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你好children

    首先呢我們看下普通兒童語言的發展規律,在孩子1歲-1歲半時會使用單詞句,這時能說出有意義的詞,比如看到父母時分別叫“爸爸”和“媽媽”;也能用一兩個詞來代表一個句子,如說“球”表示“我要球”,說“抱”表示“要媽媽抱”,能聽懂很多詞,能按照要求作出相應的動作或指出熟悉的人或玩具。孩子在1歲半-2歲時會使用電報句,會出現兩個詞或者三個詞組合在一起的句子,如“媽媽鞋”、“娃娃坐”,會表達自己的要求,如“我要”、“給我”,同時能聽懂一些句子,如“把門關上”;會自己要東西,如“牛奶”、“餅乾”等。

    正常情況下孩子一歲半以上,應該會些簡單的詞句進行互動了,但這時還沒有語言的話,家長需要注意了。首先建議家長去醫院檢查,排除下孩子是否由於器質性病變、或者神經發育異常引起的語言問題,如果是那就積極治療。如果不是對於無語言、語言少的行為通常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造成。

    1、缺乏豐富的語言環境

    我們都知道狼孩的故事。沒有豐富的人類語言環境,孩子就不可能學會語言。但是,現代生活中,電子產品充斥在孩子周圍,久而久之孩子缺乏生活實際語言交流,從而影響兒童語言發展。

    2、缺乏模仿能力

    即便有了豐富的語言環境,但如果孩子缺乏模仿能力,那麼,語言也無法輸入到大腦中去。仿說是累積詞彙的基礎,透過模仿身邊人進行詞彙儲存。

    3、缺乏語義理解

    兒童並非一出生就會說話的,兒童說話的時間大約在1歲左右。那麼1歲之前,兒童都在做什麼?是發展認知理解能力。語言是智力發展的表現形式,沒有智力的核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語言。因此,需要提升兒童認知理解能力。

    4、缺乏說話動機

    有些兒童,在1-2歲時曾經出現過少量語言,但是當孩子發現只要一哭就可以得到吃的喝的以及喜歡的物品,根本無需說話時,語言就因為“沒有用”而逐漸消退了。因此,當孩子想要某物的時候,一定要讓他說出相應的語言,哪怕一個聲音,也要鼓勵孩子說話,增加說話的動機。一旦兒童知道語言很有用,只有說話才能得到想要的,就會促進語言使用。

    根據上述的描述,建議這位家長就要著重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幹預孩子的語言環境,首先適當遠離電子產品,豐富孩子的語言環境,家長要多與孩子“嘮嗑”,增強孩子的模仿能力積累詞彙量。

    像這位家長說的教孩子,孩子不愛學,那就可能教的方式孩子不易接受,要以孩子的興趣作為引導,不能以家長的自我手段硬教。

    因此家長可以在家多做功課,觀察孩子喜歡吃的或者玩的東西,然後利用這些東西作為強化物,逐步引導孩子的注意力及說話動機。這個期間家長不能太“勤快”,因為家長清楚孩子什麼時候渴了,什麼時候餓了,什麼時候想幹嘛等等,還沒等孩子自主呼喚的時候,都替他做了,這會導致孩子不用透過語言表達就能得到滿足,漸漸的語言表達動機就漸漸弱化了。為了發展孩子的語言,家長應該變“懶”,不那麼快去響應孩子的訴求,而是引導孩子進行語言表達,表達完成後再給予行動。

    將家裡的水果、酸奶這些食物應該放在孩子不易夠到的地方,每當孩子有想吃它們的動機時,需要用語言明確的表達才能得到,如:“拿蘋果”、“要酸奶”、“肚子餓”等等,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輔助孩子進行表達。反覆多次操作,直到孩子慢慢掌握理解。

    比如:孩子想吃蘋果,但是不會表達,家長可以故意說:“寶貝你想幹什麼?我不懂呢,試著說出來”,接下來輔助孩子表達:“吃蘋果”。

    同時可以建立模仿,幫孩子理解:另一位家長可以示範這個過程,爸爸對媽媽說:“吃蘋果”結果得到了一塊蘋果,再說一句“吃蘋果”,又能得到一塊。

    當孩子說出“蘋果”、“吃”、“要”等單詞時,立即給予獎勵一塊蘋果,剛開始不要強求孩子說多詞,只要意思相近都可以給予獎勵,然後再逐級的增加表達準確度。一段時間後自然就能掌握這個詞並會運用了。

    將此方法依次類推到生活的各個場景中去應用去教學。相信在家長的努力下寶貝會掌握更多的語言哦!

  • 2 # 兒科醫生王玲

    您好,對於寶寶這種情況,如果智力與聽力還有構音器官等都沒有問題的話,家長就不用太擔心,現在是有不少寶寶說話是會晚一些的,這個不要太著急的,也著急不來的,尤其不要在寶寶面前表現出來。除了家長平時堅持性的慢慢引導以外,建議您可以給寶寶聽一些普通話的語音小故事,三字經,論語等這些。

    但是也不排除腦發育不良的情況,對於孩子的情況建議去正規專科醫院檢檢視看,如果是有腦發育不良的情況,家長要早干預,多寶寶進行語言訓練或者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做一些康復訓練,不要失去最佳治療時機,不然會影響孩子的運動,智力,語言的發育。

    早期可以對寶寶做早教

    早教是多方面,綜合性的。包括很多方面的,像開發智力的音樂,教寶寶學漢字的影片,英語的動畫影片,普通話的語音小故事,還有Flash的動畫,這些等等,都是屬於早教範疇裡面的。並不能單純的認為哪些更有價值,因為每個寶寶自身的特點是不一樣的,所以產生的喜好,性格以及興趣當然也都是不同的。

    溫馨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多和寶寶溝通,多讓寶寶說話,必要時帶寶寶去正規的專科醫院檢查一下是否有語言障礙,主要都是可以透過多溝通來改善的。

  • 3 # 全職寶媽小包

    每個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不同,並不是每個寶寶在一歲多的時候就會說話的。我家兩個孩子大寶在一歲的時候已經會說很多話了,可以很好的跟人交流。二寶就像題主的寶寶一樣怎麼教他都不說直到兩歲了他自己開始噼裡啪啦的說個不停了。

    給寶媽分享一下我家二寶的情況。我家二寶現在兩歲4個月,他是滿兩歲生日以後才真正自己說話的,之前只會叫爸爸媽媽,有時候連爸爸媽媽他都懶得叫。我曾經也跟題主一樣擔心,一歲半體檢我還問醫生為什麼二寶還不會說話,大寶這個年齡已經會讀古詩了,醫生就回了句每個孩子不一樣的。我們每天都跟他說話教他說可是他就是不說,從小開始我就給他每天放兒歌聽,他不說話但是他會唱兒歌,雖然唱不清楚字但是他唱對調。就這樣擔心到他過了兩歲生日他就開始開口說話了,還是直接叫出大寶的名字三個字。現在他可以跟人交流了,但是由於咬字還不是很清楚別人聽不太懂他說什麼。跟他同齡的有些孩子也是還不會說話,要東西只會用手指。

    寶媽如果不放心可以去醫院檢查一下,如果醫生說沒事那就耐心等待吧,可以像我一樣給孩子多聽兒歌,還有他現在很多話是跟大寶學的,所以還是要跟他多交流,就算他不說不回答也一樣正常跟他交流,這樣的環境下慢慢孩子就會說了。

  • 4 # 兒科醫生陳青

    你好,根據你的簡單描述,這個是正常現象,每個寶寶語言發育規律不一樣,語言達到什麼標準都是因人而異,沒有什麼具體的標準,家裡照顧寶寶的人,都要儘量多和寶寶交流,給寶寶講講故事,才能促進寶寶語言的發展。

    發育小口訣:一哭二笑三認母,四月大笑五認生,七月無意說爸媽,十月招手會再見,一歲以後能說話。總之,寶爸寶媽們根據寶寶的生長階段進行對應的語言培養和互動,有助於寶寶更好的完成該階段的成長。

  • 5 # 微塵唯愛

    我是吳媽,分享最真實的育兒故事

    我家寶寶一歲零九個月了,說話只能說幾個簡單的字,教他也不願意學,這樣正常嗎?

    每個寶寶成長髮育的情況都不一樣,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身邊有說話晚的孩子,也有說話早的孩子。

    身體智力發育都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家長不必擔心。 那麼如何幫助寶寶早說話、多說話呢?以下3個方法,家長可以試試。

    1、家長要多和寶寶說話

    很多家長都認為寶寶小,跟寶寶說話寶寶也聽不懂,毫無意義。寶寶學說話也是一種輸入輸出的關係,寶寶沒有輸入,如何輸出呢?

    寶寶剛出生,家長就要嘗試跟寶寶多溝通,家長應該發現寶寶雖然不會說話,也聽不懂家長說什麼,但是,寶寶對家長說話這件事是有反應的。也會咿呀咿呀的跟著說的。

    2、別讓寶寶習慣使用手語

    一歲多的寶寶,對各方面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寶寶不會說,但是肯定會用手指給家長,告訴家長自己的需求,家長一旦會錯意,寶寶就會哭鬧,愛護和心疼寶寶的家長,趕緊猜測寶寶所需,拿給寶寶。

    久而久之,寶寶就習慣了用手或者哭鬧來告訴家長自己的需求,而忽略了語言這件事。家長在寶寶有需求時,儘量要求孩子說出需要的東西的名字,哪怕只說一個字。

    3、讓孩子多聽故事

    這個時候的寶寶孩子,可以開始睡前故事了。有很多電子產品可以給寶寶提供睡前故事,但是最好還是寶爸寶媽在孩子睡前給寶寶讀故事,世界上任何一種聲音都抵不過爸爸媽媽的聲音來的動聽。

    寶寶的語言能力不是家長硬塞給他的,而應該是潛移默化下練就的。有些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花費更多的耐心。不要焦慮,多和寶寶溝通,有一天家長會發現寶寶的語言能力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
  • 6 # 我家有個超級可愛

    我家寶寶一歲五個月去體檢的時候,會說所有的稱呼,簡單的動物名稱也可以說,我感覺挺好的了,醫生說不行,不會說不要,不行,一歲八個月去體檢,會說否定詞了,還會說片語了,還是被說不行,說是不會說三個字,我次次被打擊,我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0厚加氣混凝土砌塊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