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帝國中興

    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政權的建立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初期英國殖民主義的擴張發展為英國積累了大量的資本,圈地運動則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生產所必需的勞動力,18世紀中葉,英國打敗法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資本主義殖民國家,全球貿易對於產品的需求和擴大對工場提出了技術改革的要求,因此以技術為革新目標的工業革命在18世紀中葉首先在英國發生。

  • 2 # 手機使用者99217974224

    (1)政治上,英國已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為經濟領域的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2)經濟上,當時英國具備了發生工業革命的有利條件。工場手工業迅速發展,各部門手工業規模大而集中,生產工具專門化,為手工生產轉變為機器生產提供了條件。同時手工工場也培養了具有發明和使用機器能力的熟練工匠隊伍,他們成為工業革命的技術骨幹。當時英國還擁有雄厚的資本,充足的勞動力,豐富的資料和原料,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必備的條件。海外貿易的迫切需求,使英國市場需求量增加,為了滿足市場要求,必須進行生產技術的變革。我碰到這類問題我一般是使用101教育PPT進行答案的搜尋的,你可以使用體驗一下。相信會對你的學習有幫助。

  • 3 # 京寧話說歷史

    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工業革命之所以首先能夠發生在英國,絕不是偶然的而是歷史的必然。

    首先,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完成,為工業革命的出現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前提。1640年,英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最後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於1688年發動“光榮革命”,1689年他們頒佈《權利法案》,逐步開始確立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在英國的政治統治,掃除了封建專制主義對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掌權後的資產階級,推行了一系列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政策,極大地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業革命的到來。

    其次,新航路開闢後,歐洲貿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便利了英國的殖民擴張和殖民貿易。透過殖民擴張和奴隸貿易等手段,英國最先具備了工業革命必要的資本、市場等經濟條件。

    第三,圈地運動的開展,不僅為英國積累了大量資本和提供了豐富勞動力,而且還使得英國最先形成了土地所有者——農業資本家——農業工資勞動力者三層式社會結構。該結構有利於社會財富向工業資本的轉化,有利於形成開放型的國內消費模式,促成消費競爭,從而給社會生產造成強大的需求刺激。

    第四,18世紀以後,英國的手工工場已經發展到十分成熟的階段,它不僅生產規模大,技術先進,而且分工細緻,勞動生產率也很高。這為機器大工業的誕生創造了必要的技術條件。

    最後,自然科學的進步也為英國工業革命的出現奠定了基礎。16世紀末到18世紀初期,英國出現了諸如培根和牛頓等著名科學家,牛頓的力學三大定律為機器的出現解決了許多理論上的問題。

    由是觀之,具備了必要政治前提和資金、市場、勞動力和技術等必要條件的英國,在世界上最先出現工業革命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 4 # 一老沈一

    關於英國工業革命,多年來,學者們一直在爭論三個問題——在英國發生的是“工業革命”還是“工業進化”;“革命”或“進化”是什麼時間在英國開始的;引起這場“革命”或“進化”是“多因”還是“單因”。

    “工業革命”,英文是Industrial Revolution。最早使用這個英文詞彙的,是英國經濟歷史學家A.湯因比(1852-1883),他以此來描述1760-1840年間英國的經濟發展。主張“進化論”的學者,強調說,英國這段時間的經濟快速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是突然爆發的。這說法有其道理。不過,更應該承認,在這個時間點,英國經濟確實發生了明顯的加速,所以,它是一個在量變積累基礎上發生的質的飛躍,配得上用“革命”一詞來概括。很多學者,認為這場革命開始於18世紀的80年代。但是,有相當學者認為,把英國工業革命的開始時間確定為18世紀後半期更穩妥準確。《不列顛百科全書》亦持此觀點。

    關於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發生的原因,“單因論”肯定是站不住腳的,經濟、科技、政治、社會等多方面原因促發了這場革命。

    科技革命是先導。

    15世紀末,近代科學首先在與地理學和航海技術有密切聯絡的天文學領域有了明顯進步。哥白尼和伽利略是早期的傑出代表。 英國的牛頓,是當時科學的集大成者。除在光學、流體力學等和數學方面成果顯著,還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稍晚於物理學快速發展的是化學。拉瓦錫被稱為“化學界的牛頓”、“現代化學之父”。化學和紡織業密切相關,化學的發展,因為紡織業有強烈的需要;同時,紡織業的發展,又促進了化學進步。

    與科學快速發展相聯絡的,是技術的明顯進步。蒸汽機就是一個例證。最早,簡易的蒸汽機被用來從礦井裡排水。瓦特利用獨創技術,大大提高了蒸汽機效率,使之成為眾多機器和火車頭的動力。這一發明堪稱是革命性的。

    在技術領域,1733年,鐘錶匠凱伊發明了用於紡織的“飛梭”。1765年,機械師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這都為英國的紡織業迅速發展起到了極重要的作用。

    商業革命是基礎。

    西方主流學者,對於英國當時的經濟發展,使用了“商業革命”這個詞彙,其內容包括——

    1,販賣黑奴和海盜掠奪,使英國積累了大量財富。1718年,英國從非洲販賣到美洲的黑奴3.8萬人。很快,這個數字就超過了每年10萬人。英國王室大力支援海盜活動。這兩項就是英國迅速積累了大量財富。

    2,與海外殖民地的貿易快速增長。1698-1775這段時間裡,英國與殖民地的貿易增長了將近600%。這使英國的紡織品、火器、金屬製品、船舶等等,都有了持續擴大的市場。

    3,“圈地運動”提供了充裕的勞動力後備軍。1714-1820年,英國有超過600萬英畝土地被圈佔。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同人城市,成為工業勞動力的後備軍。

    4,手工業工場發展迅速,為大工業生產提供了基本條件。與此相適應,英國的企業家人才也比歐洲其他國家人數明顯眾多。

    政治革命是保障。

    1640年,英國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之後,反反覆覆,歷經五個階段,直到1688年的“光榮革命”,才達成了君主立憲制的結果。儘管這個革命並不徹底,但1689年的《權利法案》,一勞永逸地確立了國會的最高權力。

    英國革命的主要意義,在於確定並貫徹了自由主義的原則,這恰恰是後來發生的工業革命最需要的政治保證。

    最後的簡單總結。

    在以上說到的各方面條件的綜合作用下,英國工業革命首先到來了。

    英國的工業革命,最早開始於本不是自己長項的棉紡織業——“飛梭”的發明,使織布效率大大提高。這促使多軸紡紗機的出現;然後,水力紡紗機登場,紡紗速度提升100倍。反過來,這又促進了水力織布機的發明,使織布效率提高了40倍。

    同時,英國的採煤業、冶鐵業中,技術革新不斷湧現。瓦特發明了蒸汽機,讓歷史跨進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歐洲的其他國家,因為沒有像英國同時具備了上述條件,所以,工業革命晚於英國。但英國的迅速崛起,極大地“刺激”了歐洲其他國家。在歐洲大陸,最早開始工業革命的是比利時。其次是法國,1848年,法國已成為工業強國,但仍落後於英國。由於國內的動盪,1870年以後,德國工業才迅速發展,但是到1900年以前,其鋼鐵業已超過英國,化工業則躍居世界首位。西歐其他國家,也很快完成了工業化。

  • 5 # 劫後者

    一、工業革命產生的目的,是為了大幅度提高生產工具的勞動生產率,從而使單位時間內下線的產品顯著增多。這樣投資生產的資本家賺的月利潤會成倍,甚至幾十倍幾百倍的增長,資本家就很快發大財了。

    二、這時以商業資本家和工業資本家為主的資產階級就產生。

    三、當時荷蘭的帝王開明制,促進了荷蘭的手工業向初級工業進化的發展,同時在北歐各中國產生了對科學的研究人員和機構,初級的科技研究階層已形成。

    四、然後科研向系統化和學術化發展,各種原始能源動力裝置一步步產生。

    五、後來英國引進了荷蘭及北歐的政治制度和科學技術,發明了燕氣機。

    五、加之英國是歐洲大國加強國,人材資源和自然資源比北歐小國豐富強大,所以所有的人才都往英國跑。這樣蒸氣機在英國越來越完善了。

    六、後來英國把蒸氣機用於生產工具和運輸工具,一個高生產率的工業經濟國家開始形成,這就是第一次工業革命。

    之後產生了大批的商業資本家,這些商業資本家又投資工業生產,大資產階級就產生了。

    所以北歐一直是現代科技引領者?而中國統治者對科學技術採取的壓制態度,因為他們怕出現新的武器和思想就不好統治了。

    所以華人的原始科學和技術,傳到了北歐人手裡,北歐和西歐人提升為現代科學了?併產生了以後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工業革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鄭和是不是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