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深度揭秘
-
2 # 曉敏敏的
大家都知道教會的力量是特別強大的,特別是在中世紀的時候,接下來我帶大家瞭解一下在中世紀教會為何會衰弱。在中世紀,天主教教會是強有力而且有影響的。它不但教導宗教和道德,而且做了相當多的管理工作。在以後幾個世紀中,14到17世紀,它的影響和權威雖然還是很大,但顯然減少和削弱了。已經說過,這個教會的衰弱是有助於專制政體興起的因素之一。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是什麼使教會衰弱的。十字軍歸根到底反映了對教會,尤其是對教皇政治的不利。在12世紀,當十字軍狂熱高漲和勝利的時候,發動十字軍的教皇們曾經獲得了很大榮譽;但是在13、14世紀,當十字軍狂熱低落和失利的時候,教皇也相應地失去了榮譽。
image.png
不但是反穆斯林的十字軍沒有堅守聖地,因而損害了教皇政治的信譽;而且很多善良的人終於感到十字軍已被引入歧途,為了一些毫無價值的目的被利用了。例如,在教會與國家間的鬥爭中,十字軍被鼓動去反對神聖羅馬皇帝和其他基督教王侯們。這就使十字軍變得庸俗而可疑。很多效忠於教會的成員認為他們曾被純粹的政治策劃所利用,因此拒絕注意教會發出的種種呼籲和訓示。一個英國修士評論教皇為發動這樣一次“十字軍”而出的一個文告時寫道:“當信徒們聽到這個呼籲時,他們覺得奇怪,就是教皇許諾他們去流基督教徒的血的報酬,竟會與以前許諾去與不信教者血戰的報酬是同樣的。”
image.png
金錢的負擔到聖地去的十字軍戰士們,教皇都給他們頒發贖罪券,就是對他們許下死後享有特殊照顧的諾言。為籌集十字軍的經費,教皇開始對那些留在家中只捐錢的人也授予贖罪券。同時,向教士和教會的佃戶徵收什一稅一一種所得稅。後來,這些錢的一部分花費在別的事情上去了,而沒有用在十字軍上;當沒有十字軍進行的時候,錢稅還是照舊徵收。可花費的錢多了,教皇就習慣於揮霍,於是徵收的教會稅費的種類和數量都日益增多。最不幸的是,有些教皇是世俗的不稱職的人。當然不是所有教皇都這樣其中大多數還是正直和誠懇的;但是好教皇們很難抵消幾個壞教皇所造成的惡劣影響。無論如何,教會的稅收制度變得越來越苛重,越來越不得人心了。
image.png
教會的衰弱不單是由於十字軍的表面失敗和大眾對過重的金錢負擔的厭惡,也由於教會與世俗統治者在政治要求上的爭吵。在法國國王菲利普四世戰勝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以後,再也沒有教皇認真地提出過這樣極端的要求。大多數人終於同意但丁的意見,就是教會的領域是宗教的和道德的,而不是政治的。這一見解並沒有減少教會的精神權威,但確實削弱了它的政治權勢;而主要的獲益者卻是各國的國王。
image.png
前面說過,那些繼ト尼法斯八世之後的教皇們住在法國。從130年到1377年將近70年,他們都住在阿維尼翁。這些教皇們本人都是善良的和有天賦的,但在法國國外,人們都相信他們只不過是法國國王的工具;他們在阿維尼翁居留這段時間被稱作“巴比倫式流亡”,或者“巴比倫式監禁”。就這樣,他們被比作曾被流放和監禁在古代巴比倫城達70年之久的希伯來人。
image.png
義大利人對教皇們在阿維尼翁的長期居留當然極為憎恨。1347年羅馬人民在黎恩濟吸引人心的領導之下,起來造反並建立了一個新政府一個共和國。他所倡議的政府既是民主的又是民族的。新政府是對教皇也是對其他義大利統治者的一個挑戰。1354年黎思濟被殺害,他的政府被推翻,儘管如此,事實很清楚,義大利存在著一種很深的民族的和反教皇的感情。最後,在1377年,主要由於修女錫耶納的凱特琳的懇求和威脅,教皇從阿維尼翁回到了羅馬,“巴比倫式流亡”至此結束。
image.png
但是在削弱教會方面甚至比“巴比倫式流亡”起了更壞影響的是“教會大分裂”。從1378年到1417年有兩個對抗的教皇,一個在羅馬,一個在阿維尼翁。教會的這種分裂歷史上稱為“教會大分裂”。這一分裂也導致了諸國形成多少敵對的陣容。法國蘇格蘭、薩瓦、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支援阿維尼翁的教皇義大利、德國、英國、匈牙利、波蘭和其他一些國家則站在羅馬教皇一邊。1417年這一分裂治癒了;但自此以後教皇相對減弱,國王卻相對增強了。在“教會大分裂”之後的一兩代很多人認為全體宗教會議應比教皇有更高的權威。擁護這種意見的被稱為“宗教會議運動”。這一運動很快就垮臺了,但在它延續時,它分裂並削弱了教會。
-
3 # 水色無影
中世紀歐洲民智未開,宗教信仰凌駕政治之上,教會掌握著宗教教義的解釋權。普通人大多不識字,更不懂拉丁文,見過聖經,看懂聖經文字的少之又少,教會透過教義解釋來控制社會大眾,直到路德宗教改革之後,歐洲民智漸開,迎來了文藝復興,宗教勢力才逐漸走弱!
-
4 # 梁家大公子
所以說當時的皇帝們比歐洲的統治者高明很多,就在於當時意識到教會對皇權的威脅,做為東方的皇帝,心裡都有統一天下的夢想,堅決不會允許教會凌駕於皇權至上,適當的時機,滅了他們,在現在的我們看來當時是殘酷的,但這絕對是比歐洲高明,在一統天下的步伐中,任何阻擋皇帝行使皇權的人和物都講被滅,也是的一統天下的思想理念深深的烙印在這片東方的土地上,歐洲的皇權在教會的操縱下趨於毀滅,在這一點上東方人民比西方人民慶幸,因為他們的精神沒有被奴役。
回覆列表
中世紀的歐洲教會組織的能力打到了鼎盛的時期,在整個中世紀,歐洲教會和歐洲的皇室的矛盾不斷加劇,但都多以教會贏得最後的勝利,教會的權利和王權的紛爭成為那個時代的標誌,今天我來給大家解釋一下:中世紀歐洲教會組織為何如此強大?並且最終結局如何。
讓我們回顧歷史,前往當年,在中世紀初期,教會多依附於王權,王權也把教會當成自己統治人民的工具,兩者互相補充,王權一直凌駕於教權。但到了十一世紀末,因為歐洲人口和經濟的不斷髮展,歐洲各國的矛盾也在不斷的加深,於是,一場歐洲單方面的戰爭開始了,大國攻打小國,小國投靠其它大國,大國與大中國產生競爭,摩擦再次升級,繼續開始戰爭。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很長時間,在這個階段,教會開始崛起,在戰爭期間,由於教會的特殊性,各國並沒有對教會影響什麼,教會藉此機會,宣揚自己的觀點,救濟難民,收攏人心,慢慢的整個歐洲形成了以教皇為首的教權國家。
我們把教會組織的發展分成了三個階段:第一個是5-8世紀時,教權和王權和諧共處階段,第二個是9-13世紀,教權和王權矛盾到了頂峰,開始凌駕於王權之上。第三階段是13-15世紀,王權得到了提升,教權敗退,王權取得勝利!
在第一階段,基督教和基督教國家都已經出現,但是兩者並沒有什麼區別,都是為了人民服務的,這一點不得不誇下他們的服務精神,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教會人員的良莠不齊,出現了誇張神權和對世俗權力的渴望,已經不滿足僅有的權力了。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重要的人物:蓋拉西,他提出了政教合一的說法,本來教權和王權都是基督賦予的,在重大事件上,君主的決定需要彙報給教皇,再由教皇交給天主基督。說白了就是什麼事都要向教皇報告,教皇的權力大於君權。
於是在6-7世紀,教皇的嘴臉開始顯露出來,當時的拜占庭皇帝對義大利的統治逐漸削弱,教皇抓住機會,首先佔領了羅馬,並且馬上把羅馬周邊土地圈進自己的領土。這在當時的歐洲掀起了軒然大波,教皇已經不僅僅是傳教的組織了,而成了一個國家,王權開始注意起這個新興的國家。到了此刻,神權表現出了讓君權害怕的能力!
第二階段,到了11世紀後,由於前期的的積累,教皇的實力打到了頂峰,開始完全擺脫君權的影響,開始了一場著名的教會改革運動-克呂尼運動。這個運動的本質就是獨立運動,主要內容是教會由教皇管理,教皇享有世俗權,君權對教權無效,也就等於承認教皇也是一個國家。這一次改革徹底激化了皇權和君權的矛盾,皇權和君權都有統治整個世界的想法,教皇認為自己是基督的代言人,是整個歐洲人民的思想領袖。並且以剝奪教籍為威脅,捆綁了很多歐洲人民,當時的君權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為首四處擾亂教皇的兼併和計劃。但並沒有阻止教皇的腳步,教權不斷擴大,在教皇英諾森三世達到了鼎盛,整個歐洲人民唯教皇馬首是瞻,教皇統一了思想,出現任何的其它思想,都被認為是異端,使整個歐洲帶上了濃重的宗教色彩。
第三階段,十二世紀開始,歐洲的工商經濟發展起來,資本主義萌芽,而當時的歐洲還處在教皇的統治下,各地割據不斷,商人階級迫切的需要一個完整的歐洲,而能夠實現他們的訴求的只有君王,君權的增加,才能使國家強盛,從而統一國家。教廷為了增加的實力不得不效仿君王,開始建立了一套稅收體系,維持自己的延續,這也讓教皇的性質開始轉變,逐漸成了一個披著宗教的君主,隨著教廷不斷的插手各國的事務,嚴重的擾亂了國家的穩定。王權開始反擊教權,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收歸權力,實行國王對國家的絕對掌控,這樣國家的崛起,醋精了民族意識的發展,最終,隨著君權的不斷加大,民族意識增強,教廷不僅在物質還是在精神方面處於了不利的地位,教皇權力轟然倒塌。
歷史開始了新的篇章,西歐的資本主義開始起來,經過這些,西歐的王權到了不可撼動的地位,大大的增強了西歐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