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曉112877122

    對水稻小麥現在不是很關心,在國家補貼的情況下小麥已經到頂了不會在漲了,小麥歡呼民生上下浮動不會太多,水稻這是市場供求關係看市場和種植年級加進口來決定的,估計價格平穩上下不大,預防降價。

  • 2 # 糧小咖

    2019年水稻、小麥的價格走勢會怎麼樣?目前已經是12月中旬末,距離2019年已經只剩下10天時間了。除了最近跌跌不休的玉米價格讓人普遍關注之外,水稻和小麥價格顯得比較“沉寂”,比較穩定。其中,小麥價格穩中略有波動,區域性高價區持續小幅回撥;稻穀價格總體穩定,部分地區有小幅上漲。具體價格就不再一一列舉了。二、春節後,預計小麥、水稻的價格將逐漸平穩走弱,其中,小麥價格的跌幅會比較平緩,而稻穀的價格跌幅要參考2019年產稻穀最低收購價調整情況,還有明年託市陳稻穀拍賣價格和節奏的制定。具體來看,2019年產小麥上市之前,預計小麥市場將穩中趨弱,價格將逐漸向前期出臺的2019年產最低收購價水平靠攏,即國標三等1.12元/斤。主要原因一是春節後面粉終端需求將會逐漸進入淡季,麵粉開工率逐漸下降,對小麥的採購也將下降,除了大型加工企業之外;二是春節後除了託市小麥拍賣仍將持續之外,各級儲備輪換小麥也會陸續出庫,市場上糧源供應較為充足。基於此,儘管2018年秋季播種的冬小麥面積繼續減少,如果不出現關鍵期的不利天氣,新麥生產將會取得恢復性增產,那麼陳麥價格的下跌幅度可能會更大一些。水稻價格同樣和小麥很相似,除了龐大的託市陳稻穀拍賣繼續對市場形成抑制之外,還有輪換稻穀也會逐漸進入市場,新陳稻穀的供應都較為充足。同時,大米需求將會呈現偏弱,稻穀價格很難有回升行情,但市場會繼續表現出新強陳弱、優強普弱的特徵。三、2019年下半年,就是新糧的“天下”了。雖然市場化收購將進一步凸顯,但託市收購價格和託市預案啟動會對新糧價格繼續起到主導作用,當然主要是普通品種,市場優質優價會繼續表現明顯。

  • 3 # 紅叔三農

    2019年水稻、小麥的價格走勢會怎麼樣?

    今天是2018年的12月18日,距離陽曆年結束還有13天的時間。根據現有的水稻、小麥行情,預計2019的價格會以偏弱執行為主。雖然近期的價格有部分時間段是上漲的,但是縱向對比的話還是不容樂觀。

    春節前價格走勢

    春節前的水稻、小麥價格會比較強勢,因為目前的稻穀託市收購仍在進行,這個形勢對於水稻、小麥的價格有一定的支撐作用。另外,由於臨近年關,大米、麵粉的銷售量增加,加工企業的開工力度會加大,對水稻、小麥的收購量會有所增加,價格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春節後價格走勢

    春節後的價格走勢預計會偏弱執行,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響:

    春節後就進入了消費淡季,大米、麵粉的消費量會減少,加工企業的開工率也會隨之降低,收購量和價格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春節後水稻的去庫存壓力還是蠻大的,稻穀的託市規模超過了1億噸,其中很大部分已經能夠算作超期儲存,形勢比較嚴峻。小麥方面來看的話,明年大約有300萬噸的去庫存壓力,這會對年後的小麥價格提升造成不利影響。

    春節後的時間裡,在新糧上市前,輪換儲備的稻穀和小麥也會陸續進入市場,增加市場的供應壓力。

    新糧上市後,預計價格上漲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如果氣候條件比價好,小麥、水稻的產量能夠達到正常的水平,那麼新糧的產量也會很高。

    總體上來說,年前小麥、水稻的價格還會存在一定程度的上漲空間,但是年後在調控和市場的雙重作用下,價格的下行壓力較大。

  • 4 # 調皮一家

    要看天氣好不好,就是不怎麼下雨,今年乾旱的年,什麼都沒有好收成,希望2019年要好好的,小麥我不知道,還沒見過,廣東這邊不種的

  • 5 # 和平年代89

    明年的小麥水稻價格按今年走勢看應該是平穩的,且是穩中略有上升,但上升幅度不是很大。但是明年的糧價優質優價將表現的尤為突出。

  • 6 # 三農廣訊

    2019年水稻、小麥的價格走勢會怎麼樣?2019年,對水稻和小麥的行情應該是個考驗,由於今年兩種作物託市收購價格雙雙下調,既影響了今年的糧價,也為明年的水稻和小麥價格留下了一絲隱憂,總體看應該是先抑後揚的走勢。一、先說說小麥,明年上半年由於麵粉消費淡季,小麥價格應保持低迷態勢,下半年應該有所回升。小麥價格全年走勢低於今年的可能性較大,國標三等普通小麥價格1.12~1.25元/左右,個別的地方可能還會低一些,綜合來看價格不是很樂觀。關於明年的水稻價格,大機率能夠保持或略低於今年的水平,目前水稻價格情況是:南方的早秈稻在1.12-1.18元/斤,中晚秈稻在1.24-1.26元/斤,北方普通粳稻價格在1.28-1.38元,預計明年低於這個水平可能性較大。二、為什麼對明年的水稻和小麥價格走勢並不十分看好呢,主要這樣幾個原因:一是水稻和小麥的庫存量還是比較高的,水稻庫存達到了1億噸左右,小麥庫存在7400萬噸左右,要透過拍賣的形式投放市場,對水稻和小麥的價格都會產生影響。二是據農業部12月份最新資料,今年小麥產量1.315億噸,總消耗1.2756億噸,小麥結餘675萬噸,再加上進口因素,也會對小麥價格產生影響。今年稻穀總產2.09億噸,總消費1.93億噸,結餘量高達1630萬噸。三是從政策導向上看,目前小麥託市價格已經出臺,每斤下調3分,水稻價格雖然目前沒有公佈,也不排除有繼續下調的可能。拋開價格下調因素,從收儲的政策導向上看,有進一步擴大市場化銷售數量的趨勢,對明年行情也會有一些影響。三、作為廣大農民朋友,對於明年的水稻和小麥生產,大家早做安排,從今年的小麥行情看優質小麥和水稻價格還是比較高的,一般優質小麥都在1.3元以上,優質品種水稻價格在1.4元以上,所以最好選用優質品種。可以考慮發展綠色、有機食品生產,提高附加值。但對於種植小麥或水稻產量較低的低產田塊,可以考慮改種其他作物。

  • 7 # 微塵微視界
    一、穩:口糧維穩是主旋律

    稻穀、小麥是人們的口糧,進行宏觀調控是非常有必要的,作為重要的糧食作物,就得讓其價格保持穩定,讓人人吃的起飯,解決最基本的溫飽問題。所以這麼多年,雖然其他價格上漲了不少,但糧食價格依然保持平穩,漲、跌都非常有限,在即將到來的2019年,外部環境可能更加複雜,但糧食作物始終是“穩”字優先。

    二、優:優糧優價會有所體現

    在農業種植結構調整過程中,理想的狀態是讓優糧優價得到體現,實際上也是這樣,2018年稻穀最低收購價中,粳稻1.3元/斤算高的,但市場上有的稻穀賣1.5元/斤,每斤高出0.2元,究其原因就是品質不一樣。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越來越重視,優糧優價還會進一步體現,只要品質好,打出了品牌,價格就會高於最低收購價。

    三、降:下調最低收購價具有指導意義

    稻穀、小麥有著最低收購價的特殊性,一年一標準,這標準的指定可不是隨便來的,是綜合多方面因素才公佈具體價格變動。2019年小麥最低收購價為1.12元/斤,比2018年下調了3分錢,稻穀2019年最低收購價還未公佈,但大機率也會跟著小幅度下調。最低收購價下調農民種糧的思路就得轉變,如果還是跟原來一樣種,收益就會受影響,需要往優質方向靠攏。

    四、防:進口糧食對中國產糧食價格有一定影響

    稻穀、小麥在中國目前處於供大於求的情況,新糧加庫存市場供應量很充足,但還有個讓農民想不通的事,即使國內都有這麼多糧食,為何還要進口?這也是沒辦法,加入了WTO,就不能一點都不放開,好在實現進口配額制,使得進口糧食對中國產糧食價格衝擊有限。根據此前公佈的情況看,2019年小麥進口配額為963.6萬噸,大米進口配額為532萬噸(長粒米和中短粒米各266萬噸),如果進口量真落到實處,對中國產糧食價格就形成利空。

    五、空:不利天氣因素容易影響價格走勢

    厄爾尼諾現象這些年對農業的衝擊可不小,種植水稻和小麥也是看天吃飯的行情,如果遇到不利天氣,對產量和品質都會有較大影響,比如在近期收割時倒伏發芽,達不到收儲標準,價格就很難說了。根據目前發出的預警看,2019年不利天氣可能偏多,病蟲害也容易增加,對農民種糧來說是利空訊息,萬一遇到了,農民種糧收益就會打折扣。

    總之,2019年稻穀、小麥價格總體不會有大的波動,普通糧源在最低收購價附近徘徊,優質糧源會高於最低收購價,農民在選擇種植水稻和小麥時,儘量往優質糧上靠攏,否則種植收益容易減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奧運會有哪些比賽專案?具體的你懂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