合理的,在發生這種情況以後人性應當是相當掙扎的,影片的處理不僅讓人物毫無血肉之感,而且也直接讓影片產生了道德空白。況且影片中大部分人都死得極其窩囊,大家都聽從黑人船長的命令待在大廳中等待救援,最終船艙進水一命嗚呼,死得連個響動都沒有。真不知道影片到底是想告訴觀眾,當遇險應該服從船長指揮呢?還是應當努力自救呢?
同時作為影片另一主角的海神號的戲份也不及泰坦尼克號,說實話海神號這種沉沒方式遠沒有泰坦尼克號來得慘烈,除了在影片伊始對海神號進行了一次鳥瞰式旋轉三百六十度運境外,海神號從內到外都沒有特別精彩的展示,船內的場景多集中在大廳,沒有給觀眾一個縱深詳盡的直接感受。雖然在船傾覆後,逃難小分隊的路線對船的結構略有提到,但在破敗的船體內根本無法展現出海神號的宏偉,而海神號傾覆的沉沒方式也沒法達到泰坦尼克號沉沒的視覺效果,因為海神號是一下子讓人全死個乾乾淨淨,連個掙扎的機會都沒給,而泰坦尼克號則是讓人們不停地掙扎苟延殘喘,極度刺激觀眾的情緒。雖然說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方式未免殘酷,不過悲情方能打動人,而海神號卻沒法子調動起觀眾的情緒。而人們在垂死掙扎的過程中往往會暴露出各種本性,這往往也是最容易齣戲的,而《海神號》卻讓所有的面孔毫無色彩。
彼得森的失敗是多方面的,失敗泛味的故事,沒有號召力的演員陣容,主題表達的模糊,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彼得森同志沒有能夠與時俱進,把握住當下觀眾的口味,仍舊重複著以往的老套手法,不知道在電影科技突飛猛進,被特效狂轟濫炸後的市場已經對大製作大場面產生了一定的免疫力。如果仍舊因循舊路,必然會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