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聯中讀
-
2 # 點點老師每日一題
北歐和日式雖然一眼就能區分出來,但是真的要一一列出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1.顏色的差別。北歐和日式雖然都屬於簡約風,但是,北歐的顏色作用更隨意、更活潑,雖然亮色不多,但是一眼就能看出來點睛之筆在哪裡。而日式不僅是簡約,還是性冷淡,非常剋制,平平淡淡,好像白開水。
2.空間利用上,北歐更大氣,大床、大窗戶、大空間。而日式,會讓你感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就像我老公說我原來的家一樣,什麼都小一號,但是,收拾的整整齊齊的,注重收納。
3.牆面材質和顏色上,北歐風一般都是油漆裡的白色直接往牆上刷,頂多調個灰色。日式你以為它是白牆,但是,它有可能是有凹凸質感的桌布,如果是牆面漆,也是調了便米或偏黃的暖色。
5.植物軟裝,前兩天回答了一個關於日式和北歐傢俱植物選擇差異的問題。北歐喜歡大的,比如琴葉榕、龜背竹,而日式更喜歡小巧、禪意的盆景造型。軟裝上,日式一直是走性冷淡風的,而北歐更注重裝飾性。
先總結這麼多吧,大致一個是開放相容的簡約,一個是剋制精巧的冷淡。
-
3 # 空間收納大師
在家裝方面,家居風格基本沒有特定的界限,可以混搭,相互糅合,但是日式風格和北歐風還是具有一定區別的。
日式和北歐共同點日式和北歐最大的共同之處就是:簡約、自然。
每種不同的家居風格都代表著這個地區的生活習慣,北歐風源於歐洲北部五國,北歐人生活簡樸、崇尚自然,因而形成了一種實用、簡約、自然的家居風格,設計元素多是木質、布藝、植物等等
日式風格主要以極簡、自然為主,善於利用大自然的材質來做傢俱,減少多餘的裝飾品,風格比較淡雅。
日式和北歐的不同點北歐風家居更為多元化,尤其是在裝飾方面,比如鐵藝、幾何布藝、玻璃、木頭等等,而日系風則較為單一,少裝飾,多原木、藤、陶等元素。
北歐風搭配更活潑,可以是灰白色調的性冷淡,亦可以是色彩有層次,跳躍,很溫馨的感覺,而日式以淺色和原木色為主調,更偏雅緻感。
北歐風很注重軟裝,比如長毛地毯,大葉綠植盆栽,裝飾畫,抱枕等等,而日式風更講究禪意,寧靜,沒有多餘軟裝,傢俱較低矮,使空間寬敞明亮。
-
4 # 工業設計李存
兩者在最終表達形式上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設計風格都是質樸、簡潔的審美特色,極簡,性冷淡,在我看來,他們兩者的相同之處在於“剋制”二字,而最大的區別在於理念上:原研哉:虛空≠簡約MUJI品牌誕生於1980年的日本,當時是日本泡沫經濟頂峰期,日本全國都處於非常浮躁的狀態。在那個時候,日本著名的設計師田中一光認為,要摒棄一切煩瑣的設計、摒棄一切不要的環節,由此開創了MUJI的新簡約風格。原研哉用“虛空”來形容日本設計文化的根源。在他看來,無印良品不是簡約而是虛空,150年前西方才開始出現簡約主義,而“空”則具有悠久的東方歷史。以“空”為核心思想的新簡約設計,其實體現的是包容性和多元化。MUJI讓消費者在使用每一款MUJI的產品時,可以自由地、自然地選擇這些產品的用途:喝水的杯子也可以當作刷牙杯、寬大的圓形盤既可以盛菜也可以擺放瓜果,潔白的床墊可以直接鋪在地上或者鋪在床上,而不去過於限制消費者選擇產品用途的權力。禪:示單說到日本設計,就不得不提到“禪意”,什麼是禪意?看一下“禪”這個字,左邊是“示”,右邊是“單”:展示事物最簡單的一面,就是禪的本意。維基百科對禪意的解釋是:禪意是一個漢語詞彙,猶禪心,指清空安寧的心。也做佛教術語。出自(唐) 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詩:“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禪是日本文化的支柱,影響著日本人的人生哲學,同時也滲透在日本藝術基調中。禪宗於12世紀末從中國傳入日本,作為獨立的宗教派別在平安時代並沒有被廣泛傳播。到了社會秩序激烈動盪的戰國時代,禪宗在鬧中取靜、探尋事物本真的本質,使其逐漸走入日本學者和精英的精神世界中,至此日本文藝逐漸形成 “物哀”“空寂”“閒寂”三大美的理念。受到禪意美學的影響,禪意設計重視簡約、樸素、風雅、傳統和留白,排斥華麗的裝飾。20世紀中期鈴木大夫將“日本禪”推廣到全世界。現代主義的晚期--形式主義我們都知道現代主義的初衷是強調功能,反對形式。可是到了現代主義的晚期,為追求新工業時代的表現形式,在設計中過分強調抽象的幾何圖形,“立方體就是上帝”,片面追求“極少主義”,甚至破壞產品的使用功能,從而走上形式設計的道路。
阿基佐姆設計的“米斯”椅,用鍍鉻方鋼、橡膠板及尖銳的三角形把“極少主義”推向極端
又比如格羅皮烏斯晚期的建築,具有缺乏人情味特徵、冷漠工業化、標準化具有現代主義的全部特色,他晚年設計的泛美航空公司大樓(大都會保險公司大樓)曾經被紐約公眾因為過於刻板,冷漠而評為“紐約十大最醜惡的建築”之一:斯堪的納維亞風/北歐風:有機功能主義 在這種背景下,斯堪的納維亞風/北歐風則是一種有機的功能主義:旨在手工藝與現代生產有機結合。因此其最受認可的定義是:斯堪的納維亞風格是一種現代風格,它將現代主義設計思想與傳統的設計文化相結合,既注意產品的實用功能,又強調設計中的人文因素,避免過於刻板和嚴酷的幾何形式,從而產生了一種富於“人情味”的現代美學,因而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如何在設計中保持“剋制”?1-配色方案保持克制淺色調以及單一色調的使用,給人以安謐和沉靜的感覺,而不是強烈的刺激感:通常來說,配色上你需要選擇具有對比度的顏色,但是這種對比要保持最低限度。 超過三種不同的顏色會破壞掉這種寧靜感。2-對文字排版保持克制首先,要保持一致:使用多種型別的字型會導致無序感,也不符合簡約的設計哲學。相反,你應該透過使用同一字型,但在字型的大小和粗細上下功夫。 例如,粗體粗體字型適用於關鍵資訊,而較柔和的字型則適用於較長文字。 切忌使用過度裝飾的文字:令人愉悅的可讀字型至關重要。3-對空間保持克制,留白:在產品設計當中,剋制 也會讓產品更有“設計感”,有更好的體驗。譬如當今最火的蘋果公司,蘋果公司深深的刻上了喬布斯的印記,而蘋果所有的設計都與喬布斯的禪宗修為有關。禪在設計中的體現,也恰恰是剋制中庸的東方審美。
回覆列表
想要區分北歐和日式,最重要的是要將北歐與日本不同的自然地理和歷史文化因素考慮進來。
① 雖然北歐與日式都給人簡約的感覺,但是具體的實現方式卻是不一樣的。
日本地處版塊交界處,地震頻繁,國土面積狹小、資源匱乏。北歐則是處於高緯度,自然條件也是較為惡劣。日本37.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著一億多人口,人口密集,而反觀北歐地廣人稀,人均居住面積遠遠大於日本。
這就產生了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物件的體量有所區別。日式家居更為精巧,而北歐則表現得更為“粗獷”。另一方面,日式風格非常注重收納,“日式收納哲學”“斷舍離”的影響頗為深遠。在北歐風中,我們很難看到大大小小的收納盒收納櫃,傢俱的收納功能也不是很強,而是家裡“本來就沒有什麼東西”,所以即便展示出來,也不會給人雜亂無章的感覺。這從另一方面來說,也與北歐人的生活方式、處世哲學有關。北歐知識密集型產業發達,國民綜合素質高,但自然環境較為惡劣,日常生活沒有那麼豐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人的慾望比較少,體現在家居生活中也更為節制。不過這樣的房子,對華人來說應該很難保持。
② 北歐和日本的林業資源十分豐富,所以都很喜好木材,且都熱愛自然,注重綠植的搭配與點綴。
但由於北歐處於北溫帶向北寒帶過度的地方,緯度更高,所以在木材的選擇上有別於日本。此外,北歐風中常見的綠植都較為高大粗獷,比如被大家所熟知的龜背葉、琴葉榕、仙人掌、尤加利等等,但在日式風格中是見不到這些的,日式風格中的綠植更為精緻,常常會增添空間內的“禪意”。
③ 在材質的選擇上,雖然北歐和日式風格都常用木材,但北歐在材質的選擇上更加大膽、無所禁忌,且更加註重展示材質的原始質感,比如石材、塑膠、不鏽鋼、玻璃、黃銅、清水混凝土、甚至是拿動物皮毛或頭部做裝飾,這些在日式風格里是很難看到的。日式風格里常見的是木材和織物。
④ 從視覺感官上來說,北歐和日式的色彩差異也是很明顯的。
北歐時常被人當做“性冷談風”的代表,但實際並不能這麼說。北歐所處緯度較高,日照時間短,光照不充裕,還有較長時間的極夜,冬季是很難熬的,北歐也是抑鬱症高發的地區,自然條件讓他們更加想親近自然,所以北歐較為常見大落地窗,大面積白色牆面、地面,除此之外,更是絲毫不缺少色彩的點綴和強烈的視覺衝擊感,所以北歐風其實是活潑外放靈動有趣的,是有人情味兒的,並不是只有黑白灰。而日式風格受傳統的東方美學影響,則表現得更為內斂含蓄剋制,在日式空間內,很難看到鮮豔的色塊去衝擊你的眼球,日式的“白”也不像北歐那種純粹的、冷色調的白,而是更偏向我們常說的“米白”,所以整體效果是十分和諧統一的,會給人一種平靜溫暖的感覺。
其實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不同風格間的交流與融合越來越多,已經很難找到一個風格是完全獨立、絲毫不受其他風格影響的了。北歐與日式風格當然也是相互借鑑不斷成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