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黑土地的豔子
-
2 # 樹德漢碩
小時常聽老人言:五穀不分,四體不勤,指說一些懶人。現在真有許多人五穀不分了,因為都不從事農耕,也不留心注意,要說五穀是什麼,真沒幾個能說出來的。谷為什麼用五數,不四六?這與中華傳統哲學思維有關,一三五七九為陽,人崇陽好陽,五為陽數之中,中華特崇中庸,五也代表東南西中,故特喜用五,有包羅永珍之義,五行,五臟,五福,五官,五音,五穀,。。。。。以五概括的多了。這五穀大了說是包羅了主要的糧食作物,不僅僅限指五類,三五百千萬常有虛指,並非實指。五穀往小指實指而言,主要是指稻,麥,菽,稷,黍五類,西北無稻,就以麻代。
這五穀是有特性的。稻指水稻,喜溫溼,故南方東南方多種。麥指小麥,不需太溫溼,北方西北多種。菽指豆類,東南西北中都有種。稷指粟類,粟之種類多,有五彩五色的,耐旱,西北西南多種。黍是小米黃米。谷是有殼糧食,其中多以稻麥為主一糧,稷菽黍為雜糧,南方人多食米,北方人多吃麥面。
過去以農業為主,對種作十分重視,一般人都能分辨五穀,現在工業化城鎮化,許多人真的不分不辨五穀是何物了。五穀最養人,古人對五穀也很崇拜,故有五穀神,也建有五穀廟。人的生活離不開糧食五穀,儘管已工業化,城鎮化,但也不應忘本忘祖忘了五穀。
-
3 # 七妹下廚房
在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如何養生(並保持髮量)已經是一個貫穿全年齡層,越來越無法迴避的話題。科學研究顯示,除了精製的大米和麵粉,我們還應多攝入小米、黃米等五穀雜糧。《黃帝內經(素問篇)》中記載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由此可見,在中華民族數千年飲食文化中,五穀一直牢牢佔據著C位。
那麼問題就來了,狹義上的五穀分別指的是什麼?為什麼偏偏是五穀,不是六穀、七谷?五穀,一說是指稻、黍、稷、麥、菽,分別對應:水稻、黃米、小米、小麥和大豆,其中黃米和小米因為產量少,不易消化等原因,已不再作為主食。水稻、小麥一南一北,數千年來一直盤踞在我們的餐桌上,養育出了整個中華文明,但你知道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華人還要吃另外一種穀物嗎?
菰米,原“六穀”多人聊天群成員。唐朝之前,菰曾和稻、黍、稷、麥、菽一起被稱為“六穀”。菰是一種像水稻一樣長在水邊的農作物,菰米顧名思義,是它的種子。這是一種外表呈黑褐色的“米”,一般在秋季收穫。菰米除了能和普通穀物一樣填肚子,最大的特點是蛋白質含量豐富。一般情況下,稻米的蛋白質含量只有7%到8%,小米約在9%到14%,而菰米可達到15%,是稻米的兩倍。
《本草綱目》中記載道:菰米可“解煩熱、調腸胃。”唐朝之前的多個朝代,菰米都是一種非常大眾化的主食。那為什麼宋朝以後,菰米就幾乎消失在了歷史舞臺上呢?原因是一種疾病:黑粉菌。
沾染上了黑粉菌的菰不再抽穗,也不結菰米,倒是莖部不斷膨脹,從筷子粗細漲到擀麵杖一般大小,當時的農戶一看樂了,吃不上菰米,直接吃莖也行啊。這種被黑粉菌感染過的菰,就是幾乎每個南方人都吃過的一種蔬菜:茭白。
茭白吃起來口感鮮甜,特別是清炒肉絲、肉片味道一級棒,於是人們開始把菰當做是一種蔬菜來種植,而不是穀物了,幾千年下來,茭白深入人心,菰米卻已早已被人遺忘,據說目前中國已經沒有人工種植的菰,幾乎都是野生的了。
不過想想也確實令人感慨,這幾千年來菰米並沒有離開過,它只是換了一種方式,進入了人類的五臟廟而已。
-
4 # 上海12316三農熱線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出自《論語.微子,“五穀”是指稻、黍、稷、麥、菽五種作物,按現在的說法是水稻、小米、高粱、麥子、大豆等一類糧食作物。水稻起源於中國,是中國南方的主要糧食作物;小麥在殷朝以前傳入中國,是中國北方主要的糧食作物;小米原產地在中國黃河流域,主要也在中國北方地區種植;高粱起源於非洲,也有一種說法是原產中國;大豆原產於中國雲貴高原,目前主要產區以中國東北和北方地區。
對於“五穀”的解釋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即在以前的“五穀”中包含麻,而沒有稻。這是因為古代中國在北方發展較早,北方地區水稻種植較少,隨著中國南方的社會經濟發展,水稻在中國糧食生產的地位愈來愈顯得重要,而且麻是纖維作物,五穀指的是糧食作物,所以在以後的五穀是指帶殼穀類糧食作物。現代所講的五穀是泛指主要的糧食作物,指的是水稻、小麥、玉米、豆類(以大豆為主)、薯類(紅薯、馬鈴薯)等五穀雜糧。
-
5 # 半個南山人
五穀是什麼?換句話說,“五穀”都包括什麼?自古就有”五穀"的說法,五穀是古代基本的農產品,是古人的基本糧食。但“五穀”是哪五穀,說法那就有分歧了。通常的說法是,五穀是指稷、黍、麥、菽、麻。
除了“五穀”外,還有“六穀”的說法,六穀是稻、稷、黍、麥、菽、麻。可以看出,六穀比五穀只多了一種稻。那麼,稻為什麼不是一開始就在五穀裡面呢?原來,水稻本來是南方作物,只是到了後來,才從南方傳到了北方。所以,就沒有進入五穀之列。
稷——稷就是穀子,脫殼後是小米。在古代曾是最重要的糧食之一。古人把稷作為五穀之首,以稷代表穀神,我們所說的社稷,就是指穀神和社神(土神)的合稱。以後,社稷發展成為國家的代名詞。
黍——黍就是黍子,又叫黃米。黍味道極好,在上古時代,也是重要的糧食作物。
麥——麥分為大麥、小麥、燕麥、黑麥等。種植較廣的是大麥、小麥。古代小麥叫來,大麥叫牟。
菽——菽就是豆。上古時代只叫做菽,漢代以後,才開始叫做豆。
麻——麻指大麻子。麻在古代不是主要的糧食作物,但也供食用。古人常把絲麻、桑麻連起來說,這裡說的麻,只是指大麻低纖維,並不是指麻子。
-
6 # 九九雷
五穀是什麼?我認為五穀就是人類近代所食的主要糧食,五穀就是指:稻穀,小麥,苞谷,高粱,粟谷。當然囉,別忘了紅薯和豆類。
-
7 # 蘇幕遮yo
一:五穀指什麼?
五穀雜糧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詞。那麼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困惑“五穀指什麼?”
“五穀”即是古代所指的五種穀物。關於這五種穀物,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最主要的有倆種:一種說法是稻、黍、稷、麥、菽,另一種說法是麻、黍、稷、麥、菽。倆種說法略有不同也無從考證。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五穀泛指糧食類作物,也就無需糾結了。
二:五穀怎麼吃才養生?
中醫認為五穀不僅可以裹腹,還是五臟食療養生的好食材。早在古代民間就有“一谷補一髒”的說法。五穀指什麼?這裡的“五穀”主要是指小米、大米、小麥、大豆、高粱。
大米潤肺
大米飯是日常生活中最為主要的主食之一,南方很多愛吃米飯的人經常是一天三頓都是大米飯。大米包括稻米、紫米等,在出現肺熱等症狀時,具有很好的滋陰潤肺的作用。多吃大米飯可以起到很好的潤肺作用。
小米養脾
說到小米很多人都會想到小米粥養胃。其實小米是一種很營養很健康的食物,有很好的養脾功效。小米是五穀之首,常食能補脾益胃。小米對脾虛體弱的人而言,可謂是進補的上品,可補中益氣、延年益壽。因此大家平常可以多吃小米哦。
小麥養心
小麥是“五穀”中很重要的一種,經常吃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達到養心的作用,對健康有極大幫助。小麥被稱為“五穀之貴”。在中醫中認為小麥能養心安神、除煩去燥。對消除女性更年期綜合徵、自汗盜汗以及煩躁情緒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大豆養腎
豆類食物一直被我們大家看作是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物,而大豆是平日裡我們最為常見和常吃的,它能提供優質的蛋白質。豆類中的黑豆被稱為“腎之谷”,中醫認為它具有補腎強身、解毒、潤膚的功效,對腎虛、浮腫有較好的食療作用。其中以東北地區的綠心小黑豆尤為有效。
高粱養肝
相對來講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吃高粱的時候是較少的,殊不知高粱的功效在於養肝,想要養生保健要先養肝。高粱與大豆都屬於雜糧,是五穀裡不可或缺的角色,高粱具有養肝益胃、收斂止瀉的功效,尤其是患有慢性腹瀉的人,持續吃一段時間後,會有良好的功效。
回覆列表
五穀“稻、麥、菽、稷、黍”分別指:
1、稻,是一種禾本科的直杆的穀類作物,主要型別是有土栽培的“水稻”。加工去殼後俗稱“大米”南北種植,南方大米稱“秈米”膠質含量低較硬。北方大米稱“粳米”膠質含量高,軟糯,微甜。
2、麥,禾本科植物的一類,五穀的一種,分為小麥,大麥等種類。加工去殼後俗稱“麵粉”。
3、菽:豆類的總稱,古語云:“菽者稼最強。古謂之尗,漢謂之豆,今字作菽。菽者,眾豆之總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則曰荅。”豆類製品也是中國百姓們喜歡的食物之一。俗稱“黃豆”“大豆”紅豆,綠豆,黑豆~~
4、稷:又稱粟,生長耐旱,品種繁多,俗稱“粟有五彩”,有白、紅、黃、黑、橙、紫各種顏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
5、黍:黍去殼,就是黃米,其子實煮熟後有粘性,可以釀酒、做糕。由於不利於消化,現在也基本上不用“黍”作為主食了。
古語說“五穀為養”五穀雜糧為養生之道,含弱鹼性,平衡身體酸性,富含多種纖維蛋白,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