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蕭硯歌
-
2 # 新堂吉柯德
這要從兩方面去說明,一是詩詞駢文字身的嚴格文體要求,另一個需要從歷史環境去考慮。
古代詩文分為多種,詩詞,文章,駢文。
先從文體結構語句上看,絕句律詩講究少小了,短短几十個字,除了完整表達作者的見聞,以及情感,還要求押韻,平仄相對,抑揚頓挫,非常有節奏感;而詞本身就有詞牌,也就是韻律,這些都是可以直接譜曲唱出來的,所以又叫詩歌,詞句相當於歌詞,而難度較高的長體駢文,四字一句,上下句公整對仗,如楹聯一樣,朗朗上口。這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古人偉大的智慧。
另一方面,古代生產力落後,必須一切從簡,包括語言。試想寫一首長篇累牘的文章需要消耗多少竹簡,多少紙張?因此古語極為簡練,言簡意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白話文所不具備的精煉。
-
3 # 揮手人生幾多秋
個人認為用意蘊強弱來區別古代詩文與現代詩文,不太貼切,好詩文不分年代,不分文體。好詩文都有獨到的意蘊所在。比如同樣表示鄉愁的詩,杜甫的“大江東流去,遊子去日長。”余光中的“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單從這兩句詩看,杜甫的鄉愁有點沉甸甸的感覺,沒有要結束鄉愁的想法,只是想到了。余光中的鄉愁卻是細緻入微且帶著點小心痛的,鄉愁一直在心中,割捨不下。
如果說從意蘊來看,古代詩文好的比較多,現代詩文好的相對少,這個我贊同。我贊同的原因如下:
1.兩種詩文創作手法有區別。古代詩文以“賦比興”為基礎,後又講究“平仄相對,鄰句相粘。”“對仗”,“韻腳”……孔子整理的《詩經》(詩三百,305篇。)篇篇精彩(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個個韻味悠長(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且皆能歌之。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畫面感極強。現代詩文在吸取古代詩文的基礎上,又適當地解綁了“平仄”“對仗”……顯得自由奔放,細緻時纏纏綿綿(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豪邁時大氣磅礴(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
2.兩種詩文流傳的時間不同,且整理加工不同。古代詩文久的流傳了幾千年,短的也流傳了幾百年,而且能流傳下來的都是精品中的精品。還有古代詩文經過歷代文人的蒐集加工整理,都是優中選優遴選出來的,所以自然感覺古代詩文意蘊好的篇幅多。現代詩發現時間短,大家少,自然意蘊好的篇幅少。
2.藝術來源於生活,農耕社會里的文化自然植根於所見所聞所感,所以古代詩文意蘊豐富多樣且紮紮實實,顯得厚重飽滿。工業文明之後,工作第一現場被絕大多數機械“佔領”,文人的體驗生活很大程度上是“諮詢”而不是“體驗”,所以現代詩文意蘊好的肯定會少些。
以上是個人拙見,希望得到大家斧正!
-
4 # 閒雲野野48
古人惜字若金,用字極簡!一個字能表達一個詞,甚至是一段意!而今人語文基礎還達不到古人的字蘊。囉哩囉嗦堆砌一堆文字,還沒表達清楚一個意思。可能與文言文的基礎有關係。
-
5 # 椰汁比比價
實際上,中國古人認為質樸簡單少修飾而有意蘊,反而是功力體現呢。
而且意蘊和辭藻,其實沒有必然關係。
漢時,比如《春江花月夜》,大多是大白話。
看看這些句子: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只相似 一作: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包括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包括李白《行路難》: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
都是明白如話,但有味道吧?
因為詩歌,最早其實都不太重視修飾。《詩經》那些思無邪的句子,細看都是聊天一般,但文約意廣。
所謂煉字煉句,真正的大宗師是曹植。但對他的態度,有個反覆。
鍾嶸認為曹植“起調多工”(“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精心煉字(“驚風飄白日”,“朱華冒綠池”),對句工整(“潛魚躍清波,好鳥鳴高枝”),音調諧協(“孤魂翔故城,靈柩寄京師”),結語深遠(“去去莫複道,沉憂令人老”)。曹植是有意識在修飾,所以鍾嶸要說曹植的出現,是“譬人倫之有周孔”了。
但後來的時代,卻有點返樸歸真,覺得陶淵明這樣少修飾的好。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比如清朝王夫之就認為,從返樸歸真的角度,曹丕的《燕歌行》極好,但鍾嶸認為“率皆鄙質如偶語”,太粗鄙啦,不好。
說以上這些,只是想證明:
好的詩歌,意蘊和辭藻未必成正比。比如《古詩十九首》,比如陶淵明,比如曹丕《燕歌行》,都是質樸而有意蘊的好詩。所謂辭藻和意蘊成正比,講究詞采華茂,是鍾嶸時期的看法,後來就不流行了。
所以,大白話和意蘊,沒有必然聯絡啦。
再例如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簡單勾勒情景,畫面感、聲音和情境都有了。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同樣是情境描述,如畫。
都很質樸,其意蘊好在哪兒呢?
畫面感,通感。
搬知乎另一個問題的答案了。如何寫出畫面感強烈的文字?從哪些方面入手鍛鍊?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天淨沙》馬致遠
中國古詩裡,素來有此傳統:物象陳列,勾勒畫境。王維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就因為他擅長這麼寫: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這是中國詩歌的重要手法:
少議論,少抽象,多用具象名詞,把能夠作為符號的意象,大量陳列。
不信,看溫庭筠最著名的這首《菩薩蠻》: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從頭到尾,都是綿密的意象陳列,顏色和圖案的交疊。運用形容詞時,著重色彩、質感、其他可以訴諸感受的事物。
小結下:
中國詩歌這種符號美學、意象排列、製造畫面感而提升意蘊的手法,華人自己身處其中,可能會不敏感,但對西方人很有啟示。埃茲拉-龐德就喜歡翻譯中國詩。而他著名的《地鐵站臺》,其實就是運用中國古詩手法: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這幾張臉在人群中幻景般閃現;)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溼漉漉的黑樹枝上花瓣數點。)
也是敘述畫面、渲染畫面感,如此而已。
-
6 # 飛鴻鳴春
古詩文有著幾千年的發展史,既使從《詩經》算起也有三千年左右的歷史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歷史長河的沖刷下沉澱積累,形成了立意高超,結構嚴謹,聲韻和諧,具有一定的韻律美、格式美的語言形式。
古詩文以《詩三百》為起點,用現實主義手法,透過風雅頌等藝術分類,進行賦比興等修辭手法,將中華文化的高起點和藝術性讚美地展現出來。
經過楚文化的薰陶,特別是屈原、宋玉等浪漫主義的影響,香草美人進入詩行,使中國文化南北呼應,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完美結合,為傳統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此基礎上產生的賦體,以四六句為特點,充分使用對偶形式,語言精煉,結構完美,用詞華麗,鋪張宏大,使美的文學形式更加突出。
到了唐詩宋詞階段,中國的詩文化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歷史時期,充滿詩意的唐宋散文也隨著古文運動進入了文化繁榮的舞臺,唐宋八大家的出現,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唐宋文化是中國文化發展的巔峰,即使是明清小說也擺脫不了古詩文的影響。
古詩文從整齊劃一的四言詩到長短不一的楚辭,再到五言、七言格律體以及以五七言律句為主的宋詞,經歷了近千年的形成和發展,無論在字數上,平仄協調上,音樂和諧上都有著完美的結合,並且透過起承轉合為意境造勢,透過煉字達意美中求精,形成了中華民族璀璨的文化精品。
五四時期的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反對八股文,我認為主要是針對科舉制度而起的。科舉起源於隋唐,是中國應試教育的開始。古代的科舉分為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文化人都要過科舉關,這也是突破門閥進入官場的唯一途徑。從明清開始,考試的文體被嚴格規定為八股文,即一篇文章分八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有嚴格要求,不允許隨意發揮。
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多是留洋回來的知識分子,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響較重,對腐朽沒落的封建思想深惡痛絕。提倡白話文符合時代變遷和歷史的發展,但是,不應該對傳統文化一棍子打死。中國雖然經歷了南北朝、元朝、清朝幾次大的波折,但是中國文化依然一脈相承一直延續到今。特別是古詩文所具備的精美深邃是其他文化形式無法比擬的。
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各有千秋,都是中國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都應該有著不可替代的歷史地位和用武之地,這樣才能使古老的中國文化帶著新思想新形式走向更遠的未來,走出高階大氣的姿態。
回覆列表
這個觀點應該算是倖存者偏差了。
比較行為無非只是想要構造一種二元對立的結果。這種誰比誰一定好,是說不通的,特別是針對古體詩現代文這兩種有著傳承意義的事物。
先看現代文,就是新文化運動以後的中文新文體,吸收了西方文體的特色,不再過分強調格律程式,節奏更為隨意自由,語言常用白話,可以說是擺脫了桎梏的一種新文體。
而古體詩,往往有嚴格的韻律限制,格式要求,但千年以來內容趨向單一,意象傾向於守舊而非創新,從一定程度上講,是代表著舊文學,舊文化。
但從審美價值上看,古詩作為民族的一個重要符號深入人心,帶有盈盈古意,古典意象的深刻魅力是難以否認的,這一點不言自明,在藝術價值上似乎要比新詩深厚的多,古詩的美,在於韻律、在於古人對生活的藝術化加工。它代表的是古人的生活態度、歷史滄桑的一種嚮往追思,從這一點上看,古詩當然要比新文體讀起來更有韻味。
新體文之美也不可忽視,它是在古詩的土壤裡生長出來的,還有著無窮的生命力,而且好的現代文,特別是新體詩,韻律同樣很美。你如果讀過民國時期各大師的文章,像馮友蘭先生的三篇雄文,聞一多的《死水》、更近一點的如余光中先生的《鄉愁》、木心的《從前慢》等等,讀起來難道不美嗎?
另外,新舊文體之別無非是形式,內容土壤始終是中國文化。詩歌的美感在於筆寫我心,所謂格律要求,技巧等已不重要了。
我以為,古詩像一件件珍寶,歷久彌新,但新文體將會保有最鮮活的生命,即使上一輩的大師都已遠去,但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