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歷史軍魂

    日軍軍帽上有兩個掛鉤,是用來掛簾子的,其正式名稱為“垂布”,華人將其稱為“屁簾”。“屁簾”並不是一年四季都戴,而是夏季佩戴。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個防蚊蟲叮咬,另一個則是防太陽曬傷。

    現在的抗日電視劇,日軍不管什麼時候都戴著“屁簾”,就是不對的了。

  • 2 # 軍武最前哨

    相信很多看過抗日題材電影的朋友,對於日本鬼子的服飾都有很深的印象,尤其是類似有著豬耳朵一樣的軍帽,如下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日本鬼子的軍帽款式繁多,尤其是兩側有"大耳朵"的格外引人注目。那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呢?

    其實,那一對"豬耳朵"學名叫做軍帽垂布,這種帽子算是當時鬼子的制式裝備。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設計,主要是出於實用功能和沿襲傳統兩個方面的原因。

    實用方面: 可以遮擋Sunny,並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蚊蟲的叮咬。

    傳統方面: 這還要追溯至古代日本,那時候的步兵被稱為"足輕",足輕在打仗作戰時也會頭戴一種帽子:陣笠。在當時的陣笠設計上就已經出現了遮擋Sunny的垂簾,後來更是添加了遮擋脖子的護頸簾。圖為身著法式軍服卻保留垂布的日軍

    雖然幕府時代的日本曾一度採用法國的軍服,但陣笠卻沒有被拋棄。明治維新後,日本極力學習歐洲文化的同時並沒有放棄自己的文化,陣笠的元素被保留了下來,所以就有了二戰時期的"豬耳朵"設計。

  • 3 # 飄落的感覺2008

    日軍軍帽後面的布片稱為"軍帽垂布",簡稱"帽垂"。是日軍配發的制式用具。被中國老百姓戲稱"屁簾"。

    帽垂由兩側和後面三塊垂布構成,其起源有兩種說法:

    1.套用法軍軍帽樣式

    法國北非軍團常年在沙漠地區,為防止日光灼曬後頸,兼防蚊蟲叮咬。

    法軍北非軍團制式軍服

    近代日軍是明治時期組建的,最早採用法式訓練方法和服裝樣式,帽垂就是借鑑法軍服裝樣式。

    2.日本軍隊傳統

    日本古代足輕(普通步兵)的陣笠(出征作戰時戴的斗笠)後面就有遮陽簾。

    日本古代足輕

    從平安時期以後,日軍軍服盔甲就普遍採用遮陽簾,足輕槍兵用布簾,高階武士用鋼製頭盔。明治維新後,日本開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明結合,加上崇尚武士道,就衍生出這種帶有帽垂的軍帽了。

    日軍最早配發帽垂是在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當年7月7日,天皇頒發敕令給佔領臺灣的日軍配發帽垂,用於遮陽防暑降溫。

    佔領臺灣日軍

    日軍"軍帽垂布"廣泛使用是在全面侵華後。根據《日本陸海軍事典》記載,1938年6月1日,日軍制定陸軍略帽,又稱戰鬥帽,並正式配發略帽垂布。

    日軍戰鬥帽

    軍帽垂布除了防日曬,防蚊蟲之外還有一定的防護作用。日軍野戰部隊廣泛使用的90式鋼盔內襯太薄,光著頭直接戴又很不舒服,而戰鬥帽又軟又透氣,於是很多士兵就先戴戰鬥帽再戴鋼盔,這樣,帽垂又可以起到保護頸部不被鋼盔後部邊緣擦傷的作用。

  • 4 # 燕北林叢

    在華人的印象裡,日本鬼子帽子上的那兩個屁股簾,可以說是最深刻,最不願意回首。那是一段恥辱的記憶,痛苦的記憶……

    但,那兩個屁股簾到底是幹什麼用的?當然不是為了好看的裝飾。據說是起源於古代日本武士的“陣笠”,類似於中國古代武士頭盔下邊的護頸甲葉。起到的是護頸的作用。

    到了幕府時期,幕府士兵統一法式軍服,保留了“陣笠”及護頸簾。明治維新,日本軍隊採用法軍的訓練方法和服裝樣式。巧合的是,法國的北非軍團的軍帽上也有兩塊這樣的垂布。目的是為了防止非洲沙漠上的強紫外線對面板的灼傷,和蚊蟲叮咬。

    加上明治維新後,日本對西方的崇拜及武士道精神對古代武士的一種情結,這種掛布簾的軍帽就保留了下來。一直到二戰以後。

  • 5 # 散星上尉

    謝邀。咋地,你對這像以前小孩子尿不溼一樣的東西感興趣呀,說實話,我覺得二戰時期日本軍帽是真心醜,又滑稽。小時候我也在想他們為什麼要戴這樣醜的帽子,難道是因為他們有一種小孩子情結嗎?難說喲……對於他們這樣一個的民族來說,一切皆有可能嘛,保不齊就是當年有一個日本士兵侵略中國時,因捨不得家中的小孩,就將小孩子的尿不溼縫在帽子上。結果一傳十,十傳百,就在軍中流傳了這樣的習俗。咳……咳……這只是意淫而已,別當真,我想,當時的日本軍部應該也沒有這個閒心!

    言歸正傳,日本軍帽上的這兩塊布,雖然像極了小孩子的尿不溼,你還別說,還真有點用處,可以說在某些特定的環境中可以救他們的命,也不足為過,就算是保命符吧!那麼這兩巴掌大的帆布到底有什麼用呢?

    一:驅蚊。別以為這個用處不是很大,你到中國南方和緬甸等地方的夏天去待待試試,作為一個南方人,我可以肯定的、負責任地告訴你,那裡的蚊子可以咬到你絕望。那時候又沒有驅蚊劑,被蚊蟲叮咬不僅很癢,而且蚊蟲會攜帶大量的病菌,會導致瘟疫。日軍在這些地方作戰時發現染上疾病死亡的比被敵軍殺死的數量還多。

    二:測風速和風向。我們學過物理的都知道,子彈在出膛之後會受到包括重力、溫度、溼度和風等多方面的影響,就不再是沿直線運動了。而在一小段範圍內,風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然後就可以將兩塊布取下來綁在槍上,進行測風速和風向了。雖然這在實戰中是有用處的,但是我認為這個功能不是很突出,因為可以用沙子或者草測代替。

    三:可以算是信仰吧!當時日本天皇在他們侵略中國時,認為身為日本天皇,應該送點什麼作為表示,也可以提升一下士兵的勇氣,然後就拿了兩塊布,對他們說,從此以後這就是你們的護身符了,就像我在本國為你們祈禱一樣。可是這只是一種說法,可不可信我就不知道了。

    說起這樣的尿不溼,我以前也是用的這種,還是父母告訴我的。挺不錯的,以前的中國小孩都是用這樣的尿不溼,不像現在的小孩。

  • 6 # 熠熠古客

    日軍軍帽為什麼有簾子?

    對日寇的軍用品一看就反胃,差點吐了一地。實在是沒有興趣,也不屑去研究。有興趣的大神們已經回答挺詳細的了。如有興趣想了解日寇軍帽上簾子功用的話,就請到樓上各室去看看吧。像日用品一樣琳琅滿目的,很抱歉,我在這裡就不費力氣和筆墨了。

  • 7 # 小馬侃歷史

    感謝要求,其實這個簾子的確有很大作用的。

    第一;遮擋Sunny,戰爭時期,部隊長時間奔襲,有時候需要頂著太陽或者深夜行軍,尤其是夏天,驕陽似火,長時間暴露在Sunny下,很容易曬傷,所以這個簾子就能起到很好的遮陽作用,而且,在晚上還可以遮擋臉部,減少蚊蟲叮咬的可能性,戰時,能夠給軍隊提供很大的便利。

    第二;東西防寒,寒冷的冬季,軍隊作戰,面對這殘酷的天氣,防寒工作做不好的話,對戰士心裡的影響是很大的,這個簾子在冬季,其作用也是很實用的,可以緩解寒冷所帶來的不適。

    不過不得不說,這玩意確實醜的可以,也只有這倭華人,能想到這種辦法了。

  • 8 # WarOH協虎

    中國的影視作品中,有一個題材少不了那就是抗日。無論是奇葩的神劇還是正派的經典作品都少不了抗日的題材。

    抗日,自然少不了軍隊。說到日本軍隊,大家會看到有一個很特別又很搞笑的現象,那就是每個日軍的帽子上都會有兩塊布垂下來遮住耳朵,撲稜撲稜的,走起路來一晃一晃的,十分搞笑,在加上影視劇對日軍形象輕蔑性的改造,看起來十分滑稽。在北方地區的冬天,家長會將兩個帶子系在孩子的腰上,以免穿開襠褲的孩子凍著屁股,所以又叫“屁簾”。日軍帽子的兩塊布和這個很相似。遍觀整個二戰的軍隊,也只有日軍有著這種神操作。這種辨識度也極高,一下子就可以認出這是日軍了。日軍為何會有這種獨一無二的操作呢?

    原來,這種神一般的操作有著深刻的起源。這個垂布在戰場上還能發揮重要的作用。

    首先說起源。關於起源也有多種說法,一種是說這是起源於秦漢時期,材質也有多種材料,除了實用之外,還具有美觀的功能。第二種說法是說這是日本的傳統。古代計程車兵在出徵作戰的時候就會斗笠,這種斗笠後面就有簾子。此後,不斷髮展,穿盔甲計程車兵就會有護頸簾,步兵會有布簾,高階的武士則使用鋼盔,鋼盔後面也有有一塊簾子。到了明治維新的時候,開始向西方學習,但也保留了一些傳統的東西,所以帶有垂布的帽子被儲存了下來。最早開始使用這種垂布帽是在1899的時候,此後在八國聯軍侵華以及日俄戰爭的時候都有這種帽子的身影。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向法軍學習過來的。法國軍隊在征服北非的時候當地氣候炎熱,蚊蟲又多,為了防止Sunny的灼燒和蚊蟲叮咬感染疾病,就使用了有垂布的軍帽。日本明治維新的時候,軍隊採用的是法國的模式,無論是訓練還是服裝。在學習的過程中,這種垂布帽也學習了下來。到了全面侵華的時候,則廣泛使用。這種垂布帽也成了標準的“鬼子”的形象。

    別看樣子醜,功能卻很多。在叢林作戰得分時候,昆蟲會很多,一旦被叮咬,有可能會染上一些疾病。日軍透過擺動帽子的布,可以驅趕蚊蟲,防止被叮咬,減少傳染疾病的發生。另一種作用就是防止炮震,保護耳膜,另外,垂布可以拿下來,所以在炮震的時候,也可以套在脖子上,減少彈片、石子等的擦傷。這種帽子脖子後面還有一塊,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防止脖子被砍掉。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些說法是說能起到測風向的作用,是日軍的護身符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體重240斤的人能在長隆坐過山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