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語嫣語澤媽媽

    新手媽咪進階路,如何挑選新生兒奶瓶

    奶瓶是寶寶出生後最常接觸的用品奶瓶,對於稚嫩的新生兒來說,奶瓶的質量和安全更是必須要有保障的 那麼新生兒奶瓶到底應該如何挑選呢?

    剛生完寶寶,很多媽媽肯定和我一樣,惡補很多育兒知識 尤其是餵養方面,而挑選合適的奶瓶就有很大學問,今天我們就一起聊聊如何給寶寶挑選一款合適的奶瓶吧!

    材質選擇

    因為奶瓶每天與寶寶口腔接觸,有些材質較差的奶瓶在反覆高溫之後 容易析出有害物質,危害寶寶的身體健康,因此寶媽們一定要慎重挑選。

    經過我反覆對比我覺得最好給寶寶選擇PPUS材質的奶瓶 能耐高達180度的高溫,反覆消毒也不會產生有害成分。

    教你如何辨別真假奶瓶:PPUS材質的奶瓶,外觀上看應該是半透明的顏色為茶色,而且還不容易變形,建議寶媽直接去實體店購買,或者在網上的旗艦店購買。

    奶嘴柔軟度

    有些寶寶不愛喝奶,除了選錯了奶粉,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選錯了奶嘴,奶嘴的質感和好壞會影響寶寶吃奶的情緒。

    奶嘴需要最大限度的模仿媽媽的乳房 像矽膠材質的觸感就非常柔和舒適,並且讓寶寶吮吸奶嘴時,可伸展至5⃣mm可隨著口腔蠕動自由伸拉,還能培養寶寶的自然吮吸能力哦 。

    防脹氣性

    因為很多寶寶腸胃發育不完全,並且食管張力低、賁門比較松 喝奶過快過急,很容易發生腹脹的情況 所以家長在給寶寶買奶瓶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奶瓶的防脹氣功能 。

    寶媽在購買奶瓶之後,可以將奶瓶中裝滿水,然後將奶瓶倒置拿起用力搖晃觀察奶嘴處時候有水溢位,水溢位越少奶瓶的防脹氣功能越強 。

    寶寶的奶瓶就像是媽媽的“第三個乳房”,對寶寶的健康發育非常的重要,我們在挑選時一定要擦亮眼睛,同時注意奶瓶奶嘴的定期消毒,奶嘴則要多配幾個。

  • 2 # CC爸媽

    西爾斯建議,寶寶滿月後就可以每週用2-3次奶瓶(母乳吸出來瓶喂),保持這個頻率寶寶就不會忘記奶瓶的感覺。

    所以新手媽媽不要嫌麻煩,若果你在滿月之後堅持做了這件事,那今後就不必臨時抱佛腳。

    那沒來得及及時引入奶瓶的,還有救麼?

    當然!兩種前提,兩種方法,拿走不謝!

    第一種:循序漸進法

    適用於“即將”上班,但仍有一段緩衝時間的媽媽們,從意識到寶寶有可能需要奶瓶代替親喂的那天起,就開始實行吧。

    1給孩子足夠的適應時間

    如果沒有滿月之後那麼早開始準備,那至少需要在重返職場前的一個月開始訓練。

    這樣才有充分的時間來幫助孩子適應奶瓶,以及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

    2讓奶瓶成為孩子的日常用品

    不管是做為飲食工具,還是作為玩具。

    總之,見面三份情嘛,即便寶寶沒有規規矩矩的喝,就是想咬奶嘴,那就任他咬。

    據我所知,大部分的寶寶即便不愛使用奶瓶,卻都熱衷於啃咬奶嘴,啃著咬著嚐到了奶水或是不一樣的新鮮液體,也許就從此愛上了。

    畢竟使用奶瓶出水量足,比母乳更有大塊朵碩的趕腳麼!

    始於玩樂、陷於飲品、忠於習慣。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3裝他喜愛的液體,用他喜歡的方式

    如果想在更短的時間內讓寶寶喜歡奶瓶,可以在奶瓶裡放他喜歡的東西,在他心情好的時候,用他喜歡的姿勢喂他。

    如果剛開始只肯喝一點點也不要緊,願喝就多喝,不喝也不強迫。

    每天有事沒事就拿奶瓶給他,說不定哪天就得寵了。

    4循序漸進,分段進行

    如果把寶寶的進食時間分為早、中、晚三段。

    最初的奶瓶嘗試可以選擇中間時段,這時的寶寶較容易接受新鮮事物。

    先攻破最弱的環節,剩下的都是水到渠成。

    5不要太快妥協

    如果寶寶大哭大鬧,就是拒絕奶瓶,那就先放下安撫完在繼續嘗試。

    不要把奶瓶硬塞給寶寶,如果你嘗試了3次,寶寶還是完全不能接受,那這頓就算了。

    不過,不要馬上給寶寶餵母乳。

    你可以先等上5~10分鐘,乾點兒別的事,然後再喂。

    這樣寶寶就不會認為只要拒絕奶瓶就能吃到媽媽的奶了。

    6不妨考慮一下其他杯子

    如果寶寶已滿6個月,仍不接受奶瓶,可以試試直接上杯子。

    C媽寫過一篇《親愛的,奶瓶再好,也不得不戒啦!》裡面說過,6個月之後的寶寶應該逐漸從奶瓶過渡到杯子。1週歲時要開始停止使用奶瓶,而到18個月大時一定要完全戒除奶瓶。

    如果孩子就是討厭奶瓶,那正好可以試試引入其他方式,比如學飲杯、吸管杯甚至敞口水杯,總有一款娃中情。

    第二種:速戰速決法

    適用於之前毫無準備的媽媽,或是臨時需要出差的媽媽,可以快速幫助實現從母乳餵養過渡到奶瓶餵養。

    號稱24小時之內寶寶都能妥協。

    1. 選擇休息的某一天,一整天都只用奶瓶餵養。最好是有孩兒爹或是長輩幫忙。

    2. 多準備一些不同材質和形狀的奶嘴和奶瓶,越接近乳頭的越好。

    3. 開始最好在奶瓶裡放媽媽的乳汁,因為寶寶已習慣了母乳。當寶寶嚐到奶瓶嘴上母乳的味道後,可能就會吸吮奶瓶,喝到更多的奶了。

    奶瓶裡的母乳儘量溫的熱一些,習慣的母乳的寶寶,喜歡的溫度也比較高。

    4. 每次用奶瓶喂之前至少2-3個小時不給寶寶輔食和零食,確保他的食慾。

    如果寶寶有一點點的飢餓感,會更有興趣吃奶,

    但不要等到寶寶太餓的時候再拿出奶瓶喂,寶寶可能會因為太餓,急著想吃奶但遇到的卻是冰冷且不好用的奶嘴而氣餒,導致哭鬧嚴重。

    5. 把奶嘴上用針頭戳一個較大的洞,寶寶能明顯感覺到奶嘴的流量比母乳更大,讓他體驗奶非常流暢地流出的感覺。

    6. 換個姿勢抱寶寶:讓寶寶筆直的坐在膝蓋上,如果還不會坐可以放在嬰兒座上,讓寶寶保持上半身直立的姿勢。然後面對他用奶瓶餵奶,避免流速太快嗆到。

    不要像母乳餵養時那樣讓寶寶躺在你的臂彎裡,奶瓶餵養時這樣的姿勢讓寶寶感覺不適。

    當寶寶習慣了用奶瓶吃奶後,你就可以用通常餵奶的姿勢抱著他了。

    7. 讓別人給孩子喂第一瓶奶:餵奶的時候可以由其他看護人代替。

    由媽媽來用奶瓶給寶寶餵奶,寶寶會感到迷惑不解,他不明白媽媽為什麼不像以前一樣直接讓自己從乳頭吃奶。

    讓其他人喂孩子會更容易接受用奶瓶。如果只有媽媽自己,那可以讓寶寶背對自己。

    8. 用可以發出聲響的玩具或電視轉移寶寶的注意力,然後悄悄把奶瓶放進孩子嘴裡。

    當他的注意力不在專注於奶瓶時,更容易接受。

    最理想的結果是在寶寶意識到奶嘴在嘴裡前,他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吸吮。

    9. 一般來說,堅持24小時後,大部分寶寶都會開始接受奶瓶。

    不要因為看著寶寶難受或怕寶寶進食不夠而妥協,因為妥協只會讓前面的努力都白費,讓寶寶痛苦的時間更長。

    對於寶Bora說,奶瓶是個新事物,接受它需要一個過程。 10. 如果以上方法對你的寶寶都無效,就只能餓了……

    說起來殘忍,但,當寶寶肚子餓的時候,他就會知道,只有奶瓶才可以滿足他的需要,自然也願意用奶瓶喝奶了,餓了總歸要吃的……

    結語:

    如果有充足的時間還是建議選擇循序漸進的方式。

    但如果沒時間,也不必過於擔心速戰速決的方式對寶寶有什麼不良影響。

    即便開始幾天吃得少,等習慣之後,食量也能恢復正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60日均線在最上面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