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Y送贊幹部
-
2 # 小寧說古今
突厥和吐蕃是大唐最主要的兩個邊患,其中吐蕃更是與大唐糾纏了二百多年,幾乎貫穿了整個大唐,但是先大唐一步走向滅亡。而突厥則是在大唐建立之前就已經強大起來的戎狄國家,其強盛時期的領土勝於大唐帝國,但是盛極必衰,在唐初,東西突厥先後滅亡。
那麼為何大唐滅得了強大的突厥卻沒能滅得了吐蕃呢?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很複雜的,並不能單純的從軍事角度來分析。這裡我們先來簡單說一下突厥。
突厥崛起於六世紀,當時的隋朝還沒有建國,而在隋朝建國初年,突厥就分裂為東西突厥,一般常說的突厥就是指東突厥,這一支與中原王朝起衝突最多。尤其是隋末時期,突厥在始畢可汗的領導下達到了最強盛時期,更是對中原窺視已久,在眾多割據勢力中尋找傀儡,提供兵馬來干涉中原的戰事,當時依附突厥的割據勢力不在少數,即便是李淵起事的時候,也不得不考慮突厥這個威脅,而派劉文靜去與始畢可汗達成交易。
大唐建國之後,突厥更是不斷在邊境製造動亂,遊牧民族民風剽悍,他們打仗比較厲害,在唐初可以說是大唐最頭疼的邊患,而頡利可汗更是曾在李世民登基之初帶領大軍長驅直入到了渭水便橋。李世民不願意在國力較弱的情況下與突厥開戰,不得不在渭水便橋和頡利可汗簽訂了恥辱性的《渭水之盟》,頡利可汗滿載而歸,其強悍可見一斑,但盛極必衰。
突厥內部的動亂越來越厲害,各個部落都不願意屈服於頡利可汗,再加上突厥爆發了大風雪,嚴重影響了突厥子民的正常生活,可以說頡利可汗真正遇到了大危機,而這危機正是李世民渴盼已久的。629年,李世民派李靖等人開始了滅突厥之戰,戰爭進行的異常順利。第二年,義成公主被殺,頡利可汗被俘,東突厥滅國。正是東突厥的滅亡,促使四夷戎狄尊奉李世民為天可汗。而西突厥則是在657年的高宗朝被滅。
突厥被滅不久後,吐蕃強勢崛起,成為大唐最為棘手的邊患。實際上吐蕃與大唐的第一次交手並沒有佔到任何便宜,松贊干布在統一吐蕃之後派使者向大唐求婚,而李世民並不願意,於是有了後來的松州之戰,唐軍完勝吐蕃,之後李世民採取羈縻政策,讓文成公主嫁到了吐蕃。但是正是這個決定為未來的大唐培養了一個強勁的對手。
文成公主給吐蕃帶去的好處是無法估量的,她帶去了先進的中原文化,以及農耕技術,讓文明在吐蕃大地上生根發芽,這促進了吐蕃的強盛。在文成公主嫁去吐蕃的最開始20年裡,唐蕃之間是友好的,但是到了662年左右,吐蕃和土谷渾起衝突,李治站在了土谷渾這一邊。吐蕃隨即滅了土谷渾和大唐翻臉。
不久之後就是著名的大非川之戰,李治的目標是邏娑(即拉薩),但是不得不說,李治實在是看輕了吐蕃,讓薛仁貴帶著五萬大軍就想攻進吐蕃的首府,而當時的論欽陵可是帶領四十萬大軍迎戰,薛仁貴還沒有出發實際上已經註定了會失敗,更不用提還出現了戰略失誤。
大非川之戰是唐蕃之戰的一個轉折點,自此,李治和武則天不得不進攻為主轉為防禦為主。到了唐玄宗時期,設下了十大節度使防禦外敵,雖然取得了一些勝利,但唐蕃之間還是沒有輸贏。安史之亂的發生,讓大唐由盛轉衰,吐蕃趁勢達到了極盛時期,但是同樣是盛極必衰。吐蕃內部出現動亂,在九世紀的中葉,唐宣宗將河湟之地收復,而吐蕃也在動亂中被瓦解。
大唐能滅突厥卻滅不了吐蕃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突厥是一個部落聯盟性質的國家,實際上內部並不統一,全靠武力壓制,很容易出現動亂;而吐蕃則是一個完全統一性質的國家,高度集權,且在文成公主的幫助下文明程度很高,不容易出現動亂,能夠一直對外。
其二、吐蕃的地理位置決定的,吐蕃易守難攻,在長距離作戰補給線過長的情況下,唐軍很不佔優勢,因此攻下吐蕃並非易事,所耗費的兵力財力難以估量。而更重要的是,攻下了吐蕃之後如何管理這個地方同樣是一個難題,大唐皇帝對吐蕃這個地方的土地完全沒有興趣。這樣付出很多卻回報率極低的滅國戰,大唐並不願意打。
還有一個原因極容易被忽略,那就是突厥在大唐建國的時候已經存在了半個多世紀,已經進入由盛轉衰的階段,而吐蕃在安史之亂之後才真正強盛起來。突厥在走下坡路,吐蕃在走上坡路。因此並不能認為突厥不夠強悍,實際東突厥被滅之後,又在半個世紀之後復國成功。
682年,唐高宗晚期,阿史那骨咄陸帶領十七人出走,並在很短的時間內聚集了七百人,後又增至五千人,成功復國,這就是後來佔據大唐北部大片領土的後突厥。一直到了天寶初期的745年,後突厥才被大唐和回紇夾擊而亡。算起來,突厥與大唐之間的征戰也有百年之久。
-
3 # ST山茶花
如果比國力以及軍事總體實力,唐朝強於吐蕃,唐太宗時代,文成公主和親前兩國曾有過軍事較量,吐蕃以失敗告終,最終與唐講和。但到安史之亂後,唐國力日衰,吐蕃就軍力則強於唐,併吞並河西走廊,切斷唐與西域的道路。唐朝對吐蕃的扶持,還有當時的氣候因素。 吐蕃的強盛,得益於周邊文明農業技術的輸入。農業的開發使得青藏高原能夠支撐大量人口,從而依託農業區整合了牧區,形成了吐蕃帝國。 而吐蕃衰落的原因也是農業,可謂成也農業,敗也農業。吐蕃的衰落跟希臘地區一次興起之後萬古沉淪的原因一樣。吐蕃(音tǔ bō)(公元618年—842年)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權,自囊日論贊至朗達瑪延續兩百多年。吐蕃王朝是西藏曆史上第一個有明確史料記載的政權,松贊干布被認為是實際立國者。青藏高原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統一下凝聚成強大勢力,逐漸走出封閉的內陸高原,使得古代藏族社會第一次出現勃勃生機。原本各自為政、分散孤立發展的局面被改變,透過制度、法律、驛站等建設,各個小邦政權和部落聯盟得到整合。由於內部人口流動,社會交往面擴大,推動了藏地語言及整個文化層面上的相互溝通,實現了青藏高原文化上的整合與壯大。吐蕃社會生產以農牧業為主。農作物有青稞、小麥、蕎麥等;牲畜有犛牛、馬、駝、羊等;手工業有燒炭、冶鐵、制膠、毛織等。吐蕃時期的碑銘、木簡、文書、經卷等尚有大量儲存至今,是研究吐蕃社會和歷史的寶貴資料。吐蕃王朝崩潰後,宋朝、元朝和明朝初年的漢文史籍仍泛稱青藏高原及當地人民為“吐蕃”或“西蕃”。
回覆列表
縱觀歷史長河,每一個古代帝國強大的原因,一個很重要的點,就在於地形對於農業的影響。雖然青藏高原本身的高海拔地形,相對於中原地區,有著天然的劣勢。但是相比較於其他山地民族,吐蕃人卻也有著自身極大的優勢之處。眾所周知,青藏高原是中國包括長江、黃河、雅魯藏布江、瀾滄江等,諸多大河的發育地。諸多的河流,在青藏高原上衝刷出了大量河谷,並且也形成了諸多湖泊。這些地區在河流的沖刷下,往往周圍有著相對肥沃的土地,尤其是河谷地區,其海拔相對較低,因此農業條件更好。這些地區的農業產量即使無法河中原地區相提並論,但卻足以為吐蕃人提供比其他山地高原民族,所難以獲得的農業基礎。尤其是在當時難得的“中世紀溫暖期”時代,升高的氣溫,使得吐蕃控制下的青藏高原地區,農業產量上升,從而成為吐蕃帝國繁盛的根基
今天西藏地區的河谷農業,東部眾多的河流河谷,為吐蕃人建立帝國,提供了重要的農業基礎。
不過與單純的農耕民族不同的是,吐蕃人同時也有著遊牧的習慣。在《舊唐書·吐蕃傳》中,就記載吐蕃人:“其人或隨畜牧而不常厥居。”這種農耕和遊牧混雜的社會經濟結構,與早期的高句麗人,可以說頗為相似。在這一經濟結構下,不僅保證了吐蕃人能夠依託農業,建立起一系列的城市,同時農業與畜牧業之間相互補正。同時更重要的是,在軍事上,這種二元的經濟結構,可以讓吐蕃人在軍隊建設方面,同時保持著數量可觀的步兵和騎兵,並且吐蕃人的城市,也能夠作為商業和工匠們的聚集地,為吐蕃軍隊提供相對良好的武器裝備。
不過說到吐蕃的軍事優勢,一個不得不提的問題,就是青藏高原高海拔,給吐蕃軍隊帶來的優勢。很多去過西藏的人,可能都會對高原反應並不陌生。高原反應的原理,在於高海拔地區的氣壓,所導致的空氣稀薄,這在阻擋唐朝和阿拉伯帝國的軍隊進入的同時,還給吐蕃的軍隊帶來了一個重要的buff。
長時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的人,體內的血紅蛋白,往往有著更強的血氧飽和能力。因此這可以讓他們在高海拔地區進行正常的生活。而在他們短時間內進入到低海拔區域時,雖然血紅蛋白會根據空氣的變化,相應產生變化。但在完全使用新海拔環境前,擁有更強血氧飽和能力的血紅蛋白,無疑會給他們帶來更多的氧氣,這一效果無疑等於給士兵們打上了一記強力的興奮劑。
不過作為一個強國崛起,除了自身的硬體條件外,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因素,就在於地緣政治和國際力量的變化。雖然吐蕃的君主,可能大多數人所瞭解的,僅僅只有一位松贊干布。在松贊干布時期,雖然吐蕃已經發展壯大,並且開始不斷挑戰唐帝國的權威,但在松贊干布以及之後很長時間,吐蕃的擴張物件,一直是周圍的一些小國和部族勢力。尤其是青海地區的各個羌族部落以及土谷渾,還有喜馬拉雅山以南的尼婆羅和一些北印度城邦,都遭到了吐蕃的征服,或者是被納為藩屬。這些地區不僅能夠為吐蕃提供更多戰場上的炮灰,同時透過還可以通過當地的商路,從中東和中原地區,獲得各種重要的技術。
所以說,吐蕃強大不是偶然因素,甚至是必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