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傲風206315050

    水低為海,人低稱王;放下身段和架子,認真傾聽市場的聲音,如果聽不懂就找能夠聽得懂的人來翻譯!只要有益於發展資本市場的好方法,就大膽去做;只要阻礙了資本市場的發展,便立馬改善。將資本市場的發展當做一項刻不容緩的經濟、政治任務來抓,管理層不敢做的就讓敢想敢做的人去衝鋒陷陣。改革是戰爭、是鬥爭,不是請客吃飯還講場面、搞客套,虛頭巴腦不如雷厲風行來得實在!抓住問題的本質,對症下藥,調動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去切實地來一場金融風暴,在外敵未完成集結之前,橫掃一切內部障礙,集中優勢資源和兵力全力備戰。

  • 2 # 杜坤維

    道理都明白,如何讓資本市場火起來,但措施方面受到太多制約,畢竟股市除了財富管理功能以外,被賦予了支援企業融資任務、支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任務,有了這兩個任務,股市就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股市本來是一個財富匯聚的地方,不能厚此薄彼,但是我們股市先天不足、建立之初就是為了解決國有企業融資問題、此後股市支援銀行、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方面任務越來越重,IPO擴容一直較快,市場經常承受壓力,這抑制了投資者參與激情。

    另外看重融資,就會偏袒融資者利益,明顯的就是對造假上市過度寬容,罰款六十萬元就是最高處罰,可上市融資往往數億元甚至幾十億元,罰款就是毛毛雨,激發更多公司造假上市。上市公司質量差強人意,投資者經常被業績黑天鵝搞的心驚肉跳,這樣的股市焉能有活力。

    股市按照設計是支援實體經濟,可股東是奔著股權增值套現而來,這就是矛盾,股東不把精力放在經營企業上面,而是挖空心思高位減持上面,股價上漲,減持就爆發,漲越大、減持越大,清倉減持也出來。投資者經常被大比例減持清倉減持砸暈損失慘重。

    提升股市活力很簡單,那就是迴歸財富管理功能,怎樣有利於股市走好,政策怎樣制定,誰坑害投資者利益,就讓其賠償並坐大牢,股市自然活力四射。

  • 3 # 菩提fei0598

    要想搞活資本市場,首要要知道為什麼資本市場長期不死不活,難以反應經濟的長期增長!

    為什麼股市長期熊市?是沒有錢嗎?是沒有信心嗎?還是存在問題?要想搞活市場,就要解決根源存在的問題,不解決問題,想搞活市場,就如同歷史上幾個牛市波峰,快速,尖點,然後長期下跌開修復這個牛市波峰。

    之所以股市牛短熊長,根源在於:

    第一,股市定位錯誤。

    長期以來,偏向於融資,不論各種藉口,加快融資,加快上市,是監管者和政策目標的核心。而沒有權衡到投資者的收益,正因為不僅僅是偏向於融資而是一邊倒地只融資,這就導致了對於股市長期發展存在的問題沒有興趣和動機和系統梳理和解決,只要能發出新股,就維持。

    所以,所有政策,不論是歷史上的國際版,新興產業版,獨角獸,cdt,科創板,圍繞新股發行為核心的各項制度和政策多,而圍繞投資者保護,圍繞交易機制和做空機制等有利於長期發展的機制基本上看不到。

    定位錯誤的結果,就是無論你怎麼說,投資者都覺得你騙人,想割韭菜!想圈錢!股市就缺乏信心,缺乏信用!!!

    第二,對發行新股裡存在的業績包裝,股本設定水分,沒有從監管和體制上去遏制,導致了新股發行後業績變臉或者下滑,解禁期一到,即使股價跌去90%也要清倉減持。

    為什麼?因為利益巨大,包裝業績和股本設定獲得的利益巨大,包括關聯收購交易方獲得的股本太容易和太不公平,水分太大,因此就會看見,不論指數跌多少,個股跌多少,只要解禁,多數非流通股東就要減持。

    市場只要看減持,卻看不到減持背後的不公平和機制問題,如果,發行時嚴格限制股本比例和股本獲得受到嚴格審計和嚴格監督,如果可以全面做空個股,你要減持?股價跌到市值只有一百萬,每天交易不足萬元,你怎麼減持?

    事實上,新股利用了發行和交易首日及初期的一字板市場思維慣性,無論怎樣股災,都可以順利發出去,沒有上市即破發的可能出現,導致了這些問題不會被爆露!

    第三,機制建設嚴重缺乏,沒有系統規劃和規則的漸進式完善相配套,只有被動改善。

    典型的以熔斷為例,熔斷在美國是非常成熟有效的政策和規則,為什麼到了我們股市就成為股災?因為缺乏配套和系統的規則。為了熔斷而熔斷,其他語言做的都不做。

    而停牌制度,長期受到明晟指數等國際投資方的詬病,為什麼?僅僅是停牌的停或不停嗎?不是,是缺乏資訊披露的全面性及時性,以及充分性。我們卻只改進了停牌的隨意性,其他的呢?

    再比如交易機制,以科創板為例,無論怎麼改,總是要限制,不論是漲跌停還是t+0,發達國家成熟的東西,在我們這裡就成了風險巨大的東西,總是要限制,而不去考慮之所以產生風險背後的原因,去解決背後的原因,而是一“限”了事。為什麼?

    因此,資本市場,要發展太容易,要被弄成殘疾和死胎,也太容易,問題不在於想怎樣,而是怎樣做!

  • 4 # 螞蟻聊股市

    如何搞活資本市場:

    1.必須嚴格資訊披露,如果出現違規違法上市或者是沒有按照證券法來的,罰款,罰款的資金股東按比例分。

    2.強制分紅。約定分紅比例。

    3.原始股解禁必須和業績掛鉤,業績不達標不解禁;再融資同樣如此;融資到的錢,必須做實體,堵住資本運作的道路。

    4.股指期貨門檻降低,最小可做0.1手,讓每個散戶都有作空的資格。

    能做到這四點,人心必定會聚集,股市也必漲!只是目前,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

  • 5 # 魏增錫九班

    以圈錢觸資而服務。以上市減持為目地。為少數人觸資而圈錢。高風險發行,高市市盈率發行。做假髮行,帶病發行。不管市場好壞發行常態化。上市就套牢一批。再上市再套牢一批。這樣為了觸資而圈錢的政策。使中國股市走向失敗的熊長。牛短的路。只有反彈下跌,再反彈再下跌的道路。用股指期貨做空打壓市場。上漲三天問責查詢。下跌20.30下跌停。不問責,不查,不管的監管制度。如果監管中國股市的政策不改革。市場的制度不改變。這樣的市場沒有了靈魂。沒有好投資的土壤和環境。只能投機倒把。不敢投資。這樣政策和制度不改變。沒有希望和信心。億萬投資者只有離開活命。

  • 6 # 海龜財經

    搞活資本市場是各方的共同期待,為此,個人以為要從資本市場制度建設、市場參與者和交易規則三個方面發力,如果能做到,必定會讓資本市場得到健康穩健的發展。

    一、全面健全和完善資本市場制度建設

    資本市場制度建設從上到下,包括三個層面,及國家制定的法律,比如《證券法》;證監會制定的各類法規;交易所和協會等制定的規範規則等。

    《證券法》建議修改,將違反證券欺詐發行和財務造假的行為,由最高的罰款60萬提高至其傾家蕩產,加大刑罰處罰力度。唯如此,方可震懾、遏制那些上市為了圈錢,蜂擁上市,讓投資者遭受損失的現象,同時,對那些造假的行為形成威懾和約束。

    這中約束和打擊不僅針對上市公司,而且應該對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也適用,期盼像美國《薩班斯法案》那樣嚴懲造假的法律出臺。

    在企業IPO股份發行方面,建議改變控股股東過高的持股比例,上市後,其持股比例不得超過50%,這樣為日後解禁解除了一大隱患。如果能加上,解禁時股價不能低於發行價那就完美了。

    此外,在退市制度上,要加大力度,滿足條件就退,同時建立索賠機制,引入一種集體訴訟制度,讓投資者避免損失,讓造假者傾家蕩產。

    另外,建議引入做空機制,讓不良企業早日被市場發現,剔除。

    二、規範市場各方參與者違法行為,提升參與者的積極性

    規範參與者違法行為,提升參與者的積極性是市場環境下的必然要求。監管部門不應經常對市場行為做過多的干預,其實,只要他們沒有違法,就主要地發揮市場的作用。

    證券交易所、行業中介機構應該勤勉盡職,而不是出現違法行為,破壞市場正常執行態勢,要站在公正、客觀的立場。

    市場主力機構不應該像散戶一樣,樂意短炒,甚至操縱行情,操縱個股的漲跌,應該引領市場正能量,倡導理性投資。

    散戶投資者要理性投資,不應追求短期的收益,而應法律法規,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策略,理性投資,不跟風。

    三、完善市場各種交易規則,促進良性的投資者交易環境

    現行交易中,期貨實行T+0,而股票實行T+1,這樣兩邊交易機制不協調、不公平。

    個股漲跌幅10%、5%的漲跌幅限制讓遊資和主力容易連續拉昇讓散戶跟風。

    現在的融資融券中,券很少,幾乎沒有,這讓做空形同虛設了。

    在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交易規則中,很多地方,兩個交易所竟然在有的規則上是不同步的,比如新股申購數量,集合競價等等方面。

    還有設定的投資者准入門檻,讓有的投資者在有些交易方面拒之門外了。

    綜上所述,要搞活資本市場,需要從資本市場制度建設、市場參與者和交易規則三個方面逐步完善和提升,透過各方的努力,淨化市場環境,唯有如此,相信資本市場會迎來健康穩健發展的明天,為社會發展和投資收益作出積極的貢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董明珠提出格力電器在2023年營收目標6000億,大家覺得這目標可以實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