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槿同學

    “煩惱即菩提”出自《壇經·般若品》: 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以下是我看到的作家張慶祥理解的,也是我認為說的最好的。

    煩惱即菩提 菩提與煩惱相對,是清靜的意思。這句“煩惱即菩提”,大家不是誤解為“煩惱受夠了以後就看得開了”,就是誤解為“把煩惱的念頭一轉以後就化為清靜了”……因為這樣的解釋忽略了“即”這個字的意思。“即”就是當下,不是等以後。 “煩惱即菩提”指的是在煩惱的當下,也正是清靜菩提的當下,這兩者是發生在同一個當下的,不必等到煩惱平撫之後。為什麼呢?因為本來的清靜就隱藏在形成煩惱情緒的那股氣裡面,同一股氣,同一個起伏,同一個情緒,但知見卻可以有天壤之別。 若是對那股氣懷著好惡的分別知見,你將立即感到煩惱。而若是你真的從內心對它不取不捨,立即可以感到安寧解脫。大家的煩惱乃是被心中那股氣血之動所掛礙,而菩提則是對心中那股氣血的不取不捨,這兩件事都發生在同一個氣血動盪的當下,因此煩惱的當下可不可以是菩提的當下呢?當然可以!只要對那股正在動盪的氣血不取不捨,放任其自在,當下就是菩提了,不用等到煩惱的氣血退了,才感到清淨。 大家總是在煩惱情緒來襲的時候,想盡辦法去安慰、轉移,直到心中那股動盪的氣慢慢退了,才覺得有“菩提”的可能,但這隻能說是“煩惱後菩提”!然而六祖卻告訴我們“煩惱即菩提”,意思是說它們沒有兩樣,並非趕走了煩惱才得到菩提的。

  • 2 # 懷化安貞謝主任

    “煩惱即菩提”這句話在不少大乘經典中經常見到,這句話比較令人費解,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什麼是煩惱?什麼是菩提?

    煩惱。煩惱是梵文的意譯,我們一般人的意識中,煩躁不安、痛苦憂慮就是煩惱。但在佛教中,這個煩惱的意義卻非常廣泛,不僅僅是指煩躁、焦慮、不安。佛教把一切擾亂眾生身心安寧,並使之發生迷惑、苦惱的精神作用都稱為“煩惱”,因此,各種情緒和慾望,包括一切世俗思想的認識活動,都是“煩惱”。比如憤怒、嫉妒、自私、貪婪、執著、傲慢、愚昧、發脾氣、虛榮、自卑、厭惡等等這些,只要是負面的情緒,不好的思想狀態,都能擾亂我們內心的清淨平和,都稱為煩惱。

    菩提。菩提是梵文的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在佛教是指斷絕煩惱,破迷開悟,如人大夢方醒,大徹大悟,恢復了自性的光明,達到了涅槃的程度,所以佛教中常講菩提之路,菩提大道,這也是佛教弟子修行的目的所在。

    煩惱和菩提這兩個詞,本是一對相反的概念,為什麼經典上又說“煩惱即菩提”呢?因為人人皆具佛性,我們的自性裡本就具有智慧、菩提,因為妄想、執著、無明以及無始以來的業,讓我們產生了諸多煩惱,障礙了菩提智慧的顯現。只要我們一念覺悟,放下煩惱,菩提智慧那就顯現出來了;我們一念迷惑,菩提就又不見了,煩惱就又產生了。

    所以,這個煩惱和菩提是在一念覺悟與迷惑之間,互相轉換,相輔相成的。菩提要在煩惱中修,煩惱要因菩提而滅。沒有煩惱,也就沒有菩提;沒有菩提也就沒有所謂的煩惱了。好比我們古人的陰陽學說,也是對立統一的一對,沒有陰哪有陽?沒有陽又何談陰?

    佛法經常講不二法門,萬法一如,《心經》上著名的一句話“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是這個道理,色和空是一不是二,煩惱和菩提也是一不是二,兩者是相互存在,沒有煩惱就沒有菩提。正因為有了煩惱,我們才有了修行覺悟之道的必要;也正因為有了菩提覺悟之道,我們才能斬斷煩惱,獲得解脫。

    這樣繞感覺還是有點亂,最後再舉個容易理解的例子:我們的自性就好像一面鏡子,上面沾染了塵垢,就不能照見自我,就好比我們產生了煩惱;我們把它擦拭乾淨,又能照見自我,就好比覺悟菩提。那麼無論乾淨還是沾染塵垢,都是這面鏡子,你總不能說是兩面鏡子吧?所以說,煩惱即是菩提,無二無別,只是在一念之間,互相轉換而已。

  • 3 # 使用者和言悅色

    金剛經裡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煩惱菩提都是虛假的不實的名相,好比知真即妄,知妄即真,真妄不二,煩惱也是菩提,菩提也是煩惱,這它倆都是虛假的名相,本來什麼都沒有,又哪裡來的什麼煩惱?什麼菩提?本有的妙明真心裡真妄不二,也有也無。就像一座山,你看它是山,它就是山,你看它什麼都沒有,它就什麼都沒有,分別在於斷相與取相之間,住相即凡夫,斷相即佛。

  • 4 # 青木珠寶匠

    “煩惱即菩提”這句話在不少大乘經典中經常見到,這句話比較令人費解,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什麼是煩惱?什麼是菩提?

    煩惱。煩惱是梵文的意譯,我們一般人的意識中,煩躁不安、痛苦憂慮就是煩惱。但在佛教中,這個煩惱的意義卻非常廣泛,不僅僅是指煩躁、焦慮、不安。佛教把一切擾亂眾生身心安寧,並使之發生迷惑、苦惱的精神作用都稱為“煩惱”,因此,各種情緒和慾望,包括一切世俗思想的認識活動,都是“煩惱”。比如憤怒、嫉妒、自私、貪婪、執著、傲慢、愚昧、發脾氣、虛榮、自卑、厭惡等等這些,只要是負面的情緒,不好的思想狀態,都能擾亂我們內心的清淨平和,都稱為煩惱。菩提。菩提是梵文的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在佛教是指斷絕煩惱,破迷開悟,如人大夢方醒,大徹大悟,恢復了自性的光明,達到了涅槃的程度,所以佛教中常講菩提之路,菩提大道,這也是佛教弟子修行的目的所在。

    煩惱和菩提這兩個詞,本是一對相反的概念,為什麼經典上又說“煩惱即菩提”呢?因為人人皆具佛性,我們的自性裡本就具有智慧、菩提,因為妄想、執著、無明以及無始以來的業,讓我們產生了諸多煩惱,障礙了菩提智慧的顯現。只要我們一念覺悟,放下煩惱,菩提智慧那就顯現出來了;我們一念迷惑,菩提就又不見了,煩惱就又產生了。所以,這個煩惱和菩提是在一念覺悟與迷惑之間,互相轉換,相輔相成的。菩提要在煩惱中修,煩惱要因菩提而滅。沒有煩惱,也就沒有菩提;沒有菩提也就沒有所謂的煩惱了。好比我們古人的陰陽學說,也是對立統一的一對,沒有陰哪有陽?沒有陽又何談陰?

  • 5 # 風動梅花香

    菩提。菩提是梵文的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在佛教是指斷絕煩惱,破迷開悟,如人大夢方醒,大徹大悟,恢復了自性的光明,達到了涅槃的程度,所以佛教中常講菩提之路,菩提大道,這也是佛教弟子修行的目的所在。

  • 6 # 金猴悟

    人們在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順,如事業的失敗,親人的離開,身體的疾病等,面對這些事情,有的人內心痛苦少,有的內心人痛苦多。為什麼面對同樣的挫折,有的人內心痛苦就多,有的人內心痛苦就少呢?痛苦多的是因為想不開,痛苦少的是因為能夠想開點。這裡的內心痛苦,指的就是煩惱。

    煩惱即菩提,應該出自於佛家。佛家講究修心養性,而修心養性最主要的就是要斷絕煩惱。生活處處是道場,每遇到一次不順,就應該儘量往開想,儘量不讓自己內心痛苦,隨著自己不斷的鍛鍊,由量變到質變,煩惱就越來越少,直至完全消失,因為菩提是沒有煩惱的,所以,你不為不順的事而煩惱了,也就像菩提一樣了!當然,要想成為真正的菩提,需要加強自身的修養,力戒貪,嗔,痴,培養慈悲心,清靜心,等等。

  • 7 # 衍眾玄涼

    這名號的意思不但是音聲美妙,音聲裡面所含的內涵更是美妙。諸佛菩薩的音聲都是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性德的流露,這一點我們要明瞭。宗門常說明心見性,見性之後,他的音聲都是性德的流露,所以才說見性成佛。見性之人,用我們凡夫的話來說,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是性德的圓滿流露。如來果地上則究竟圓滿,跟沒有見性的十法界裡面的賢聖不一樣。十法界的聖賢沒有見性,雖沒有見性,跟我們一樣,他能隨順佛陀的教誨,所以這是相似的見性,不是直接的,是間接的。換句話說,他們能夠把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通通放下了,百分之百的隨順佛陀教誨,就是差一層沒見性,可以說他們達到見性的邊緣了。

      佛經裡面常常用火做比喻,他沒有接觸到火,但是已經感受到火的暖氣,這叫相似氣,感受到他的暖氣。六道里面的凡夫由於妄想、分別、執著太重了,煩惱習氣太重了,雖然說我們也得放下煩惱習氣,隨順佛陀教誨,這講六道里麵人,他做不到百分之百,能做到百分之五十就不錯了。為什麼?依舊夾雜著煩惱習氣,他斷不掉。六道里面觀行功夫的淺深,就在夾雜著分別執著有多少,夾雜的愈少,這境界就愈高;夾雜著很多,你的功夫就很淺,就這麼個道理。

      因此,我們要認真要努力,儘量的減少夾雜,希望自己念念都能夠與清淨平等覺相應,保持著自己的清淨心。無論是對人、對事、對物,這樣子性德雖然不是直接的流露(沒有見性那就不是直接的流露),從佛口中流露出來,我們得利益了。但是最後的目標是要把自己的煩惱習氣完全放下,放下就轉過來了,它就是性德;性德在迷就是煩惱習氣,煩惱習氣要是覺了,就恢復到性德了。所以煩惱習氣從哪裡來的?是性德在迷惑狀態之下的現象。所以佛才講“煩惱即菩提”,覺了,它就叫菩提,它不叫煩惱了。“生死即涅槃”,生死是迷,迷了叫生死,覺了叫涅槃,涅槃跟生死一樁事不是兩樁事。學佛必須得學著轉境界,這音聲內涵之美,那就是他的音聲必定能令眾生破迷開悟。什麼樣的音聲?一切諸佛講經說法的音聲。對於一切眾生轉惡為善,轉迷為悟,種種啟發的音聲,稱之為‘美音’。

      ——摘自《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051卷)【或名美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箭為什麼白送安東尼給公牛,還搭上90萬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