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寶寶一歲了可以開始把尿嗎?
5
回覆列表
  • 1 # 糖果媽媽

    早早把尿的危害

    老人一般都提倡給寶寶早早把尿,讓寶寶養成定時排尿的好習慣,不過早早把尿不僅不能養成好習慣,還會對嬰兒造成一定的傷害。如果寶寶滿月後就開始給寶寶把尿,即對寶寶髖關節的發育不好,也容易造成寶寶脫肛和肛裂等現象,到時為時已晚。

    嬰兒期把尿,也可能造成長大以後痔瘡,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對小嬰兒把尿,寶寶的括約肌鬆弛,非常容易形成直腸從肛門突出的現象。這時就會增加排便的困難程度,長此以往,肯定對身體有很大危害。

    多大可以嘗試把尿

    一般寶寶到了2歲左右,家長可以嘗試不帶紙尿褲,慢慢訓練寶寶自己大小便。這個月齡的寶寶括約肌雖然沒有完全發育,但是寶寶的意識清楚,可以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對如廁訓練很有幫助。

    寶寶有尿的小訊號

    如果平時爸爸媽媽細心觀察的話就會發現,寶寶有尿時身體也會發出小訊號,比如有的寶寶會打激靈,有的寶寶小腿會來回晃動或者夾緊,這些情況一般就是有尿了。有的寶寶睡覺時如果有尿了就會來回翻身,或者扭動身體,哼哼唧唧,都可能是有尿了。爸爸媽媽要留心觀察,及時發現寶寶的一些症狀。

    紙尿褲的優點和缺點

    紙尿褲是一種消耗品,不過紙尿褲的衛生情況不用擔心,因為紙尿褲是一直更換的,所以減少了尿液在寶寶屁股上殘留的時間。而且用紙尿褲寶寶一整晚都不醒,可以給寶寶一個好的睡眠。用紙尿褲要做好小屁股的護理工作,也要及時更換,否則容易造成紅屁股的情況。

  • 2 # 一天到晚游泳的魚餌

    不用刻意的去把尿,寶寶一歲了,再等半年差不多寶寶想尿尿時就會說了,一般一歲半左右寶寶大小便就會說了,雖然不會說話,但是會表達自己想尿尿了。

    把尿對寶寶不好,首先,當寶寶不想尿尿時,家長強制把尿,寶寶會抗拒。其次,長期把尿,容易導致寶寶脫肛。第三,把尿會讓寶寶對指令產生條件反射,一把會尿,有時並不是因為膀胱充盈了想尿,長期這樣,膀胱括約肌得不到鍛鍊,更容易尿頻。

    因此,寶寶最好不要把尿,等寶寶大點,可以進行如廁訓練。

    可以給寶寶買一個可愛的小馬桶,等寶寶表達想尿尿時,讓他坐到馬桶上,慢慢的寶寶就知道了。

  • 3 # 骨傷的楊張張揚

    關於寶寶“把屎把尿”的問題,可能是很多家庭婆媳爭論的一個焦點話題!

    歲數大的婆婆堅持從小(2~3個月)就要給寶寶“把屎把尿”,認為這是傳統留下來的東西,能夠讓寶寶早一點自己控制大小便。

    年輕的媽媽堅持不給寶寶“把屎把尿”,要到2歲以後,才會教寶寶如何入廁,認為這樣更有利於寶寶的健康生長。

    到底哪個對?

    先了解年輕媽媽為什麼要反對“把屎把尿”?

    大體上可以總結成以下3方面的原因:

    1. “把屎把尿”不是(美國兒科學會推薦)主流入廁訓練方法。

    2. “把屎把尿”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和精力。

    3. “把屎把尿”可能會導致很多危害如:便秘、肛裂、直腸脫垂、心理損傷等。

    其中最後一條可能是導致年輕父母不願意“把屎把尿”的最主要原因!

    那麼這些危害真的存在嗎?

    便秘、肛裂、直腸脫垂這些危害其實和“把屎把尿”之間並內有直接的聯絡;從發病率來說,把不把便秘的發病率都是一樣的;從發病原因來說,肛裂大多是便秘所致,直腸脫垂與先天發育等有關。

    另外在心理上如果是強制的、在公共場所等給寶寶“把屎把尿”確實會給寶寶帶來一定的心理損傷,但是如果沒有這些因素,其實並不會對寶寶造成什麼心理上的損傷。

    難道要推翻美國兒科學會推薦的主流入廁方法?

    其實並不是,因為上面雖然解釋了“把屎把尿”的一些危害,但這畢竟只是一部分,是不是一定沒有任何危害?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在沒有更多的科學證明“把屎把尿”更科學的前提下,我們更應該提倡的是美國兒科學會推薦的主流入廁訓練方法:

    時間是:寶寶到了1歲半至2歲。

    條件:能走、能表達自己的意願(要還是不要?)、能模仿大人等。

    如果上述條件基本滿足時可以給寶寶準備一個坐便器,讓寶寶知道這是臭臭去的地方;慢慢訓練他在坐便器上進行大小便。

    有人可能更願意“把屎把尿”,畢竟我們處在一個傳統的大環境下。

    在開始的時間上並沒有一個具體的說明,有些家庭可能在出生後或者是出生幾個月經開始。

    但是要2點要注意:

    1、不要強制“把屎把尿”,寶寶有排便訊號時“把”最好,如果在“把”的時候寶寶明顯抵抗、哭鬧,要及時終止!

    2、不要在公共場所“把屎把尿”,寶寶也有隱私!

    以上內容幫助到您了嗎?

  • 4 # 嬰貝坊育兒

    家裡有2個寶寶,大寶4歲,小寶2歲不到,從未把尿過。

    個人認為把尿產生的原因:

    在紙尿褲發明以前,小朋友會直接把屎尿直接拉到褲子上,會增加帶孩子的工作量!以前貧窮,如果多拉幾次到褲子上,連替換的都沒有!如果在冬天,洗衣服洗床單那可是很有挑戰性的事情!所以把尿這個事情多多少少由於以前貧窮,給我們老一輩人帶來的守舊的行為!您想想看,如果在大夏天,大白天還會有誰會給娃把尿,一個開襠褲穿著就任他跑了!

    而且把尿,小朋友容易肛裂,而且肛裂的後果是寶寶容易受感染生病!不但如此,長大後有肛裂過的小朋友,還容易得痔瘡!所以說我個人是不提倡把尿的!

    但是不把尿,我們必須做好培養小朋友自己便便的好習慣!比如買一個可愛的小馬桶,用一段時間,來告訴寶寶們,那個是可以用來便便的。久而久之,小朋友就會養成自己便便的好習慣!

    親身經歷告訴我,家裡大寶1周5開始培養自己便便的習慣,到現在4週歲,都是自己找到自己馬桶開始便便!連半夜起來,自己都會去找自己小馬桶尿尿,根本不需要我們!

    小寶男生現在1周8了,也正準備開始培養他自己便便的習慣!

    可以培養寶寶自己便便習慣,何須還要去把尿呢?您說對嗎!

  • 5 # 伊貝育兒園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長會刻意的訓練寶寶把尿,尤其是老年人,認為把尿可以節省尿布,讓寶寶養成定時排尿的習慣。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過早的把尿,並不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由於寶寶早期大腦神經發育不全,還無法用大腦去指揮腎臟排尿。這個時候呢,我們應該順其自然,不要強制寶寶並刻意的去把尿。當寶寶的腦神經和腎功能發育到一定階段後,他自然會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尿尿。如果刻意把尿,容易影響寶寶的腎功能發育。由於把尿的時候會把寶寶的腿往兩邊擴,這樣也很容易影響寶寶胯關節的發育。

    那麼什麼時候去給寶寶把尿呢。大部分寶寶會在一歲半到兩歲的時候對尿意開始由感知。才能有感覺上廁所的身體訊號。這時候寶寶會說“媽媽,我想尿尿”。到那時候寶寶才真正準備好,把尿訓練也可以從那個時候開始。

    那麼我們把尿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事項?

    首先,給寶寶把尿是一個持久戰,家長們要有足夠的耐心。當寶寶不小心尿褲子的時候,不要責罵孩子,要給孩子足夠多的鼓勵。不要讓孩子把尿的時候具有壓迫感,以免寶寶產生逆反心理。平時可以給寶寶多準備幾條褲子,隨時用來準備換洗。

    其次,對於寶寶把尿這件事情,也不要過於較真。不一定時時刻刻都要去給寶寶把尿,比如說晚上睡覺或者是出去玩兒,也可以給寶寶帶上尿不溼,這樣會更方便一些。

    最後,千萬不要強迫寶寶把尿,一定要按寶寶的意思來,並且要積極的開導寶寶,讓寶寶感覺到把尿其實就是一件好玩兒的遊戲。這樣寶寶才不會對把尿這件事情有反感,才能更有利於寶寶養成尿尿的習慣。

  • 6 # 希媽育兒

    把尿這個問題一直是存在爭議的,把和不把都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也沒有可靠的科學根據。反正我女兒小時候就沒把過,包了尿不溼大人小孩都省事,在寶寶差不多一歲半左右,鍛鍊她自己去小馬桶噓噓了。當然,這個過程沒那麼容易,小孩子憋不住尿,經常尿褲子的事情也會經常發生。那麼,把尿是否對孩子有影響?

    1.精神壓力

    我是不建議給一歲之前的寶寶把尿的,過早的把尿對寶Bora說精神壓力很大,明明沒有尿卻要被強迫拉噓噓,寶寶會有牴觸心理。

    2.影響發育

    如果長時間把尿,將有可能影響孩子括約肌的發育。把尿會讓孩子對指令排尿,而不是膀胱充盈刺激括約肌而排尿,長期如此,會導致孩子憋不住尿。而且把尿的姿勢也不適合骨骼處於發育階段的寶寶,對孩子的腿型可能會有影響。那麼,如果要把,什麼時候把尿合適?

    1.寶寶骨骼發育比較完善時,因為過早把尿容易對寶寶脊椎、髖關節造成影響。

    2.當寶寶聽得懂大人的指令,知道不能把小便拉褲子上的時候,就可以給寶寶把尿了。

    3.在某個時間段,寶寶是一定要尿尿的情況下,家長可以把尿。

    比如說寶寶每次喝完母乳就要尿、寶寶睡醒第一件事情就是尿尿,媽媽可以多觀察幾次就會發現寶寶的這種規律了。這麼做的目的是讓寶寶少包會尿不溼,讓屁股透透氣,也就沒那麼容易紅屁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芋頭的種植方法和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