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抒物於人

    您好,感謝參與您的提問問答。首先回答您的問題之前,我也想告訴您,我也是一個資深汽車愛好者,看了很多很多的關於汽車的文章,其中大家最關心的還是中國產車這幾年的時間裡到底有沒有做的比較好。作為我們老百姓來講,價錢便宜,質量還好,這是我們最喜歡看到的,誰也不希望買一輛車子回去小毛病不斷,讓人頭疼。可能在前兩年你要是問我是選合資車好還是中國產車好,那我一定是回答你選合資車。可是現在不同了,我覺得現在的中國產車真的不比合資車差多少了,時代在進步,科技也在進步,同樣的中國產車與合資車的差距也在漸漸縮小,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產車會超越合資車的,並且比合資車或是進口車做得更好。

    如果你要選擇購買中國產的車的話,我的建議是儘量選購大的中國產品牌,像比亞迪,吉利,長安,哈佛之類的都可以選購,都可以推薦給您做一個參考。

  • 2 # 卡卡卡路里呀

    近年來,中國產汽車發展越來越好,吉利、奇瑞、長安、哈弗等都是我們在路上常見的中國產汽車,我個人十分看好吉利的發展,有朋友想買車,預算不是特別高對合資車沒有強烈的執念的話,都會推薦他買吉利汽車。

    吉利汽車從1997年進入汽車行業,在這20年間發展還是十分不錯的,2010年收購沃爾沃對吉利汽車來說算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發展,2012年進入世界500強,今年3月份吉利和戴姆勒官宣,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在全球範圍內聯合運營和推動smart品牌轉型,將smart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高階電動智慧汽車品牌,從收購沃爾沃到17年收購寶騰汽車及路特斯股份再到現在將和戴姆勒成立合資公司推動smart品牌轉型,吉利的戰略佈局還是十分清晰的。

    吉利旗下的幾款車型像現在受關注度比較高的嘉際,是吉利旗下的首款MPV,顏值高,配置各方面表現都不錯,有6座和七座多種座椅排列方式,滿足多種出行的需要。主打高階精品家用,從釋出的資料來看購買嘉際的使用者80後佔比最高,其次是90後,說明嘉際還是挺對現在年輕人的口味,符合年輕人的審美,主打色玻利維亞藍真的是夠新潮,現在有增換購補貼,如果想買一臺MPV帶家人出去遊玩,嘉際真的是個十分不錯的選擇。還有吉利繽瑞也受很多身邊朋友們的青睞,預算高的話買博瑞GE也不錯,頂配插電混動,在省油節能方面表現的都十分不錯。還有EMGRAND EC7GS、遠景SUV等等,有興趣的朋友可瞭解嘗試。

  • 3 # 華飾車品

    都2019年了,我們的可以放心購買中國產車了嗎?這是一個很令人心酸的一個問題,為什麼呢?一個問題就暴露出國民對中國產汽車那是抱有有多大的偏見呀,但是也不可否認,在過去的時間,汽車行業進行著日新月異的變革,其中,中國產車也被更多的人所青睞。從過去的夏利、qq、黑金剛等中國產車總是被人貼上小毛病多、廉價、油耗高、沒面子等等標籤。發展總是要時間的,那些發展過程中的老毛病、舊聞題不能一直伴隨著中國產車呀,我們要以包容的心態去接受我們的中國產車,已經有很大一部分人對中國產車有了大的改觀了。我們要相信我們的汽車技術能夠提上來,其實對比美日德的汽車技術我們是有一段距離的,但是我們可以對比一個不是那麼強的對手,我們就能明顯感受到我們進步了,對於國外品牌,韓系車比美日德系低一檔的汽車品牌,那你就會明白我們的中國產車還可以放心購買嗎這個問題的答案了。

    首先我們看發動機,汽車發動機是最核心部分,恐怕最大的差距是一個國內目前車和南韓車,南韓汽車贏得了沃德十佳發動機2017卡巴1.4 T發動機、Elantra、K3 、1.6l - 1.4 T 低排放的平衡發動機、等等能獲得沃德十佳發動機認可,說明南韓引擎的實力是多麼大了。中國產車目前各家最好的發動機分別是:長安代號JL486ZQ3 2.0T發動機、哈弗GW4C20A 2.0T發動機、奇瑞SQRE4T15B 1.5T發動機,以及吉利與沃爾沃聯合開發,搭載在領克02、03上的JLH-3G15TDC 1.5T三缸發動機,對比韓系車我們的發動機雖然沒有他們那麼強,但是可以與之競爭了,在效能上已經有點追趕其後的意思。

    然後是變速箱,目前韓系自研的變速箱主要產自Mobis (摩比斯)和沃派泰兩家廠商。現代、起亞多款車型,如SONATA、朗動、K3、K4、上均搭載派沃泰研發製造的6AT變速箱,而LAFESTA、ix35、TUCSON等車型上的7速雙離合,則來自Mobis 。反觀中國產車這邊,而目前市面上的常見車型搭載的變速箱為格特拉克DCT變速箱、愛信6AT變速箱,邦奇CVT變速箱。自研的有盛瑞8AT、東安6AT、長城7DCT、比亞迪6DCT、萬里揚CVT等,整體情況是還可以的。

    作為自主汽車行業有望實現“彎道超車”的新能源領域。由於專利壁壘少,和政府扶持力度大,目前很多自主車企都有自己的新能源核心技術了,比亞迪甚至形成了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靠電動汽車打入了國外市場。也可以說新能源是中國中國產車比較有競爭力的一塊了,我們可以最放心購買的地方恐怕就是中國產的新能源汽車了,當然相對於其他的中國產車我們會支援,讓我們的本土汽車有更大的成長空間,近年來不是常有本土車企收購國外車企的案例嗎?我們的中國產車會越來越進步,然後超越國外的車企。

    2019甚至以後,我們已經可以放心購買我們的中國產車了。相信我們的中國產車會越做越好,也衷心祝願我們的本土車企會早一天站立於世界各一流車企之間,讓世界為之動容,而不是一提中國產車是覺得不入流、多毛病的汽車。

  • 4 # 龍江車圈

    我2015年就買了,目前行駛58000多公里,升級過一次大屏軟體,因1檔不好掛換過一次換擋軟軸,更換過兩個近光燈泡,其餘除了正常保養啥都沒弄過,現在開EMGRAND EC7,下一臺車想換MPV,目前在等比亞迪唐MAX

  • 5 # 海信地產官

    感謝悟空問答為我們提供一個相互學習的平臺。最近幾年,中國產汽車的進步有目共睹。如奇瑞、吉利、長城等中國產品牌,無論從銷量還是質量,都比之前有了大幅提升。甚至在某些方面,於同等價位的合資相比,也不落下風。 個人感覺,買什麼車,拋去個人喜好因素,單從價格來說,10萬以內,建議儘量入手中國產品牌。這個價位的車,正是中國產汽車比較擅長的領悟,無論從外觀、配置以及技術方面,都不落下風,甚至優於合資。如果預算超過10萬,甚至更多,這個時候的選擇餘地更大,建議入手合資。

  • 6 # WZJ1237

    根子上的問題不解決一切都是浮雲!就好似食品藥品安全一樣。將一切壞事扼殺在搖籃裡才是關鍵!亡羊補牢是要付出代價的!

  • 7 # Liwildfire

    2012年買的中國產車手動檔落地8.1萬元,開了7年11萬公里,正常保養,換過輪胎、電瓶,除了噪音大點,內飾有點異響並沒有什麼大問題,開的路徑比較固定,7年油耗也沒有變大。現在花18萬元落地也買了同牌子SUV,目前開了19000多公里,2.0T發動機動力非常好,隔音也好,配置也高,比以前的車舒服多了。本來預算18萬也考慮買主流合資車,去看車試駕後發現落地18萬隻能選小型SUV,空間小,動力差,隔音差,配置低。車是買來自己開的,想來想去還是買一線的中國產高配車吧。如果你非覺得合資好就不要買中國產車,覺得中國產合資都沒所謂,就按預算價位去對比那個適合你,中國產前提是你一定要選一線的民營品牌,這樣質量才有保證,一線中國產品牌並不合資差,有很方面比合資還好。

  • 8 # 貓眼看車

    放不放心不是年代決定的,而是核心技術、整車品控決定的。我們不得不承認在燃油車領域,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仍然有較大的差距。誠然,哈佛、吉利、領克、比亞迪等紛紛崛起的勢頭確實給了消費者更多選擇,但是這個選擇空間並沒有多大,10萬元左右,甚至10萬元以下的低端市場才可以讓消費者放心。而上升至15萬以上甚至20萬左右,自主品牌幾乎全軍覆沒。何談徹底的、全面的放心?

    銷量的高低並不能代表合資品牌的實力,就像馬自達、鈴木、標誌等等,雖然在中國市場表現越來越差甚至被迫退出,但是他們的技術和品質是享譽全球的,是可以讓消費者放心。然而,中國產車的銷量高低卻基本上真實反應了他的實力。我們賣的好的是什麼車型?想必大家心裡最清楚。即使有放心的成分,是不是範圍過於狹窄了。

    剛剛過去的四月,無論是轎車還是SUV,15萬區間前二十名幾乎沒有自主品牌的身影,就連曾經陷入低谷的韓系也紛紛趕了上來,很多人寧可多花幾萬元買合資,也不買更便宜的中國產車,這說明了什麼?放心二字到底體現在哪裡?

    自主品牌在核心技術研發方面的投資佔比少得可憐,大部分連1%都不到,都把錢花到外形、內飾、大螢幕上去了。我們常說本田地球夢發動機、馬自達創馳藍天技術、壓燃技術可鮮有自主品牌的世界領先技術的聲音。骨子裡沒有硬貨,怎麼讓大家放心?

    雖然即將進入新能源爆發的時代,自主品牌也確實在努力,至少新能源市場我們還有希望,燃油機已經漸漸遠去,看著特斯拉、大眾這些實力派也在擴張自己的新能源領地,我們是不是該捫心自問一下,把技術搞上去,才能把消費者的信任奪回來。

  • 9 # 理由14

    只要你們不和悍馬比越野,不和特斯拉比油耗續航,不和凱迪拉克比舒適,不和波音比誰飛的高,不和核航母比誰載飛機多……中國產車真的都不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江大河》中,宋運輝雖然是個非常有能力的人,但是他非常較真,你認為他的前途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