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澤旺拉姆天女
-
2 # 我說精神
有自殘行為的人會抑鬱傾向嗎?所以這是一個外行人的問題,很多抑鬱症患者,尤其是發病年齡較早的抑鬱症患者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殘行為。
什麼情況下抑鬱症患者會出現自殘行為?我是精神科醫生,雖然不是專業的心境障礙科,但是抑鬱症一直是我的興趣方向,所以日常接診的抑鬱症患者一直很多,很多年齡在20歲左右的抑鬱症患者都曾經存在過不同程度的自殘行為。
雖然每個人自殘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大部分的自殘方式會選擇用小刀在前臂內側輕輕劃一刀,我曾經不止一次問過我的患者:“為什麼要自殘,不疼嗎?”答案雖然五花八門,但有兩種答案給我印象最為深刻,一種是恨,恨自己身上因為抑鬱症而產生的負面的變化;一種是爽,因為想死不敢死,而變向的選擇自殘的方式緩解自己對死亡的渴望,我問她們劃傷手臂的時候是解脫還是爽?很多年輕的患者回答都是這個字“爽”。
抑鬱症本身就是一種嚴重的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往往在出現自罪自責,自我評價過低,悲觀厭世後很容易產生消極的輕生念頭,但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選擇死亡,尤其是處於中學或者剛剛上大學的學生,很容易選擇自殘的方式。
遇到有自殘行為的抑鬱症患者應該如何應對?首先評估患者的抑鬱症狀,看患者在抑鬱症的嚴重程度劃分上屬於輕度、中度、還是重度抑鬱發作。當然已經存在自殘行為很大機率是屬於重度抑鬱發作了,但也不排除其它可能。
如果確診重度抑鬱應該儘快到醫院接受系統治療。自殘行為的根本還是抑鬱症狀,所以抑鬱症狀緩解後自殘行為當然會消失掉。但出現自殘行為不等於就不會出現自殺行為,二者不一定存在衝突,而且自殘行為預示著抑鬱症狀的嚴重程度已經可以出現自殺行為了。所以在日常治療時,急需做的一件事是24小時不離視線的監護患者,防止患者出現衝動自殺行為。
忠告自殘行為即使在重度抑鬱症中也屬於很嚴重的行為,因為自殘本身是一種危險的嘗試,嘗試痛苦,習慣痛苦,接受痛苦,在痛苦中尋找快樂……
當自殘已經無法帶給患者痛苦的時候就只剩“快樂”了,這個時候更危險的可能性就打打增加了,一旦出現了自殺,病情成功,那人的生命就終結了,沒有任何挽回的餘地。
20歲左右的青少年本身就很容易產生自傷行為,所以如果自己的孩子有些抑鬱表現,不妨不動聲色的看一看她或他的前臂,如果發現輕微的劃痕最好直接求助醫生。
-
3 # oliverpapa
首先,自殘不一定是抑鬱症,但是抑鬱症患者是有很大機率自殘的。如果想要了解自殘和抑鬱症的關係,要先從何為自殘說起。
自殘是一個較不中立的詞彙,一般在心理領域裡,我們成為自我傷害。是指有意的傷害自己身體的一種行為。當然,除了物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但是因為心理精神上的傷害不好鑑定,一般都是指物理上的自我傷害。
自我傷害的人,一般都沒有自殺傾向,但是會有機率導致自殺死亡。據APA調查,40%-60%的自殺者在過往的生活裡,都有自殘的行為。
一般常見的有,當事人用利器劃傷和割傷自己,用硬物打擊自己或者用身體部位打擊硬物,還有多種多樣的自我傷害方法。比如我見過區域性自焚的,還有阻止傷口癒合的,還有拔頭髮的,更有甚者還有攝入有毒物質的。
自我傷害的界定一直很模糊,但是隻要是當事人有任何方式傷害自己,都可以視為自我傷害。
那麼,為什麼要自我傷害?
自我傷害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是大致都離不開以下原理:
1.分散心理上的痛苦,難過的情緒。很多抑鬱症患者,選擇自我傷害是為了讓痛苦從心理轉移到物理上,物理上的痛苦更容易處理。
2.減少壓力。一些焦恐症患者和高壓力人群透過自我傷害來減少壓力。
3.體驗感覺。一些人在經理重大傷害後,心理上和情緒上出現麻痺感覺,透過自我傷害來感覺自己還有感覺。
4.自我表達的方式。一些人因為在一些情況下或身體狀況下無法表達自己,會透過自我傷害來表達自己。
5.自我懲罰。一些人透過自我傷害來到達懲罰自己和他人的目的。
那抑鬱症則是一種心理疾病,具體細節,請看我的其他回答,裡面有詳細的抑鬱症解釋。
回答提問人的問題,自我傷害可以有多種多樣的原因,但是不一定是抑鬱症的前兆。而是可能已經有了抑鬱症。
自我傷害的當事人一般都不會有自殺傾向,但是也會危害到當事人自己和周邊人的生命危險。
所以,如果有這樣的朋友,或者自己有這樣的傾向,請儘快找人幫助。
我在下面分享一點經驗,可以更好的幫組你辨別,你自己和周邊的人是否有自我傷害的前兆或者已經發生了。
行為預警:
1.情緒及其低落,流淚不止。
2.什麼都不想做。
3.丟失興趣愛好,不參與任何活動。
4.自我隔離,不出門,不接觸任何人。
5.夜不歸宿,不想回家,認可在外面待到天亮,也不回家。
6.不再和任何老朋友聯絡,接觸更多不認識的人。
7.經常聊關於死亡的話題。
9.昏睡或者失眠。
外在改變:
1.身體傷口,或者邦迪紗布類增加。
2.不再展示身體的某些部位,比如這個人經常穿短袖在夏天,可突然間每天都開始穿長袖衣服。
3.突然增重或者突然大幅度減輕體重。
4.頭髮或者毛髮有被拔掉的痕跡。
上網行為:
1.大量時間在百度上或其他搜尋引擎上搜索關於死亡和自我傷害的話題或資料。
2.開始購買刀具或利器。
如果你或者你周邊的人,有這些問題,再說一次,請儘快找人幫助,心理醫生或者摯愛的人都會願意幫組你走出陰影。
————————————————————
作者(author)
陳翠謙(Cuiqian Chen)
28-3-2019
-
4 # 思睿明精神心理
兒童及青少年雙相障礙有什麼特點?
兒童及青少年雙相障礙的臨床表現與成人相似,但存在一些
與年齡相關的症狀特點,如很少主動敘述其情緒體驗,精神症狀
更多地表現為行為障礙,如活動過多、學校恐怖、破壞和攻擊行
為、發脾氣、孤獨或離家出走、自傷、自殘甚至自殺,他們傾向
透過這些行為來表達其情緒。有些患者述有胃痛、厭食、遺尿、
頭痛、腹痛、心慌等軀體不適。
兒童及青少年雙相障礙較成人有更高的雙相障礙陽性家族
史,早年即可表現較明顯的環形情緒波動,發病與環境因素較少
聯絡,躁狂相和抑鬱相的轉換也比成人頻繁。
-
5 # 惠益康心臟康復
有自殘行為的人會有抑鬱傾向,近幾年,心理疾病方面的病發率不斷增加,也是社會競爭背景下的壓力造成,也是生活中的繁瑣事情牽絆,自認為很健康,其實潛在人體的疾病已經在侵蝕著你的健康,比如那些年說不出口的話等等,憋在心裡久了,問題就出現了,也有可能造成心臟衰弱。從心理上預防疾病,行動上抑制心臟疾病,傾聽你的心聲。
心理情緒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因素,如何很好的從心理上預防呢?
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健康觀已經發生改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心理和社會功能三方面的完好狀態。因此,相當於意義上的健康不僅指一個人身體有沒有出現疾病或虛弱現象,還包含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可見心理上的健康與生理上的健康同樣重要。
早在幾千年前中國傳統醫學便已注意到身體狀態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比如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來自皇帝內徑》),當今醫學已充分認識到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時時刻刻干預著人們的思想、情緒、情感和行為等,從而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1、心臟相關疾病的急性發作,往往伴隨著情緒的劇烈變化,心律失常、高血壓升高、血液凝結、高胰島素水平和高膽固醇的發生會使人們表現出胸悶、心慌、頭痛、頭暈等不適,嚴重甚至會導致腦出血,心肌梗死等急性不良事件的發生。
2、長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會導致激素的水平變化,不經意間逐漸增加心臟負荷,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心臟本身的自我修復。
3、消極的情緒和態度往往會導致人們選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說不良飲食習慣,很少或者幾乎不鍛鍊,濫用毒品和酒精。
4、情緒的改變也經常會伴隨依從下降,如此加大瞭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管理難度,這可能導致或加重性心臟的問題。
回覆列表
自殘有很多種傾向,有的人是顯示自己有膽識魄力,當著很多人面前剁手指等傷害自己,從而達到一定的目的!
有的人自殘是受心理暗示!如果不這樣做他(她)將會受到更大的威脅!這種威脅導致他屈服自殘!這類人有心理疾病!極度不自信!沒安全感!懷疑一切!極度焦慮!心眼小!一件事會讓他不眠不休!無依無靠!(需要看心理醫生)
有的人自殘是備受打擊後!沒有生存下去的勇氣!悲觀厭世!自殺自戕!
用愛托起生命!!!感恩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