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中國新經濟研究院聯合支付寶釋出首份《90後攢錢報告》,報告顯示,92%的90後每個月都會有結餘,80%的人會將結餘進行理財;對比他們的餘額寶和花唄則發現,90後每月在餘額寶攢的錢,平均是其花唄賬單的4.5倍。
8
回覆列表
  • 1 # 莫吝

    這其實與社會經濟發展與人們生活方式變化有關。

    首先,基於網際網路的發展,對於90後這種處於旺盛消費期的人來說,外界的誘惑很大,吸引著他們的去消費。但是賺的錢可能滿足不了消費需求就只能採取貸款,信用卡消費等方式進行。

    其次,便利居民借貸在中國發展的越來越好,以前大家獲得消費金融的方式很少,也很侷限,但是現在國家促進消費金融,各行各業也越來越多的去提供這種消費金融服務。

    最後,90後的消費觀念是符合社會發展,甚至說是超越社會發展的,這種超前消費觀促使90更多的花明天的錢,過現在的生活。

  • 2 # 貝多財稅

    中國新經濟研究院聯合支付寶釋出首份《90後攢錢報告》,報告顯示, 92%的90後每個月都會有結餘,80%的人會將結餘進行理財;對比他們的餘額寶和花唄則發現,90後每月在餘額寶攢的錢,平均是其花唄賬單的4.5倍。此外,90後初次理財時間比父母早了10年。

    支付寶相關分析員表示,九成90後在調研中說“買生活必需品外的東西,會充分考慮經濟狀況”。過去一年來,90後用花唄購買教育類產品和服務的金額上漲了87%。

    90後們還頗為精打細算。調研顯示,90%的90後使用花唄並非因為想要提前消費,而是因為希望“省錢”和“佔便宜”。有大量90後在調研中表示“自己先用花唄額度消費,把錢先存起來,這樣可以多賺一個月的收益”。

    資料顯示,90後首次開始理財的年紀平均是23歲,絕大部分人會在上學至畢業後的兩年內就接觸理財產品。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長、研究員何健華表示,90後是網際網路的原住民,也是成長於中國經濟騰飛的一代,因此他們對消費和理財的接觸都比父母輩要超前

  • 3 # 南泉西少

    這個問題看起來很意外其實不是的,因為報告的邏輯錯了。中國新經濟研究院聯合支付寶釋出首份《90後攢錢報告》,報告顯示,92%的90後每個月都會有結餘,80%的人會將結餘進行理財。對比他們的餘額寶和花唄則發現,90後每月在餘額寶攢的錢,平均是其花唄賬單的4.5倍。

    這份報告中的資料統計方向有問題,假設我結餘了100塊錢,餘額寶一般自動給我轉入理財,我這個月花唄賬單隻有20,那麼統計出來的就是我攢錢是花錢的5倍。但我每個月只攢了幾十塊錢呢。如果說設一個值,比如每個月攢了1000塊錢,人數就會減少,如果是2000,我相信這個答案可能會完全失真。

    主要是支付寶統計出來的只是內部資料,外部的房貸,車貸都不列入在內,最終我們看到的大額資料都不在其中,年輕人透支消費只是其中一部分人,很多年輕人還在不停的攢錢,因為花錢的地方太多了。所謂的透支消費也是存在的,因為你每個月剩不下錢,自然離透支不遠了。

    我們來計算一下平時的花銷,不算土豪和拆遷戶,單純的從普通工薪階層算起,一個三口之家

    房貸,車貸,衣食費用,孩子上學費用,還有很多小額費用。正常運轉起來一個工薪階層留下的錢並不多。

    透支消費主要還是信用卡和消費貸造成的,年輕人的賺錢跟不上消費,這種現象肯定是存在的。每一個城市的生存標準是不一樣的,一二線城市生存壓力肯定比較大,所以賺錢不夠自然需要透支消費。房貸也是一種透支消費,用30年的時間去還款。

    對於年輕人來說,儘量減少開支固然重要,想辦法多賺錢才更重要。只有賺的錢多了,才敢更好的消費。

  • 4 # 幷州阿健

    “‘90後’啊,花錢大手大腳,月光族。”在很多父母,甚至“70後”、“80後”眼裡,“90後”花錢的手法,可謂是典型的“少年不知愁滋味”。

    是這樣嗎?

    近期,由錢江晚報發起成立的中國新經濟研究院,聯合支付寶共同調查後發現,調研資料給出的結果令人大呼意外,“90後”似乎遠比其父母想象得靠譜。

    7月29日,中國新經濟研究院聯合支付寶釋出首份《90後攢錢報告》,報告顯示, 92%的“90後”每個月都會有結餘,80%的人會將結餘進行理財;對比他們的餘額寶和花唄則發現,“90後”每月在餘額寶攢的錢,平均是其花唄賬單的4.5倍。此外,“90後”初次理財時間比父母早了10年。

    誰說他們月光?

    “90後”比你想象中更懂得為自己“留餘地”

    “存款嗎?一點點。”被問到存款,李耀不好意思地笑了。這個1990年出生的小夥子,研究生畢業後,轉眼工作近四年了。你猜他存下多少?18萬,另外還投資開了一家吉他店。

    “工作第一年收入12萬,我省下4萬。“李耀說,當時的開支,除了房租每個月1500以外,還要養一輛小車,以及跟女朋友吃飯看電影買衣服。“過年還給了我爸媽一萬塊錢。”問他怎麼省下來的,他說,能薅羊毛的絕不錯過。

    “比如吃飯先看看大眾點評,有沒有折扣和團購;看電影買張電影卡,優惠價基礎上還能再享受個會員折扣。”李耀也跟同齡人一樣喜歡追潮流,椰子、AJ,統統都有。“只不過買得少,在經濟承受範圍內一年買上一雙。”省下的錢就往餘額寶放。

    支付寶表示,觀察這些同時使用餘額寶和花唄的“寶唄青年”發現,他們攢的確實比花的多。他們的消費也比外界想象中更為理性,九成“90後”在調研中說“買生活必需品外的東西,會充分考慮經濟狀況”。不過,在自我增值這件事上,他們還是很捨得花錢的。過去一年來,“90後”用花唄購買教育類產品和服務的金額上漲了87%。

    “90後”們還頗為精打細算。調研顯示,90%的“90後”使用花唄並非因為想要提前消費,而是因為希望“省錢”和“佔便宜”。有大量“90後”在調研中表示“自己先用花唄額度消費,把錢先存起來,這樣可以多賺一個月的收益”。有網友笑稱,難怪“90後”會因為“心疼8塊錢的郵費、15塊錢的會員”上熱搜,看來賬算得很精明。

    一萬不到的資金就買了三隻基金兩個定期理財

    “90後”把錢生錢做到了極致

    “90後”不僅會省錢,還很懂得怎麼“錢生錢”。

    小郭,就是傳說中能把“錢生錢”做到極致的妹子。這個1996年出生的姑娘,畢業工作才一年,雖然存款數目不大,但是她卻把這筆錢打理得頭頭是道。

    “買了三隻基金,兩個定期理財。”小郭把自己的理財截圖給記者看,三隻基金,每隻只放了幾百元,兩個定期理財,都是1000元起投,她也各放了幾千元。雖然加起來一萬都不到,卻不得不讓人佩服她強大的理財意識。“我本來想著定投,它自動扣款,少一點,久了也是一筆財富啊,哈哈。”

    資料也顯示,在“錢生錢”這件事上,“90後”比自己的父母更為積極。“90後”首次開始理財的年紀平均是23歲,絕大部分人會在上學至畢業後的兩年內就接觸理財,父母輩第一次接觸理財早了整整10年。餘額寶資料還顯示,“90後”人約月轉入餘額寶高達8次,平均比自己的父輩高2次,月均存錢也比父母平均多出1000元。隨時有錢、隨時理財是他們的習慣。

    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長、研究員何健華表示,“90後”是網際網路的原住民,也是成長於中國經濟騰飛的一代,因此他們對消費和理財的接觸都比父母輩要超前。再加上社會壓力大,這代年輕人也有強烈的獨立意識和自我保障意識,精打細算、早早理財都是在為未來過好生活做足準備。

  • 5 # 華爾街報道

    如今似乎是一個信貸消費狂歡的時代,年輕人無所畏懼,透支消費儼然成為一種常態。網路有統計資料顯示,90後的年輕人人均負債達12萬以上,是收入的18.5倍之多,90在借貸市場佔比49.31%,並且領先亞洲同齡人。

    明明工資不高,可行頭很足,身上穿著名牌,腳上穿著品牌鞋,今天這裡打卡網紅店,明天又跑去哪裡旅遊,朋友圈充斥著下午茶和旅遊的精緻照片.......賺著幾千塊的工資,卻享受著上萬元的生活。收入追不上慾望,尤其是在提前消費平臺的加持下,一些原本消費不起的物品,瞬間變得唾手可得。

    這種花著明天的錢,過好今天的行為,看起來似乎投資在自己身上,並沒有浪費,但實際上是,你為了這些不切實際的東西,毀了自己上升的道路。透支先有能力的享受消費,不僅讓年輕人沒有存款,還讓年輕人,在很多自我提升的事情上左右為難。年輕的可貴之處,在於未來的希望和無限可能,很多年輕人卻因為透支消費,被生活逼得越來越被動。消費一時爽,還時火葬場!稍有不慎,就會陷入不可自拔的深淵。

    金錢的桎梏甚至能套住街道的足踝,遑論是人的,其套牢的程度會更加嚴重。被套住的人願意就這樣乾枯至死呢,還是肯努力揮舞意志的刀刃,斬斷足踝逃脫而去?

  • 6 # 襯我孤獨

    這個其實和人均收入是一樣的,但實際很多人都在人均線下。

    現在的90後,大部分都會買房,理由也很充分,結婚要房子,生孩子最好也有房子,貸款其實就是提前消費,從手機分期到車貸到房貸,手機分期學生時代最為明顯,車貸房貸就不說了。消費這個東西很多其實都是攀比,很多消費都不值得。今天嚐個鮮,明天買個新品,後天打卡個網紅點,就像我和朋友說,這兩年賺沒賺到十來萬,花卻花了這麼多。

    所以說,

    做人不要太攀比,

    踏踏實實做自己。

    如果非要比一比,

    那就比比鐳射雨。

    urbbr.....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層住宅外牆消防通道護欄應該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