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你你你我我關心你

    我主要就講一講口音問題吧,這也是困擾很多華人的問題。有的人去了國外幾年了,仍然是一口流利的中式口音。

    我的歷程:

    我在上高中的時候一直有意識去不要發中式口音,所以也比普通學生的發音要好。但是我聽自己的錄音,還是很明顯聽得出不是一個native speaker。直到我以一個語言學家(霧)的角度去思考中文和英文發音系統的差異之後,我才猛然醒悟。發音水平立刻有了質的飛躍。

    首先說明:

    我預設各位的音標是已經過關了的,如果你還沒過關,請務必先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再回來看這個問題,我認為這是學英語的最基礎的東西,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和中文相比,英文的書寫和發音直接的聯絡相當緊密。音標過關,也能讓你在背單詞上事半功倍。如果背單詞是像“a~b~a~n~d~o~n,abandon!”這樣按字母來背的,那這個人一定是音標沒過關的,這也是典型的不“正確”的背法。“正確”的方法是按音標背:“a-ban-don”。如果你現在th都是發s的音的時候,那麼你也是一定沒有過關的。

    音標問題解決的是發音的大基礎,其實很多人糾結的中式口音和正宗口音之間的gap就是語調。

    ----------------------------------------------------------------------------------

    我的思考歷程和建議:

    一、(最重要的一點)

    在普通話裡,所有字的語調都是嚴格地在“四音節”發音系統之下的,即一定是四個音節中當中的一個*。而英語的發音系統是“混沌”發音系統,即語調沒有規範,語調完全隨說話者而定**。而很多華人發音的時候就是在無意識地將自己的英語發音語調【規約】到成四個音節中的其中一個。請切記這一條,在發音的時候應該有意識地去發音“混沌”和“隨意”一點,有意識地讓自己擺脫“四音節”發音系統。

    **用數學類比來理解的話,中文發音語調就是一個模4完系,英語發音就是全體實數。

    【規約】:規範約束。想不出一個比較合適的術語,只能自造一個,但願大家能夠意會吧,哈哈。就想像一堆雜亂分佈的點,慢慢移動彙集到幾個點特定的點,這個動作過程就是我想寫在這個地方的詞。

    二、

    普通話的發音每一個字都鏗鏘有力,字與字之前的發音其實是不連續、各自獨立的。而很多華人在英文發音的時候也是以這樣的方式來發音的,如:“故 的 摸 寧”。同時,英文發音就是連續不間斷的,一整個句子是一個完整的發音單位,而不是中文那樣一個字就是一個發音單位。所以在英語發音的時候,你可以就在腦子裡想一條連續流動,完全沒有間斷的小溪,有意識使自己每個單詞的發音粘接起來。而且到了一定程度之後,你甚至會驚喜地發現你很自然就發出了連讀。如 "an apple ==> a napple"。

    *用函式影象類比的話就是:普通話中一句話的發音雖然宏觀看似一條曲線,但放大來看實則是一個一個的離散點;而英語一句話的發音則就是一條連續不間斷的平滑曲線。

    三、

    對發音系統的本質有了理解之後,剩下的就是大量看美劇(或英劇)了。一開始你肯定會想:我怎麼知道這個地方語調該怎麼“彎”?上揚還是下降?很多人也因此乾脆就全部以一個相同的,很平的音調來說英語,沒有抑揚頓挫,這也是我之前在打算研究如何改口音的時候自己很大的一個問題。但這個問題在看我完美劇之後就很自然地消失了。長時間地沉浸於native speaker發音的環境裡會讓你的大腦不知不覺中pick up語調的安排方式,這就好比機器學習中前期給系統大量的學習素材,透過積累和重複,慢慢自己就修正了,最後效能越來越接近期望狀態。從我的經驗來看,這個方法效果相當之好,對我自己而言甚至兩三天就見效了。經歷了這個過程之後,你說話的時候根本就不用去刻意在意語調,而是很自然地就說出來了。因為雖然你沒有意識到,但你的大腦已經幫你存了無數的原始資料了。另外,我強烈建議不看字幕(中文字幕當然更是不能看的,就算有不懂的單詞也應當查英英詞典,看劇過程中最好不要有中文出現,不然會出現語言思維的斷層),只通過聽來看美劇,這對你的聽力是一個極大的鞏固。

    推薦材料(美劇):

    《Friends(老友記)》:極其經典的美劇,沒有異域口音的角色,情景過時了,但語言表達沒過時,而且是生活場景,學的表達也很有用,三觀OK。

    這部劇有很多季,根本不用擔心不夠看。能認真看和聽下來已經綽綽有餘了。

    不推薦的材料型別:

    1、連續劇型。有較大情節連貫的劇都應該杜絕,比如我之前看過的《綠箭俠》和《越獄》。情節引人入勝,高潮迭起,但這樣你就完全跑去看劇看中文字幕了,而不是學習。反而浪費了你的大量時間,對於自制力不強的人,這種型別簡直就是毒品。應該選擇的是場景型美劇,看一集就是一集,對情節沒有任何依戀。

    2、表達太專業型。一個是術語太多,典型的就是《生活大爆炸》,我聽得簡直聽得想哭,隔幾十秒就要暫停來看到底說的是啥,簡直是折磨。二是哏太多,因為沒有美國的文化背景,都不知道里面的人在說啥。《生活大爆炸》也算是一個例子,謝耳朵老是說哏。我最後想要看懂,都不得不看中文字幕,當成一般電視劇來看了。

    3、含有口音較重角色的劇,同樣《生活大爆炸》是個反面例子,Raj的印度口音。大腦在剛開始收集資料的時候一定不要接收到dirty data,否則容易走偏。

    結束語:

    我堅信這會是一個治本的答案,因為這是客觀分析的出來的很講道理的東西。一二點就是一個思維問題,幾分鐘就搞定,且受益極大,同時也是這個回答的核心內容。第三點就是靠時間堆了,操作起來也極其簡單且愉快。這三點堅持一段時間下來,你認為自己發音水平到達一定高度之後,我覺得就可以進一步去學一學更細緻的英語發音技巧規則了。比如單詞後部出現了“e”,那麼e前面的出現的母音字母大多發的是字母本音。比如“ace”讀/eis/,而不是/æs/ (ass);s後面緊接的發爆破音的字母要發對於的非爆破音(不知道“非爆破音”這個正確術語應該是啥),例:speed不應該讀/spi:d/,而是應該讀/sbi:d/(詞典上還是按前者那樣寫的,但是發音的確是後者那樣)。另外,把這篇答案的分析思路反過來,同樣可以作為幫助學習中文發音的外華人的建議。

    ------------------------------------------分割------------------------------------------

    想哭

    忍不住了

    哇的一聲哭出來。。。

  • 2 # 全新開啟別樣風彩

    找一些經典外語片多看,從基礎英語短句開始,不斷練習,增加對英語的興趣,給自己設定每天學習英語的目標,增加詞彙積累量,並經英語老師的輔導,勇敢和別人用英語對話,一定能夠達成目標!

  • 3 # 說唄口語

    我們學語言的目的是為了交流,中國以前的傳統教學只注重考試,造成了大部分學生的啞巴英語,其實口語的知識性相對比較簡單,對詞彙語法的要求都比較低,初中生都可以做到,主要是練習正確的發音和表達,國家教育部門也逐漸意識到以前只重考試成績帶來的大部分啞巴英語的後果,現在口語考試已經逐步納入了中考範圍,口語的運用考察會越來越普及.

    做到以下幾步,完成口語能力第一階段的提升

    1.音標音準發音能力.

    2.單詞正確發音能力.基礎詞彙積累

    3.句子基礎發音技巧,連讀略讀.

    4.句子高階發音技巧,重弱讀節奏語調.

    5.基礎語法積累

    6.建立基礎的英語思維能力.

    然而第一階段的學習透過自學一般很難做到,然而這也是最關鍵的階段,第一階段不建議自學,效率極低,最後浪費的不僅僅是時間...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首先是要了解該種語言的特點和細節,針對性正確練習,才能達到真正的流利表達.

    因為英語的發音習慣和中文完全不一樣,自己看影片課程學習,往往對細節的把握不專業,達不到精準,於是自以為學了,其實跟沒學沒有太大區別.

    但是很多第一階段透過自學,發音詞彙語法似乎都學了,讀英語也能很流利很快,但始終達不到和外華人能正常溝通的程度.

    因為英語口語交流中存在大量的連讀略讀以及弱讀現象,如果不知道這些細節發音技巧,就會出現假流利的中式英語.程度好點的學了基礎的連讀略讀發音技巧,但是在句子節奏和重弱讀上總是改不了中文的習慣,發音技巧的學習必須紮實到細節的把握能力,不是簡單知道了就行,需要專業老師前期引導針對性練習,才能真正改變一口的地道的中式發音.

    在老師指導下完成第一階段的學習,建立了基礎發音和表達能力,後期學習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深度學習.

    不管是旅遊日常還是雅思託福都或者某個行業的英語都是建立在基本的交流表達能力基礎之上的深度不同的擴充套件而已.

    初級階段有老師輔導提高是最靠譜的,如果不捨得初期的投資,可能浪費的不僅僅時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話營銷員怎麼保護嗓子?